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加麦冬黄连汤治疗阴虚火旺型不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0例阴虚火旺型不寐症患者予以六味地黄丸加麦冬黄连汤治疗1-4个疗程并随访半年,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显效68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7.91%。结论:六味地黄丸加麦冬黄连汤治疗阴虚火旺型不寐证疗效确切。
关键词:六味地黄丸加麦冬黄连汤; 阴虚火旺; 不寐不寐症又称失眠,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主要症状的一种病症。引起不寐的病因较多,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劳逸失度、饮食不节等均可引起不寐。不寐一症,古已有之,《黄帝内经》、《伤寒论》等医学典籍均有记载。近年来由于现代生活节凑加快,竞争压力增大,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不寐的门诊患者更有逐年增多之势。本人近年来利用六味地黄丸加麦冬黄连汤治疗阴虚火旺型不寐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12年1月到2014年12月诊治的110阴虚火旺不寐证患者。男48例,女62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2岁;临床表现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病程最短者半月,最长者三年有余。
1.2 入选及排除标准: 1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重者彻夜难眠。2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多梦等症。3有阴虚火旺的症状:心烦不寐,或时寐时醒,手足心热,头晕耳鸣,心悸,健忘,颧红潮热,口干少津。舌红,苔少,脉细数。4.经各系统和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
1.3 治疗方法:六味地黄丸加麦冬黄连汤:熟地20克、麦冬15克、山药各15克,山茱萸15克、泽泻5克、黄连5克、茯神5克、牡丹皮5克。水煎服,日一剂。7日为一疗程,共服4个疗程,如疗程结束前已痊愈,则不继续下一疗程。
1.4 疗效评定:1治愈:睡眠正常,伴有症状消失。2好转:睡眠时间延长,伴有症状改善。3未愈:症状无改变。
2.结果
显效68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7.91%。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
3.典型病例
李某,女,35岁,失眠伴头晕心烦2年余,2年多前因家庭琐事思虑过度出现失眠,多方诊治,效果欠佳。近1年来每夜只能睡3-4小时,不易入睡,醒后很难再睡,头晕心烦,夜梦频多,腰膝酸软,舌红,苔少,脉细弱,各种检验均正常。辨病分析:患者失眠2年,近1年来每夜只能睡3-4小时,明显少于正常睡眠时间,不易入睡,醒后很难再睡。且经检验未发现其他异常可资与其他疾病所致失眠相鉴别,故可诊断为不寐。辩证分析:思虑伤脾,生化之源不足,血不养心,心血虚神失所养故失眠多梦,久病及肾,阴血虚而火旺,故出现头晕心烦腰膝酸软,舌红苔少脉细弱亦为阴虚火旺之象,故辨证为阴虚火旺,治以基本方加味。方药:熟地20克、麦冬15克、山药各15克,山茱萸15克、泽泻5克、黄连5克、茯神5克、牡丹皮5克。服药7天后上述诸减轻,服药21天后失眠、头晕心烦诸症先后消失而痊愈,继续服药7天以巩固疗效。随访半年未复发。
4 .讨论
引起不寐的病因较多,有胃不和卧不安者;又有思虑过多,忧思伤脾,生化之源不足,营血亏虚不能上奉于心而致心神不安;更有久病之躯,肾阴亏耗,水不济火而心火独亢,热扰心神致至不寐;不一而足。然正如《景岳全书.杂证谟.不寐》所说:“不寐虽病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之扰,一由营气不足耳。有邪者多实证,无邪者皆虚证。”总的来说,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辨阴阳则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治法则当损其有余,补其不足。六味地黄丸以熟地为君,山药、山茱萸为臣,补肝脾肾阴之不足,泽泻、茯苓5克、牡丹为使,泻肝脾肾阳之有余,三补三泻,补不足而损有余,为疗阴虚之良方。麦冬甘,微苦,甘者滋阴,微苦入心,可补心阴,有清心除烦之效,用为君药,补心阴之不足;黄连味苦入心性寒可泄热,用为佐药损其有余。全方以熟地、麦冬、山药,山茱萸补心肝脾肾阴之不足,泽泻、黄连、茯神、牡丹皮泻心肝脾肾阳之有余,四补四泻,诸药合用共治阴虚火旺不寐。
参考文献:
1.张伯臾 董建华 周仲英 中医内科学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年10月第1版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180
关键词:六味地黄丸加麦冬黄连汤; 阴虚火旺; 不寐不寐症又称失眠,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主要症状的一种病症。引起不寐的病因较多,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劳逸失度、饮食不节等均可引起不寐。不寐一症,古已有之,《黄帝内经》、《伤寒论》等医学典籍均有记载。近年来由于现代生活节凑加快,竞争压力增大,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不寐的门诊患者更有逐年增多之势。本人近年来利用六味地黄丸加麦冬黄连汤治疗阴虚火旺型不寐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12年1月到2014年12月诊治的110阴虚火旺不寐证患者。男48例,女62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2岁;临床表现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病程最短者半月,最长者三年有余。
1.2 入选及排除标准: 1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重者彻夜难眠。2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多梦等症。3有阴虚火旺的症状:心烦不寐,或时寐时醒,手足心热,头晕耳鸣,心悸,健忘,颧红潮热,口干少津。舌红,苔少,脉细数。4.经各系统和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
1.3 治疗方法:六味地黄丸加麦冬黄连汤:熟地20克、麦冬15克、山药各15克,山茱萸15克、泽泻5克、黄连5克、茯神5克、牡丹皮5克。水煎服,日一剂。7日为一疗程,共服4个疗程,如疗程结束前已痊愈,则不继续下一疗程。
1.4 疗效评定:1治愈:睡眠正常,伴有症状消失。2好转:睡眠时间延长,伴有症状改善。3未愈:症状无改变。
2.结果
显效68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7.91%。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
3.典型病例
李某,女,35岁,失眠伴头晕心烦2年余,2年多前因家庭琐事思虑过度出现失眠,多方诊治,效果欠佳。近1年来每夜只能睡3-4小时,不易入睡,醒后很难再睡,头晕心烦,夜梦频多,腰膝酸软,舌红,苔少,脉细弱,各种检验均正常。辨病分析:患者失眠2年,近1年来每夜只能睡3-4小时,明显少于正常睡眠时间,不易入睡,醒后很难再睡。且经检验未发现其他异常可资与其他疾病所致失眠相鉴别,故可诊断为不寐。辩证分析:思虑伤脾,生化之源不足,血不养心,心血虚神失所养故失眠多梦,久病及肾,阴血虚而火旺,故出现头晕心烦腰膝酸软,舌红苔少脉细弱亦为阴虚火旺之象,故辨证为阴虚火旺,治以基本方加味。方药:熟地20克、麦冬15克、山药各15克,山茱萸15克、泽泻5克、黄连5克、茯神5克、牡丹皮5克。服药7天后上述诸减轻,服药21天后失眠、头晕心烦诸症先后消失而痊愈,继续服药7天以巩固疗效。随访半年未复发。
4 .讨论
引起不寐的病因较多,有胃不和卧不安者;又有思虑过多,忧思伤脾,生化之源不足,营血亏虚不能上奉于心而致心神不安;更有久病之躯,肾阴亏耗,水不济火而心火独亢,热扰心神致至不寐;不一而足。然正如《景岳全书.杂证谟.不寐》所说:“不寐虽病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之扰,一由营气不足耳。有邪者多实证,无邪者皆虚证。”总的来说,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辨阴阳则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治法则当损其有余,补其不足。六味地黄丸以熟地为君,山药、山茱萸为臣,补肝脾肾阴之不足,泽泻、茯苓5克、牡丹为使,泻肝脾肾阳之有余,三补三泻,补不足而损有余,为疗阴虚之良方。麦冬甘,微苦,甘者滋阴,微苦入心,可补心阴,有清心除烦之效,用为君药,补心阴之不足;黄连味苦入心性寒可泄热,用为佐药损其有余。全方以熟地、麦冬、山药,山茱萸补心肝脾肾阴之不足,泽泻、黄连、茯神、牡丹皮泻心肝脾肾阳之有余,四补四泻,诸药合用共治阴虚火旺不寐。
参考文献:
1.张伯臾 董建华 周仲英 中医内科学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年10月第1版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