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肖培东老师的自读课教学艺术特点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rd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肖培东老师的《美丽的颜色》一课进行案例概述和案例分析,发现肖培东老师的自读课教学艺术特点为以下四点:以学生为主,设置有效的课堂“主问题”;真诚具体及时的教学评价;落到实处的朗读指导;对授课文本内容的准确把握,这对如何教自读课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意義。
  【关键词】肖培东;《美丽的颜色》;自读课;教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案例概述
  此堂课是肖培东老师执教艾芙·居里的《美丽的颜色》,此篇课文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的传记选文。本单元都是写人的回忆性散文、传记阅读篇目,教会学生怎么读这类文章是本单元最重要的教学目标。授课地点在云南师范大学本部一二一校区的西外培二楼,授课时间为2018年9月20日,课时为一课时。
  授课环节大致分为以下五个环节:
  第一,明确课型:自读课。肖老师通过询问学生确定此篇课文为自读课,并提出“自读自读,自己读”的要求。
  第二,让学生“猜”肖老师会提哪些问题,将话语权给学生,提起学生的兴趣;
  第三,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依次提出了“美丽的颜色在文章当中是指什么颜色?”“他们是怎么发现美丽的颜色?”“为什么要探索镭?”“怎样写好一篇传记?”这四个问题,并且在肖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回答了这四个问题。除了第三个问题,学生都聚焦在了文本,回答得很好。如第一个问题的答案:美丽的颜色既指镭的颜色,又指科学家的精神品质。这里既解释了课文标题含义,又解释了语境义。
  第四,找文中出现“美丽的颜色”的句子。这些句子分别是:“这个物理学家和颜悦色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玛丽说:‘不要点灯!’接着轻轻地笑了笑,再说:‘你记得你对我说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的那一天么?’/镭不只有‘美丽的颜色’,它还自动发光!”肖老师带领学生重点拼读了前两句,让学生用角色扮演的朗读方式一遍又一遍地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学生参与度高,特别是肖老师非常深入细致的指导让学生真正地融入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加深了同学们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第五,总结本篇传记选段的特点:生动、引用、真实性,从这篇文章中,同学们不仅了解了传记的特点,还知道了读传记不仅要读名人的故事,还要读故事中所蕴含的精神启迪。
  二、案例分析
  结合肖老师当天的讲座,我主要以《美丽的颜色》为例来探讨一下肖培东老师语文的自读课教学艺术特点。
  (一)以学生为主,设置有效的课堂“主问题”
  肖老师作为一个名师,对同学来说又是一个陌生的老师,在这样的情境下,他竟问同学们:“你们猜猜肖老师要提什么问题?”此问题一出,不仅消除了同学们的紧张,还引起了同学们去思考的兴致,而且在第二和第三环节,老师是完全跟着学生走的,学生提什么问题,老师就和同学一起解决这个问题。比如第三环节的第三个问题的答案,完全是各位同学自己的见解。肖老师在此次课中在抓住文本标题的前提下总共设置了两个课堂主问题:“你们猜猜肖老师要提什么问题?”和“文章当中出现美丽的颜色,这五个字的句子,你能找出几句?”在学生完成这两个主问题以下的小问题时,肖老师这节课的教学任务也已经大致完成了。相比另一篇案例《秋天的怀念》,肖老师此课问题的设置更简练,更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肖老师说:“浅到心底的文字,纯净地堆积起来,就是高度。”他的教学经历也是一直在践行他的语文教学理念:“浅浅地教语文”,正如此次授课,没有PPT,也没有影音播放,只有一本书,一个话筒,但肖老师把学生放到了第一位,一堂课下来,我看到了学生是这节课的主体,而肖老师就是一个点拨者,教学生怎么学和点出学习重点,他真的是在简单、纯粹、真实的教语文,老老实实地引导学生读文本、读感情,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有所感悟,体现了自读课的功能。
  (二)真诚具体及时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如果能进行及时具体的点评,不仅会起到诊断、评价和反馈的作用,而且可以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在自读课中,老师的点评是学生学习的方向标,是学生学习自读课的方法来源。例如:
  生:指他们两个辛勤的工作。
  师:这个孩子已经聪明起来了,大家发现没有。给他一点颜色,他马上就灿烂的,是吧?说得很不错,来,请坐。
  师:用四年发现了“镭”,因此要坚持不懈。这位同学说话还是非常有道理的,书上是不会直接出现“坚持不懈”的,要从文本当中分析出来,是不是?所以,就像提炼“镭”一样提炼你的观点。非常好!
  师:这个同学真会读书,不但会读书,而且会读课外书,并且有了自己的理解。
  师:是不是好多了,还应该读得更慢一些,而且,“比埃尔”三个字应该怎么读?
  师:哎,末尾男孩子的声音上扬了很多。这毕竟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整堂课下来,我没有听见肖老师为追求课堂效果而和稀泥的评价。相反,在后来的国培老师课堂上,特别是我在做课堂实录时,发现那个老师要么不做评价,要么就是每个同学的回答都是“对,你答得很好”。一节课下来,她既没有对错的答案进行指正和引导,也没有指出好的答案好在哪里,很多时候都是在自问自答:“是不是,对不对?”这样的课堂气氛貌似热闹和谐,但却经不起推敲、评析,而且老师的教学评价做的都是无用功,没有起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正如有人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肖老师的教学评价正是这样的。
  (三)落到实处的朗读指导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从朗读作为教学方法而言,在《美丽的颜色》一课中,肖老师将其运用到的朗读的方法多样,有学生齐读,教师范读,男女生对读,学生个别读。通过带领各位同学重点朗读含有“美丽的颜色”的句子:“这个物理学家和颜悦色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玛丽说:‘不要点灯!’接着轻轻地笑了笑,再说:‘你记得你对我说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的那一天么?’”在同学读完之后立马给出建议,提醒同学们注意课文中的标点符号,向同学们解释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当时的心理状态,如:   师:哎,末尾男孩子的声音上扬了很多。这毕竟是我们共同的目标。但,这个男同学读略了一个省略号,大家发现没有?这个省略号什么意思啊?谁说,来,课代表……
  生:我觉得这里表示的是一种声音的停顿。
  师:为什么要停顿?
  生:我觉得居里夫人的先生是在做思考,又是给他妻子一种鼓励和安慰。
  师:说得很好,但在这里不要说成“停顿”应该是一种“憧憬”。“我不知道”后面他陷入自己的思考中。
  肖老师也注重让学生以不同的语气来进行重复品读,以不同的语气感知作者的情感, 特别是读“看哪……看哪!”这里的时候,是课堂朗读的最高潮,肖老师一次性叫了很多同学起来读,每一个同学读完之后,老师都评价给出了建议,在现场的我真的感受到了孩子们情感的变化,后来的同学越读越好,这样的朗读虽然简单,但却让同学们真实感受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这是学生“自己读”的结果,但不是完全的自由读,他们是在肖老师的带领下学会了怎么用标点符号和角色扮演去揣摩人物,这是一节“授之以渔”的课。
  (四)授课文本内容的准确把握
  自从新教材一出,自读课成了教学热点。肖老师此次带来的展示课也都是自读课。肖老师在《美丽的颜色》一课中,从一开始就将课堂话语权交给了学生,更多的时候是学生“自问自答”,他只是一个引导者,体现了“学生自读与教师点拨相结合”的原则,教师的“教”是方法的指导,学习重点的突出,在肖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变得想读,会读,爱读。正因为肖老师对自读课的精确把握,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才能抓住重点,详略得当,巧妙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完成了自读课的教学任务,也检验了教读课的作用。关于自读课和教读课的区别,新教材的主编温儒敏教授指出:“教读课主要老师教,一般要求讲得比较细,比较精,功能是什么?就是给例子,给方法,举一反三,激发读书的兴味。而自读课主要不是老师讲,而是让学生自己读,把教读课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读课中,自己去试验、体会。”所以可以说,上好一节自读课,其实是教读课在自读课上的一种检验。
  肖老师在课后的讲座里,关于“自读课怎么教”给了我们很多建议:他告诫我们,在教授阅读课时,千万要注意两大误区:(1)不要将“自读课”教成“教读课”;(2)“自读课”不是学生完全自己读的课。
  此处,我对肖老师的第二点非常赞同,很多老师就认为自读课是学生自己读的课,为了体现“自读课”的课型,拼命设置学生自己读的环节,老师的作用微乎其微。
  其实,肖老师认为自读课也有自己的“抓手”:一抓文本批注;二抓思考探究;三抓阅读提示。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别忘记依据文本提示,要“依课标,持文本,讲语言,重学生”,要“依型定教,依体定教,依学定教”。一个老师要想上好一节课,那他就要对文本内容有一个准确的把握,要去挖掘其中所蕴含的自读价值,肖老师的自读课教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示范。
  参考文献
  [1]陈泾霞.把自读课教成自读课——研析肖培东老师执教的《一棵小桃树》[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2018(8).
  [2]张永娟.浅教之中有真意——肖培东课堂教学艺术例谈[J].语文教学通讯,2016(35).
  [3]王志芬.品读标点:阅读教学新尝试——以特级教师肖培东的课例为例[J].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15(8) .
  [4]沈建軍.用语言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谈肖培东老师《美丽的颜色》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8).
  [5]肖培东.深深浅浅读美丽——肖培东《美丽的颜色》教学实录[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8).
  作者简介:杨雪,1995年生,女,云南省玉溪市人,硕士研究生,云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为语文教育。
  (编辑:张晓婧)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社会经济体制转换促使职业教育通过集团化办学方式探索变革之路。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发展时间较短,办学模式经历了由唯一主体向多种主体、国内教培向国际拓培的蜕变。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发展历程鼓励我国职业教育品质的快速提升。  【关键词】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通过收集、筛选及合并各类教育及社会资源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锻炼,
【摘要】作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当前的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需要不断改进和提高,分析当前的教学工作,进行教学方法创新,激发兴趣,观察,写作方法,课内外阅读,积累材料,下水作文,指导修改作文等方面进行阐述,对农村小学生作文质量提高具有实效性。  【关键词】作文教学;兴趣;材料;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素
【摘要】情境教学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多真实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语文课文内容的理解,有利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本文主要探讨了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模拟;兴趣;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学生的智力、能力、情感以及品质等具有重要影响,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摘要】教育家叶圣陶曾说:“作文是各科学习成绩、各项课外活动的经验以及平时思想品德的综合表现。”可见语文学习中作文的重要性,也可以说作文能力综合了语文学科的各项能力,更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能力。然而,现在作文却变成了很多孩子“谈虎色变”的主角,大多数孩子都“望文生畏”,下笔如有千斤重。作为小学语文老师的我们,如何提高孩子们的作文水平,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任务。记得作家艾芜曾说:“写作还有一个过
【摘要】微课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教学创新改革的工具,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拓宽授课模式,为学生开展智能化学习提供良好条件。微课如今已经广泛应用到古诗词教学的不同环节,教学应用的优势也在进一步体现,不仅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古诗词学习与理解难度,还可以带领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深度解读,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培养学生文化传承意识。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把微课作为重要的教学依托,基于学生理
【摘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写作一直是让语文教师头疼的一项教学内容。尤其是在对中低年级学生的教学中,写作教学显得尤为困难。而在新课程改革標准的背景之下,小学语文的教学也发生了相应的革新。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已经开始采用绘本教学模式,以小学生可以理解的绘本作为辅佐教学材料进行课堂内容的教学,是一项可以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并提升教学效率的有效教学手段。所以,在教学模式需要创新的前提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除了教授学生书本知识以外,还需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才能够将语文知识理解得更为透彻,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加快语文教学进度,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文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当前,高中学生面临着来自高考的巨大压力。他们有很重的学习任务,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常仅仅是对语文表
【摘要】学生作文完成之后,教师批改后需要课堂讲评,讲评方式多样,其中一定选择有示范性或有指导性的文章让学生在课上  交流,可交流标题的拟定,结构的组成,立意的确定,素材的运用,语言的组织等方面,通过交流,师生在作文写作上获得相关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的作文信心和兴趣。活动过程中,的确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改变了讲评一言堂的现象,使作文讲评更接地气。  【关键词】作文交流;提高水平  【中图分类号】G
【摘要】本文主要以学生阅读诗歌的阅读经验为出发点,探讨老师指导学生阅读诗歌时的有效做法,从学生缺乏对历史时代的基本了解,学生缺乏解读诗歌情感的方法,学生缺乏生活的感性体验,学生缺乏提炼信息概括情感的能力,学生缺乏解读诗人表达含蓄情感的经验这五个方面,探究学生阅读诗歌的短板,并给老师提出可操作性建议。  【关键词】诗歌情感;历史时代;解读方法;感性体验;概括能力;含蓄情感;有效指导  【中图分类号】
【摘要】在现代汉语词汇发展的过程中,外来词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外来词的出现,不仅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语言文化融合的标志之一。然而,当现代汉语中外来词被过度使用的时候,我国语言的纯洁性就会受到影响。本文对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词现象的规范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现代汉语;外来词;规范性  【中图分类号】H109.4 【文献标识码】A  外来词,也就是通过对其他国家或民族的语言中的词汇借用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