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设计的整体话语权

来源 :今日楼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j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各种展览、文化事件令人目不暇接,中国建筑师、设计师在国际上频频参展、获奖、中标。但总体来看,这些都是个体行为——国际上并没有对中国设计的整体状况留下什么印象。一位在华多年的美国广告人说:“中国人擅长将批量货品低买高卖,但不擅长创立标准,做出一个独特的商品。”在我看来,中国建筑设计需要“标准”,也就是需要建立整体话语权。
  中国实践能量是举世瞩目的。2007年,中国在建项目总面积为48.2亿平方米,近年来建设规模基本都保持年均约14%的增长率递增。《Domus国际中文版》报道的中国项目平均规模是7.8万平方米,是欧洲项目平均规模的15.3倍。中国高速城市化目标将从目前的50%发展为2020年的55%,2050年达到65%,这意味着成百上千乃至更多建筑将要在30多年中建设出来,其中蕴涵的价值创造和就业机会都是相当大的,不论对中国的发展还是世界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这样大的机遇面前,国内的设计师具备各种实验和“制定标准”的机会和能力。每个行业都需要“品牌”来体现行业标准。好比iPhone的成功之道并不是手机业常见的硬件革新,而是通过界面、交互、手感等一系列“软硬结合”的完整设计,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简单优美的体验,成功地为行业设定了标杆。中国设计的“标准”是什么?我所指的“标准”,并非固定不变的某种条文,中国的建筑设计领域也需要一个带着整体印记的“价值品牌”,整合整个行业——政府、开发商、设计师、材料商、学者、媒体要摆脱一盘散沙的局面,做到相互推动与促进,进而形成一些共识。目前中国设计的现状是各链条各自为政、专业媒体缺位、专业思考缺位,有大量有价值、值得挖掘的、关注的内容没有去做,往往是一窝蜂去追捧个别“明星建筑师”或者“明星建筑”,而没有花更多精力去关注那些聚光灯之外的,或许更能反映中国现实问题的东西。在如此的建筑大潮中,出于人们对“偶像”的需要,各种展览和媒体对所谓“明星建筑师”的热捧,加之批判性思考的缺乏造成了一种虚假的繁荣感。
  我们要做的是和行业各个链条进行更广泛、更深刻的互动,寻找大家的共同价值——能为产业链中更多人公认的,一定会是一个好的、且符合更多人利益的价值,这或许就是“中国设计标准”的坚实基础。
  发现建筑设计“中国价值”需要做的事情很多,虽然每个人所处行业链条位置不同,但有同样需要面对未来的挑战——比如能源危机、气候变化,面对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基础设施、社会结构变化、生产结构变化等问题。所以,从产业链的每个角度出发,进行更广泛、更深刻的互动,寻找大家的共同价值,逐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价值体系,才能使行业发展坚实。
其他文献
中国本土建筑具有难以替代的文化内涵,这是中国建筑设计在全球化文化浪潮中岿然不动的魅力。美国建筑学家沙里宁说过:“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在全球化时代,中国城市在适应全球化的同时又需要保持“本地性”,建筑如何去体现这两者之间的平衡是个问题,把本土特色转化为一种全球趋势。  今时今日,中国的城市结构和城市轮廓在变化着,最
期刊
游走于北京,会发现不同时期的典型图景,既有古老的胡同四合院,也有最近二十年崛起的摩天大楼、金融机构或跨国公司总部。不过,在这个中国崛起的世纪,建筑设计在“进口”的同时,中国建筑师也已崛起,并开始向海外“出口”,在当代的语境中呈现百花齐放的多方面发展。  CCTV新大楼  设计者:库哈斯  迄今为止,中国建筑中受到非议最大的外国设计师作品恐怕莫过于中央电视台(CCTV)的新大楼了。CCTV新大楼位于
期刊
城市文化要往前走,城市建筑要在文化上有自己的路。真正好的地标建筑会让国人明确感受到具有中国文化的精神与内涵。放眼当下,北京CBD地标建筑正在涌现更多属于未来的地标建筑,由马岩松设计的骏豪·中央公园广场就是一例。  地标的内涵  生为地标,既要与社会的发展同步,有国际化的视觉,又要有本土的精神,这样的社会建筑才能成为当前时代的中国地标建筑。  在我们所熟悉的环境脉络中,“认同感”意味着“与特殊环境为
期刊
城市与文化与生俱来就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代表着一个城市的软实力,城市是文化的一种物化表现形式,是彰显文化魅力的重要载体。如何将中国文化经典融于建筑,让地脉、人脉与文脉一脉相承,成为了建筑师与开发商追逐的新境界。  建筑需与文化和谐统一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生活中的元素在不停地变化之中,人们所居住的环境也失去了其原来的特有性,很多城市都变成了大同小异,导致组成城市的各个因素在变化
期刊
中国文化从时间上是大国,但是从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值上是小国。美国虽然是文化小国,但却是文化产业大国。在美国这个大家认为土地最宽松的国家里,纽约的城市化建筑密度是最高的、人口密度是最高的,包括纽约、芝加哥等,每平方公里有很多的建筑、很多的人口。中国人口土地本来就稀缺,为什么我们的人口密度极低呢?  建筑和社会经济、体制是息息相关的。在非市场经济和国有体制的分配制度下不会产生好的建筑,也不会有好的建筑师
期刊
中国目前的地标建筑“裤衩”、“秋裤”是大众说法。诚然,从建筑艺术审美的视角而言,人们对建筑形态的审美评价,往往呈现多元化甚至是迥然不同的价值判断,然而城市地标建筑或重要的公共建筑遭遇审美诟病的现象也不是简单的审美趣味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开发商的力量逐步介入建筑设计的投资中,资本的加入促使行业形成了繁荣的局面,但同时也引发了很多问题。当前城市开发中,各级政府与商业机构建造地标建筑的欲望是相
期刊
十年来,随着中国房地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开发商和老百姓对建筑设计的要求也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阶段。然而开发商和中国本土建筑师应有的博弈也在追求中国速度的同时有所丧失。越来越多的开发商把目光转移到国外的建筑师身上,未来中国建筑如何发展?中国建筑师的生存方式将发生哪些变化?  今年,楼市传媒携手全球顶级A类设计周——北京国际设计周,在设计周中正式加入建筑单元板块,举办D21中国建筑和青年
期刊
霍华德(Howard)的《明日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ies of Tommorrow)和帕特里克·格迪斯的《城市的演变》(Cities in Evolution),都认为工业革命改变了城市周围村庄精细复杂的生态平衡,并期望将工业城市、互补型小城市和乡村相结合来分散大城市的人口、功能和设施。但在可预见的未来,大城市不可能被拆解,恰恰相反,大城市的人口只会更加聚集而不是分散。现代城市的发展
期刊
中国老一辈建筑师对山水文化进行了具有学术价值的探讨,尤以冯纪忠先生设计的方塔园最为精彩,而汪国瑜先生的云谷山庄引人注目。方塔园以基地地形为规划设计的出发点,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在总体设计上以“宋”的风格为主,不希望像欧洲的园林、英国的花园,或者放大了的苏州园林,要“与古为新”,在古上加新,构筑一个具有东方意味的现代空间。  重新进入自然,是中国新一代建筑师的实验。“重新进入自然”的建筑师在某种程度
期刊
自然的朝朝暮暮、山山水水、风风雨雨、一草一木无不触发人的情感,而城市建筑更是在这一情景中产生的。面对自然在具体环境中诞生的建筑是有感而发的,是有着诗意的创作,这才是建筑设计的最高境界,可以被称之为艺术。  任何建筑都处于特定的地域环境之中,在受到环境包容和制约的同时,又与其不可分割的部分形成新的环境景观。建筑是地方人文精神的点缀,人文精神是建筑的陪衬,离开了人文精神我们欣赏不到建筑的美,离开了建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