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俩娃?先学会苦中作乐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ke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效率是必须的,必须勤快起来。
  许多人都对我说:“真羡慕你有两件贴心的小棉袄。”有时候也偷着乐,不知不觉,俩囡宝都长大了,看着姐妹俩在一起的神情,我都能够想像姐妹俩成年后互相扶持的情形,幸福感一下子就涌上心头。如果你问我要不要生二胎,除了这些幸福感受,我大概还要叮嘱你很多别的事情。
  小囡的到来是个意外,我的内心告诉我,我要留下这个孩子。但摆在眼前的是,多一个孩子多一份压力。
  首先,经济的支出。我和老公都是独生子女,全靠自己白手起家。好不容易有了房有了车有了孩,而我刚刚开始了自己的事业,这一切都有可能随着小宝的到来而改变。
  其次,我的怀孕艰辛。怀大囡时,前期一直是先兆流产,很不稳定,需要卧床保胎。怀上小囡时也是先兆流产,前期极不稳定。
  再次,孩子出生后必须自己带。婆婆在外地,带孩子的可能性不大。老妈带了大囡,身体素质也不怎么好。再说,我自己做儿童教育类工作,一直希望孩子在3岁前能够亲自陪伴。
  但是,要留下小宝的理由照样非常强烈:小宝既然来了,我们有二胎的指标,不要太可惜了。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和老公都是独生子女,孤独感很强,我真希望两个孩子能够互相扶持,走在人生的道路上。
  想明白一切之后,剩下了就是咬牙坚持了。孕期很不稳定,但好在我已经不像当年怀大囡时那么脆弱,心理素质已经经得起考验了。同时,我决定保守经营绘本馆,不扩张不发展,不给自己增加过多的管理和经营压力。
  如今小宝两岁了,我依然经营着绘本馆,又涉足儿童之家。没有请保姆,婆婆没有来帮忙,我老妈帮忙做些事,但老妈在这两年当中,住院两次,在医院照顾我的老外婆一次。期间,我的生活和工作也还照样进行着。有姐妹对我说:“要是我有俩孩子,还没有保姆,我肯定要累死了,我怎么见你过得还挺滋润的?”我说:“辛苦与幸福并存吧,既然辛苦是必须的,苦中作乐也是必须的。”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接纳小宝到来之后家里的变化,平静面对一切改变。
  细数生活中的变化:
  1.没有时间打扮自己了。
  以前超喜欢穿裙子的我,现在基本上是一身轻便的服装,化妆什么的都基本上靠边站了。
  2.必须勤快起来。
  以前看到家里有活,会故意磨蹭等着老妈老公来做,现在看到有活就赶紧做了,因为不马上去做就永远没有时间做了,不仅是我,老公也变得如此了。
  3.做事不能太随性了。
  一堆的事情要做,但我的原则依然是把陪伴孩子外出及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放在更重要的地方。因此,每天要做什么事情,我的脑海中都有一个时间表及统筹安排。多了一个孩子,该做的事情也没落下,绘本馆依然经营着,大囡的钢琴依然天天要陪练,自己的个人成长也是得空去学习,阅读更是每天必做的,厕所一本书,床头一本书,办公桌上一本书,得空翻阅……总之还想用“随性而为”这词儿形容自己是不太可能了。
  4.感谢老公的鼎力相助
  我和老公都是独生子女,在大囡出生后,老公还没有多少压力,小囡出生后,我照顾不过来了,老公渐渐学会了给孩子洗澡、洗头,陪孩子睡觉,带孩子散步……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会经常问我:“现在你要我做些什么事情?”“明天你是怎么安排的?”“星期天我们这么安排行不行?”如果没有老公的鼎力相持,让我一个人照顾俩娃,真是HOLD不住啊。
  对于想生俩娃的姐妹,我作为过来人叮嘱大家:1.身体情况行不行?2.事业不可能飞速发展了,能不能接受?3.高效率是必须的,不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如果生第一个孩子觉得小菜一碟,你再生一个试试,绝对够刺激。4.必须寻求老公的帮助,如果对老公的“奶爸潜质”没有信心,生二胎需谨慎。
  编辑≡韩铭
其他文献
学数学也需要想象力。  鉴于自己是个数学白痴,我对于儿子荷包的数学教育有一种特别的恐怖心理。一教他做算数,马上就想起来小时候我爸逼我做鸡兔同笼。在当时那个小女孩的心里,有一种天苍苍地茫茫的绝望感,满眼里都是数不清的鸡头兔脚。这事绝对给我留下了心理创伤,以至于我现在还不爱吃鸡肉,至于兔子肉,这辈子只在七八岁的时候吃过一口,马上带着早饭全吐了,至此连味道也不能闻。  好吧,有问题怨父母怨社会是最方便的
期刊
睡前和晨起时有书效果最好。  我一直有一个关于背诵的秘诀。  这个秘诀的发现其实很糗很悲催。一年级寒假,语文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作业,让我们把新发的下一学期的语文课本看看。一直到开学前一个星期,我回想语文布置了什么作业,猛然觉得这个作业太不像作业了!怀疑是自己没听清,也许语文老师是让把下学期的课文背下来吧。  翻了翻书,妈呀,44篇。我妈竟然也跟着装傻,打着哈哈对我说:一天背6篇就背下来嘛!  于
期刊
学习没有捷径,努力却有方法。  在飞机上看书的孩子  一个人学习的时候处于最佳学习环境很重要,什么是最佳环境呢?最佳学习环境肯定不是家里整天有撮麻将的声音。最佳学习环境就是一旦进入这种环境中就能快速地学习,心情愉快,大脑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学得快,记得牢。  每个人的最佳环境是不一样的。  时时处处能成为最佳环境的人相当少,但是有的人,可以把一些别人认定无法学习的情境可以“变成”最佳环境。  我的
期刊
其实见到了,就不晚。  山东夏津雷集镇古城村幼儿园园长韩瑞志,订阅“最家长”两年多了,在她的日记本上有这样一段记录:  最近一直在看“最家长”,读着读着,心情豁然开朗,也有一种庆幸的感觉,庆幸在我最迷茫的时候看到了《最家长》,让我从对儿子教育的迷茫中走了出来。  在“最家长”总478期P59有一篇文章,《早恋,就该早点“练练”》。读完这篇文章想起儿子上初中时候的事儿。有一天,老师打电话给我,说怀疑
期刊
你有一个“不好好吃饭”的孩子吗?为他精心搭配的营养餐,抵不过一个薯片的诱惑;花两个小时制作的虾肉馄饨,他吃一个就不再张嘴了;想让孩子多吃蔬菜,可无论做什么花样,他都不肯尝一口……  在吃饭这件事上,我们都赞同不要过多干涉,要尽量让孩子独立自主地吃。但总有一些时候,做父母的难免想让孩子多吃点,这些小游戏也许能帮到我们。  这个游戏还可以演变成更多的版本。比如,妈妈变成动物园的饲养员,要去给小动物们送
期刊
这篇文章其实是告诉大家:孩子病了,两口子别为输海之不输吵翻天。  @健康顾问微博:外国人视输液为小手术,美国人看病基本没有输液的。输液=自杀。  @科学松鼠会:输液在医学上叫补液。人体至少60%的是水,存在于细胞内外,缺水易引起血容量不足,甚至休克引起生命危险。所以,别着急下这么严重的结论耽误治疗!以抗生素治疗为例,在英国,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患者中有40%通过输液方式。虽然医生会在患者病情好转后尽量
期刊
学好语文,要多读多写,这没得说。但是孩子不爱读不爱写咋办?有招——  刘德水,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女儿刘莐在2009年以北京顺义文科状元成绩考入北大,其中作文为满分。听他说说如何学好语文,靠谱。  采访地点在北京师范大学旁边的麦当劳,刘老师一身户外装现身,点了一杯奶茶立马进入正题。周围声音嘈杂,一点儿不影响刘老师的谈兴,他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学好语文,学好汉语,不要把中国文化丢掉。  送给孩子一份“特
期刊
斯诺登的爹说:俺儿子是犯法了,俺还是爱他。  小时候的某天,去闺密家串门。我们好到不用敲门就可以进彼此的家,结果那天,门虚掩着,飘出来的气味充满了肃杀,撅着腚往里看,只见她缩在墙角哭,来回踱步的是她手拿皮带的父亲。看这架势,已经是揍了好一会了,中场休息ing。  我以“嫦娥三号”的速度蹿了。  闺密为什么挨打?不问也知道,这枚女汉子肯定又在外面打架了。打输了就赶紧跑回家躲着,打赢了也赶紧撒丫子往家
期刊
鼓励孩子去看,去体验,怎么想的就怎么写。  我们已经讲了很多写作文的好办法了。有些孩子已经下笔如有神了,但有一些孩子却还是为写作文犯难。  这些为写作文犯难的孩子,可能是从道理上明白了,但是没有对接具体的现实。他们需要看一两个别人怎么写出一篇好作文来的事例,然后才能茅塞顿开。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个这样的事例,一个跟他们一样一直为写作文犯难的孩子怎样写出了一篇好作文。相信这些为写作文犯难的孩子,看了
期刊
独生子女家庭的总体幸福指数高于儿女双全的家庭;独生子女的情商、智商和未来发展成就都不低于有兄弟姐妹的孩子。  “单独”政策刚下来,众姐们就力劝我再生一个给伊姐当伴儿。我说:没想好,不大想生。我姐们说:“你这人真是,有便宜不占王八蛋。”  当然在政策下来之前,劝我再生一个的也大有人在。我一直以“害怕孕期反应”“生孩子的恐怖经历不想再来一回”等来打断别人帮我展开“美好未来”。他们的说辞一般为“趁年轻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