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21世纪互联网的兴起,室内设计领域也将“互联网+”的概念贯穿其中。互联网广泛、互联、智能化的特性,可以将多个领域的话题与设计思路集中,让当下的室内设计做到以人性化為首,智能化为辅,积极创造更加广泛的互联网与室内设计结合的方式。本文在“互联网+”室内设计的大环境下,以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为例,以两者更好地结合与运用提出的新的设计概念为目的,探究如何将“快餐设计”“公式设计”数据化分析后,产生更具有人性化的室内设计。
关键词:“互联网+”;大数据;室内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3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21-0-02
0 引言
随着互联网思维与传统行业的结合运用,将现有海量的数据库与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结合,对社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是当下社会发展的主题之一。今日的艺术设计也朝着两个方向发展:结合计算机和生命科学[1],“互联网+”室内设计的相互结合在技术和业务体系上都形成了产业链雏形[2],从最初设计师与客户的沟通交流,到利用软件等工具消除彼此专业背景上的隔阂,再到设计师与施工团队进行协调施工等程序,在时间、空间、主流意识、成本、市场、人与人之间的高效沟通等方面,互联网模式下的室内设计正在信息时代下高速发展。“互联网+”不是简单地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叠加,而是利用现今完备的互联网技术,使传统行业的各个功能点都让互联网渗透进来[3]。零碎的数据信息,形成了庞大的数据库,如何将大数据背景下的“互联网+”室内设计整体化,需要我们不断摸索。
1 互联网与室内设计的互联
1.1 创新技术互联
互联网技术从信息的储存、处理和传输再到信息运用的过程都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大数据运算、比对、归纳能力,这些为信息的运用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互联网创新技术已形成一个个单独的网节点,渗透于当下大势的智能设计[4],其与室内设计的互联,赋予了家居设施新的时代意义。智能家电的运用,使传统的家居功能集中化,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等进行远程控制,使家居产品与互联网相关联,再通过新兴的互联网技术边缘计算、私有云等进行系统运营。为了适应用户的需求也可以安装不同的系统,比如体感控制、人体温度感受系统等,通过实时监测人体动作及周边的温度、空气质量等要素,完成一系列动态可调控的智能操作。除智能家电外,空间分布设计也可实现流动形态的空间分割,以适应用户对空间划分的独特需求。互联网对数据的储存、处理和传输的特性,不仅可将数据信息应用到室内设计,还可以通过室内设计创新与衍生新信息、新技术。
1.2 设计思路互联
传统上的设计通常是由客户提出初步设想,设计师再进行细分讨论与调整。缺乏专业背景的客户,常常会因为无法与设计师进行有效的沟通,而选择大众设计网站和手机APP上的设计风格或被流行的设计文化所同化,这正是“快餐设计”“公式设计”的形成契机。然而,随着互联网创新技术的崛起,设计师可以依托于数据库与客户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利用BIM(建筑信息模型)等技术快速建立模型,不断修改数据实现动态调整,层层筛选出最贴近客户需求的空间布局、硬装、软装等,形成一种良好的设计思路。这样类似于“点线面”的设计思路可以大致分为三步:第一,由客户提供零碎的数据信息,比如一幅艺术作品、一段诗词等,然后通过进一步的技术设计,对信息进行获取、预处理、特征抽取和选择分类;第二,通过挖掘出的数据特征如颜色特征、形态特征、年龄特征等进行比对关联信息,寻找每条数据的附加价值,例如风格定位、表现材料的选择等,形成线性的信息合集;第三,线性独立信息整合化后,再通过人的意识决策判断挑选,最后由设计师从信息中开展设计工作,形成最后的整体方案。这样的设计逻辑可以从点状信息的提供形成明显的区分,设计的思路会变得更加多元化,用最少的工作量实现广泛的资源整合,从而达到独特的设计目的。设计思路互联,不仅需要提供不同领域的最新科技,也需要用构建主义思维来完成设计师们的工作,从而满足客户的个性需求。
2 大数据与室内设计的多面向互联
2.1 视像数据分析
视像分析作为人认知空间深度、色彩、形态、动态的主观意识,是人们在辨认事物特征时会驱使身体作出的反应,可为计算机深度学习,计算机通过对不同维度上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实现模拟人类视觉认知的目的。计算机可捕捉单张图像数据,对比多张图像数据捕捉动态,通过对图像数据的分析、积累、管理、集合运行,不仅可以在设计前期为设计师提供设计材料与思路,还可以为客户的个人需求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视像数据分析的设计互联,在当下互联网背景中具有极大的运用价值。
2.2 图形元素运用
通过给定一幅图像,提取图形元素,设计师可以借助于此判断用户喜好,对信息进行直接运用。比如卡通人物的线条外形,直接贴合较小年龄层群体的喜好,但是这样似乎显得设计呈得过于简单、粗暴;但是如果将图形元素进行一定的几何拆分,或组合或变形,再运用到空间的形态表现和感受上,比起前者似乎就更为巧妙。当设计师开始对一个空间进行“拟人化”设定的时候,就相当于在另一次元的意义上赋予了这个空间生命[5]。数据分析可以勾绘出客户的大致需求,将空间拟人化,例如,客户提供了《千里江山图》作为设计的参考,那么我们设定的大数据分析目标就可能是:对比出画者相似的作品,提炼出的事物意象含义、作品的主题、构图和技法等,通过数据的分析、选择和分类提供一些有相似表达意义的设计图形元素或室内设计的表现方法,来表达客户的精神内涵。设计师前期的主要工作是通过沟通交流了解客户的喜恶、经历和自我认知表达,通过大数据对图形元素的分析,可以有效地提高效率,增加了设计的不同可能性,为设计师和客户的设计思维广度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图形元素的互联运用可以在室内设计线上模式中实现运用价值,建立室内设计方向的图像分析体系,在线上为客户明确自己的想法并且进行信息的最终筛选,这样可以提供多专业的协同性,增强客户想法表达的全面性。 2.3 图像色彩运用
居住空间就是对住宅里的空间进行设计,不仅是包含了建筑学,同时也有效结合了心理学与环境色彩相关的知识[6]。色彩来源于光,图像色彩的运用更像是通过光照營造氛围。首先可以运用给定图像的色彩成分分析,分析客户的色彩喜好和个人的色彩性格,透过色彩的明度、纯度、色调分析,设计场景需求和所处空间人的感知,进行色彩互补或色彩情绪放大。图像色彩数据,可以和色彩心理治疗数据结合,形成一种色彩错觉,对人的情绪产生正面的影响[7]。在一些需要营造湿度、重量感、时间感的特定场所,可以利用色彩心理学数据库的案例积累,来实现反向的数据分类管理,从而适应不同的需求和市场变化。也可以借助AI人体检测,通过人体温度的变化,上传数据到云端进行科学的情绪判断,借助色彩心理数据分析,利用智能灯具或智能显示屏互动屏来进行室内空间氛围的调节,辅助人情绪的平复或波动。色彩心理是不同环境因素作用下的心理学,与室内设计紧密协调,形成交叉应用的横向发展,可以丰富和促进互联网中的数据库。
2.4 文字数据运用
文字数据与室内设计的互联主要体现在线上家装网站中,网站用户对于关键词进行搜索,例如价格、材料、颜色、风格等词汇,计算机通过学习进行文本聚类,寻找相似的文档并分类,并且与已经由图像信息归纳后的文字信息进行合并,用户通过数据信息的搜索和抽取,形成比源文本更具概括性、可读性、可理解性的文摘,设计者可以通过文摘的叙述,针对大数据提供的信息作出设计畅想,使数据可视化更便于设计者与用户对话,这样的设计理念虽然简单有效,但是做出的设计成果可以实现更加个性化、私人化的竞争优势。
2.5 特定人群数据分析
特定人群的数据分析需要使“特定”具有群体性。年龄层、职业、身体情况等有明显区分意义的不同设定,可以使设计者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例如行动不便的老年群体,当我们设定“行动不便”“老年”等关键词语时,通过计算机进行文本聚类,设计师可以研究这类群体生理及心理的需求,通过室内造景等方式,提高行动不便老人的生活幸福感。大数据的运用可以总结或寻找出适合老人群体的灯光、门窗高度、材料等具体方案,比公式化的室内设计更加贴近人的需求。
3 大数据在室内设计中的互通与共享
互联网下的室内设计行业,正在与消费市场高速对接,要解决设计中的技术问题主要还是要用创新的设计理念和庞大的数据管理来贴近客户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利用大数据进行的设计,在满足大众审美需求的同时,还需要为大众树立正确的、良好的审美理念和审美标准,引领大众审美的新潮流[8]。然而,设计服务的大量数据需求和需求的多样性,需要不同互联网技术驱动向前发展。所以,室内设计行业所积累的数据需要一个平台来实现系统化的整合。如何在快速高效、低成本的设计方式下实现个体设计之间的差异,就需要公司或者企业与大数据平台进行专业上的设计对接,实现大数据分析的互通与共享,例如AI家装产品贝壳未来家和好好住APP。
由贝壳·如视团队打造的AI家装设计产品贝壳未来家基于用户画像,可自动给出诸如欧式、中式、田园等多种设计方案,满足不同用户的装修喜好。通过对家具、风格进行实时渲染和拼接,在短时间内将购房者脑中的装修方案具象化,生成沉浸式体验的装修效果。
好好住APP打造的“垂直综合体”贯穿了整个产品功能,迎合新一代的家装要求。从搜索栏开始基于对用户的洞察,抽离出装修中最常见的100+热点主题词,再在主题下精选出用户认为装修过程里最有用、最受欢迎的内容。通过人与人,内容信息和商品的相互连接,高精度的文字信息与设计的互联,让用户明确家装的步骤,拓宽从家装风格到产品的不同选择。
设计服务的激增,设计师平台的稀缺,刺激着设计服务平台更快地成长。互联网可以为家装消费者构建起从咨询、设计、产品、施工、安装到售后全方位的服务支持体系[9],这种服务体系不可能在短时间作出巨大的改变,但是产生出的设计方案确实是符合市场消费和商家利益的。设计师通过软件做出直观的“表现图”,甚至可以据此讨论设计风格等更个性化的内容,这个办法能有效地节约时间、降低成本,现在几乎已经成为所有家装设计项目的常规模式了[10]。所以,目前很多设计服务平台仍然不能完全抛开这种“模板化”的设计,设计服务平台需要以套餐服务省时省力省心作为优势,吸引大量年轻客户,对设计服务做出不同的选择引导。也正是因为不能完全抛开全方位的套餐设计服务,所以才需要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在设计过程中提供不同的设计出发点,为套餐设计注入灵魂。
4 结语
互联网时代下的室内设计,不仅需要将互联网技术融入设计中,也需要将互联网的思维在室内设计方面更好地应用。“快餐设计”在适应市场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了设计思维的创新。要接受时代的发展给互联网行业带来的层层挑战,利用好互联网数据资源,挖掘出所分析数据的价值,设计与人的距离才会越来越近。将这些宝贵的时代产物运用在有利于行业发展的地方,才是互联网时代带给传统行业的巨大发展机会和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 鲁晓波.科学技术发展影响下的艺术与设计教育问题[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3(6):19-20.
[2] 李文静.基于互联网思维下的室内设计研究[D].吉林艺术学院,2018.
[3] 刘平,杨杰.“互联网+”背景下文创产品的设计趋势及方法[J].大众文艺,2018(19):121-122.
[4] 杨随先,刘行,康慧,等.互联网+智能设计背景下的交互设计与体验研究[J].包装工程,2019,40(16):1-13.
[5] 罗东然,石靖敏,徐雷.体验式空间中“人设性”探讨[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9(02):120-121.
[6] 顾思慧,陈玮,熊瑶.论如何将景观设计的艺术性融入居住环境——以六善酒店为例[J].大众文艺,2019(21):89-90.
[7] 秦曼,管雪松.室内设计艺术治疗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8(09):96-98.
[8] 杨康永,陈玮.论南京地铁鼓楼站《六朝古都》主题文化墙材料之美[J].大众文艺,2019(17):112-113.
[9] 贾心庆,张小彤,万辉.浅析“互联网+”时代家装设计新方式[J].艺术科技,2017,30(2):10-11.
[10] 聂影.数字时代的室内设计行业研究[J].设计,2020(11):108-111.
作者简介:范昕怡(2001—),女,四川成都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学
指导老师:陈玮(1973—),女,江苏南京人,硕士在读,助理研究员,院办主任,研究方向:艺术学。
关键词:“互联网+”;大数据;室内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3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21-0-02
0 引言
随着互联网思维与传统行业的结合运用,将现有海量的数据库与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结合,对社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是当下社会发展的主题之一。今日的艺术设计也朝着两个方向发展:结合计算机和生命科学[1],“互联网+”室内设计的相互结合在技术和业务体系上都形成了产业链雏形[2],从最初设计师与客户的沟通交流,到利用软件等工具消除彼此专业背景上的隔阂,再到设计师与施工团队进行协调施工等程序,在时间、空间、主流意识、成本、市场、人与人之间的高效沟通等方面,互联网模式下的室内设计正在信息时代下高速发展。“互联网+”不是简单地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叠加,而是利用现今完备的互联网技术,使传统行业的各个功能点都让互联网渗透进来[3]。零碎的数据信息,形成了庞大的数据库,如何将大数据背景下的“互联网+”室内设计整体化,需要我们不断摸索。
1 互联网与室内设计的互联
1.1 创新技术互联
互联网技术从信息的储存、处理和传输再到信息运用的过程都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大数据运算、比对、归纳能力,这些为信息的运用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互联网创新技术已形成一个个单独的网节点,渗透于当下大势的智能设计[4],其与室内设计的互联,赋予了家居设施新的时代意义。智能家电的运用,使传统的家居功能集中化,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等进行远程控制,使家居产品与互联网相关联,再通过新兴的互联网技术边缘计算、私有云等进行系统运营。为了适应用户的需求也可以安装不同的系统,比如体感控制、人体温度感受系统等,通过实时监测人体动作及周边的温度、空气质量等要素,完成一系列动态可调控的智能操作。除智能家电外,空间分布设计也可实现流动形态的空间分割,以适应用户对空间划分的独特需求。互联网对数据的储存、处理和传输的特性,不仅可将数据信息应用到室内设计,还可以通过室内设计创新与衍生新信息、新技术。
1.2 设计思路互联
传统上的设计通常是由客户提出初步设想,设计师再进行细分讨论与调整。缺乏专业背景的客户,常常会因为无法与设计师进行有效的沟通,而选择大众设计网站和手机APP上的设计风格或被流行的设计文化所同化,这正是“快餐设计”“公式设计”的形成契机。然而,随着互联网创新技术的崛起,设计师可以依托于数据库与客户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利用BIM(建筑信息模型)等技术快速建立模型,不断修改数据实现动态调整,层层筛选出最贴近客户需求的空间布局、硬装、软装等,形成一种良好的设计思路。这样类似于“点线面”的设计思路可以大致分为三步:第一,由客户提供零碎的数据信息,比如一幅艺术作品、一段诗词等,然后通过进一步的技术设计,对信息进行获取、预处理、特征抽取和选择分类;第二,通过挖掘出的数据特征如颜色特征、形态特征、年龄特征等进行比对关联信息,寻找每条数据的附加价值,例如风格定位、表现材料的选择等,形成线性的信息合集;第三,线性独立信息整合化后,再通过人的意识决策判断挑选,最后由设计师从信息中开展设计工作,形成最后的整体方案。这样的设计逻辑可以从点状信息的提供形成明显的区分,设计的思路会变得更加多元化,用最少的工作量实现广泛的资源整合,从而达到独特的设计目的。设计思路互联,不仅需要提供不同领域的最新科技,也需要用构建主义思维来完成设计师们的工作,从而满足客户的个性需求。
2 大数据与室内设计的多面向互联
2.1 视像数据分析
视像分析作为人认知空间深度、色彩、形态、动态的主观意识,是人们在辨认事物特征时会驱使身体作出的反应,可为计算机深度学习,计算机通过对不同维度上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实现模拟人类视觉认知的目的。计算机可捕捉单张图像数据,对比多张图像数据捕捉动态,通过对图像数据的分析、积累、管理、集合运行,不仅可以在设计前期为设计师提供设计材料与思路,还可以为客户的个人需求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视像数据分析的设计互联,在当下互联网背景中具有极大的运用价值。
2.2 图形元素运用
通过给定一幅图像,提取图形元素,设计师可以借助于此判断用户喜好,对信息进行直接运用。比如卡通人物的线条外形,直接贴合较小年龄层群体的喜好,但是这样似乎显得设计呈得过于简单、粗暴;但是如果将图形元素进行一定的几何拆分,或组合或变形,再运用到空间的形态表现和感受上,比起前者似乎就更为巧妙。当设计师开始对一个空间进行“拟人化”设定的时候,就相当于在另一次元的意义上赋予了这个空间生命[5]。数据分析可以勾绘出客户的大致需求,将空间拟人化,例如,客户提供了《千里江山图》作为设计的参考,那么我们设定的大数据分析目标就可能是:对比出画者相似的作品,提炼出的事物意象含义、作品的主题、构图和技法等,通过数据的分析、选择和分类提供一些有相似表达意义的设计图形元素或室内设计的表现方法,来表达客户的精神内涵。设计师前期的主要工作是通过沟通交流了解客户的喜恶、经历和自我认知表达,通过大数据对图形元素的分析,可以有效地提高效率,增加了设计的不同可能性,为设计师和客户的设计思维广度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图形元素的互联运用可以在室内设计线上模式中实现运用价值,建立室内设计方向的图像分析体系,在线上为客户明确自己的想法并且进行信息的最终筛选,这样可以提供多专业的协同性,增强客户想法表达的全面性。 2.3 图像色彩运用
居住空间就是对住宅里的空间进行设计,不仅是包含了建筑学,同时也有效结合了心理学与环境色彩相关的知识[6]。色彩来源于光,图像色彩的运用更像是通过光照營造氛围。首先可以运用给定图像的色彩成分分析,分析客户的色彩喜好和个人的色彩性格,透过色彩的明度、纯度、色调分析,设计场景需求和所处空间人的感知,进行色彩互补或色彩情绪放大。图像色彩数据,可以和色彩心理治疗数据结合,形成一种色彩错觉,对人的情绪产生正面的影响[7]。在一些需要营造湿度、重量感、时间感的特定场所,可以利用色彩心理学数据库的案例积累,来实现反向的数据分类管理,从而适应不同的需求和市场变化。也可以借助AI人体检测,通过人体温度的变化,上传数据到云端进行科学的情绪判断,借助色彩心理数据分析,利用智能灯具或智能显示屏互动屏来进行室内空间氛围的调节,辅助人情绪的平复或波动。色彩心理是不同环境因素作用下的心理学,与室内设计紧密协调,形成交叉应用的横向发展,可以丰富和促进互联网中的数据库。
2.4 文字数据运用
文字数据与室内设计的互联主要体现在线上家装网站中,网站用户对于关键词进行搜索,例如价格、材料、颜色、风格等词汇,计算机通过学习进行文本聚类,寻找相似的文档并分类,并且与已经由图像信息归纳后的文字信息进行合并,用户通过数据信息的搜索和抽取,形成比源文本更具概括性、可读性、可理解性的文摘,设计者可以通过文摘的叙述,针对大数据提供的信息作出设计畅想,使数据可视化更便于设计者与用户对话,这样的设计理念虽然简单有效,但是做出的设计成果可以实现更加个性化、私人化的竞争优势。
2.5 特定人群数据分析
特定人群的数据分析需要使“特定”具有群体性。年龄层、职业、身体情况等有明显区分意义的不同设定,可以使设计者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例如行动不便的老年群体,当我们设定“行动不便”“老年”等关键词语时,通过计算机进行文本聚类,设计师可以研究这类群体生理及心理的需求,通过室内造景等方式,提高行动不便老人的生活幸福感。大数据的运用可以总结或寻找出适合老人群体的灯光、门窗高度、材料等具体方案,比公式化的室内设计更加贴近人的需求。
3 大数据在室内设计中的互通与共享
互联网下的室内设计行业,正在与消费市场高速对接,要解决设计中的技术问题主要还是要用创新的设计理念和庞大的数据管理来贴近客户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利用大数据进行的设计,在满足大众审美需求的同时,还需要为大众树立正确的、良好的审美理念和审美标准,引领大众审美的新潮流[8]。然而,设计服务的大量数据需求和需求的多样性,需要不同互联网技术驱动向前发展。所以,室内设计行业所积累的数据需要一个平台来实现系统化的整合。如何在快速高效、低成本的设计方式下实现个体设计之间的差异,就需要公司或者企业与大数据平台进行专业上的设计对接,实现大数据分析的互通与共享,例如AI家装产品贝壳未来家和好好住APP。
由贝壳·如视团队打造的AI家装设计产品贝壳未来家基于用户画像,可自动给出诸如欧式、中式、田园等多种设计方案,满足不同用户的装修喜好。通过对家具、风格进行实时渲染和拼接,在短时间内将购房者脑中的装修方案具象化,生成沉浸式体验的装修效果。
好好住APP打造的“垂直综合体”贯穿了整个产品功能,迎合新一代的家装要求。从搜索栏开始基于对用户的洞察,抽离出装修中最常见的100+热点主题词,再在主题下精选出用户认为装修过程里最有用、最受欢迎的内容。通过人与人,内容信息和商品的相互连接,高精度的文字信息与设计的互联,让用户明确家装的步骤,拓宽从家装风格到产品的不同选择。
设计服务的激增,设计师平台的稀缺,刺激着设计服务平台更快地成长。互联网可以为家装消费者构建起从咨询、设计、产品、施工、安装到售后全方位的服务支持体系[9],这种服务体系不可能在短时间作出巨大的改变,但是产生出的设计方案确实是符合市场消费和商家利益的。设计师通过软件做出直观的“表现图”,甚至可以据此讨论设计风格等更个性化的内容,这个办法能有效地节约时间、降低成本,现在几乎已经成为所有家装设计项目的常规模式了[10]。所以,目前很多设计服务平台仍然不能完全抛开这种“模板化”的设计,设计服务平台需要以套餐服务省时省力省心作为优势,吸引大量年轻客户,对设计服务做出不同的选择引导。也正是因为不能完全抛开全方位的套餐设计服务,所以才需要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在设计过程中提供不同的设计出发点,为套餐设计注入灵魂。
4 结语
互联网时代下的室内设计,不仅需要将互联网技术融入设计中,也需要将互联网的思维在室内设计方面更好地应用。“快餐设计”在适应市场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了设计思维的创新。要接受时代的发展给互联网行业带来的层层挑战,利用好互联网数据资源,挖掘出所分析数据的价值,设计与人的距离才会越来越近。将这些宝贵的时代产物运用在有利于行业发展的地方,才是互联网时代带给传统行业的巨大发展机会和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 鲁晓波.科学技术发展影响下的艺术与设计教育问题[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3(6):19-20.
[2] 李文静.基于互联网思维下的室内设计研究[D].吉林艺术学院,2018.
[3] 刘平,杨杰.“互联网+”背景下文创产品的设计趋势及方法[J].大众文艺,2018(19):121-122.
[4] 杨随先,刘行,康慧,等.互联网+智能设计背景下的交互设计与体验研究[J].包装工程,2019,40(16):1-13.
[5] 罗东然,石靖敏,徐雷.体验式空间中“人设性”探讨[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9(02):120-121.
[6] 顾思慧,陈玮,熊瑶.论如何将景观设计的艺术性融入居住环境——以六善酒店为例[J].大众文艺,2019(21):89-90.
[7] 秦曼,管雪松.室内设计艺术治疗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8(09):96-98.
[8] 杨康永,陈玮.论南京地铁鼓楼站《六朝古都》主题文化墙材料之美[J].大众文艺,2019(17):112-113.
[9] 贾心庆,张小彤,万辉.浅析“互联网+”时代家装设计新方式[J].艺术科技,2017,30(2):10-11.
[10] 聂影.数字时代的室内设计行业研究[J].设计,2020(11):108-111.
作者简介:范昕怡(2001—),女,四川成都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学
指导老师:陈玮(1973—),女,江苏南京人,硕士在读,助理研究员,院办主任,研究方向:艺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