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够唤醒学生的潜能,开启学生的心智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教与学气氛的和谐必须建立在师生互相信赖的感情基础上。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习惯需要教师长时间精心的培养,使学生学会收集、倾听、表达、反思、总结与评价。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参与 合作学习 策略
教学中,合作学习成为了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美国尼亚加拉大学的魏密提教授曾经指出:合作学习具有生命力的根本原因在于:这种教学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師讲,学生听”的格局。合作学习的成效如何,关键看学生是否掌握合作的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经过实践,我认为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要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小组学习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是小学生从个人单独学习转变为同伴合作学习与个体探索相结合的有效方式。要使合作有效,合作交流前就应有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独立的思考,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合作学习才能有坚实的基础,这样的合作学习才会有效。否则,在学生对问题还没有形成独立见解之前就急于交流,就容易被别人的观点同化,造成人云亦云现象。合作前的独立思考是非常必要的,它关系到合作交流的质量如何,只有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生对所合作的问题才能有一个较深层次的认识,让学生独立思考,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一种看法,合作时才能目标明确,才能将自己的思维与同伴进行交流,并在交流中学会比较,学会分析,学会辨别。只有当学生有了充分的个别思考时间,才能将自己的观点或观点雏形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去,这样才能真正体验到讨论给人带来的挑战性及与他人分享思想果实的快乐。
二、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和谐的参与气氛
合作学习是以大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为目标的,所以在课堂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为他们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调动所有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课堂上教与学气氛的和谐必须建立在师生互相信赖的感情基础上。教师用眼神、语言、动作鼓励和表扬学生,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信任感和自信心,缩短师生心理距离,使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开始积极的讨论,自觉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三、要组织和指导好学生合作学习
(1)优化组合,增强合作信心。一般来说,合作小组成员的构成要根据学习内容,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性格等因素,兼顾个体差异,能力互补的原则,便于学生在合作时相互积极影响,使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优势互补。采取分组的方式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静态合作小组和动态合作小组。静态合作小组的特点是小组成员与学习地点相对固定。这种小组合作形式便于节省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2)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作用。小组成员中可以设组长、主持人、记录员、中心发言员等。组长的人选一般为成绩较好、平时发言积极并有一定组织能力和号召力的学生。主持人主持小组讨论,分配发言机会,协调学习进程,要让小组内人人有事做,避免个别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泛泛而谈,又避免了后进生在小组合作中的搭车现象。记录员记录小组内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发言。中心发言员搜集组内意见,组织语言,然后向全班和教师汇报合作学习的情况。当然,过了一段时间后,学生要适当互换合作角色。
(3)在小组合作前,教师要做适当的讲述。讲述的目的主要有三:一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是告诉学生他们会学习什么,他们必须掌握什么:三是将信息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为学生尽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口提供必要的帮助。为了保证讲述的有效性,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呈现信息,一般情况下教师的讲述的量要适当,不宜太多太少,抓住学生在学习中需要记住或使用的重要内容来讲。为了提高效率和缩短宝贵的时间,可采用例子来增加讲述的清晰度,必要时在讲述结束前可向学生提问以确信他们理解了讲述的内容。
四、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习惯
学生的合作能力、合作学习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教师长时间精心的培养,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学会收集。合作学习最终要让各小组向全班交流,分享成果,那就需要课前收集一些资料。
(2)学会倾听。教学活动是一个多向互动的过程,它不但要求学生学会表达,还要学会倾听,学会倾听就是学会尊重别人。交流与倾听的能力如何关系到合作学习能否顺利进行。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我发现存在这几个问题:第一,有些学生争先恐后,碟碟不休地发言,只顾自己讲,不懂得听别人讲;第二,有些学生不懂得围绕讨论题适时论理,偶尔离题。在交流时,教师要培养学生轮流说,一个学生说,其他人必须认真听,因为学会倾听比学会表达更为重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应该成为每一位教师强烈的教学意识。合作交流时教师应参与到小组学习中,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学会倾听的训练。
(3)学会表达。仅仅会听是不够的,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会表达,说是表达的一种主要形式,合作中,一些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同学总是充当主要重要角色,他们发言机会多,而一些基础差的同学和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同学,他们说的机会是少之又少。教师要调动这些学生的参与欲望,培养他们敢说的勇气,要把一些简单易懂的问题让他们说,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当众发言的信心,久而久之,相信他们也会自信地主动参与到小组讨论交流中。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它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碰撞,从而迸发出火花,创造性解决问题,而且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也体会到集体的力量,从而培养合作的意识,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对他们将来参与竞争和培养团队精神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让我们的学生在合作中分享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参与 合作学习 策略
教学中,合作学习成为了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美国尼亚加拉大学的魏密提教授曾经指出:合作学习具有生命力的根本原因在于:这种教学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師讲,学生听”的格局。合作学习的成效如何,关键看学生是否掌握合作的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经过实践,我认为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要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小组学习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是小学生从个人单独学习转变为同伴合作学习与个体探索相结合的有效方式。要使合作有效,合作交流前就应有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独立的思考,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合作学习才能有坚实的基础,这样的合作学习才会有效。否则,在学生对问题还没有形成独立见解之前就急于交流,就容易被别人的观点同化,造成人云亦云现象。合作前的独立思考是非常必要的,它关系到合作交流的质量如何,只有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生对所合作的问题才能有一个较深层次的认识,让学生独立思考,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一种看法,合作时才能目标明确,才能将自己的思维与同伴进行交流,并在交流中学会比较,学会分析,学会辨别。只有当学生有了充分的个别思考时间,才能将自己的观点或观点雏形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去,这样才能真正体验到讨论给人带来的挑战性及与他人分享思想果实的快乐。
二、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和谐的参与气氛
合作学习是以大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为目标的,所以在课堂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为他们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调动所有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课堂上教与学气氛的和谐必须建立在师生互相信赖的感情基础上。教师用眼神、语言、动作鼓励和表扬学生,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信任感和自信心,缩短师生心理距离,使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开始积极的讨论,自觉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三、要组织和指导好学生合作学习
(1)优化组合,增强合作信心。一般来说,合作小组成员的构成要根据学习内容,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性格等因素,兼顾个体差异,能力互补的原则,便于学生在合作时相互积极影响,使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优势互补。采取分组的方式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静态合作小组和动态合作小组。静态合作小组的特点是小组成员与学习地点相对固定。这种小组合作形式便于节省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2)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作用。小组成员中可以设组长、主持人、记录员、中心发言员等。组长的人选一般为成绩较好、平时发言积极并有一定组织能力和号召力的学生。主持人主持小组讨论,分配发言机会,协调学习进程,要让小组内人人有事做,避免个别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泛泛而谈,又避免了后进生在小组合作中的搭车现象。记录员记录小组内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发言。中心发言员搜集组内意见,组织语言,然后向全班和教师汇报合作学习的情况。当然,过了一段时间后,学生要适当互换合作角色。
(3)在小组合作前,教师要做适当的讲述。讲述的目的主要有三:一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是告诉学生他们会学习什么,他们必须掌握什么:三是将信息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为学生尽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口提供必要的帮助。为了保证讲述的有效性,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呈现信息,一般情况下教师的讲述的量要适当,不宜太多太少,抓住学生在学习中需要记住或使用的重要内容来讲。为了提高效率和缩短宝贵的时间,可采用例子来增加讲述的清晰度,必要时在讲述结束前可向学生提问以确信他们理解了讲述的内容。
四、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习惯
学生的合作能力、合作学习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教师长时间精心的培养,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学会收集。合作学习最终要让各小组向全班交流,分享成果,那就需要课前收集一些资料。
(2)学会倾听。教学活动是一个多向互动的过程,它不但要求学生学会表达,还要学会倾听,学会倾听就是学会尊重别人。交流与倾听的能力如何关系到合作学习能否顺利进行。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我发现存在这几个问题:第一,有些学生争先恐后,碟碟不休地发言,只顾自己讲,不懂得听别人讲;第二,有些学生不懂得围绕讨论题适时论理,偶尔离题。在交流时,教师要培养学生轮流说,一个学生说,其他人必须认真听,因为学会倾听比学会表达更为重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应该成为每一位教师强烈的教学意识。合作交流时教师应参与到小组学习中,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学会倾听的训练。
(3)学会表达。仅仅会听是不够的,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会表达,说是表达的一种主要形式,合作中,一些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同学总是充当主要重要角色,他们发言机会多,而一些基础差的同学和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同学,他们说的机会是少之又少。教师要调动这些学生的参与欲望,培养他们敢说的勇气,要把一些简单易懂的问题让他们说,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当众发言的信心,久而久之,相信他们也会自信地主动参与到小组讨论交流中。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它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碰撞,从而迸发出火花,创造性解决问题,而且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也体会到集体的力量,从而培养合作的意识,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对他们将来参与竞争和培养团队精神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让我们的学生在合作中分享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黄全明,陈树宝.小学语文教育科研.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