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曰:文以载道,也就是文章要反映时代要求,希望能对现实产生针砭之效,以促进社会进步。当下我们教育的直接目的,无非是要培养能够“舍身求法”“为民请命”的脊梁。眼下的“道”,当指直面国计民生,关注现实,关注天下苍生。高考作文亦需载道,一篇有思想内涵、包含真情实感的文章,能写出对于社会问题的独特见解,写出对一段经历的个性回味。写出对某人某事的真实情感的文章,才是高考作文的方向。那么作文该如何“载道”呢?
一、立意要深
所谓“千古文章意最高”,即要写出有思想高度的文章。现在的中国,需要的是青年人关注民生的眼睛和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体现在作文中就是用笔写出自己观察到的世界,写出自己独立的思想,这就要求文章要有时代感。作文要写出时代感,需要结合我们时代的一些特点去思考,在作文中体现“一点四面”的思路,即在作文当中体现立德树人的思想,体现核心价值、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创新精神四个主题方向,能解读“中国梦”的内涵——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如从作文材料出发扣住体现时代感的关键词,像“友善、和谐、诚信、敬业、平等、文明”等,阐发“公平、合作、规则、权利、法律、平等”等规则,抓住“环保、和平、文化遗产、人才、竞争、全球化时代、时尚与传统”等社会热点,渗透“礼貌、孝顺、谦逊”等传统美徳,思考“文化传承与现代化”“高科技与当代化”,探讨科技与人的关系,诸如此类。如2016年全国卷I作文题的现实性就很强,话题围绕考试分数,既可写感触最深的事,表达自己的一些看法,更可写对当下教育问题的个性化的独立思考,体现其现实的社会意义,写出时代感来。这种立意当然就更高远了。
立意要深,还要写出责任感。关注国计民生是中国文化教育的优秀传统。宋代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就是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骨。从战国时期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到明代杨继盛的“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无不体现了这一文化传统。纵观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能够真正流传千古乃至让今人都为之振奋的文章,一定是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文章。关注国计民生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每个人都要走向社会,成为社会中的一员,成为一名生产者和建设者。因此,考生有意识地融入社会,突破象牙塔的束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2016年全国卷Ⅱ作文题关于“如何提升语文素养”的材料,虽然没有直接涉及到传统文化,但语文素养即是人文素养,在某种程度上直指传统文化。我们知道,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中国在经济突飞猛进的同时也涌现出了很多问题,国人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逐渐形成了过分的“经济意识”,传统文化在流失,具体表现为青少年对阅读的漠视,对母语的麻木。写作此题考生应当结合当下现实,关注传统文化,通过语文学习来探讨语文素养,进而谈到国家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在文中提倡传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体现对民族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再如解读2016年全国卷Ⅲ作文题材料中主人公小羽的事例,应从解读人物身上体现出来的诚信、担当意识和家国情怀等为出发点,以社会主義核心价值观及依法治国的理念为指导,从责任的角度、竞争的角度、规范的角度、担当的角度进行立意。这样确立的中心就能把视野拔到关注整个社会的高度,体现公民意识和天下为公的胸怀。
二、情感须真
叶圣陶先生对作文曾提出了“立诚最为贵”的要求。他指出作文上的求诚,从原料上讲,是要真实的、深厚的,不说那些不可验证、浮游无着的话。情感须真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从人生的体会方面去关注、思考生活,写出个人生命体验、真实情感。比如关于“责任”的作文题,它更多的是针对学生这一个年龄层次来进行命题,所以考生作文时写的应该是关于自己的责任、生活,真实地表现出考生自己的生活和思想动向。再如2016年全国卷Ⅱ作文题是关于“如何提升语文素养”的话题,考生要深入反思自己十二年的语文学习经历,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进而提出自己对当前教育问题的真实看法。又比如写“谁是你们这代人的代言人?”这一文题,考生既可从对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等层面的作用去写一些为人类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名人,也可写普通平凡、却有着巨大“社会正能量”的“小人物”。而写那些渺小却实实在在的感动,写出自己真实而丰富的思想,往往能成就佳作。
三、选材必新
社会在发展,生活在改变,新事物、新话题层出不穷。考生作文时选材可从新闻事件、热点着手,平时多关注社会热点,关心时事新闻,了解当今世界发生了哪些大事,国内有哪些热点和焦点。这样,就能为文章引入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材料、新景象、新理念。我们也许不大可能从宏观上去表现这个时代,但是,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折射时代的变迁。这些新材料包括代表社会发展主流的人或事,关乎社会兴衰和民族、国家、人类共同利益,引领人们积极向上的符合新潮流的精神。简言之,就是指当今社会发生的有着重大影响的人物和事件,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全国劳动模范”、各级各部门评选出的“最美的人”等。如在文章中谈及依法治国等问题时,恰当地引用《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民航旅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条文,特别是最新颁发的法律法规,会使文章更有说服力,思想内涵也会更高一筹。
作文,是一个人文化素养、价值趋向、创造能力的综合体现,更是一个人思想素质、精神追求、社会情怀的有力彰显。白居易提出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对历代文章富于历史使命感的概括。作文重视“载道”应是我们今天作文的追求目标。
一、立意要深
所谓“千古文章意最高”,即要写出有思想高度的文章。现在的中国,需要的是青年人关注民生的眼睛和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体现在作文中就是用笔写出自己观察到的世界,写出自己独立的思想,这就要求文章要有时代感。作文要写出时代感,需要结合我们时代的一些特点去思考,在作文中体现“一点四面”的思路,即在作文当中体现立德树人的思想,体现核心价值、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创新精神四个主题方向,能解读“中国梦”的内涵——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如从作文材料出发扣住体现时代感的关键词,像“友善、和谐、诚信、敬业、平等、文明”等,阐发“公平、合作、规则、权利、法律、平等”等规则,抓住“环保、和平、文化遗产、人才、竞争、全球化时代、时尚与传统”等社会热点,渗透“礼貌、孝顺、谦逊”等传统美徳,思考“文化传承与现代化”“高科技与当代化”,探讨科技与人的关系,诸如此类。如2016年全国卷I作文题的现实性就很强,话题围绕考试分数,既可写感触最深的事,表达自己的一些看法,更可写对当下教育问题的个性化的独立思考,体现其现实的社会意义,写出时代感来。这种立意当然就更高远了。
立意要深,还要写出责任感。关注国计民生是中国文化教育的优秀传统。宋代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就是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骨。从战国时期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到明代杨继盛的“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无不体现了这一文化传统。纵观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能够真正流传千古乃至让今人都为之振奋的文章,一定是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文章。关注国计民生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每个人都要走向社会,成为社会中的一员,成为一名生产者和建设者。因此,考生有意识地融入社会,突破象牙塔的束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2016年全国卷Ⅱ作文题关于“如何提升语文素养”的材料,虽然没有直接涉及到传统文化,但语文素养即是人文素养,在某种程度上直指传统文化。我们知道,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中国在经济突飞猛进的同时也涌现出了很多问题,国人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逐渐形成了过分的“经济意识”,传统文化在流失,具体表现为青少年对阅读的漠视,对母语的麻木。写作此题考生应当结合当下现实,关注传统文化,通过语文学习来探讨语文素养,进而谈到国家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在文中提倡传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体现对民族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再如解读2016年全国卷Ⅲ作文题材料中主人公小羽的事例,应从解读人物身上体现出来的诚信、担当意识和家国情怀等为出发点,以社会主義核心价值观及依法治国的理念为指导,从责任的角度、竞争的角度、规范的角度、担当的角度进行立意。这样确立的中心就能把视野拔到关注整个社会的高度,体现公民意识和天下为公的胸怀。
二、情感须真
叶圣陶先生对作文曾提出了“立诚最为贵”的要求。他指出作文上的求诚,从原料上讲,是要真实的、深厚的,不说那些不可验证、浮游无着的话。情感须真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从人生的体会方面去关注、思考生活,写出个人生命体验、真实情感。比如关于“责任”的作文题,它更多的是针对学生这一个年龄层次来进行命题,所以考生作文时写的应该是关于自己的责任、生活,真实地表现出考生自己的生活和思想动向。再如2016年全国卷Ⅱ作文题是关于“如何提升语文素养”的话题,考生要深入反思自己十二年的语文学习经历,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进而提出自己对当前教育问题的真实看法。又比如写“谁是你们这代人的代言人?”这一文题,考生既可从对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等层面的作用去写一些为人类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名人,也可写普通平凡、却有着巨大“社会正能量”的“小人物”。而写那些渺小却实实在在的感动,写出自己真实而丰富的思想,往往能成就佳作。
三、选材必新
社会在发展,生活在改变,新事物、新话题层出不穷。考生作文时选材可从新闻事件、热点着手,平时多关注社会热点,关心时事新闻,了解当今世界发生了哪些大事,国内有哪些热点和焦点。这样,就能为文章引入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材料、新景象、新理念。我们也许不大可能从宏观上去表现这个时代,但是,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折射时代的变迁。这些新材料包括代表社会发展主流的人或事,关乎社会兴衰和民族、国家、人类共同利益,引领人们积极向上的符合新潮流的精神。简言之,就是指当今社会发生的有着重大影响的人物和事件,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全国劳动模范”、各级各部门评选出的“最美的人”等。如在文章中谈及依法治国等问题时,恰当地引用《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民航旅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条文,特别是最新颁发的法律法规,会使文章更有说服力,思想内涵也会更高一筹。
作文,是一个人文化素养、价值趋向、创造能力的综合体现,更是一个人思想素质、精神追求、社会情怀的有力彰显。白居易提出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对历代文章富于历史使命感的概括。作文重视“载道”应是我们今天作文的追求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