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中国新闻奖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dyc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新闻奖已举办17届。该奖项的获奖作品是众多新闻人智慧的结晶,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本人在新闻学教学和科研过程中,从这些作品中获益甚多。我始终认为,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观照、研究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可以给新闻人和新闻学人以诸多启发。于是,我在本院的部分硕士研究生中提出了上述动议,得到了他们的踊跃响应。六位同学有志于此,经过半年多时间的研究、写作、推敲、磨炼,遂有了“六人谈”。现推介,以飨读者。
  
  (1)获奖作品的嬗变趋势
  
  中国新闻奖是我国综合性年度优秀新闻最高奖,当时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和现象往往在年度获奖作品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对中国新闻奖十几年来的获奖作品进行系统分析,把握其中主要的演变趋势,这对加深我们对社会演变整体趋势的理解不无裨益。笔者认为,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主要演变趋势在于以下几项:报道对象逐渐以普通人为主;关注范围从较为单一到多样化;表达方式从简单粗放到复杂细腻。
  报道对象:普通人的比重逐渐加大。从1990年度到2005年度的中国新闻奖一、二等奖获奖作品,以人物描写为主体的报道共有256篇。
  对国家领导人、政府官员、各行业知名人士的报道数量多年来略有波动,但基本维持在一个比较均衡的水平上,变化最为明显的,是对于普通人的报道。其中又可分为三个阶段:1990~1995年,这几年,对普通人的报道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每年的获奖报道都在十篇以下;1996~1998年,这几年是一个调整期,1996年对普通人所作的报道有12篇,占整个人物报道的80%,1997年又急剧下降,仅有2篇,1998年恢复到前一阶段的水平;1999~2005年,这几年对普通人的报道基本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对普通人的报道成为人物报道的主要部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新闻奖历年获奖人物报道作品中,对普通人的报道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这一现象得以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较之以前要紧密得多,社会内部职能化分工也越发多样化,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进一步加强,这样,原来处于社会中下层的各群体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重要性就相对增强。具体到媒体方面,为争取更多的受众,媒体需要努力去满足受众的需要,而受众往往乐于见到与自己生活有切身联系的报道。“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种方式理所当然地会得到普通受众的欢迎。另外,普通人的背后往往有着不普通的故事,个人生活轨迹与社会重大变迁之间常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些优秀的新闻作品,如《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下辈子,我们还做母子》等作品中的主要人物都是很普通的人,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却是极有意义、极具新闻价值的。这样,新闻作品中关于普通人的报道越来越多也就顺理成章了,这一趋势同样在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得到了体现。
  报道方式:关注范围拓宽及报道题材的多样化。20世纪90年代初的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偏爱宏大叙事。无论是政治报道、经济报道,还是人物报道,都免不了有个宏大的主题支撑。首届获一等奖的17篇作品,放眼观之,总免不了要突出一个宏大主题,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一类的题材且不用说,就连题目标出“小人物”的《宝钢“小人物”推动国家金融政策调整》,报道重心也还是在于强调由于小人物的努力,推动了国家金融政策的调整,如评委所说,这篇报道的核心在于强调这样一个道理:“小人物是真正的企业主人、国家主人”。①其他看似与重大主题不甚相关的生活事件,也非得联系上重大主题、深刻内涵不可。
  社会经济发展是这一时期获奖报道的主要关注点,第二届的《醒来,铜陵》、《金牌不是名牌》,第三届的《东方风来满眼春》、《千万不可忽视农业》,第四届的《中国投巨资加快长江沿岸地区开发》、《武钢近七万人不再吃钢铁饭》都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政治稳定则是这一时期获奖报道的另一主要关注点,这一主题虽然并不直接在标题中凸显,但却往往在文中随处可见,典型人物的惊人壮举、普通百姓的点滴爱心,最终免不了要被归结到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上去,现实世界的多样性、人物情感的复杂性则被忽略不计了。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新闻媒介的竞争加剧,新媒介对传统媒介的压力增加,受众的选择范围日益扩大,要赢得受众,就必须满足其多种需求,媒体原先较狭窄的关注范围已不符合时代所需,只能在认清形势的基础上寻求变革,以求尽量真实地反映我们所处的世界,这一变革在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也得到了体现。
  这一变革主要体现在新闻奖的奖项设置上,初期中国新闻奖只设有通讯社、报纸类消息、通讯、言论等十一个奖项,随着时代的发展,又陆续增加了系列报道、报纸副刊、网络评论等新的奖项,到第17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时,各类奖项已发展为26个,不断增多的奖项适应了日益复杂的社会现实,拓宽了获奖作品的关注范围。
  表达方式:更为注重事件本身的复杂性及人物情感的细腻性。和关注对象及关注范围同时发生改变的,是获奖作品表达方式的逐渐改变,这一改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报道事件,注重其复杂性;描写人物,注重其感情的细腻性。
  首届中国新闻奖获奖通讯《少生孩子多种树》,以2000多字的篇幅,阐述了这样一个道理:少生孩子多种树是好事,坚持这个方针,经济状况就可以得到很大改善。但是计划生育政策牵涉的问题非常广泛,传统习俗、生活习惯、执行方式等很多方面都很值得人们深思,单纯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来说明这样一个问题,是否能说得透彻,令人心悦诚服,是颇值得商榷的。第11届获奖作品《铲苗种烟违法伤农》一文,在报道了触目惊心的事实后,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在土地承包期间,农民才是土地的所有者,镇政府凭借手中权力,强制农民铲苗种烟是违法行为,应该受到法律的惩罚。这里,经济问题已经和法律保障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近期获奖作品《部分外企无视中国法律拒建工会》、《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了合法身份》、《制度的魅力》、《指责熊德明是社会的耻辱》等都将个别现象与体制问题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加以讨论,不再将两者人为割裂开来,而是尊重事实本身的客观复杂性,在一个较大的框架里审视各种问题,这是符合现实规律的。
  同时,获奖作品在进行人物描写时愈加注重其感情的细腻性。如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典型人物徐虎、李素丽不再是像过去那种感情匮乏的模范,而是受过委屈、有过欢乐的普通人,他们怀着对其他人的善意,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尽心尽责,这样的模范,就让人觉得特别可亲可信。
  笔者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分工水平提高,将人们维系在一起的行动链条较以前要长,人们之间的相互依赖也更强。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的种种变化趋向(如对普通人的报道增多、关注范围进一步扩大、表达方式的细腻化与复杂化等)都反映了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一基本事实。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是一面镜子,一面折射了这十多年来我国社会发展和文明进程的镜子。
  (朱元杰)
  注释:
  ①孙惠卿:《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选1990》,新华出版社,1991年。
  
  (2)从获奖作品看新闻与宣传的统一
  
  新闻作品需要处理好新闻与宣传之间的关系,两者关系处理得好,既能充分展示事实的新闻价值,又能实现良好的社会效果,反之,不但收不到良好的社会效果,而且有时还会出现负面效果,比如一些正面典型报道得不到受众认可,甚至使其产生怀疑和反感,原因往往就是没有处理好新闻与宣传的关系。中国新闻奖是中国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其许多获奖作品可谓新闻与宣传有机结合的上乘之作,笔者现借取一些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谈如何处理好新闻与宣传的关系。
  一、精心选择新闻事实。新闻作品所反映的事实理所当然首先要有新闻价值,这是客观的、也是首要的选择标准,至于事实本身是否有宣传价值,则需具体而论。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报道或新闻评论时,在注重新闻价值的基础上还要分析和判断事实的宣传价值,同等条件下,要选取既有新闻价值又有宣传价值的新闻事实,这也是作品实现新闻与宣传有机结合的基础条件。
  第15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消息《昆山31万农民刷卡看病》就注意做好了这一点,在充分考虑新闻价值的基础上,注重选取极具宣传价值的新闻事实。这篇消息反映的是江苏经济重镇昆山率先实行农村医疗保险全覆盖,农民可以像城里人一样刷卡看病了。无疑,这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重大新闻主题,同时具备了极强的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当然,新闻所反映的思想和精神不能局限于新闻事件本身,而应该反映更典型的时代特征、更广泛的时代背景,在更广阔的空间起到宣传作用。消息的作者显然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采访和写作时既注重体现事实的新闻价值,又注重体现其宣传价值。
  二、注重体现新闻性特质。新闻性是新闻作品得以形成、传播的首要条件,也是存在的基础。如果一篇新闻报道或新闻评论的新闻性不强甚至没有任何新闻性,那么其本身缺乏以新闻形式传播的基础,要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更是无从谈起。有业界人士主张“新闻工具论”,认为新闻是宣传的一种手段,新闻为宣传服务,宣传才是最终目的,不具备新闻性而仅仅具有宣传价值的新闻作品是可以存在的。笔者认为这是有失偏颇的,事实上,新闻性应该是新闻作品的本质内涵,任何新闻作品都应把新闻性放在第一位。尊重新闻规律,体现新闻性特质,具体来讲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真实、迅速报道或评论新闻事实;二是所报道或评论的事实具有新闻价值;三是客观报道或评论。
  第16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消息《海拔4161米:总理跟我们合影》就体现了极强的新闻性。记者报道了温家宝总理在五一国际劳动节下午,到尚未完工的青藏铁路工地和玉珠峰车站看望慰问铁路工人的新闻事实,消息从以下几个方面充分展示了新闻性特质:首先,选取重大题材并对此作真实、及时的报道。报道所选取的题材因人物、时间、地点的特殊性而极具新闻价值,国家总理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时到海拔4161米高寒、缺氧的青藏铁路车站慰问铁路工人,题材无疑具有显著性和重要性,另外,这篇作品是记者跟随总理慰问工人时发回的电报消息,所以很好地体现了及时性特点。其次,客观性报道。消息全篇都是对事实所做的叙述,并未加入记者个人的观点和评论,一是消息中出现的总理、工人师傅语言是直接引用原话,如“和大家在工地上过节,心里感到非常高兴”,“我向大家表示致敬和感谢!”二是对温总理动作、神情、行程做客观描述,如:“他健步走下汽车,直奔工人中间,与大家热情握手交谈”,“看到机车上的两位司机一直坚守岗位,温总理多次举起右手致意”。①三是所出现的数字都较为精确,如16:30、70公里时速、25个无人值守车站等,这些都体现了报道的客观性。
  三、发掘和展示事实的宣传价值。我们讲,新闻性是新闻作品存在的基础,与此同时,宣传价值是新闻作品应当考虑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我国的新闻媒体,作为党和国家重要的执政工具,应发挥其应有的宣传指导作用,通过报道新闻事实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促进党的各项工作的开展,进行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实现惩恶扬善、弘扬社会主旋律、促进社会良性发展的目标。要顺利实现新闻作品的宣传效果,还需要讲究宣传的艺术性,简单地进行说教,或赤裸裸地灌输自己的观点是等而下之的方法,并不可取。正确的做法是把观点隐藏在事实背后,寓宣传于新闻之中。
  当然,追求宣传效果并不意味着新闻作品以新闻性为基础就可以任意宣传,我们前面讲过,宣传价值的有无、大小都是由新闻事实本身决定的,新闻工作者并不能人为地“发明和创造”宣传价值,但却可以对事实本身的宣传价值进行发掘和展现,以实现新闻与宣传的有机结合。在新闻报道中,表现为:一是“用事实说话”,二是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基础之上进行恰当的分析、解释和评论;在新闻评论中,表现为选取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进行及时评论。
  “用事实说话”是一种宣传手段,就是把要表达的观点蕴含在对事实的报道中,或借别人之口说出来,使受众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宣传内容潜移默化的影响。第14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消息《巨大的勇气使他赢得了机遇》就采用了用事实说话的报道方式,报道全篇并未加入记者个人的看法,完全是引用事实和专家意见,但是,我们可以很明显地解读出记者支持广东专家提出的肺炎病原是病毒而非衣原体的观点,这是用事实来表达观点的艺术。
  四、让新闻作品更易使读者接受。贴近受众的心理需求,在此基础上实现宣传价值,在正确报道的同时实现良好的宣传效果,新闻作品要在这方面下工夫。比如党和政府的一些重要会议,很多读者是相当关心的,会议通过了哪些决议、对自己的生活有何影响等,这些都和他们的利益密切相关,都是他们关注的内容,所以会议新闻写得好,既能符合读者的预期,又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可谓一举两得。第9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二等奖《我国铁路建设确定五年目标》是一篇会议新闻的上乘之作。这篇报道及时、全面地介绍了我国铁路建设的五年规划,包括铁路建设的总体目标、建设重点等群众普遍关注的内容,从读者关心的角度切入,抓住了读者的期待心理,由此吸引了受众,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在新闻工作实践中,应该注意避免两种错误倾向:第一种倾向是过于注重宣传而忽视新闻性,表现在:一是新闻作品单纯追求和强调宣传作用,但对事实的新闻价值缺乏深入挖掘和展示,或者所报道的事实本身缺乏新闻价值;二是为了达到宣传的目的,歪曲甚至捏造新闻事实;三是观点(意见)与事实相混淆,并试图强加给受众。第二种倾向是不注重新闻作品的宣传作用,这种情况尤其应防止在党报上出现,近年来生活类报纸的经济效益一路攀升,党报与生活类报纸的收入差距拉大,在这种形势下,一些党报的编辑记者心猿意马,片面追求个人经济利益,更严重的是一些党报的决策层也开始向市场靠拢,使报纸走向媚俗,严重影响了党报的权威性。在实际新闻工作中,这两种错误倾向都是需要避免的,正确的做法是把宣传寓于新闻之中,通过对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进行真实、及时、客观的报道或评论来实现良好的宣传效果。(韦磊)
  注释:
  ①《人民铁道报》,2005年5月3日。
  
  (3)在舆论监督中折射出的媒介话语权变迁
  
  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脚步,舆论监督不但被提上了议事日程,而且已日益显示出其巨大的威力。新闻舆论监督是以新闻传媒为主体所实施的舆论监督,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转型期的一些问题不断显现,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日益得到党、政府和人民的重视。这一点在我国新闻界共同认可的全国综合性最高层次奖——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得到了体现。在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大前提下,不少舆论监督佳作也成为获奖作品。
  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媒介话语权的微妙变化。话语权是一项政治权利,它是指公民有就社会公共事务与国家、政党事务表达真实意见的权利。媒介话语权即大众传媒在公共性话题方面应该享有的客观言说、公正表达的自由权利。这里的媒介话语权是一项统称权,它由多个单列的权项组成,包括知情权、真实意思表达权、自由与公开传播权等。①而舆论监督由于其特殊的影响力,成为了媒介话语权最集中的体现。新闻活动自身规律决定了大众传媒的话语表达在批评监督功能的最有效发挥方面,较其他监督方式有着诸多优势,如内情公开、披露及时、成本最低、覆盖面广。本文试从媒介话语权的角度,对中国新闻奖历届获奖的舆论监督作品进行分析,探寻其发展及嬗变趋势。
  一、对公权力舆论监督的加强
  舆论监督,是社会公众及其组织者运用舆论对社会运行的一切有害现象进行批评、督察和预警的行为。新闻舆论监督即以新闻传媒为主体所实施的舆论监督。②一切有悖于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事物,都属于舆论监督的对象范围。总的来说,在题材上,获得中国新闻奖的舆论监督报道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真实地反映了存在于各方面的形形色色的问题,给人以警示,发人深省。但是分析获奖舆论监督作品的题材构成,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对于以政治权力为主要代表的公权力的监督特别值得注意。
  


  注:在分析中,一二等奖总篇数指的是消息、通讯、专题、系列报道等类别的获奖作品,不包括漫画、摄影、编排及学术论文。
  如上图所示,政治领域的监督报道及评论在获奖的舆论监督作品中由无到有,由极少到维持在一定比例,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中国媒体媒介话语权空间的扩大。监视环境是大众传媒的一个传统功能,这其中就包括了对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监测。它公开了原本隐蔽的问题,突出了问题的严重性,引起了政府和公众的关注,从而有助于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公共权力,尤其是政治权力的滥用超越了其服务人民的“手段”功能,而逐渐转向谋求自身利益,这样必然会损害社会许多成员的利益。在现代文明国家,新闻媒介被视为处于全体公民据以了解社会与自然环境、讨论公共事务的公共领域之中,自然应该在对于公共权力的监督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但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鉴于政治领域问题的敏感性,传媒往往会把目光转移到经济领域的问题和有关公共权益的社会问题上,这才出现了在中国新闻奖最初的评选中基本看不到对于政治领域进行监督的情况。
  近年来随着舆论监督的力度逐渐加大,对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监督和一系列对于公共政治权力的监督受到了重视。以2001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七年上诉冤屈未伸张》为例,河北省大令公庄部分村民因在村委会选举时按自己的意愿投了票而遭打击报复,却一直没有“讨回公道”,拖了7年之久,情况十分复杂。记者在采访中也面临了地方政府的重重阻力,但最终还是将事件成功地报道出来,引起强烈反响,促进了问题的解决,洗清了村民的冤屈,伸张了正义。
  一个有公信力的媒体,负责任的舆论监督,承载着社会公众,尤其是可能被权力侵害的弱势群体的巨大利益和高度期待。当权者如何行使手中权力,是以权为公,还是以权谋私,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传媒对此投入了极大热情,充分行使其话语权,并非兴趣所至,恰是社会责任感使然。应当承认,传媒对政策环境的严格监督乃是政治民主、社会进步的象征。
  二、媒介话语权的人本回归
  媒介话语权的本源是公众话语权的延伸。权利本质上是个人的,所有权利只能落实到个人权利。媒介获得表达的权利实际上是个体权利委托的结果,只有这样的权利才有实质性内容。相应的,舆论监督在本质上并不是新闻媒体的监督,而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事务和社会公众事务进行的监督。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自然应该摆在首要位置,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新闻改革也在逐步推进,媒体不再只是阶级专政的工具,新闻报道越来越多地体现出人本意识,逐步实现了向人本位的回归。这是一种来自传播者的人文关怀,意味着对人民利益的维护,对作为社会个体的人的尊重,包括对于人的生命、财产和精神自由的尊重,这种回归在舆论监督报道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总的来说,人性化的趋势已经在我国舆论监督工作中逐渐显现,各种媒体对于人文关怀的重视度日渐提升。当前国家领导人务实与亲民的执政理念与施政诉求,以及以人民利益为本位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入宪,都将使得新闻媒介的话语权人本回归之路更加顺畅。
  三、媒体主动性的增强
  虽然传达党政国策、反映群众心声在今天依然在新闻报道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但是媒体作为社会的协调器,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上传下达的工具。面对着改革开放社会中涌现出的各种问题,媒体越来越多地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在如今的舆论监督中,媒体不再满足于对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报道分析,还开始利用自己敏锐的职业嗅觉和相对丰富的社会资源,对尚未暴露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揭开事实真相,或对尚未出现的问题提出预警,以吸引人们的注意,为当政者进行重大决策提供借鉴。这种由直接报道到深入调查,由报道问题到发现问题,是一个主动性不断加强的过程,蕴含了记者更多的理性思考和更高的专业素养,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媒介话语权以及媒体对这种权利认识的加强。
  在中国新闻奖早期获奖的舆论监督作品中,多是一种“出现问题——报道分析问题”的模式。伴随着新闻舆论监督的发展,媒体对于事件的介入也越来越多,出现了“出现问题——调查挖掘问题——报道问题”的模式。像第十三届获奖作品《山西繁峙矿难系列报道》就是这种模式的一个典型。面对矿难的发生,以及其后暴露出的重重疑团,中青报的记者层层深入、追踪调查,最终使真相大白于天下,引起了公众和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在这类调查性的监督报道中,记者往往面临很多困难和阻碍,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程璐)
  注释:
  ①陈堂发:《为何?何为?——论当代中国媒介权限》,群言出版社,2007年版,导论15页。
  ②丁柏铨:《中国新闻理论体系研究》,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222页。
  
  (4) 获奖作品中的人性彰显
  
  人性问题是伴随着人对自己的发现而提出来的。近年来人性这一内容在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强调。由于新闻媒体与人的众多权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相关性,人性内容在新闻作品中变化明显。本文试从代表中国新闻界最高水平的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探寻人性在媒体中的变化轨迹。
  
  一
  以人为对象,人性的彰显体现在新闻报道对象的转变中。新闻传播活动离不开人,我们说新闻作品以人为对象,即是强调传播活动是人的活动,新闻作品是人的作品,它必须以人为反映对象。人作为新闻传播活动的对象,其转变的具体表现是从物化的人到具体的人。
  从抽象的人到具体的人,本质是新闻作品中人物情感和价值观的转变。在抽象的人阶段,新闻作品中只有一种情感,一种价值观即集体主义价值观。而当具体的个人成为报道主体时,社会中一切人的个体价值都得到承认。马克思曾经说过,我们并不要求玫瑰花散发出和紫罗兰一样的芳香,更不能要求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人的情感世界中不仅需要高尚情感的熏陶,也需要来自普通人的真善美的感动。新闻作品中只描写一种人,表达一种情感,并不是真正的以人为对象。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这种对人性的误读得到了纠正,各种正面的价值观都有了得以弘扬的可能。如《法警背起生病被告》中贾文家用他质朴的行为展现了人格的美。将具体而拥有普通情感的人作为新闻作品表现的对象,才是真正捍卫了人的尊严,是对人性的完整理解。从抽象的人到具体的人,表现了人从功能性的附属地位上升到新闻作品主要表现客体的位置,透露出人性在新闻作品中的极大丰富。
  
  二
  以人为主体,人性的彰显体现在重视受众主体性功能中。新闻传播活动是人的活动,它必须以人为主体。新闻只有在人的活动中并且也只有通过人的活动才能够建构起自身。以往的新闻传播活动倾向于把人只看作是新闻作品中特定的反映对象,把作品中的人仅仅看成是思维主体和认识主体,而没有看到人作为建构主体在新闻作品生成中的主体性功能。这种主体性功能的发现,是由于受众观的变化,即在理论界和实践界中,受众都从被动的位置换到了主动的位置。新闻传播活动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过程,传者与受者是相互依存的。在早期的传播学研究中,主要是以传者为中心的,受众常常只是作为应弹而倒的靶子存在。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受众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还有学者提出了新闻传播活动的双主体论。在我国的新闻实践中,受众的主体性功能的发现也经历了类似的过程。受众的主体意识的增强直接导致了新闻媒介对受众主体性功能的重视,从而让人性在新闻作品中有了得以拓展的空间。因此,这种主体性功能反映在新闻作品中,有两个表现形式。
  一是以贴近受众的角度报道新闻。在过去,新闻作品角度的选择通常是从工作角度、政治角度来写,新闻作品得以获奖往往是在这些角度上的成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闻工作者充分考虑受众的心理和要求,根据受众的需求来选择报道角度。如在第十五届新闻奖的一等奖中(共24篇),从受众需求角度来写的有7篇。
  二是以大众化的形式报道新闻。大众化的本质内容就是要努力使报道形式多样化,照顾广大受众的口味,为他们喜闻乐见。这几年随着媒体的发展,媒体的报道方式也日趋多样化,这一点可以从新闻奖的评选项目中略见一斑。如随着受众对新闻深度需求的增加,以系列报道为代表的报道方式日渐为媒体所重视;而随着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专题、新闻专栏、电视直播等也都成为新闻奖的评选类别。新闻奖中的图片报道方式的变化就是一个大众化的典型例子。早期的新闻图片多是单幅照片,在后期出现了用多幅照片组成系列再配合文字说明的报道方式。
  
  三
  以人为目的,人性的彰显体现在维护人的权利中。新闻之所以为新闻,还在于它是以人为目的的。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的本质的最终目的和根本动力就是满足人类的全面需求,因而,我们谈新闻作品中的人性彰显,更为重要的是应该从新闻的效果层面来着眼,看新闻作品是否能达到满足人的全面需求的目的。因此,从目的层面讨论人性彰显,在于考察新闻作品中对人需要的满足程度。人能够在媒体中得到满足的需要无非是信息、审美以及权利的维护等,其中维护人的权利,则关涉人的尊严,是对生命的尊重,这是人性的重要内容所在。以下将新闻作品对人的权利维护的变化作重点考察,来分析人性在新闻作品中的彰显。新闻作品对人的权利维护的变化表现在两个层面。
  一是新闻媒体维权的重点由公共利益转变为个体利益。人的权利,可以是整个社会普遍的权利即公共利益,对公共利益的维护说到底也是对人的权利的维护,只是这种权利维护是从宏观上来进行的。早期的新闻作品十分注重从宏观上维护公共利益,首届新闻奖中的社论《稳定压倒一切》,强调了政治稳定的重要性,以保障社会的正常发展,最终也是为全社会谋福利。而在后期新闻作品中,公共利益和个体利益在比重上有所变化,维护不同阶层的个体利益越来越受到重视,体现了人性在新闻作品中的彰显。《总理为农民工追工钱》揭示了农民工被拖欠工资的严重现象,表现了对农民工阶层利益的重视。
  二是权利维护方式的变化。由于我国的新闻工作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作为新闻界主旋律展现窗口的中国新闻奖,必然是正面报道占较大比例。如首届中国新闻奖特等奖和一等奖共18篇,舆论监督类的报道只有1篇。忽略舆论监督类报道,一方面无法将人在社会生活中遭受的不公待遇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又造成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比例的失调。人的本质毕竟不仅仅只有正面的因素,新闻报道要体现人性,也应该展示人本质的全部。只展现人性中真善美的部分,缺少对假丑恶的批评,这都是对人性内涵的偏废。近年来,媒体加大了对舆论监督类报道的力度,如2000年仅一等奖作品中就有9篇舆论监督类的报道。(刘会)
  
  (5)获奖作品展示事实的艺术
  
  中国新闻奖是中国最权威的新闻奖项,代表了中国主流的新闻价值理念,所评选的新闻作品在某个或几个方面都有值得称道的地方,本文想结合一些实例来分析一下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展示事实的艺术。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这是几乎每一本新闻学的教科书都会强调的一点。如何来展示这些事实,则是值得分析探讨的。一篇好的新闻作品可能会体现出多方面的报道艺术,而它们展示新闻事实的艺术,正是笔者所要探讨的重点。
  本文想从三方面入手,来分析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展示事实的艺术。
  一、精选角度的艺术。很多情况下,面对同样的新闻事实,不同记者写出来的报道却相差很远。而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是精心选择角度之后所进行的报道。精心选择角度不但能凸显事实本身的新闻价值,而且往往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的报道才有可能在大量同质化的报道中脱颖而出。现在媒体众多,想要取得独家新闻已经变得难上加难,因此,精选角度的艺术越发显得重要。
  第14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医药代表向“老百姓”下跪》讲述了杭州新开的平价药店受“围攻”的事。这家名叫“老百姓”的大药房,由于其药品价格远低于市场上的平均药价,大大触动了医疗机构、药店同行和医药代表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围攻”,甚至有医药代表到“老百姓”大药房下跪,哀求药房提高药价。这篇报道所表现的新闻事件发生在我国推进医疗卫生改革的大背景下,而药品价格下调则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老百姓”大药房的遭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医疗改革举步维艰的原因。这样一个严肃深刻的问题,如何在一则不到1000字的报道中体现,并非易事。记者精心选择了医药代表下跪这样一个戏剧性极强的场面作为报道的切入口,可谓煞费苦心。之后的报道又说明了这些医药代表也采取过疯狂抢购、闯店威胁等强硬手段,展示出这个平价药店的存在对那些靠高价药品谋利的医疗机构、药店同行和医药代表的威胁有多大,也间接反映出医改的艰难。然而,平价药店的出现毕竟是对老百姓有利的事情,质优价廉的药品当然能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一跪也反映出药价的下调终究是大势所趋,医改即使面临重重阻力也会继续推进。记者精心选择从医药代表下跪这一角度展示药品下调对靠销售高价药品谋利的群体造成的冲击,可谓匠心独具。
  二、凸显细节的艺术。细节,对于新闻作品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通讯这类新闻文体对细节的要求则更高。记者在写作过程中对细节的合理使用既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也增加了作品的可读性。
  第13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春节,在鲜为人知的地方》是系列报道,其中有一篇《追赶阳光的士兵》,讲的是南疆军区阿然保泰边防连,这支部队驻守在帕米尔高原的一个山沟里,边上是两座海拔近5000米的大山,所以阳光稀少。为了突出阳光稀少对部队官兵造成的影响,记者抓住了两个细节。一是战士们晒被子必须随着阳光移动,否则被子会越晒越潮。二是连队使用的太阳能IC卡电话,阳光的稀少使官兵们打电话时常常提心吊胆。
  部队驻扎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必有不少艰苦之处,但记者选取了这两个细节加以生动地表现,报道中的战士们晒被子和打电话的情景似乎很滑稽,可再一回味,便对这些官兵的苦中作乐的精神感到由衷的敬佩。自然条件的恶劣严重影响到官兵们的日常生活,影响到他们和亲人的交流,他们需要忍受身体和精神双重的困苦,但他们依然保持着昂扬乐观的精神状态。
  细节凸显的艺术是不少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都能体现出来的,这种艺术使作品更加生动、饱满,并具有鲜明的个性,也引起了读者与报道所表现的人和事的共鸣,这样一种展示事实的艺术无疑需要我们细心揣摩和体会。
  三、巧用背景的艺术。背景是新闻报道展示事实的重要手段,记者在报道中对它的恰当运用会极大地方便受众理解当前的新闻事实。假如没有背景材料所构成的认知平台,就很难对新闻事件进行解释和预测。①
  第14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今天火车登陆海南》运用了大量的历史背景。首先提到历史上跟海南有关的名臣苏轼和海瑞,记者写道:“苏东坡、海瑞等一批千古功臣,均无力将孤悬海外的海南与祖国拉近。”②接着又提到近代中国的两个人物——张之洞和孙中山,他们也曾提出连通海南的构想,但均未成功。这既表现出火车连通海南的重要性,又表现出这项工程的艰巨性。海南通火车的新闻事实,如果不借助于上面提到的这些历史背景,就会显得孤立、单薄,读者也无法从事实本身理解通火车的意义,正是这些背景的运用,凸显了事件的新闻价值,使读者加深了对此事件的理解。
  背景给报道提供了一种横向或纵向的线索,让读者更加清楚新闻事实在历史和社会中的位置,也消除了读者对事实本身可能产生的疑惑,因而,巧用背景来展示事实的艺术对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意义重大。
  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除了报道的题材本身的重要性和体现的时代精神之外,其展示事实的艺术也是一个重要方面。精选角度、细节凸显、巧用背景等展示事实的艺术各自具有不同的特征,对新闻报道具有不同的作用,合理地运用这些手段,将使新闻作品传达的内容更加明确、精练、感人,加深受众对新闻事实的理解,凸显出报道的新闻价值。因此,这些蕴含着新闻工作者智慧和心血的艺术,值得我们细心揣摩和研究。
  (杨坚)
  注释:
  ①丁柏铨主编:《新闻采访与写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345页。
  ②朱海燕:《今天火车登陆海南》,《中国铁道建筑报》,2003年1月11日。
  
  (6) 获奖作品报道手法的求新努力
  
  随着时代的变化,中国新闻奖对于获奖作品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之中,新闻作品报道手法也在不断地求新,从首届中国新闻奖到第17届,新闻作品更加贴近社会、更加贴近生活、也更加贴近受众。
  新闻报道手法的求新首先是思维的求新,思维方式在报道手法求新努力中起到指导的作用。对于具体的报道实践,报道手法求新可以从作品文体求新、作品角度求新和新闻叙事方法求新几个方面进行努力,从而使报道新颖且具有独创性。
  一、记者思维方式的求新。要培养创造性的思维,可以从培养发散思维能力、辩证批判思维能力、隐喻联想思维能力和有助于创造思维的人格因素入手。①对于记者来说,要能获得创造性思维能力,首先应该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能够发现潜在的社会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然后作出高质量的报道;其次就是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不管是在新闻采访中,还是在新闻作品制作过程中,记者都需要尊重新闻规律,坚持新闻真理,努力使新闻作品成为精品,克服和战胜各种困难,使新闻作品能够成为经典之作。2003年2月19日《南方日报》刊登的《非典型肺炎病原是衣原体?》获得第14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报道运用了辩证批评的思维方式。这是一篇关于非典型肺炎病原的报道,报道正文把北京专家的意见和广东专家的意见进行比较,对北京专家的看法提出了质疑,体现了记者的辩证的思维能力。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追求思维新颖的同时不能忽略信息的新闻价值,不能使报道的形式重于内容,这样就会失去新闻报道最主要的意义。
  二、新闻文体的求新。新闻文体写作的创新,可以追溯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有些新闻写作开始冲破固有的新闻文体写作模式和框框,依据不同的报道题材而选择一些有效的表达方式,于是出现了工作研究、采访日记和采访札记一类新的新闻体裁。②现今出现了调查性报道等新颖的报道方式,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新闻文体求新也在不断努力中,为了能更好地展现新闻的价值、获得更多的受众,新闻作品一直在寻找更为新颖的写作文体。
  1990年2月21日,《经济日报》刊发了一篇关于交通发展的报道——《行的变迁》,记者根据多年采访交通新闻的经验写就了这篇采访札记式的报道,报道从记者本身的经历出发,对个人的认识进行否定,从而重新认识交通的发展。整篇报道根据报道的需要从记者个人经历的事例出发,讲述了我国交通的快速发展。从亲身经历出发,报道显得更具有可信性,不是记者的亲身体会是不会得到读者认同的。所以报道采用这种文体更能够得到读者的认同,提高报道的可信度。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发展,为了更好地表达事实,体现报道的客观真实性,新闻文体的求新是必然的。但文体的新颖不是为了追求新颖而追求新颖,而应该根据不同的报道内容,采用最佳的报道形式,为达成最优的社会效果,报道内容和新闻文体的相互配合是不可忽视的,不可一味追求文体新颖,而丧失新闻的本质属性。
  三、新闻角度的求新。角度是记者分析新闻事件的着眼点和切入点,从而能达到更好的报道效果和报道价值。角度的选取是新闻报道手法求新努力的重要方面,角度的选择会影响整篇报道的质量,选用巧妙的角度使新闻作品更具吸引力,更耐人寻味,也更易于为受众所接受。
  1996年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国庆节,中英街国旗高悬》用简单的文字记录了香港庆祝回归前最后一个国庆节的喜庆场面,报道选取中英街为切入点进行报道,角度选取巧妙,中英街是一条长约250米、宽不足4米的“一街两制”小街,连接着内地与香港,是深圳和香港交界的一条街,选择中英街作为报道对象富有特殊的含义,在国庆节之时,通过中英街来表现内地和香港庆祝国庆节的喜庆气氛,一举两得,一是报道十一国庆节的题材;二是体现香港回归前香港庆祝国庆节的题材。记者选择中英街挂起国旗这一景象来展现欢乐气氛,报道虽然简短、朴实,但寓意深远、令人难忘。
  新闻报道在选取角度时需要精心考虑,不同的角度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要使报道出精品就一定要在角度选取时下苦功,摆脱固定的、单一的报道角度。选取报道角度在新闻报道中非常重要,但同样不能忽视新闻舆论导向和新闻规律,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遵守新闻规律的基础上,选用精巧的角度。
  四、新闻叙事方法的求新。为了新闻报道更加具有价值,许多媒体非常注重报道叙事方法的独创性,不再拘泥于刻板的新闻写作模式,“叙事是人们将各种经验组织成为有现实意义的事件的基本方式……叙事既是一种推理模式,也是一种表达模式。人们可以通过叙事‘理解’世界,也可以通过叙事‘讲述’世界。”③新闻叙事的故事化,是指新闻作品在“讲述”事实的时候呈现戏剧性,运用细节描写手法,作品轻松、活泼、情节曲折,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2001年2月11日,《解放军报》刊发的《追你追到天边边》描绘了六位新人在祖国边疆举行婚礼的过程。报道大量运用直接引语,讲述了三对新人之间平凡、朴实、令人动容的爱情故事,报道故事化、戏剧化,同时加入细节描写。与同时代其他反映军人生活的报道相比,这篇作品的叙事方法比较巧妙,记者没有运用夸张的赞扬之词,但作品充满着对军人的崇敬之情,报道内涵丰富,令人感动。
  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随着时代要求的变化而发展,报道手法在不断地改进、不断地求新,只有不断突破原有的新闻写作方式,才能从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受到广大受众欢迎的精品。
  (徐志萍)
  注释:
  ①岳晓东、龚放:《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研究》,1999(10)。
  ②孙世恺:《略论新闻文体写作的创新(上)》、《新闻界》,2001(1)。
  ③博格[美]:《通俗文化、媒体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1页[转引自齐爱军《关于新闻叙事学理论框架的思考》、《现代传播》,2006(4)]。
  编校:施宇
其他文献
全球市场的一体化,使得世界市场上的竞争更多地体现在强者博弈、名牌对决之上。据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的统计,全球跨国公司控制着世界80%的技术专利、70%的投资、60%的贸易。国际市场的竞争其实主要就是跨国公司之间的品牌竞争。可以预见,未来的竞争将从产品竞争升级为品牌竞争,品牌化是当今企业经营的重要策略之一。  “品牌”的感受与评价来自消费者,而品牌的拥有者与经营者是生产企业。因此,将二者建立有机联系的
期刊
在宣传、推进自主创新中,与其他新闻媒体相比,县市报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接近性优势,它不仅可以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市县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同时可以在自主创新中拓展发展空间。本文以《慈溪日报》为例,就县市报在创新中如何谋求发展做一阐述。    紧扣时代脉搏,改进与创新典型报道    典型报道,是一种对现实生活中具有普遍性、特殊性的代表性人物和典型事例进行积极、突出报道,以期取得正面效果的宣传方式。
期刊
在一些大学的新闻学专业中,开设了现当代文学史课程,但是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却常常感到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是由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根本不重视这门课程,认为这于新闻专业没什么大的用处,也就不去读作品的文本,使本来是为增强学生文化内涵的课程流于一种形式,而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笔者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对大学里新闻专业如何开设现当代文学史课进行了一次全新的思索。概括起来,笔者认为,现当代文学史课应该从以下几个
期刊
人民日报记者戴鹏、徐运平采写的大型人物通讯《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公安局长的楷模任长霞》(以下简称《丰碑》)是获得2005年度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作品。这篇作品以追忆的形式塑造了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关爱百姓的女公安局长任长霞的形象,表现了任长霞一心为民、正义果敢、天性慈悲的人格魅力,并有力地揭示出“天地之间有杆秤,秤砣就是老百姓”的朴素哲理。作品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无数读者为长霞感动、为
期刊
新闻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依法通过媒体将政府机构等公共权力部门和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反映出来,进行公正恰当有力的批评,以舆论的力量达到约束和监督的目的,具有时效性强、辐射面广、透明度高、震慑力大的特点。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舆论监督,从党的十三大到十七大,都要求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党报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喉舌,也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近年来,《安阳日报》作为地方党报,在新闻舆论
期刊
在媒介的产生、发展、演进过程中,“竞争”成为一个凸显的主题。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介正斗得难分难解,传播技术的发展带来的网络、手机媒介使媒介的竞争更加趋于白热化。这就给广大媒介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作为广播新闻,每日发布的消息价值如何?时效怎样?信息量是否充足,能否引起听众浓厚的兴趣?这些都是摆在我们广播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  挑战与机遇并存,竞争和发展同在。我们只有在现有节目
期刊
2007年4月26日晚在河南省体育中心成功举办的第二届中博会大型文艺晚会,充分展示了中部六省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唱响了一曲大气磅礴的崛起之歌,是中原河南上升之运、和谐之态、跨越之势的客观反映和文化软实力的一次集中体现。回顾、总结这台大气精彩、精美绝伦、令人难忘的晚会,成功之处,可圈可点;创新之策,不胜枚举。究竟是什么要素造就了这台“突出六省群像,展示中部风采”主题文艺晚会的巨大成功
期刊
在当代熙熙攘攘的文坛上,迟子建是一个具有独特意义的作家,她的写作立场、精神追求、审美价值、艺术表现形式等均极富个性特色。当大多数女作家徜徉在书写都市生活的路上时,迟子建却执意地选择了北国故土来建构自己的艺术世界,为我们创造了一个蕴涵诗性和神性的乡土家园。在她的为数极多的乡土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轻易地发现她对东北少数民族及日俄等外族裔的文化、人生景观的不自觉到自觉的关注。  迟子建创作的这一特色客观
期刊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作家。20世纪40年代,张爱玲的散文与小说如火如荼地在文苑竞相开放,一起构成了当时上海文坛最美的收获。张爱玲深得散文之真味,写个人悲欢,议人生感悟,叙朋友深情,皆能如实细写,字字传情。其散文风格华丽苍凉,语言运用十分精致和讲究,自成一体,被誉为“张爱玲句式”,深得后人景仰和效仿。  本文试从几个方面对张爱玲散文的语言艺术成就进行分析。    遣词造句的精雕
期刊
“软实力”(Soft power)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Joseph·s·Nye)在上世纪90年代初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硬实力是软实力的基础和后盾,软实力则对硬实力有很强的促进作用。法国著名作家马尔罗曾经断言:“21世纪的发展无非是文化的发展。”  在当今这样一个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