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自己的故事

来源 :艺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ffyzero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戏剧教育不但是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美和观察生活,更重要的要是能切入大学生的心理,启发他们学会讲述自己的故事,打开自我、认识自我、展现自我,面对困难时选择更为积极、正面的态度去应对。
  【关键词】 戏剧教育;社团实践;讲述自己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戏剧教育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领域不断受到重视,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戏剧教育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引导、审美取向的判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但当从事戏剧教育工作,与大学生相处之后,笔者发现戏剧教育更重要的是要能切入大学生的心理。大学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大学生开始进入人生中的生涯探索时期,心理发展开始进入成人社会,这个时候他们开始清晰地建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尤其是对自己的未来会不断地深入思考,思索人生未来努力的方向。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重,尤其是进入大三之后,都面临走向社会的心理焦虑。而戏剧教育,在引导大学生学会欣赏美和观察生活的同时,如果能够进一步启发他们学会讲述自己的故事,将心里焦虑的情绪抒解出来,正好可以弥补专业课程中无法传授的关于如何与社会交往、如何与他人交流,以及在遇到人生困惑的时候如何解决等方面的问题。戏剧教育对大学生的思维培育是相当有益的,对他们未来的人生发展也有所裨益。
  一、从第一课堂走向艺术社团实践
  艺术鉴赏课,不仅提供了很好的美育平台,向学生展示艺术之美,更重要的是吸引了大批的学生从第一课堂走向社团实践。许多时候我们的美育教育还局限在教会学生单独地欣赏艺术,如一幅画的风格、一部戏讲述的意义、一部电影的特点,等等。我们往往习惯于就作品而谈作品,只教会学生“见树木而不见森林”,这很容易使他们养成孤立地看待艺术的态度。但笔者的艺术鉴赏课,不仅向学生展示艺术之美,更重要的是吸引学生从第一课堂走向社团实践。笔者从戏劇与剧场、戏剧与艺术、戏剧与生活三个不同角度解读戏剧艺术,涵盖了文学、艺术、历史,同时涉猎了一些心理学、应用学的内容,力图让学生用更为宏观的视角去理解艺术。我们鼓励学生将艺术作品看作某个历史进程的一种结果,通过这个结果去回看整个事件的全貌。这样一来更容易帮助学生理解艺术之下的真实生活和事物的本质。当看到了生活的真实全貌,尽管它可能不那么美好甚至是残酷的,却依然能用美的角度去欣赏,用美的方式去感悟,让学生学会从艺术家有别于普通人的独特视角,去发现生活的美,帮助学生建立开阔的审美视野,这有助于他们面对困难时选择更为积极、正面的态度去面对。
  作为鉴赏课程,大量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这有助于打破学生一些固有的、简单的、狭隘的观念,这些观念往往受应试教育、传统教育的影响,导致在鉴赏的过程中更侧重于是非判断。戏剧鉴赏就是帮助学生破除简单的是非判断,启发学生更立体地、全面地看待事物。绝大多数艺术产品都具有时代性,这种时代性要求我们回到具体的历史时期去看待、讨论,而不是虚无地、空泛地谈论所谓的“美”。包括许多哲学思想,同样具有时代性和局限性,如何找到这些内容和当下生活的关系,是真正帮助学生理解艺术的关键。“学生在戏剧教学中,不仅仅是学习技法,同时还必须树立价值观,形成对时代有独特认识的个性化眼光;学生不仅要对自己的青春、生活担负起责任,而且要对民族、国家和人类的问题有着广阔的情怀;在学习中不仅要确立现代审美意识,而且要确立起一种端正的人生态度。”[ 1 ] 1
  大量的鉴赏阅读,需要建立在完整的知识体系之上。虽然我们常说文无定法,但有章可循。艺术发展的过程有其自身规律,艺术流派的发展更替、推陈出新有着一定的内在逻辑。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去推导、去破解,让他们在懂得艺术规律之后为第二步的实践创作做好知识准备,而不是一味地站在欣赏的角度,盲目地模仿外在的表现形式。不同的学生会在欣赏过程中找到自己特别喜欢的审美兴趣点,这就是戏剧鉴赏课区别于其他课程的地方,它不追求审美标准的同质化,它让学生在广泛的欣赏中去发现生活美的多样性。
  第一课堂建立了老师和学生、艺术与生活的桥梁。学生们遨游在艺术、历史的海洋里,在他们心中种下了兴趣的种子。在积累一定的知识体系后,从第一课堂进入到实践课,学生的表现将会更加活跃,与教师的沟通时间成本将会降低,双方的互动将会更为顺畅,甚至做到“一点就通”。
  二、重视基础训练
  进入社团实践课后,老师的身份实际上就从一位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技能的培训者。学生的成长需要一定的基础训练,他们在课堂上见识了不同的艺术作品,以为进入实践课就可以大展拳脚,就好比见过了大江大河,但自己跳进水里才发现它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平静顺畅,因为大多数学生都缺乏基本功训练。这些基本功犹如树木的根茎,只有通过一定的训练,掌握了艺术规律,才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笔者作为华北电力大学光合话剧团的指导教师,主要从如何培养学生的编剧能力和表演能力两个角度去开发他们的潜能。
  (一)基础的建立
  如今的学生对于写作、表演并不陌生,他们认为参与这种活动的门槛低,只要会写作、看过表演、胆子大,放开手脚,就可以参与其中。每学期我们话剧团编剧部都会迎来一批新学生,这些学生充满了强烈的表达欲和想法,他们会从自身过往的阅读经历出发,有着一些天马行空的想象。但因为没有受过基本的戏剧训练,他们对学科的认识不足,许多人直奔结果,忽略了一些基础逻辑的建立。但笔者不轻易扼杀学生的想象力,而是引导他们建立起写作的基础框架,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通过基本功的训练达到目的,让他们先从“元素练习”开始,而不是一上来就急着“著书立传”。
  (二)主流审美的建立
  尽管如今的艺术形式纷繁多样,但“现实主义”依旧是主流艺术的表现形式,因为“现实主义”力求从反映实际生活出发,创造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正如真实情感的表达是写作基础一样,写实长久以来一直都是艺术创作的核心,各类创作技巧的发展是在此基础上生发而来的。由于现在资讯获取的便捷性,学生容易被一些新奇、特殊的艺术形式所吸引,认为独树一帜的小众艺术更能凸显自身的个性化,误将个性化和艺术化画上等号。我们支持不同的艺术审美的存在,但高校戏剧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建立“主流”的观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那样:“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或许扎根生活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并不容易切身实际地体会,但通过戏剧教育,我们可以让学生学会从自身的生活出发,学会观察生活,对生活有所思考。   (三)内心视象的建立
  我们在表演中常常会谈及的 一个词叫“内心视象”,即演员通过内心想象看到剧本情境及角色生活相应的视觉形象,就好比在心中建立了一个关于剧本中的生活、角色形象的模型。我们将这个概念拓展到整个戏剧创作中,无论是编剧、导演还是演员,都需要在内心建立模型。因而我们的课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关于创作模型的讨论。创作部门不再简单地各司其职,而是相互交融,创造出一种彼此认同的虚构空间、形象、生活。我们的讨论、想象围绕着剧作的规定情境进行,这里囊括了外部环境的想象、人物关系的想象、事实事件的想象、人物内心世界的想象等。著名表演艺术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他的论著中强调了“想象”的重要性:“使理智所获得的枯燥材料生动化,这是要借助我们艺术中最主要的创造者之一——演员的想象来实现。”在这个想象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地提问,激发学生的探索,让这个建模的过程越来越具体化。教师对学生的想象不做过多的主观判断,只对他们的逻辑问题予以纠正,让学生找到自主创造的乐趣。
  (四)视觉化的写作
  “内心视象”建立之后,同学们在写作的过程中,就会更为具象。我们不去刻意强调作品遵照写实手法,但随着想象的深入、具体,学生自然而然地描绘出详实、逼真的场景,就会去体会人物真实的情感表达,这也为真实的表演打下了坚实的剧作基础。由于剧本所提供的生活是具象、立体的,演员在二度创作上就会更全面地展现角色的形象、角色的生活。
  (五)从自身生活出发
  在专业领域,无论是剧作创作还是演员表演,往往遇到的难点都来自于对一段陌生生活的不熟悉。编剧要凭空创造一个角色世界是困难的,演员要理解不熟悉的生活是困难的。这就需要大量的前期调研和体验生活,再采用一定的技能技巧去实现。因而对于大多数专业院校而言,绝大多数的训练都是围绕着“制造舞台幻觉”进行,演员具有模仿他人生活、塑造角色的能力,编剧具有编写、想象、虚构情节、角色、世界观的能力。面对非专业的学习者,笔者认为不应该完全效仿专业院校的做法,妄图将这类人培养成未来的戏剧从业人员。戏剧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一部分,更希望借助戏剧这门学科,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当下生活,对生活有所表达是我们带领学生实践的核心。进入社团之后,我们会围绕着这个核心做如下练习:
  1.关键词讲述
  这是一个有趣的猜谜游戏,主讲的同学写下3-5个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可能用来描述人或物体,也可能串联成一个有逻辑的情节故事。参与的同学可以围绕关键词向主讲的同学提问,主讲的同学只可回答“是”或“不是”,随着参与者不断深入的想象、侦探式的探索,最终串联关键词完成一次讲述。这个练习的目的不在于是否能够完完全全地猜中主讲人脑中设置的情节故事,重点是激发参与者的想象力,锻炼其表达能力,学会将一个概念的词汇延展成具象的内容,不断地增补细节。
  2.生活讲述
  这是一种非常传统的练习,无论是训练演员还是训练编剧都有很好的效果。首先,这是一种放松的练习,学生进入一个团体,一开始难免会有些紧张、拘谨,相互之间的距离感也比较强。教师给予一些命题,带着大家回忆自身生活。在与他人分享的这个过程中,彼此之间的熟悉度逐步建立,甚至类似的生活经历也容易让彼此产生认同感。其次,这是一种苏醒练习,学生在讲述生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提问,意在让学生增强描述的细节感、画面感,帮助学生回忆当时的所思所想、内心感受。大多数人对于生活的感受是模糊的,很少会去主动地记录生活。教师提问的过程不是为了求得一个答案,实际上是引导学生自我对话的过程。我们在练习的过程中,时常会遇到同学们的真情流露,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我们并不希望将这样的讲述变成对生活苦难的控诉,哭泣并不是我们追求的结果,往往生活中的情感是复杂的,它有可能是悲伤的、愤怒的,也可能是欢笑的、讽刺的,甚至是五味杂陈的。教师要帮助学生体味生活感受的多样性,这非常有利于未来的艺术创作。无论是编剧、导演、演员都在讲述或者听取讲述的过程中打开内心感受,只有感受到了,才能谈及艺术化的呈现。同时,这个训练是素材积累的过程。学生能够拿出来讲述分享的内容,一定是自身印象深刻、体会强烈的内容,教师要能够细致地捕捉到这些素材的闪光点,帮助学生开掘。
  3.生活想象
  生活想象是对生活讲述的进一步开掘,上文提到,学生积累了一定量的生活素材,当教师敏锐地捕捉到创作的可能性时,可以沿着原有的生活素材进行适度的、合理的想象,逐渐发展成一个完整的片段。例如,在训练课上,老师以“讲述一次难忘的过年经历”为题开展生活讲述。许多同学眉飞色舞地描述了关于自己过节的趣事,其中一位女同学淡淡的讲述引起老师的关注。这位女同学来自农村,父母长期在外地务工,对于过年她并没有什么难忘的经历。她的父母由于需要外出务工,回家过年呆不了两天就得离开。在这段简短的描述中,老师捕捉到学生情绪的起伏,尽管她表现得不经意,但她的内心已经产生了波澜,或许是十几年习以为常的过年方式,在其他同学的衬托之下,显得极其特殊。老师首先引导学生回溯过往,直面内心情感,询问学生当时的心理感受。学生表示:“习惯了,偶尔会有点不快。”学生的语言非常直白,实际上这是一种回避具体感受的抽象回答。老师继续提问,意图将抽象逐步具体化。“为什么会不快?”借由这个问题,学生展开了具体描绘:“别人家都是一家人,我爸妈走了,我们兄弟姐妹还要自己做饭。”此刻,感受逐步具体,通过对比的方式,学生开始剖析自身感受的由来。这时候,老师展开假设:“你有没有要求父母留下,过完年再走?”“有,但还是走了。答应了也没用的。”学生回答时有些落寞。此刻,生活讲述告一段落。我们一方面帮助學生理解父母的行为,另一方面一个真实的生活素材展现在我们面前。尽管只是只言片语,但是我们感受到了讲述者强烈的内心波动。在真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不会在众人面前让自己的情绪外露,这种深层次的情感起伏是需要创作者去敏锐捕捉、展开想象的。之后的训练,我们在征得学生同意的情况下,进行生活想象。我们生活想象的依据来自于生活讲述,来自于学生的真情实感,我们抓住讲述者内心的失落感,把那些掩埋在内心深处的情感进行释放。在创作过程中,我们想象孩子和父母的对话,在想象的时空中,彼此将从未表达的内心展现。最终,我们编写了一个名为《说话算话》的小品,讲述了一对答应带孩子到县里看元宵节灯展的父母,临时接到工地开工通知,赶忙外出务工的故事。小品中的两代人从相互间隔阂、争吵最终彼此理解,展现了中国农村家庭特定的相处方式和家庭成员之间的浓浓深情。这是一个极其感人的小品,尽管生活中有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无奈,两代人侧重不同的需求,但是通过艺术化的想象、改编,我们将不善言辞的父母、倔强的孩子,用更为柔软的方式相互碰触,相互理解。这一切都归功于讲述者真实的讲述,使得我们的创作有着可靠的依据,事件真实,情感真实,人物关系真实,创作仿佛是一场生活的仿写,从笔尖流泻。
  (六)鼓励本色表演
  本色表演一直以来颇有争议,传统表演认为依靠本色表演的演员容易遇到瓶颈,无法做到不同角色形象的塑造。但是对于社团活动,笔者鼓励学生在舞台上做自己。首先,学会塑造不同角色形象需要一种漫长且专业的训练,作为普通高校的学生难以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其中,容易造成简单的外部模仿。其次,笔者的教学理念在于通过戏剧学科打开自我、认识自我、展现自我,带着自我意识进入不同情境思考,有利于学生价值观念的建立。还有一点在于,我们的社团基本上都以原创内容为主,讲述学生自身相关生活。在剧本创作阶段演员就会参与讨论,角色形象的创造很大程度上会从自身出发。这样做有利于未来表演的准确性,同时有利于表演者理解角色的内心情感。往往表演者和角色边界是模糊的,仿佛是在演绎自己的故事。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舞台上不进行角色形象的塑造,只是采用更捷径的方式,创造令人可信的角色形象。
  结 语
  英国导演彼得·布鲁克说:“戏剧绝不能让人觉得没劲,绝不能墨守成规,必须让人意想不到。戏剧通过惊讶、通过刺激、通过游戏、通过好玩,来把我们导向真理。重要的是此时此刻的使命,把我们带到这个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时刻。这时候门敞开了,我们的世界改变了。”在教学中,笔者尤为感觉到,学生带着热情来到排练场,参与我们的练习训练,我们不能只评论他们的不足而浇灭他们参与的热情,更不能用严苛的管理干涉学生参与的自发性。审美是影响一生的课题,如何借助艺术、借助戏剧引导青年人,笔者将会在未来的教学中继续努力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杨健,张先.剧本写作初级教程[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 曾涌麟,华北电力大学艺术教育中心教师。
  [责任编辑: 林步艳]
其他文献
【摘要】 闽北民间舞蹈是闽北人民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闽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本文以闽北延平区峡阳镇传统民间舞蹈延平“战胜鼓”为研究对象,在舞蹈形态学视域下从郑成功精神、闽北农耕文化、女性主义三个方面分析延平“战胜鼓”的文化内核,研究蕴含在延平“战胜鼓”中丰富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 延平“战胜鼓”;文化解读;农耕文化;郑成功精神  [中图分类号]J82 [文献标识码]A  延平“战胜鼓”又
期刊
【摘要】 广西戏剧院排演的《百色起义》以广西地方戏曲剧种——壮剧的艺术形式,以1929年发生在广西的百色起义为素材,讴歌为中国革命做出巨大牺牲的广西壮乡人民,开启了本土革命历史题材的探索。该剧展现了邓斌(邓小平)、李明瑞、韦拔群等革命先烈以及韦阿婆、阿花、阿龙等壮族百姓在历史洪流中的抉择。全剧以三个基点,即历史事件——百色起义,地域特色——壮剧艺术、民俗文化,民族共同体——壮族与中华民族、广西革命
期刊
【摘要】 党课是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的重要组成,党课是每位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必修课。党课教学是否具有吸引力和亲和力是衡量党课授课水平的根本标准。本文拟从福建省基层支部党课运行情况及现存困境入手,结合“艺术党课”的深刻内涵与部分优秀成果,探析借助艺术形式提升基层党课吸引力、影响力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 艺术党课;基层党课;红色文化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码]A  党课是通过课堂讲
期刊
【摘要】 舞蹈与音乐用不同的方式传达着人们的情感和意象,其相互渗透、互相支撑又形成了视听艺术的完整体现。音乐是舞蹈的意识向导,为舞蹈注入灵魂,使舞者的表达更加有序、更加丰满;而舞蹈是音乐旋律、节奏和情感表达的物化。两者之间是灵与肉的融合,密不可分。了解和掌握好两者内在的关联对乐舞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 音乐;舞蹈;融合;促进  [中图分类号]J02 [文献标识码]A  虽然音乐与舞蹈是
期刊
【摘要】 古琴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其制作技艺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然而其制作技艺的传承断断续续,始终未形成系统、标准的体系。小提琴制作虽然只有几百年的历史,但已经形成一套形制规范、法度严谨、各部件功能明确的较为完整的体系标准。因此,小提琴制作技艺对古琴制作技艺的系统化建构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小提琴制作;古琴斫制;借鉴  [中图分类号]J63 [文献标识码]A  古琴是中
期刊
摘 要:一花一世界,一草木一秋,世间万物皆有性情。自古文人画就以花草、鸟虫作为绘画题材,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发扬,现在的中国画不仅仅是画家个人表现大美景色、抒发性情,它还体现了中华民族整体的思想观念、审美理想、精神气质、人文品格。笔者主要运用中国传统花鸟画的创作技法——“没骨法”进行花鸟画创作,从自身的实践创作中体会中国传统花鸟画的绘画形式美,探究“没骨法”绘画语言的特征,更有利于自己在中国画创作
期刊
摘 要:在数字化革命浪潮下,我国博物馆不断转变自身角色,积极进行数字化实践,重塑与当代社会的关系。文章以吉林省域博物馆为例,总结了近年来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情况,归纳了未来数字化博物馆的基本特征,并对未来博物馆数字化发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博物馆 数字化 未来博物馆  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
期刊
【摘要】 在控制了新冠肺炎疫情并恢复了城市正常运行后,进入“后疫情时代”的武汉急需得到更多的关注与理解,纪录片《好久不见,武汉》便应运而生。本文从他者视域、城市深描和共情传播三个角度出发,分析后疫情纪录片对武汉城市形象的重构,以期为“后疫情时代”的纪录片创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后疫情纪录片;城市形象;影像;深描;共情传播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全国范围内的
期刊
摘 要:烙画称火笔画、烫画,手持烙铁在木板、竹片、绢帛、宣纸等材料上进行绘画。烙画技艺中既保留了中国画的艺术特点,又兼具西方绘画的艺术特色。以形、神、意、创新发展四个方面为研究内容,解析亳州地区烙画艺术的美学特征。  关键词:烙画 艺术特征 形神兼备  烙画称火笔画、烫画,手持烙铁在木板、竹片、绢帛、宣纸等材料上进行绘画的类型,烙画技艺中既保留了中国画的艺术特点,又兼具了西方绘画的艺术特点。烙画源
期刊
摘 要:自古以来,书法的艺术美可以从很多方面欣赏和理解,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形美”和“神美”是欣赏书法艺术永远无法规避的两大主题,也是书法艺术美感的最根本体现。书法作品中,“形”和“神”就像一对孪生兄弟,二者密切联系、缺一不可,有“形”是传“神”的基础,而传“神”则是有“形”的本质诉求,形神兼备,是书法临习应追求的最高境界。本文探讨了书法临习中的“走形”和“传神”问题,以期为书法艺术的赏析和学习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