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平面设计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早已不再是当时艺术家间小维度的创造活动,而是关联到社会化生产及人类生活中,成为时代发展提供不容忽视的生力军。在全球化视域下,探究传统如何配合数码革命来推动其在平面设计中的发展。基于设计学角度来论述,用创新且融合的态度来面对,将其格律化设计演绎为动力源泉。中国传统民俗纹样本身就是丰富的艺术资源,源于千百年农耕文明中民众对未来企盼的传统思想观念。笔者在文中依据理论背景支撑,站在现代设计美学的视角下看,将艺术中众多学科合理规划,在格律化设计理论继承中国传统民俗纹样艺术。笔者想要通过分析传统民俗纹样的表现形式,探究其艺术美感、造型特征及规律;提出运用格律设计的方法论,揭示其背后所隐藏的设计逻辑与思想;寻求民俗纹样作为民族设计源泉如何与现代格律化设计进行融合利用。本文意图从格律化设计观来进行阐释,并且尝试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去传承民俗纹样,以期现行设计中寻求在对未来艺术设计的创新实践。
【关键词】传统民俗;民俗纹样;平面设计;格律化
在全球化进程下,中国传统文化走在兼容并蓄的步伐下,游走于传统与现代间。而中国传统的民俗纹样蕴含着丰富的寓意,也表达出民众美好的企盼,同时又为设计创作源泉。在中国当前的平面设计态势中,善用理性设计思维并结合格律设计方法论,将中国民俗图纹实现现代平面设计推广。首先选择基于格律的创造性设计思路,本意是想健全化中国民俗纹样的视觉体系,也为今后图形设计思维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其次从格律设计来分析民俗纹样,便于在实践中深化理性、感性思维,涉及设计美学等多重学科的交叉运用;最关键的是对此民俗纹样在格律化研究的过程中,逐步适应当代国人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及传承。
在历史长河不断涌动中,中国传统民俗纹样也在不断自我更新,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别具一格的风格特征。如,在原始社会时期纹样,表现为几何纹就是对自然事物的直观认识;发展到商周时期纹样以青铜纹饰为主,纹样走势怪诞夸张并具神秘感,如龙凤纹、饕餮纹;而春秋战国时期纹样受到儒家思想牵制,纹饰规矩多盛行云纹、凤纹;期间民俗纹样也在不断更新、适应社会需求,演化到明清民俗纹样主要是吉祥纹样,取材内容大多为人们的生活愿景;步入现代社会后,中国传统民俗纹样囊括浓厚的地域氛围,承载人民的精神寄托。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得出其造型特征基本表现为:a.追求形式美感和寓意升华——中国传统民俗纹样产生于民间,设计造型善用夸张、变形等表现,追求装饰美感与构图完整均衡。而创作源于自我,在平面设计中超出透视、比例结构,使得纹样寓意在设计中完美呈现。b.体现中国阴阳五行哲学观,也是中国古代传统设计格律化的体现。其艺术表现首先是对自然进行描摹,因而中国传统民俗纹样大都以具象写实为主,源于人民身边所的自然静物或历史神话的想象。设计思维结合了理性与感性,通过理性思维揭示本质规律,以此展开丰富联想象形成纹样的展示。然后进行组合创造(常见表现形式为共用形与同构图形),其目的是凸显表现方式,将原有事物解构后打散重组,再运用艺术理念加工出全新纹样。科学日新月异下造就互联网时代,也呈现出纸质媒体与数字媒体并存的局面,为此纹样造型等都比较倾向当下的品味之上;还有频繁的国际交往下,西方文化及设计思维的渗透,影响着中国民众对平面设计的追求。这就提出一个值得审视的问题,当下务必认真把握中国传统民俗纹样的设计走向。
格律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下,原本特指古代律诗创作时特有的准则,涵盖格式、音律等。那么若是在文学可将诗词格律作为指导创作的理念,如从此概念点出发向外延格律含义。在中国传统民俗纹样下是否同等受用,毕竟文学与艺术都是基于感性思维发散创作且互通。当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交汇、艺术和科学呼应,这就是格律设计本质属性。格律既然为文学所适用,若按照如此规律创作来表现的诗词就存在形式韵律的美感,这就可以说明感性美必须站在理性角度去分析善用。而自然界也给予参考依据,其自然对象的外观、结构、数量、方向等都可是基本要素,也是格律的参考因素,设计者若合理运用着“骨骼关系”为科学与艺术所用,必然有推动社会发展之成效。发展到现在的格律化设计又被称为格律设计,基于格式下的规律采取系统设计的方法论研究,也就是针对设计前用预先制定好的格式规律来进行设计(通俗来说就是设计前的设计——对被设计的对象,加以梳理整合找出系统的规律,用符合自身外延的结构框架来实行设计)。如彼埃·蒙德里安大师,他是风格派的代表人物,主张用数学理念去构筑视觉艺术。用几何的纯粹性打造作品的秩序性,他的绘画本身就是格律化外延,将设计限制在基本元素中——直线、直角形,在配色上仅用三原色和三非原色,最后创作时融合黄金比例的矩形网格,將图形高度归纳后用骨骼结构呈现。
格律化设计核心内涵就是设计思路、理解方式,但其基于理性思维为设计前提去指引感性思维在设计中的运用。中国传统民俗纹样设计中在强调图案创作经过,还是遵循的实物形变后归提取在设计的步骤。而格律化也是在艺术设计创作中对自然实物本体构成方式提取,进行合理布局位置、元素间的联系,进而支配整体的设计理念,这就是种描摹化的设计表达。民俗纹样本身就特具美感,发展至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而用格律化设计理念演绎纹样背后特有的视觉、形式魅力,就是在对传统文化继承的同时,也丰富了传统民俗设计的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娜.中国传统纹样与现代装饰艺术设计[M].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
[2]王军云.中国民间吉祥图典[M].中国华侨出版社,2006
[3]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湖北美术出版社,2010
[4](日)原研哉著、朱锷译.设计中的设计[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5]王力编.诗词格律[M].中华书局出版社,2012
【关键词】传统民俗;民俗纹样;平面设计;格律化
在全球化进程下,中国传统文化走在兼容并蓄的步伐下,游走于传统与现代间。而中国传统的民俗纹样蕴含着丰富的寓意,也表达出民众美好的企盼,同时又为设计创作源泉。在中国当前的平面设计态势中,善用理性设计思维并结合格律设计方法论,将中国民俗图纹实现现代平面设计推广。首先选择基于格律的创造性设计思路,本意是想健全化中国民俗纹样的视觉体系,也为今后图形设计思维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其次从格律设计来分析民俗纹样,便于在实践中深化理性、感性思维,涉及设计美学等多重学科的交叉运用;最关键的是对此民俗纹样在格律化研究的过程中,逐步适应当代国人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及传承。
在历史长河不断涌动中,中国传统民俗纹样也在不断自我更新,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别具一格的风格特征。如,在原始社会时期纹样,表现为几何纹就是对自然事物的直观认识;发展到商周时期纹样以青铜纹饰为主,纹样走势怪诞夸张并具神秘感,如龙凤纹、饕餮纹;而春秋战国时期纹样受到儒家思想牵制,纹饰规矩多盛行云纹、凤纹;期间民俗纹样也在不断更新、适应社会需求,演化到明清民俗纹样主要是吉祥纹样,取材内容大多为人们的生活愿景;步入现代社会后,中国传统民俗纹样囊括浓厚的地域氛围,承载人民的精神寄托。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得出其造型特征基本表现为:a.追求形式美感和寓意升华——中国传统民俗纹样产生于民间,设计造型善用夸张、变形等表现,追求装饰美感与构图完整均衡。而创作源于自我,在平面设计中超出透视、比例结构,使得纹样寓意在设计中完美呈现。b.体现中国阴阳五行哲学观,也是中国古代传统设计格律化的体现。其艺术表现首先是对自然进行描摹,因而中国传统民俗纹样大都以具象写实为主,源于人民身边所的自然静物或历史神话的想象。设计思维结合了理性与感性,通过理性思维揭示本质规律,以此展开丰富联想象形成纹样的展示。然后进行组合创造(常见表现形式为共用形与同构图形),其目的是凸显表现方式,将原有事物解构后打散重组,再运用艺术理念加工出全新纹样。科学日新月异下造就互联网时代,也呈现出纸质媒体与数字媒体并存的局面,为此纹样造型等都比较倾向当下的品味之上;还有频繁的国际交往下,西方文化及设计思维的渗透,影响着中国民众对平面设计的追求。这就提出一个值得审视的问题,当下务必认真把握中国传统民俗纹样的设计走向。
格律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下,原本特指古代律诗创作时特有的准则,涵盖格式、音律等。那么若是在文学可将诗词格律作为指导创作的理念,如从此概念点出发向外延格律含义。在中国传统民俗纹样下是否同等受用,毕竟文学与艺术都是基于感性思维发散创作且互通。当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交汇、艺术和科学呼应,这就是格律设计本质属性。格律既然为文学所适用,若按照如此规律创作来表现的诗词就存在形式韵律的美感,这就可以说明感性美必须站在理性角度去分析善用。而自然界也给予参考依据,其自然对象的外观、结构、数量、方向等都可是基本要素,也是格律的参考因素,设计者若合理运用着“骨骼关系”为科学与艺术所用,必然有推动社会发展之成效。发展到现在的格律化设计又被称为格律设计,基于格式下的规律采取系统设计的方法论研究,也就是针对设计前用预先制定好的格式规律来进行设计(通俗来说就是设计前的设计——对被设计的对象,加以梳理整合找出系统的规律,用符合自身外延的结构框架来实行设计)。如彼埃·蒙德里安大师,他是风格派的代表人物,主张用数学理念去构筑视觉艺术。用几何的纯粹性打造作品的秩序性,他的绘画本身就是格律化外延,将设计限制在基本元素中——直线、直角形,在配色上仅用三原色和三非原色,最后创作时融合黄金比例的矩形网格,將图形高度归纳后用骨骼结构呈现。
格律化设计核心内涵就是设计思路、理解方式,但其基于理性思维为设计前提去指引感性思维在设计中的运用。中国传统民俗纹样设计中在强调图案创作经过,还是遵循的实物形变后归提取在设计的步骤。而格律化也是在艺术设计创作中对自然实物本体构成方式提取,进行合理布局位置、元素间的联系,进而支配整体的设计理念,这就是种描摹化的设计表达。民俗纹样本身就特具美感,发展至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而用格律化设计理念演绎纹样背后特有的视觉、形式魅力,就是在对传统文化继承的同时,也丰富了传统民俗设计的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娜.中国传统纹样与现代装饰艺术设计[M].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
[2]王军云.中国民间吉祥图典[M].中国华侨出版社,2006
[3]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湖北美术出版社,2010
[4](日)原研哉著、朱锷译.设计中的设计[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5]王力编.诗词格律[M].中华书局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