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g137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观察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60例,病程5-10年,随机分成A组、B组,A组采用单独胰岛素治疗,B组采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FBG、PPG水平比治疗前降低(P<0.05),Fins分泌水平较治疗前增加(P<0.05),HbA1c治疗前后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血糖达到预期值所需胰岛素用量、所需时间B组少于A组(P<0.05);B组低血糖的发生率低于A组(P<0.05),但B组消化道反应少于A组(P<0.05)。结论: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综合疗效优于单纯胰岛素治疗。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胰岛素;二甲双胍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以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同时伴有多种代谢紊乱,合理控制血糖是糖尿病治疗的关键。2型糖尿病患者同時存在内生胰岛功能缺乏和胰岛素抵抗。UKPDS研究显示,在2型糖尿病发病时,内生胰岛功能已经下降50%,在2型糖尿病病程中,内生胰岛功能呈逐渐下降趋势,10年左右的糖尿病患者,多数需要应用胰岛素协助控制血糖,包括应用2针预混胰岛素、1针中长效胰岛素以及4针基础加餐时胰岛素的治疗方案。但在很多情况下单一方法并不能很好地控制空腹及餐后血糖,需要联合其他降糖方法才能起到较好疗效。本研究对6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治疗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分析其在血糖控制中的综合疗效。
  1 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住院患者,病程在5-10年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满足以下条件:(1)空腹血糖(FBG)在8.0-16.0mmol/L范围,餐后2小时血糖(PPG)在11.1-20.0 mmol/L范围。(2)BMI在24-27Kg/m2。(3)近3个月单纯应用磺脲类降糖药控制血糖,无低血糖倾向。(4)无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无肝肾功能异常。(5)无甲状腺功能亢进、肢端肥大症、库欣综合症等其他影响糖代谢的疾病。(6)无严重感染、心功能不全、急性心血管疾病等。(7)能严格遵医嘱按时服药、复诊,并进行饮食调节和适当运动。
  1.2 研究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治疗前进行FBG、P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A、B两组分别进行单独胰岛素治疗、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胰岛素应用丹麦诺和诺德公司生产,包括诺和灵30R早晚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诺和灵50R早晚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诺和灵N睡前皮下注射及诺和灵R三餐前30分皮下注射,诺和灵N睡前皮下注射等方案,根据病人情况选择胰岛素治疗方案,初始剂量从0.5U/(Kg.d)开始。B组联合二甲双胍口服治疗,0.5g,tid,三餐后15-30分钟。两组患者分别于空腹、三餐后2小时及夜间10点检测快速血糖,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使血糖达到预期值(FBG 5.0-7.0 mmol/L,PPG 6.0-10.0 mmol/L)后维持治疗方案,计算胰岛素用量及达到预期值所需时间。血糖稳定后一周中固定二天测血糖四次(时间同上),并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使血糖维持在预期值。治疗两月后分别复查FBG、PPG、Fins、HbA1c水平,并观察低血糖反应及消化道反应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 x ±s)表示;各组间、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各项检测指标比较
  A、B两组治疗后FBG、PPG水平比治疗前降低(P<0.05),Fins分泌水平较治疗前增加(P<0.05),HbA1c治疗前后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B组治疗后与A组治疗后相比FBG、PPG、Fins、HbA1c各检测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提示两种方法对控制血糖,增加胰岛素分泌有作用。
  2.2 达标所需胰岛素用量和时间比较
  使患者血糖达到预期值所需胰岛素用量、所需时间B组少于A组P<0.05);同时发现B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A组(P<0.05),但B组消化道反应多于A组(P<0.05)(见表2)。提示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较单纯胰岛素治疗胰岛素用量少、所需时间短、低血糖发生率低,但胃肠道反应增加。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为了保证建筑工程质量,项目管理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是技术管理.在企业中切实有效地落
【摘要】目的研究丁咯地尔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的治疗效果。方法急性脑梗塞患者96例,分别用丁咯地尔(治疗组,48例)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48例)治疗,疗程均为14天。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67%,对照组为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粘附率、红细胞聚集指数、甘油三酯均有明显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丁咯地尔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喜炎平注射液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喜炎平注射液的药理作用。方法将2010年2月——2012年8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1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治疗措施,实验组5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1.8%,p<0.05,差异有统
目的分析肾细胞癌的CT表现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癌基因蛋白(P53)表达的关系。方法对4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细胞癌,用LDP免疫组化法测定肿瘤标本中的PCNA和P53表达,并分
【摘要】目的探讨辅助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对儿童支原体肺炎伴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儿童支原体肺炎伴喘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治疗不同分为Ⅰ组60例(常规治疗)和Ⅱ组60例(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体温恢复的时间没显著性差异(P>0.05),Ⅱ组的咳嗽、喘息、啰音等体征消失时间和IgE减轻的时间都明显短于Ⅰ组(P0.05)。所有病例诊断标准参照文献[1]的诊断标准。
【摘要】目的评价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6例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采用多西他赛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卡培他滨每日2500mg/m2,分2次服用,连服14d,每3周重复,完成2个周期后判定疗效。结果全组26例,CR2例,PR14例,SD5例,PD5例,总有效率(CR+PR)61.5%,临床控制率(CR+PR+SD)80.8%。不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结论
【摘要】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在治疗冠心病患者后继续服用2月以上,再次住院率的临床观察。方法对我科近2年服用麝香保心丸30例患者和其它入选30例基础治疗未服用麝香保心丸患者再2年内再次住院率的临床观察。结果在基础治疗上加用保心丸的患者大大降低了再次住院率,使患者受益。  【关键词】麝香保心丸;冠心病患者;再次住院率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323-01  1临床资料  对我科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采用兰索拉唑三联疗法进行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以此希望可以帮助以后临床提供可靠的真实相关参考数据。方法此次资料选在在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之间在我院进行收治确诊为慢性胃炎的110例患者资料,并且将110例患有慢性胃炎的临床资料随机抽取分为治疗和对照两组,其中治疗组患者55例,对照组患者55例,在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均进行实验室检测,每个病例患者幽门螺杆菌均呈阳性
【摘要】目的探讨乳酸菌片联合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86例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行抗生素及对症治疗,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乳酸菌片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乳酸菌片联合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
【摘要】目的探讨缩宫素配合生化丸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8年5月以来在我院采用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20例,药物流产后给予缩宫素配伍生化丸治疗;对照组80例,药物流产后不应用止血缩宫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阴道出血量和出血时间。结果观察组药物流产后出血量小于月经量的患者为65例,等于月经量的患者为5例,大于月经量的患者10例;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