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日和基地:中国最大现代化实战训练场

来源 :海事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qq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内蒙古草原深处,数百辆疾驰的坦克、装甲车、步战车、自行火炮卷起了滚滚黄龙,先进的战场监视系统在方圆千里星罗棋布,受我军邀请的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等15国军队的军事观察员,面对这壮观的场面,感慨万分。美军196步兵旅旅长斯蒂文·米尔好奇地说:“中国也有这么大的训练基地,这么先进的导调手段,和我们国家的训练中心欧文堡差不多,是个练兵的理想战场。”
  令外军赞叹的“理想战场”就是北京军区朱日和合同战术训练基地,它是中国目前最大,也是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合同战术训练基地,在这里上千项科技练兵成果得到检验论证,数百个新战法、训法得以产生,数十万部队得到磨炼。
  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前夕,笔者走访了这个磨炼精兵的“未来战场”。
  
  训练横式在这里发生根本变革
  
  离开北京数百公里,走进内蒙古草原深处,就来到了北京军区朱日和战术合同训练基地。
  这里曾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当年在报纸上“朱日和”三个字都不能提,报道这里的军事活动,只能说是在“华北某地”,外军也只能在侦察卫星图片上目睹它的风采。2003年8月25日,我军首次将朱日和基地对外军开放,这里的神秘面纱才向世界揭开。
  走进基地,首先让人感叹的是它的规模,基地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是亚洲最大的训练基地,主要担负的任务是组织师、旅、团级部队完成合同战术演练,协同装甲兵和其他兵种进行技术、战术训练,可展开军师规模的实兵演习,并为陆军装备的各种武器进行实弹、实爆作业和航空兵实施对地面部队攻击演练提供保障。据基地司令员谢勇介绍,这个基地可展开集团军规模的实兵战役演习,在全军仅此一家。
  笔者采访时,一场现代化的演习正在举行:高空强击机、中空歼击机、低空武装直升机,地面坦克、装甲车、步战车、自行火炮构成了一幅幅现代战争的场面,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防化兵、电子对抗兵、陆军航空兵等十多个兵种,在这里大显身手。
  进入基地导演大厅,巨大电子屏幕呈现在笔者的眼前,红、蓝两军在千里战场上的角逐实况,尽收眼底。基地以资讯技术为支撑,以电脑网路为平台,集导调监控、战场仿真、辅助评估、综合保障、基地管理“五大系统”为一体,其先进的设施和设备堪称全军一流。
  初春,一支支装甲机械化部队隆隆宾士而来,广袤的荒原上“战火”燃起;盛夏,摩步师山地进攻“战斗”在酷暑中进行;秋天,陆空一体联合“作战”高潮迭起;就连过去训练冬休期的隆冬季节,也能看到一队队金戈铁马,把冰雪覆盖的训练场搅得热气腾腾。这个基地和蓝军部队,为各军兵种进行联合战役和合同战术训练,提供了全时空的舞台和强劲的战场对手。
  陪同笔者采访的基地领导介绍,随着现代高科技战争的发展,世界各国军队都把基地化训练作为通向未来战场的必经之路。美军在加利福尼亚的欧文堡、洛杉矶的波尔克堡和德国的贺汉弗尔斯特建有3个大型训练基地,英军建有大中型综合训练基地19个,法军有训练基地13个,俄军也建有多个大规模训练基地。世界各国军队大都在基地建有专职的模拟部队。
  1997年7月,中央军委为适应未来高技术战争的需要,决定把北京军区原装甲兵训练场扩编成全军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合同战术训练基地。
  在基地昔日的资料照片中,笔者发现,10年前这里还是住房四处漏风,训练设施简陋的荒凉景象。为了彻底改变面貌,当时朱日和基地提出了:“追赶世界军事发展的浪潮,建设世界先进,全军一流”的合同战术训练基地的奋斗目标。从此,拉开了朱日和合同战术训练基地大规模建设的序幕。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12级的狂风卷起沙尘暴,能使脸掉皮、车掉漆;这里无霜期长达6个月,最低气温零下43摄氏度;方圆千里难见人烟。正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基地领导带领广大官兵,经过几年苦战,终于建起了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现代化导调指挥楼、办公楼、官兵宿舍楼、驻训部队营房和浴室、门诊部等,实现了通水、通电、通暖;建成了生活服务中心,提高了基地自我保障能力;种树上万棵,植草坪数万平方米,为基地和驻训部队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条件。
  解放军总部首长考察后高兴地说:“系统集成起点高,整体配置功能强,保障管理配套全,是全军合同战术训练基地的一流示范工程。”2000年底,基地“五大系统”通过了国家鉴定。该系统属军内首创,填补了国内空白,技术性能指标达到了国际同类资讯系统的先进水准。
  目前,这个基地已实现了组训方式由部队自导自演、自训自评,正在向导、演分离,训、考分离转变;基地职能由阶段性保障训练,向全年度满负荷组训转变;成绩评定由人工向电脑科学评估转变;科技练兵成果由试验论证向形成整体作战能力转变,标志着我军传统的训练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训练手段向现代化产生了飞跃。
  
  轮流当“蓝军”逼近实战
  
  “打着蓝色旗帜,戴有蓝军臂章,面部涂着迷彩,狡诈而强悍”,这就是笔者在朱日和基地见到的“蓝军”。在采访中,笔者有幸目睹了一场红、蓝两军鹿死谁手的决战。
  红色信号弹拉开了演习序幕。“红军”旅迅速利用强大的装甲群和机械化步兵向“蓝军”部队发起猛烈攻击,但“蓝军”沉着应战,利用电子战、网路战分队对“红军”实施攻击。此时,“红军”炮兵通过指挥网向上级报告战场态势, “蓝军”电子战分队对“红军”通信指挥网实施强大的电磁干扰,使“红军”旅陷入电台通信指挥失灵,电脑系统瘫痪的险境。“蓝军”又将计就计,将“红军”指挥员下达给炮兵群分队的资讯指令“半路截获”,通过其网路干扰系统,向“红军”炮兵群下达假资讯指令。尔后,“蓝军”指挥员命令突袭分队快速插入“红军”炮兵群的后方实施伏击,一举“歼灭”了“红军”炮兵群分队。
  正当“红军”指挥员举旗未定的时候,“蓝军”又令其网路战分队潜入“红军”通信指挥网,使其指挥瘫痪,结果“红军”败走麦城。 “蓝军”获胜,“红军”惨败,这与我军以往演习中“红军”百战百胜的结局完全不同。针对笔者的困惑,基地政委刘心明作了解释,长期以来,我军训练往往是在“敌”我双方战术思想、作战原则、战术手段完全相同的情况下进行的,假设敌也由同一支部队扮演,这种训练方式无法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打造“蓝军旅”就是我们基地为磨炼“红军”培养的王牌“劲敌”。
  在采访中,笔者了解到我军发展模拟部队的来龙去脉。1972年,当时的副总参谋长李达和张震访美时,在利文沃思堡观看了一场 美军与模拟苏军的演习。回国后,他们向军委呈上了一份“关于建立模拟军队”的报告,周总理非常关注,于是一份成立外军模拟部队的计划下达到总参有关部门,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计划被搁置。
  13年后的1985年1月,经总参批准,南京军区组建了合同战术训练中心。至此,中国有了第一个“蓝军”基地。随后,人民解放军第一支外军模拟营正式诞生,但仅是营的规模。
  1999年底,朱日和基地开始打造我军规模最大外军类比部队——“蓝军”旅。基地把培养一支凶残、狡悍、善变、心狠手辣、形神兼备的“蓝军”部队作为首要解决的课题,逼着“红军”在受挫中找差距,在失利中求振作。
  蓝军部队的编制按照外军的编制序列,训练也严格按照外军的条令、训练大纲进行,努力体现外军的作战原则和战术手段。由于“红军”、“蓝军”双方是在互不了解对方兵力部署、作战手段和战术意图条件下进行的较量,从而使战术训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实兵对抗,改变了我军以往演习“红军”战无不胜的模式。
  模拟蓝军部队的主要任务是与轮流来训练中心演习的部队进行实兵对抗;运用实车、实炮和现代化的电子、激光等模拟器材,为部队提供近似实战的战场环境;考核部队合同战术训练水准;并承担科研试验、专项集训、合同战术理论研究等工作。
  经过一年多的打造,一支由装甲、陆航、炮兵、电子对抗和特种作战等精锐部队组成的合成“蓝军旅”亮相基地演习场。他们不仅在作战思想、战法运用与扮演的物件相似,就连外观打扮也真假难分,官兵都要熟记20万字的“蓝军旅”作战“秘笈”。大炮、坦克、装甲车等武器装备涂抹着外军迷彩,官兵身上佩带着独特的服饰标识,自制的高技术兵器模型足以以假乱真。他们收集了大量的外军动态资讯,研究了外军最新的战术理论,编写出数十套作战方案,聘请了十多位外军研究专家来基地授课,反复实兵演练,使这支合成“蓝军旅”具备了能够模拟不同外军部队的能力。
  一些“红军”指挥员感慨地说,虽然被“蓝军旅”打得惨,但锻炼大,收获多,与“蓝军旅”过招,头脑越打越清醒,战法越打越灵活,逼着我们打硬仗、恶仗。
  经过8年的对抗演练,“蓝军旅”先后进行过10多次较量。前几场对抗,他们胜多败少,后来几场则是败多胜少。这一变化,令基地领导十分高兴。但他们并不以此为满足。随着合成“蓝军旅”出现败多胜少的变化,基地领导认为没有必要设立固定的“蓝军”部队。他们审时度势取消了固定“蓝军”,让参加对抗演习的双方互换角色,轮流担任“红、蓝”军,全面锤炼了指挥员随机应变的指挥谋略。
  8年来,“蓝军”建设从无到有,由单一兵种蓝军到合成“蓝军”,由建立固定“蓝军”部队到如今每个参演部队都轮流担当“蓝军”,体现基地领导班子勇于创新的意识,使对抗训练手段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目前,模拟蓝军部队已同师、团规模的一大批“红军”部队实施了有效的对抗演练,使“红军”部队尝试到了与多国部队交战的滋味,受到了实际的锻炼。
  
  铁面无私执法“五维战场”
  
  笔者在采访中听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这是一支战争年代在我军享有盛誉的部队,也是一支全军训练试点部队,各级领导都对这支部队寄予厚望,但在对抗演习中,基地领导毫不留情地宣布了这支部队的败绩。
  “平时演习场是‘试金石’,战时战场是‘试金石’,这两块石头六亲不认,我们宁可让部队输在训练场,也绝不能败在战场。”基地司令谢勇坚定地说。
  “瞄准实战搞导调,绝不把演习当演戏”,这是基地领导班子的共识。
  我军实行基地化训练后,部队训练的好坏都要靠基地的检验,它甚至关系到领导的政绩,一些部队的指挥员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有的怕演习输了丢面子,有的怕毁了部队声誉,有的怕影响个人进步。于是,演习前时常有人前来说情,请基地领导网开一面,高抬贵手。对此,基地党委“一班人”明确表态:“演习场就是战场,没有私情可徇!”
  几年来,北京军区所有建制师旅都在基地进行过实兵、实弹对抗演习,基地领导秉公“裁判”,从未网开一面,基地司令谢勇为此获得了“黑脸司令”的绰号。
  我军过去演习,由于缺乏高新技术导调手段,双方胜负,人为评判的因素多,为了使战场评判走向科学化,基地领导把导调监控系统作为科学评判的手段。他们将导调指挥、卫星定位报告、图像传输等若干分系统高度集成,以先进的电脑网路、多媒体、无线资料网和显示控制等技术为基础,将演习部队的地理位置和行动状态资讯,传递到中央处理机,显示在电子地图上;通过固定摄像点和移动摄像车,进行定点监控和跟随监控和全景监控,将演习现场景况传输到导演大厅;由18块大型显示器组成大屏幕墙,对各种画面进行软切换,根据需要全方位、分层次、有重点地了解掌握部队行动态势,并对演习变化情况进行态势分析,迅速生成新的导调方案,控制演习进程、干预演习行动,从而实现对演习部队导调监控。
  基地还研制了激光仿真模拟系统。笔者在演习中看到,加装了激光射击模拟装置的武器装备,一旦被对方击中,便会冒出彩烟,手中激光武器亦即自动闭锁,再也无法杀伤对方,逼着你退出战斗。
  新上任的基地司令梅建华介绍,我军过去没有专业导调队伍,各部队全是自导自演,胜负自家说了算。为改变这种状况,基地党委采取广招人才、岗位培训、函授教育、优化环境等多种措施,使一大批本科生、硕士生组成的高素质导调人才扎根草原。
  严格的导调原则、先进的导调手段、一流的导调队伍,使这里成为我军最具有实战意义的对抗战场。基地导演部通过先进的导调监控系统,一方面监视“红军”行动,一方面调动“蓝军”给“红军”出难题,专找“红军”的软肋下手;战场上到处都是基地专业导调员,进行铁面无私的战场裁判;电脑系统对交战双方的战损、弹药消耗、战术运用等各种因素进行科学评判,得出客观公正的结论。
  笔者在导演大厅的大屏幕上看到,远在千里之外的某摩步师刚一离开营区,基地“蓝军”航空兵便突然实施远程“精确打击”,该师几十台坦克遭重创,这突然“袭击”,一下子搞“懵”了师指挥员。
  其实,现代战争已难分清前方与后方,远端、精确打击凸显,开战即全时空、全方位“四面开花”打。以往的部队演习都是按照开进、展开、攻击、转移的老套路进行,第一次遇上不分时间地点、也不知从哪个方向就展开“战斗”,哪能不乱阵脚?
  高度警戒的“红军”判明情况后,重整旗鼓,给装备穿上“隐身衣”,悄悄向预定地域开进,不知不觉中又闯入“蓝军”特种侦察分队设置的“地面传感区域”,瞬间又引来“蓝军”航空兵和武装直升机致命打击,人员“伤亡”惨重。这个师使出了浑身解数,才从被动中解脱出来。
  基地导调队伍要使参演部队明白一个道理:现代战争正扩展为“陆、海、空、天、电”五维战场。任何目标都可能遭受来自任何方面的袭击,任何方向都可能成为作战空间,任何时间都可能遇到火力打击,只有针对现代战争的“千变万化”搞演习,才能在“防不胜防”中练强“应变”本领,在未来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笔者获悉,1999年该基地投入使用以来,已先后有几十个师(旅),数十万官兵先后在这儿经受“战火”洗礼,从这里走向“战场”;一大批军、师、旅、团指挥员练指挥、练谋略,“加钢淬火”;新编摩步旅训法战法研究、机械化师在“多维战场”环境下对抗演练等上千项科技练兵成果得到论证检验;“攻击突击、夺控要点”等数百个新战法训法诞生,军委总部多次转发北京军区开展基地化训练的经验,使这里成为中外驰名的演兵场。
其他文献
恩格斯曾指出:“一旦技术上的进步可用于军事并且已经用于军事,它们便立刻几乎强制性地,而且往往是违反指挥官的意志,引起作战方式的变革。”战斗机作为现代战争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武器,其研发与装备也日益成为军事强国角逐的核心。  鸭嘴兽是种古老而且外表丑陋的动物,主产地在澳洲。它穴居水边,以昆虫为食,谈不上有什么攻击力和防御力。然而,就是这个并不起眼的“鸭嘴兽”让西方国家长期以来的担忧变成了现实。2006年
期刊
现阶段台海两岸的战略对抗,是“台独”势力通过“渐进台独”战略来逐步推进“台独”的战略目标,而中国大陆则是通过国力和军事力量全面增长以及压倒对手的“优势战略”来控制和最终解决“台独”问题。  中国大陆与岛内“台独”势力在具体的军事对抗过程中,除通过国力和军事力量全面增长和压倒对手的“优势战略”来控制和最终解决“台独”问题外,大陆还有一种可选择的军事战略,这就是“精确打击,定点清除”。    战略战术
期刊
“三小时内就可到达日本,四小时可到达朝鲜,六小时可到达澳洲,七小时内可到达夏威夷”这并非什么旅游推介,而是8月6日一份说明美国空军从位于太平洋的关岛基地起飞后所及范围的简报。它的出现,预示着由美军太平洋司令部指挥的2007年度“勇敢之盾”大规模海空联合演习在关岛附近海域拉开帷幕。奇怪的是,该简报唯独没提离关岛最近的、仅2小时航程的台湾。  演习从8月6日开始,历时一周,动用包括2.2万名官兵和近3
期刊
护卫舰的三大特点    护卫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出色表现,使世界各国认识到其在海上的重要作用。战后,美、英大批老旧护卫舰纷纷退役,少数舰进行了现代化改装,战后的一段时间里,护卫舰的发展有所停滞,主要用于为大型舰只护航,担负近海警戒、巡逻或护渔护航等任务。  到了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出于海外干涉的需要,率先研制并建造新型护卫舰,除主要用于为海上运输舰船护航外,还担负保护其两栖舰艇渡海和登陆
期刊
中远程攻击能力    近年来,台湾当局投入巨资,加大了地地战术弹道导弹、远程巡航导弹研发和部署力度,将“天弓”防空导弹改装成“天戟”地地战术弹道导弹并已装备部队,远程巡航导弹也正在定型之中,以增强其“威慑性”、“主动性”和“进攻性”。一是利用射程较近的“青峰”、“天戟”地地战术弹道导弹和部分空地导弹对对方前沿的重要目标,如空军基地、导弹阵地、防空设施、交通要道等进行攻击。二是台军自行研制的“天马”
期刊
1950年8月,美国总统杜鲁门签署了建造第一艘核潜艇的正式文件,并将其命名为“鹦鹉螺”号。1951年8月20日,电船分公司签订了“鹦鹉螺”号的建造合同,1952年6月14日开工。1953年9月15日,第2艘核潜艇“海狼”号也在电船分公司开工建造。当这两艘核潜艇尚未服役时,1955财政年度,4艘排水量较小且造价较低的鳐鱼(skate)攻击型核潜艇项目获批。    批量建造组建成军    “鹦鹉螺”号
期刊
新变旧、嫩变老本是规律,不过在东西变老、变旧之时,愣装着不知情,或即使知道还要出天价收入囊中,这多半存在着某种认识或行动上的错位。想来,台湾军方不可能没有一套自己对装备采购的定见,但它似乎从来也不曾倦于原有模式的趣味和蚂蚁搬家。近来台湾军方又要收购过时的F-15A和AV-8B战斗机,是习惯使然?是无奈的偏执?还是又一次“忽略差异”的错位?  20世纪90年代末,台湾当局寻求从美国购买“宙斯盾”导弹
期刊
2006年10月9日,朝鲜进行了首次地下核试验之后,全世界开始聚焦于这个新拥有核威慑力量的国家。在国际社会对伊朗事态关注的交替中,朝鲜走进了核威慑国的光环,再次吸引了世界的眼光。但是朝鲜国内的核武器研制究竟到了一个怎样的水平,核试验是否真的使得朝鲜成为核武器拥有国?朝鲜的核武器和其大量装备的导弹是否会危及地区以及世界和平?等等,这些问题开始成了世界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而在这次核试验之后,在北京举行
期刊
编者按:2006年9月,中国新一代导弹驱逐舰在人民海军举行的对抗演习中正式亮相,引发各方强烈关注。西方媒体认为,中国新一代导弹驱逐舰具备了对于蓝水海军而言至关重要的区域防空能力,它的服役是解放军海军走向远洋的重要标志,甚至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中国海军战略的转变。本文综述了海外媒体对中国新一代导弹驱逐舰的报道。本刊刊发此文并非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2006年9月下旬,人民海军在南海
期刊
越南人民军经过历时长达数十年的解放战争、国内战争,以及对柬埔寨和老挝的军事干涉行动之后,现在全力投入到保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任务中。2000年,越南继续根据其面临的安全形势和未来高技术战争的特点研究调整军事战略,实行“积极防御”军事战略:以美国为全球范围的潜在敌人;以“对越构成威胁的周边大国”为地区主要作战对象;以保卫领土主权完整和社会主义制度为基本战略目标;以积极应付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坚决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