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校在针灸推拿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探索出了针灸推拿技能培养5年不断线、临床见习“早入手,早锻炼”培养模式,为了更好的了解我们培养学生的质量和就业工作的情况,对我校针灸推拿专业毕业生进行抽样调研,通过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得出针灸推拿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报告,反馈指导实践。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分析;对策
一、引言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在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如何衡量和评价高等教育的质量,已经成为十分突出的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高校人才培质量的直接反映形式,也是高校获取外部有效信息反馈,从而改进教育教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对于高校而言,就业质量是专业发展的主要体现,就业质量不高,说明专业培养模式和效果不好,专业也就难以发展和生存。因此,如何通过对就业质量的评价反映专业建设的水平和质量,从而引导学院调整专业培养模式,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方向转变,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多,就业压力日益突出,服务学生就业既是高等学校培养学生的出发点,又是就业工作的落脚点,特别是对于中医药院校的毕业生来说,医疗单位对他们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中、小医院,像社区医院、乡镇医院等更是如此。面对这种问题,我校在针灸推拿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探索出了针灸推拿技能培养5年不断线、临床见习“早入手,早锻炼”、实践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社团提高培养和针刺竞赛大众化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二、研究方法
为了更好的了解我们培养学生的质量和就业工作的情况,反馈指导我们培养工作内容的设置和改进,本项目对我校针灸推拿专业毕业生进行抽样调研,以就业质量跟踪调查问卷分析的方式,对1980到2010届近30年以来毕业生从网络发放问卷,收回有效问卷94份,男女各占50%。内容涉及对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和就业质量、毕业后从事针灸推拿专业的学生数量、工作单位、教學、科研、势和就业质量、毕业后从事针灸推拿专业的学生数量、工作单位、教学、科研、学生工作等方面。通过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得出针灸推拿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报告,反馈指导实践,研究出适应新形势下更加合理的培养模式。
三、调研的结果与分析
1、对30年跨度毕业生就业趋势整体认识情况
表1.1
填寫本次调查问卷的人员中,1980-1985届共有15人(15.96%),1990-1995届5人(5.32%),2000-2002届49人(52.13%),2005届14人(14.89%),2009届(11.7%);
目前学历为学士的有47人(50%),医学硕士36人(38.3%),医学博士11人(11.7%);本科毕业后选择就业的有65人(69.15%),留学的有2人(2.13%),读研的有27人(28.72%);工作专业为针推专业的有61人(64.89%),医学相关专业的有28人(29.79%),与医学无关的有5人(5.32%)。
从表1.1可以看出接近65%的学生从事针灸推拿专业,总体95%的学生从事医学相关工作,接近70%学生本科毕业后直接进入社会工作,专业所学与社会认可度比较好,在培养方面显现一定的成效,并且依靠专业技能立足社会。
2、从事针推工作毕业生的工作状况分析
表2.1工作单位类型
表2.2 综合医院工作科室:
表2.3录用性质
表2.4对目前工作的满意程度
表2.1和2.2显示,现工作单位为综合医院的有61人(64.89%),所在综合医院为三级医院的有50人(53.19%),均达到总数的50%以上,更有高达73%比例的人群工作性质为临床型,工作科室在针灸科的有33人(35.11%),推拿科的有7人(7.45%),骨科有2人(2.13%),康复科有14人(14.89%),其他科室有21人(22.34%),说明本专业培养出的毕业生就业趋势较好,社会需求基本符合专业所学。
表2.3-2.4显示,有51%学生对现工作单位最满意的地方依次为单位性质和规模和专业对口,录用性质为合同制的有28人(29.79%),正式编制的有63人(67.02%);通过职医考试的有83人(88.3%);一系列的数据表明总体85%的学生对目前工作很满意,依然对工作单位的规模级别和是否能从事专业相关工作两方面因素比较关注,能够从入学选择专业到毕业就业,通过努力实现自身价值。
此外,参加工作后从未调换过工作的有66人(70.21%),再次说明对于自己所学专业以及从事的工作满意度。
3、毕业生眼中的专业教育
表3.1认为所学专业的优势
表3.1显示,认为所学专业的优势排前三位的是,专业技能的有44人(46.81%),综合能力的有24人(25.53%),动手能力的有22人(23.4%),没有人认为组织能力是其所学专业的优势。相反,在认为不足之处调查中,排前三位的是创新能力的有35人(37.23%),综合能力的有25人(26.6%),知识面的有18人(19.15%)。不可否认,对于临床型工作而言,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是核心竞争力,但是在学校培养过程中,缺乏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有相同比例的人认为综合能力既是优势也是不足。
在认为通过学校的培养,自己对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得很好的有27人(28.72%),掌握较好的有37人(39.36%),掌握一般的有28人(29.79%),掌握得不好有2人(2.13%),几乎没有人认为掌握的不好。
表3.2认为母校在教学方面,以下哪些最值得研讨和改进 表3.2显示,认为母校在教学方面,值得探讨和改进的地方依次为实践课程设置(40人,42.55%)、师资力量(38人,40.43%)、实习(36人,38.3%)、教学实施和教材(35人,37.23%)、专业课内容及安排(32人,34.04%)、公共课内容及安排(28人,29.79%)、第二课堂设置(20人,21.28%)、就业时间与教学计划的冲突(15人,15.96%)、上课与做论文时间的比例(7人,7.45%)、其他(7人,7.45%)、学制(6人,6.38%)。
随着学生走入社会,知识的积累和对能力认识的变化,接近50%的人群认为自己的专业有优势,同时优势在于专业技能的掌握,60%的人群比较满意自己的工作,更重要的是,接近70%人群认为技能掌握的好坏离不开系统的培养和实践。
不同年级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频次不同,学生在参与创新实践活动中的态度逐渐由广泛参与转变为重点培养。低年级学生更注重实践能力培养,而高年级同学更注重创新能培养和增加社会竞争意识。
数据分析中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不足之处排在前两位的为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对自身创新实践能力不满意,他们参与创新实践活动仅限于挑战杯、日常讲座和选修课等,仅有少部分高年级同学参与过老师的科研项目,但仅限于参与,并非承担重要部分。因此学生们期待有更多,更有针对性的创新实践活动,为他们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搭建更多的平台。
4、就业质量请根据在求职中的就业竞争力以及毕业后的工作表现,评价以下各方面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程度
表4.1认为大学教育中哪些素质和能力培养最重要 [矩阵多选题]
表4.1显示,认为大学教育中最重要的素质和能力培养依次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4人,57.45%)、获取知识的能力(51人,54.26%)、实践动手能力(49人,52.13%)、业务能力(45人,47.87%)、人际交往能力(44人,46.81%)、团队合作精神(40人,42.55%)、思想道德(39人,41.49%)、心理素质(36人,38.3%)、人文素质(35人,37.23%)、创新能力(35人,37.23%)、敬業奉献精神(33人,35.11%)、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能力(26人,27.66%)、组织管理能力(23人,24.47%)、身体素质(23人,24.47%)。
此外,认为对工作帮助最大的环节依次是专业课程(53人,56.38%)、专业实习(53人,56.38%)、基础课程(52人,55.32%)、教学实践(50人,53.19%)、担当学生干部(17人,18.09%)、课外学术活动(10人,10.64%)、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9人,9.57%)、参加公益活动(8人,8.51%)、其他(5人,5.32%)
通过数据看出,影响就业因素是综合性的,比如教师引导,沟通能力,较强的专业技能,具备多项业务能力以及在就业价值观念的认识程度等,这些因素提示出,目前在现有的培养模式下,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综合能力的素质培养,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確的就业观和自主择业观,从而不断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服务意识。
四、对策与反思
提出“一个品牌,两个结合”这一系统工程培养模式。
1、一个品牌
我们提出专业课前(一、二年级)基本功培养,专业课(三年级)创新思维培养,课后(四年级)实践培养,毕业实习(五年级)引导促就业为模块的五年不断线培养模式,在党建工作的各项培训中引入相关的指导思想,对就业创业有很强的推动作用,打造品牌工程。这种创新培养模式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的始终,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以大量的练习操作为基础,所以只有经过长期不懈的训练才能达到要求。
2、形成两个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1形成专业技能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方面,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参与社会服务可以近距离地接触社会,可以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去解决在实践上碰到的问题,可以达到完善知识结构、培养敬业精神的效果;另一方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课上学习的理论知识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得到检验,从而找出自身综合能力与社会需要的实践能力间的差距,以便有针对性地完善自己的能力结构。
2.2形成创新能力培养与学术活动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和实行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学院党委顶层设计,鼓励教师吸收学生参与教师科学研究工作;鼓励优秀大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与研究,激发大学生的自主创新兴趣和潜能,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此次得出的数据分析,从理论方面讲,可以为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后续研究工作提供支持和借鉴;从实践方面看,帮助学院对专业进行综合测评,从而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客观反映目前专业建设的水平和层次,以此反馈指导实践,研究出适应新形势下更加合理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高晓琴,褚必海. 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与思考—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J]社科纵横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分析;对策
一、引言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在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如何衡量和评价高等教育的质量,已经成为十分突出的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高校人才培质量的直接反映形式,也是高校获取外部有效信息反馈,从而改进教育教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对于高校而言,就业质量是专业发展的主要体现,就业质量不高,说明专业培养模式和效果不好,专业也就难以发展和生存。因此,如何通过对就业质量的评价反映专业建设的水平和质量,从而引导学院调整专业培养模式,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方向转变,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多,就业压力日益突出,服务学生就业既是高等学校培养学生的出发点,又是就业工作的落脚点,特别是对于中医药院校的毕业生来说,医疗单位对他们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中、小医院,像社区医院、乡镇医院等更是如此。面对这种问题,我校在针灸推拿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探索出了针灸推拿技能培养5年不断线、临床见习“早入手,早锻炼”、实践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社团提高培养和针刺竞赛大众化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二、研究方法
为了更好的了解我们培养学生的质量和就业工作的情况,反馈指导我们培养工作内容的设置和改进,本项目对我校针灸推拿专业毕业生进行抽样调研,以就业质量跟踪调查问卷分析的方式,对1980到2010届近30年以来毕业生从网络发放问卷,收回有效问卷94份,男女各占50%。内容涉及对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和就业质量、毕业后从事针灸推拿专业的学生数量、工作单位、教學、科研、势和就业质量、毕业后从事针灸推拿专业的学生数量、工作单位、教学、科研、学生工作等方面。通过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得出针灸推拿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报告,反馈指导实践,研究出适应新形势下更加合理的培养模式。
三、调研的结果与分析
1、对30年跨度毕业生就业趋势整体认识情况
表1.1
填寫本次调查问卷的人员中,1980-1985届共有15人(15.96%),1990-1995届5人(5.32%),2000-2002届49人(52.13%),2005届14人(14.89%),2009届(11.7%);
目前学历为学士的有47人(50%),医学硕士36人(38.3%),医学博士11人(11.7%);本科毕业后选择就业的有65人(69.15%),留学的有2人(2.13%),读研的有27人(28.72%);工作专业为针推专业的有61人(64.89%),医学相关专业的有28人(29.79%),与医学无关的有5人(5.32%)。
从表1.1可以看出接近65%的学生从事针灸推拿专业,总体95%的学生从事医学相关工作,接近70%学生本科毕业后直接进入社会工作,专业所学与社会认可度比较好,在培养方面显现一定的成效,并且依靠专业技能立足社会。
2、从事针推工作毕业生的工作状况分析
表2.1工作单位类型
表2.2 综合医院工作科室:
表2.3录用性质
表2.4对目前工作的满意程度
表2.1和2.2显示,现工作单位为综合医院的有61人(64.89%),所在综合医院为三级医院的有50人(53.19%),均达到总数的50%以上,更有高达73%比例的人群工作性质为临床型,工作科室在针灸科的有33人(35.11%),推拿科的有7人(7.45%),骨科有2人(2.13%),康复科有14人(14.89%),其他科室有21人(22.34%),说明本专业培养出的毕业生就业趋势较好,社会需求基本符合专业所学。
表2.3-2.4显示,有51%学生对现工作单位最满意的地方依次为单位性质和规模和专业对口,录用性质为合同制的有28人(29.79%),正式编制的有63人(67.02%);通过职医考试的有83人(88.3%);一系列的数据表明总体85%的学生对目前工作很满意,依然对工作单位的规模级别和是否能从事专业相关工作两方面因素比较关注,能够从入学选择专业到毕业就业,通过努力实现自身价值。
此外,参加工作后从未调换过工作的有66人(70.21%),再次说明对于自己所学专业以及从事的工作满意度。
3、毕业生眼中的专业教育
表3.1认为所学专业的优势
表3.1显示,认为所学专业的优势排前三位的是,专业技能的有44人(46.81%),综合能力的有24人(25.53%),动手能力的有22人(23.4%),没有人认为组织能力是其所学专业的优势。相反,在认为不足之处调查中,排前三位的是创新能力的有35人(37.23%),综合能力的有25人(26.6%),知识面的有18人(19.15%)。不可否认,对于临床型工作而言,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是核心竞争力,但是在学校培养过程中,缺乏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有相同比例的人认为综合能力既是优势也是不足。
在认为通过学校的培养,自己对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得很好的有27人(28.72%),掌握较好的有37人(39.36%),掌握一般的有28人(29.79%),掌握得不好有2人(2.13%),几乎没有人认为掌握的不好。
表3.2认为母校在教学方面,以下哪些最值得研讨和改进 表3.2显示,认为母校在教学方面,值得探讨和改进的地方依次为实践课程设置(40人,42.55%)、师资力量(38人,40.43%)、实习(36人,38.3%)、教学实施和教材(35人,37.23%)、专业课内容及安排(32人,34.04%)、公共课内容及安排(28人,29.79%)、第二课堂设置(20人,21.28%)、就业时间与教学计划的冲突(15人,15.96%)、上课与做论文时间的比例(7人,7.45%)、其他(7人,7.45%)、学制(6人,6.38%)。
随着学生走入社会,知识的积累和对能力认识的变化,接近50%的人群认为自己的专业有优势,同时优势在于专业技能的掌握,60%的人群比较满意自己的工作,更重要的是,接近70%人群认为技能掌握的好坏离不开系统的培养和实践。
不同年级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频次不同,学生在参与创新实践活动中的态度逐渐由广泛参与转变为重点培养。低年级学生更注重实践能力培养,而高年级同学更注重创新能培养和增加社会竞争意识。
数据分析中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不足之处排在前两位的为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对自身创新实践能力不满意,他们参与创新实践活动仅限于挑战杯、日常讲座和选修课等,仅有少部分高年级同学参与过老师的科研项目,但仅限于参与,并非承担重要部分。因此学生们期待有更多,更有针对性的创新实践活动,为他们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搭建更多的平台。
4、就业质量请根据在求职中的就业竞争力以及毕业后的工作表现,评价以下各方面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程度
表4.1认为大学教育中哪些素质和能力培养最重要 [矩阵多选题]
表4.1显示,认为大学教育中最重要的素质和能力培养依次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4人,57.45%)、获取知识的能力(51人,54.26%)、实践动手能力(49人,52.13%)、业务能力(45人,47.87%)、人际交往能力(44人,46.81%)、团队合作精神(40人,42.55%)、思想道德(39人,41.49%)、心理素质(36人,38.3%)、人文素质(35人,37.23%)、创新能力(35人,37.23%)、敬業奉献精神(33人,35.11%)、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能力(26人,27.66%)、组织管理能力(23人,24.47%)、身体素质(23人,24.47%)。
此外,认为对工作帮助最大的环节依次是专业课程(53人,56.38%)、专业实习(53人,56.38%)、基础课程(52人,55.32%)、教学实践(50人,53.19%)、担当学生干部(17人,18.09%)、课外学术活动(10人,10.64%)、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9人,9.57%)、参加公益活动(8人,8.51%)、其他(5人,5.32%)
通过数据看出,影响就业因素是综合性的,比如教师引导,沟通能力,较强的专业技能,具备多项业务能力以及在就业价值观念的认识程度等,这些因素提示出,目前在现有的培养模式下,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综合能力的素质培养,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確的就业观和自主择业观,从而不断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服务意识。
四、对策与反思
提出“一个品牌,两个结合”这一系统工程培养模式。
1、一个品牌
我们提出专业课前(一、二年级)基本功培养,专业课(三年级)创新思维培养,课后(四年级)实践培养,毕业实习(五年级)引导促就业为模块的五年不断线培养模式,在党建工作的各项培训中引入相关的指导思想,对就业创业有很强的推动作用,打造品牌工程。这种创新培养模式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的始终,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以大量的练习操作为基础,所以只有经过长期不懈的训练才能达到要求。
2、形成两个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1形成专业技能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方面,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参与社会服务可以近距离地接触社会,可以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去解决在实践上碰到的问题,可以达到完善知识结构、培养敬业精神的效果;另一方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课上学习的理论知识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得到检验,从而找出自身综合能力与社会需要的实践能力间的差距,以便有针对性地完善自己的能力结构。
2.2形成创新能力培养与学术活动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和实行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学院党委顶层设计,鼓励教师吸收学生参与教师科学研究工作;鼓励优秀大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与研究,激发大学生的自主创新兴趣和潜能,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此次得出的数据分析,从理论方面讲,可以为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后续研究工作提供支持和借鉴;从实践方面看,帮助学院对专业进行综合测评,从而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客观反映目前专业建设的水平和层次,以此反馈指导实践,研究出适应新形势下更加合理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高晓琴,褚必海. 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与思考—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J]社科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