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导语设计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ang281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导语设计的好坏决定着一堂课的成败,只有设计好导语,才能为新授设下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更好地进行教学奠定基础。小学语文是基础学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导语设计更为重要,作者提出采取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法、创设情境法、谈话导入法、媒体介入法、新旧结合等方法进行导语设计,从而达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导语设计 设计方法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首歌曲有一个好听的前奏,能让人有继续听下去的愿望,一个好的“序幕”能激起观众将戏剧看完的兴趣,而一个好的课堂导语,也是教师们能上好一节课的起点。语文课堂教学不同于讲评书、说相声,它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活动。课前导语的质量,往往会直接影响整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效果。40分钟,分秒必争,重点、难点突出,段落清楚,层层紧扣,上下衔接,任务明确。为此,课堂导语要加强目的性,克服随意性和盲目性。要符合总的教学目的,体现教学意图,注意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切忌花样翻新、洋洋洒洒、离题万里。教育家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课前导语起着酝酿情绪、激发兴趣、渗透主题和创设情境的作用。我总结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现将小学语文新课导语的几种形式总结如下。
  1.故布疑云,设置悬念
  这种导课方式是教师导课时使用最普遍的一种导课形式,即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巧妙地设置与文章中心内容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掌握相应的知识。例如讲《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课时,我提出了这样三个问题:“这个中国孩子发出了怎样的呼声?”“他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呼声?”“孩子的爸爸是个怎样的人?”前两个问题学生们很容易回答,而第三个问题则需要对课文分析之后才能得到答案,这样学生就被这三个由浅入深而又相互关联的问题带入到课文学习中。这样,抓住课文重点造成悬念,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能够激起学生急于从课文中寻找答案的迫切心情。揭示答案的过程当然需要教师的指点,但更重要的是必须靠学生自己去探索。在疑问导入的过程中应注意的是,问题的设置要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符,要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切不可浅尝辄止,生搬硬套。
  2.创设情境,切身体会
  课堂情境主要指课堂的教学气氛、基调,它是由师生的情绪、精神状态等心理因素构成的。导语,往往是饱含感情、形象生动的语言,为课堂定下基调,营造气氛。一堂课的导语究竟采取哪种基调,哪种感情色彩,必须与教材的基本情调相一致。以导语创设课堂情境的作用,是由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决定的。在欢快、轻松的气氛中,便于学习那些令人鼓舞、令人愉悦的内容;在庄重、肃穆的气氛中,便于学习那些思想境界高尚、充满思辨色彩的内容;在悲痛、沉郁的气氛中,便于学习那些怀念烈士、继承遗志的内容;在高涨、昂扬的气氛中,便于学习那种富有战斗精神的内容,等等。在语文课本中有许多优美的写景及对学生们有很强的情感教育意义的文章。在对此类文章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亲身去体会,与作者共同感受,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如在教学《乡下人家》一课时,可以这样设计导语:“同学们,我们居住在一座座独立的农家小院中,每天都感受田园生活的独特风光,乡村风光是那样自然亲切、优美恬静。但今天我们要跟随作者去感受与我们这儿不同的《乡下人家》。”本课导语用优美的语句去感染学生,唤起他们对乡村风光的无限喜爱之情。
  3.谈话导入,直奔主题
  这种形式的导语具有开门见山、直接揭示主题的优势,并以此来确定本堂课的任务。如《小英雄雨来》这节课,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有关抗日战争时期的文章。它讲述的是根据地的小英雄雨来机智勇敢地与日本侵略者斗争的故事。”这样学生就可以直接了解本课的中心及学习方向。这种形式的导语,必须建立在教师必须建立在对教材的深刻理解上,它直接规范了教师与学生的学习行为。
  4.媒体导入,直观形象
  此法是很多教师最喜欢的导课形式。它最能使学生一开始就入情入境。其中,音频与视频的结合是最理想的选择,它可以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和理智,唤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就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80%—90%,反之,他的才能只能发挥20%-30%。导入时,就是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愉悦地学习。如在教授《秋天的雨》时,可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及有关秋雨的图片;在讲授古诗《独坐敬亭山》时,可以让学生观看敬亭山风光视频,以感悟作者对敬亭山的喜爱之情。这种导课形式能够让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地了解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5.新旧结合,形成体系
  “新旧结合”就是教师在备课时通过认真研究新旧语文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通过回顾已学的知识来引出新的知识,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时,有这样一则导语:上学期,我们学过了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一篇文章叫《窃读记》,该书介绍了一位小女孩,为了读到自己心爱的书籍,而历尽艰辛、还要遭受别人白眼的故事。但林海音最著名的作品莫过于她的《城南旧事》,里面记述了她童年生活的点点滴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她为小说《城南旧事》所写的序言《冬阳·童年·骆驼队》。在“温故”时,不仅可以由老师归纳概括,还可以由学生直接参与陈述,从而得出结论。“新旧结合”式导语,对老师的自身素质要求很高,教师只有认真钻研教材,才能取得掌控全局的效果。
  教无定法,新课导语也远不止如此,要想每节课都有一个吸引人的导语,它需要教师在上每一节课之前都认真备课、因课而异、贴近主题、适应学生。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教师对知识的传授,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其他文献
基于陈鹤琴先生的“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课程观,幼儿园根据园所所在地区的特有传统文化资源和园所资源,从儿童立场出发,聚焦儿童关注的问题,追随儿童兴趣和需要,引
摘 要: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最终要落在学生的“学”上,教学才有效果可言。但在中职学校,由于学生语文素养低、基础差、底子薄,没有主动学习的愿望,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的单边活动,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如何改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这种现状,笔者尝试运用朗读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 增强教学效果 朗读  教学活动是教与
本文探讨了在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的思想和内容,使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受到良好的德育熏陶与教育,真正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倾向于英语文化的教授,而忽略了母语文化的导入,从而导致外语学习者不能很好地表达中国文化.文章从跨文化教学角度出发,探讨中国文化教学在
Agaricus blazei Murill is a well known edible/medicinal mushroom used for immune-nutrient food therapies.The biodegradation of different substrates with this fu
江苏省棉种质量检测合格率再创全国先进水平江苏省棉种质量1995年度再创全国先进水平,合格率继续超全国40个百分点。经江苏省标准局技术监督种子产品质检站,依据GB4408一84《棉花种子》标准,对
摘 要: 在小学语文课堂的互动与交流很值得思考,这种教学方式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如何使得学生在课堂产生交流的积极性?作者提出要提高教学效率,在现实教学中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 教学方式 互动与交流  一  每次交流课上,在师生互动上总存有诸多不如意之处。那么这样的交流课能否达到教学目的?学生能否在刻意的互动中有所收获?结合这些疑问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启发性、互动化的学习已经步入师生的日常教学活动当中,改善了教与学的效果,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工具,寓教于乐,可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它将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为学生学习、研究、探索知识的有力工具。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索,
摘 要: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如何让学生们快乐识字呢?作者提出:一是读中正音;二是讲中解义;三是练中记形。只有灵活多变地选择恰当的识字方法,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 识字教学 快乐识字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3500个汉字,在一二年级则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由此可以看出识字教学
摘 要: 教育改革着重提出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面。快乐学习过程呈现的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动态,让学生充满学习欲望,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学习效果。  关键词: 语文学习 快乐教育 教学效率 提高方法  学习是一个认识活动、智力活动的过程,学习兴趣是推动学习活动的一种高效催化剂。当学习者对某事物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