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古诗教学焕发生命的精彩

来源 :山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l12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而古诗词就是传统文化中最璀璨的明珠。针对古诗词教学,不仅要贯彻教学目标,还要跳出古诗词让学生从中感知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对此最好的方式,就是充分挖掘古诗词中所蕴含的生命意识,向学生渗透生命价值理念,让课堂洋溢生命精彩。
  一、借助咏怀品析,感知生命乐观
  相对而言,东方文化比较含蓄,很多意思不是直接表达,而是借助历史典故含蓄表达。体现在古诗词中,就是咏怀诗。通俗地说,就是借古讽今,或者吟咏自己情志的古典诗歌。其中蕴含的不仅有诗人自己情感的抒发,还有对现实世界的感悟,乃至对生命的探讨,对未来的追求,等等。具体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跨越时空、转换角色、走进诗人,与他们进行真情对话,从中把握诗歌主题,准确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如果立足诗词本身,极有可能无法准确把握诗人情感,自然也感知不到其中生命的乐观。
  以唐朝诗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为例。教师不仅需要立足诗歌本身,还要主动引导学生与诗人对话,品鉴较为鲜明的音乐美、节奏美、建筑美,从中感知一种丰富的情感,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乃至诗歌中所展现的生命价值,继而引导他们感知生命的本质及可贵与永恒。在让学生感知到古典诗词魅力,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从中培养他们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人生情怀。
  具体教学中,在学生了解古诗词内容,教师进行作者资料背景拓展后,可以引导他们围绕以下问题进行探讨: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这首诗中所蕴含的生命态度;结合作者所处时代、政治理念,还有文学成就以及风格等方面,比较柳宗元与刘禹锡的特点;刘禹锡的一生可谓艰难坎坷,假如你在今后也遇到那样的问题,会采取何种态度对待。等等。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究古诗词中所蕴含的生命乐观。
  接着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讨,然后推荐小组代表进行发言。他们不仅能够准确说出柳宗元与刘禹锡在文学方面的艺术成就,而且能点出他们对待人生、对待生命的不同态度;接着教师组织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少学生表示今后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要像刘禹锡那样乐观对待现实、对待生命,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不能像柳宗元那样,怨天尤人,做一个孤独的人。通过这样的教学研讨,学生不仅理解了古诗词的意境,而且还融入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真正感知到一种生命的乐观。
  二、借助边塞品析,感知生命壮观
  爱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古诗词中,边塞诗派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边塞诗,顾名思义,大多是描写边塞地区的征战生活,还有边塞地区的自然风光、民风民俗等内容的古诗。从其体裁来看,一部分是有边塞军旅生活与边塞生活经历的诗人所作;另一部分却是利用乐府旧题进行翻新创作。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诗人,从中感知边塞的浩瀚和战争的残酷,以及对和平的向往,从而感知生命的另一种壮观。
  以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为例。该诗描写的是边塞奇异风光,从中塑造了戍边战士不畏边塞苦寒的光辉形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吟诵、品析等方式,走进文本、走进诗人,跨越时空进行对话,在感知边塞残酷的自然环境、边塞将士生活艰辛的同时,也能从中感知为国家、为民族甘于奉献的顽强精神,与一种崇高的生命价值理念。当然更重要的是,还能从中激发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帮助他们感知生命中除了豁达,还有一种壮观,一种为国的壮观。
  具体教学中,教师在学生诵读诗歌、理解内容、了解大意后,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研讨的方式,引导他们进行思考:边塞气候与学生生活地区气候有什么不同,环境有什么不同,请用诗中语言进行描述。学生通过背景资料,了解到边塞生活是艰苦的,但同时思考,为什么在作者的笔下却显得那么壮观,这从中体现出了作者对生活的一种什么态度,等等。通过作者对边塞环境的客观描述,与诗中描写的壮观景色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和诗人进行深层次对话,在把握诗中主题的同时,也能从中感知诗人生命中的另一种壮观。
  经过初步讨论,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的说,边塞生活太辛苦了,士兵们太伟大了;有的说,可以开发边塞风光旅游。观点固然有点偏题,还需要教师进行点拨引导,可以鼓励他们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其中有学生就把为国奉献当作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途径。此时,教师在引导学生感知边塞壮观风光,感知实现人生价值途径的同时,更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战争观与价值观,继而真正感知生命的壮观。
  三、借助山水品析,感知生命超然
  中国古诗词,除了咏怀外,山水田园诗歌也是其中的主要流派之一。从东晋谢灵运、陶渊明开始,真正兴盛却在唐代,比如以王维、孟浩然等为代表的田园诗派。这一类诗歌所描写的对象大多是自然景物,农村田园,还有闲适的生活,意境秀丽、语言清新。对此进行研读分析,不仅能从中感知自然风景、风俗人情,还有恬静雅致的生活,而且还能从中品析出一种生命的超然。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跳出诗词,联系生活实际,对作者的生活态度、诗词的意境进行品析,从中感知一种生命的超然。
  比如《饮酒》(其五)这一首诗,作者是东晋的陶渊明。诗中主要通过白描手法,描绘了诗人眼中的远古山水田园风光,还有农村那种淳朴的民风民俗。具体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把握诗中意境,还应跳出诗词本身,主动与诗人对话,在诗歌中寻找诗人所寄托的一种生命理念,通过多角度、深层次、全方位探讨,进行跨时空对话,实现與诗人的灵魂交汇,继而培养学生洁身自好、超越凡尘的高尚情操。
  具体教学中,在学生了解该诗大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以下问题:《饮酒》(其五)一诗中主要描写了什么样的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陶渊明在这首诗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体现了什么样的生命价值观?世人都喜欢做官发财,而陶渊明为何却要满足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方式呢?这样层层推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诗词内容,理解诗词主旨,还能从中感悟诗人那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通过查找资料,小组讨论,代表交流,不少学生从中深深感受到,诗人写《饮酒》,表面上是写自己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实际上是讽刺了东晋官场的险恶,还有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其实是一种逃避。在当时,对于诗人来说,保持自己的情操,唯有弃官归隐,才能逃避官场环境的迫害。当然,这也是对该诗的一种理解,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却要积极一点,教师要通过潜移默化、点拨引导的方式,让学生从中体验感知陶渊明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生命的豁达,学会正确对待挫折,正确对待人生。
  总而言之,古诗词中不仅隐含东方传统文化表达技巧,而且还蕴含着强烈的生命意识。针对古诗词教学,需要的不仅是让学生感知其文化因子,更重要的是让其生命精神得以激荡。具体教学中,教师需要认真研读教材,通过体验转化为自己的情感,让其在课堂中自由流淌,有效激发学生共鸣。
  (作者单位:浙江省兰溪市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 张 妤)
其他文献
中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关键时期,然而,国内学者指出,学生从小学升到初中后,因为要面临升学考试,学生功课变得繁重,需要做大量的练习来应付考试,导致不少学生减弱了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熟悉教学情境,尤其是了解学生,对于教学至关重要。Joan Rubin在1975年发表了关于“优秀语言学习者给我们的启示”(What the good language learner can teach us)一文
期刊
玩游戏也是学习,教师要有这个意识。一般来说,数学内容相对抽象枯燥,如果直接进行讲解,尽管学生能够理解,但兴趣必然不高。对此最好的方法就是践行生本理念,依照学习内容进行游戏设计,继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游戏中学习知识获取技能。  一、在游戏中学,感知数学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使学生有兴趣地学习数学,并从中感知其魅力,最好的方法就是玩游戏。借助游戏,可以将抽象变为直接,化枯燥为有趣;借助游戏,
期刊
体育教学中,田径运动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也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项目之一。但是田径活动较多,训练量较大,而且较为机械单一,如果直接组织进行,容易让学生感到倦怠。因此,教师要探索小学田径教学趣味化,有效激发学生对田径的兴趣,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教学目标顺利达成。  一、教学形式多样化,落实趣味运用  常规的体育教学,是一板一眼的教学与规规矩矩的活动,学生兴趣不高,大多是被动应付。因此,对于体育教学形
期刊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校教育的学习场所习得的、以人类文化遗产与现代文化为基轴而编制的教育内容,与生存于生活世界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作为关键能力的内核”。简单概括为: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借助学校教育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素养与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提出了相关的看法:核心素养的形成要求进行一生的学习,反过来讲,终身学习离不开核心素养。而核心素养的各个方面是有联系的,可以同时涉及多个领域;有求知的意识
期刊
在近几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发现每个班级中总有几个学困生跟不上课堂教学的“脚步”,尤其到了高年级,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是当下急需探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实践尝试  在接触了学生一个月之后,我对学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自己所教的五(1)班开展了“学生师徒结对”活动。该活动的宗旨是“帮助他人,快乐自己,共同提高”。活动让一些比较热心且数学成绩相对比较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首先就是要建立模型,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教学中让学生经历“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有助于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一、基于学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建模兴趣  
期刊
教师应该把课堂放置在什么地位呢?是职业?是事业?亦或是生活?是成长?教学虽然辛苦,但许多教师走进课堂就身不由己,滔滔不绝,十分陶醉,这更是人的本性使然、价值观使然、幸福观使然。  一、幸福课堂的样子  近几年,大家熟知的民主教育、尝试教育、赏识教育、愉快教育、主体性教育等,都是充满了人文化、幸福观的教育,暗合了幸福教育的价值追求。而教育上许多方面的失败,正是由于忽视了把学校教育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形
期刊
初中是学生接触化学知识的初始阶段,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尤为关键。但由于初中生对化学学科的认知是从零开始的,采用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法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因此,教师应当结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通过实验演示、家庭小实验等方法,让学生在浓厚的化学知识探索的氛围中,主动观察奇异的化学现象,提高思维能力,最终实现学生化学素养的提升。  一、联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  化学与生活密切
期刊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素材,进而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荷兰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教师只有充分优化数学素材呈现方式,才能有效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學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这样学生就会乐于参与到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去。生活情境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在屏幕
期刊
生态式区域活动是幼儿园区域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它在突出幼儿自主学习的前提下,着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幼儿教师在生态式区域活动中的指导行为,对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幼儿的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科学合理的指导方式,提高生态式区域活动的实施效果,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一、合理选用指导方法,培养幼儿学习信心  生态式区域活动具有自然性的特征,强调幼儿的能力在自然活动中获得生长,教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