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就该亏大?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oafraidwh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打开微信或电脑,经常发现带有“不知道你就亏大了”这种字眼的新闻,让人一看标題就想急不可耐地阅读。以便知道说的到底是咋回事,生怕一旦不知道,自己真的亏大了。
  众所周知,这种新闻大多数是向公众介绍新出台并施行的优惠政策,发挥广而告之的作用。此举本身无可厚非,但叫人深感忧虑的是,如果老百姓不知道一些惠民政策,会不会真就亏大了呢?换句话说。惠民政策跟老百姓是否知道有没有直接关系?
  按说,国家或地方政府出台并施行的各项惠民政策,即便老百姓真不知道,基层执行层面的部门和人员也应该不折不扣落实到位,不让老百姓吃亏。比如,新推行的免费服务项目,一毛钱都不能向老百姓收,更不能因为老百姓不知道就明目张胆照收不误,倘如此。可就真的让老百姓亏大了。
  惠民政策若因本该受益的老百姓不知道而真的出现让老百姓亏大了的情况,那就暴露了在执行过程中好的政策被个别人钻了空子、打了折扣,群众切身利益受到损害等深层次问题。
  不可否认。在基层某些地方确实存在“不知道你就亏大了”的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现象,原因在于个别公职人员存心藏着掖着捂着盖着,处心积虑让惠民政策不公开不透明,让不知情的老百姓真的亏大了。
  据《中国纪检监察报》2018年6月15日报道,怀远县村民柏某家境贫寒,一家数口多年来都挤在破旧不堪的危房里,非但盖不起新房,甚至连维修危房的钱都掏不起,遂向有关部门递交了4000元危房改造款的申请,还申报了低保救助金。此后,天天盼望申请得到批准、款项能够早日发放到手。熟料,眼睛都盼蓝了,申请却石沉大海。正当柏某一家愁眉不展时,负责报账的村干部唐某主动上门。说办理危房改造款需提供柏某的身份证,此时柏某恰好不在家,他妻子眼看來了救星,不假思索就把他的身份证交给了唐某。柏某一家人以为这次肯定有戏,于是继续盼星星盼月亮,结果,苦苦等了一天又一天。等了一年又一年。始终没有任何消息。
  柏某对此深感疑惑。若非纪检监察部门出手揭开谜底。这可怜的一家人恐怕还会继续被蒙在鼓里。原来,唐某当年心怀不轨。用柏某的身份证以柏某名义开设了银行账户,待柏某的危房改造申请获批后,既未告诉柏某本人和其他村干部,又未按规定公示,而是偷偷把事先办好的银行账户直接上报。将本该发给柏某的4000元危房改造资金据为已有。更让柏某一家做梦都想不到的是。低保救助金在根本不知情的情况下得到批准,从2011年8月到2016年1月,共有低保金和救灾金33811.8元被唐某揣入了腰包。当然,伸手必被捉,唐某最终受到了法纪的惩处。
  但由此事件,亦可见有的老百姓就因为不知道政策,被“蝇贪”钻了空子、念了歪经。自身合法权益受到“蝇贪”的侵害却浑然不觉。
  远的不说,一篇来自今年2月19日《检察日报》的报道说。从2014年4月至2016年1月,不到两年时间,湖南省桃江县一镇财政所干部利用工作之便,从诸多不熟悉政策的农户身上“雁过拔毛”,先后21次虚报冒领21994户农户的种粮直接补贴等各项国家惠农补贴资金77万余元。
  看来,老百姓如不知某些政策,不但真有吃亏的可能,且吃亏还不小。“不知道你就亏大了”当然不是出台惠民政策的本意,我们希望此类新闻不仅是想用吸引眼球的标题来引起公众关注。更要借此深入普遍地做好政策的宣传,而政策的执行层面则特别要做好惠民政策的落实,真正做到让可以享受惠民政策的人受到实惠。同时还要做好科学严谨的制度设置和监督机制,不给“蝇贪虎贪”钻空子的机会。
  假如真的出现好政策“不知道你就亏大了”的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坑人现象,那就认真查一查,看看到底是谁从中做了手脚,对不择手段搞小动作的人不能心慈手软,,要严惩不贷决不能让老百姓真的“亏大了”!
其他文献
好好说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哩。我就遇到过这么三个老兄。  第一位是个“话痨”。话特多,特能讲,特别喜欢讲。朋友们都说他表达欲特别强。特别是在一些公共场合,或在开会学习演讲比赛时,“话痨”就更来劲了。他在台上旁若无人,滔滔不绝。讲就讲呗,你要好好讲,一字一句讲,正正规规讲。可他却摇头晃脑,手舞足蹈,一嘴汤圆,囫囵吞枣。时不时夹杂一些晦涩怪癖的字、词、句,自以为高深莫测,却叫人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讲到
期刊
日前多家媒体报道,在清明节期间游客数量猛增令北京应接不暇之际,一些“不文明行为”也随之发生,包括爬树、采花、破坏植物、在公园湖泊钓鱼,以及在公园内非法出售商品等。该市旅游管理部门表示,正考虑建立一份“不文明游客”黑名单,以遏制游客不良行为。公园将使用人脸识别和其他监控技术对有不良行为记录的游客采取一定限制措施,被列入黑名单的不文明游客或被禁止游览该市公园。此一被有些媒体称为“游园黑名单”的新招,不
期刊
自习课钟声刚敲过几分钟,满课堂的孩子便百无聊赖地骚动起来。拿出圆珠笔、钢笔,在或白或黑的小胳膊上画起了手表,我也在其中。  胳膊一会儿平放在课桌上,一会儿悬空拧着,凭着对手表的想象与渴望,先画了最中意的第一块。圆形表盘、条块刻度、夜光表针、真皮表带,右侧画个小旋钮,还装腔作势地拧拧调试。调完,将手腕横在眼前,盯看,大声报时:嗯,北京时间下午三点整。耳朵凑近,似乎真能听到时间“嚓嚓”走动的声音,甭提
期刊
《三国演义》中,陈琳作《为袁绍檄豫州文》,痛斥曹操“身处三公之位,而行盗贼之态,污国害民,毒施人鬼”。檄文传到许都,曹操正患头风痛卧病在床。读了檄文,竟“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不觉头风顿愈,从床上一跃而起,顾谓曹洪日:‘此檄何人所作?’”  读了痛骂自己的文章,头不痛了,床不卧了,“顿愈”——病竟然好了!  读书也能治病?《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难免有虚构之嫌。  宋朝欧阳修在《东斋记》中写道:
期刊
“多么美好的时代”  有关民国的风土人情,我们常见到的是些颇为煽情的赞誉文字。前两年就有人写道,“那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时代,人和人之间的信任,人们那种自古传承下来的、中华民族的那种忠孝礼仪都延续得非常好”。其例证就是梁思成先生抗战前曾给全国每个县的邮政局长汇去两块大洋。他也不知道人家叫什么,只写邮政局长收,然后每个都写一封信说,我们正在考察保护中国古建筑,希望你收到两块大洋以后,能把你们县境内的古建
期刊
一日在某校操场,看老师带学生课外活动,内容是“抱球接力跑”游戏。规则是:将全班学生分为人数相等、实力相当的两队,每队依次出一名队员,怀抱仨篮球跑至“折返点”返回,再传球给队友,中途跑丢球,队友不得帮忙,抢先完成任务的队获胜。接近尾声,甲队只剩一名队员A,折返时球落地,恰遇大风,风推仨球飞出赛场。此时,乙队还剩两名队员B和C,B怀中的仨篮球也有欲掉的迹象,B趁球尚未离开怀抱之际,蹲下身子,把仨球理顺
期刊
分享,就是和别人共同享受欢乐、幸福、好处等。  我的知识很少,读书的范围有限,在我所能记住的也是感人至深的事例中,顶数一个叫黄奕住的人“分享”做得最棒:黃奕住是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县人,是印尼前首富及糖王,是一位爱国华侨、社会活动家,1945年去世。当年,他凭着一手剃头的手艺,年纪轻轻就到新加坡、印尼闯荡。在一位高人的指教下,“剃头”没干几年,就改行经商,从事蔗糖贸易,投资房地产。由于他脑子活络,又肯
期刊
从四季的轮回更替里去发现大自然的朴素之美,又从澄澈悠远的意境里去领略生命的沧桑辽阔,著名作家、美学家蒋勋所著的《此时众生》(湖南文艺出版社2019年2月出版),用他隽永的文字,诗情画意般的铺垫,由表及里的诠释,勾勒了一幅曼妙多姿的众生图景,带给我们他对美、对自然、对生命更多的思考。  这本记录人间万象,捕捉自然纯净、透彻之美的散文集,是蒋勋横亘二十四节气,从一年的夏季,写到第二年夏季的一本心情笔录
期刊
笔者读了点鲁迅,庶几寻觅到了一份命中注定属于自己的精神遗产,便希冀着踩着先生的脚印,为自己尚未枯萎的魂灵呐喊几声。  我读鲁迅,便知“杂文的品格”是“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鲁迅《小品文的危机》)。“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鲁迅《革命文学》)——杂文是“血写的文字”。  便了悟“鲁迅以后无杂文”(聂绀弩语)的深邃涵义,并非说
期刊
常常在媒体听到或看到有这样的报道:说中国目前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全国的咱暂不去说它,就说我们上海吧。据说目前沪籍60岁以上的老人有307.7万,占到全市沪籍人口的24.5%。也就是说,现在一个年轻人将来要侍奉四位老人,因此,包袱很重。人口老龄化还造成医院床位紧张、进福利院要排队……甚至还有一种怪论,说是现在许多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岗位,是由于现在有不少老年人退而不休,还赖在岗位上(其实是因为这些人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