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在教育知识管理中的应用模型研究

来源 :中国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itl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博作为Web2.0的一项新应用,已在新闻、教育等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依据微博的功能特性,立足于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分类、获取、共享、创新、存储与传递等六大方面,提出了基于微博的教育知识管理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分析,以期促进微博在教育知识管理领域中更深入的应用。
  【关键词】微博;教育知识管理;知识分类;知识共享;创新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9—458x(2011)08—0029—04
  知识管理最初出现在管理学领域,而教育知识管理是知识管理理念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是知识管理的衍生。“Jeremy Galbreath认为,教育知识管理就是运用技术工具对知识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存储,并通过电子网络广泛传播、利用的过程,知识和智慧的持续创造和传递贯穿于整个教育领域。黎加厚先生从社会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角度认为,教育知识管理是研究人类获取、传播、共享、利用和创造新知识的活动规律,管理有关知识的各种连续过程,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1]
  在组织教育知识管理时,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然而一些主客观因素使得教育工作者在共享知识时受到许多阻碍。譬如,大多数教育者缺乏保存个人知识的意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体会以及反思等没有被及时地记录,且零碎地存储于头脑之中,导致大量有用信息的丢失。及时保存此类信息是教育知识管理成功的先决条件。微博的兴起为此类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曙光,它使得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很少的时间通过手机等便捷设备快速保存零碎思想,便于日后利用。为此,我们应首先了解微博的特性,并对其应用于教育知识管理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确保应用效果最优化。
  微博(Micro-blogging)即微型博客,它源于Twitter,是博客的一种新形式,是基于Web2.0理念的网络社交平台。相比以往的博客而言,它允许用户通过IM软件(如QQ, MSN等)绑定、Web、手机等各种可连接网络的终端设备,用140个字符的内容来及时表达思想。
  从微博的发送特性上来看,微博具备了4A的元素(Anytime,Anywhere,Anyone,Anything),成为一种流动的互联网装置[2]。其中,Anyone指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消息的传播者和“跟随者”;Anywhere指微博允许用户通过多种可连接网络的终端设备向平台传递消息;Anything指任何一点带有零碎思想的话语都有可能通过微博迅速传播;Anytime,微博信息一般数秒更新一次,信息传递十分及时。
  一、微博的功能特点分析
  目前,微博已成为网络应用的又一新形式,其用户队伍迅速壮大,一些大型网站也相继开通了各自的微博板块,并成为网民相互交流和发布信息的重要渠道。从应用现状来看,其功能特点如下。
  ● 便捷性。微博网站的即时通讯功能非常强大,可通过Web网页、客户端、手机短信、手机上网、绑定IM工具、电子邮件插件等方式随时随地传送微博信息。如在“5·12”汶川地震发生后,Twitter上第一条关于地震的消息是在北京时间下午2点35分35秒发布的,比彭博新闻社快了22秒[3]。另外,微博还开放了API,方便微博用户利用API接口将信息转到其他网站上去。
  ● 用户的真实性与双重性。互联网的匿名性曾给网民带来极大的言论自由,而当虚假信息充斥互联网时,网民们逐渐对虚拟网络产生了极大的不信任。微博恰好把握了这一时机,其沿用SNS网站的实名制作法,在真实信息的基础上延伸更广、更深的社会网络。微博网站组建的大多是熟人间的真实网络,并且基于Web2.0“推”的思想,使得用户既是信息的发送者也是信息的接受者。[4]
  ● 内容微小且碎片化。140个字数的限制使得微博的内容微小化。同样,由于用户发送信息内容时间的零碎,致使其内容呈现碎片化状态。
  ● 跟随性。被形象地比喻为“背对脸”,如果把一个微博客看作一份报纸,则其跟随者可以看作这份报纸的订阅用户。微博客报纸所发布的信息被自动发送到跟随者的报箱中,而网络技术的发展还可以实现这份报纸一对一或一对多地与订阅用户的交流。[5]
  二、微博应用于教育知识
  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1. 多渠道的隐性知识显性化
  微博的出现使得用户个体表达思想的欲望可以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渠道全面地展现,应用于教育知识管理之中可有效解决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瓶颈。因为对于某一特定的隐性知识内容而言,我们总能找到一种适合它的显性化表现状态,而微博就能够提供使知识内容多状态表现的功能,使学习者可以利用微博的图片功能写图片日记、发布即时见闻等,或输入链接,直接发送视频,并可点击观看和收听。
  2. 碎片化信息的及时汇聚,实现海量信息的重组
  “虽然微博的信息是碎片化的、零散的(基于140个字数的信息量),且存在很多无用信息,容易导致信息泛滥,但是,如果这些单独的只言片语和大家关注的某个事件相关联,那么大量的信息在同一主题下便能汇聚成思想流;同样,微博通过个性化定制信息源以及通过转发功能将信息组织与传播链路的决定权交给了个体,又制定了信息流动的新秩序,实现了海量信息的重新组织。”[6]因此,碎片信息的及时汇聚并重组在一方面可以理解为显性知识的显性化,从显性化的过程中产生新的显性知识;从另一方面来看,碎片化知识也可以看做是某一个隐性知识的分解,然后对其逐个显性化,最后再基于分类技术归类,进而促进对知识的管理。
  3. 提供多项子应用且允许第三方软件的介入来促进交流分享
  这一点对于将微博应用于教育知识管理领域十分重要,就知识管理而言,它可以涉及知识获取、知识存储及知识分享等多个方面。然而微博所能够提供的功能应用并不能完全满足知识管理的各个环节,必然要考虑到其他技术应用的介入,这样就需要提供开放的API来允许第三方软件的介入。微博便能满足要求,它允许第三方的开发人员在微博平台上开发相关的应用,并以插件或其他的形式嵌入到微博之中,来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
  三、微博应用于教育知识管理的模型分析
  将微博应用于教育知识管理主要是让学习者以微博为中介,借助手机或电脑,随时随地进行知识获取、共享与创新等。笔者提出将微博应用于教育知识管理的模型(如图1),学习者可以利用手机或电脑通过网页、WAP网,手机短信彩信、手机客户端以及MSN绑定等方式在自己的微博上实时发布内容或是把自己的知识内容进行一键转发。此模型图中各要素合为循环过程,学习者首先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借助微博所提供的功能,将起始知识显性转化为陈述类、方法类、情感类等多种不同的知识类型,供学习者使用。
  模型的主体部分是以微博为核心的螺旋式循环知识链,加之以微博所提供的功能为技术指引,并结合知识管理领域中的知识分类、知识获取、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知识存储和知识传递等六大部分内容。
  
  1. 知识分类
  在微博中基于知识内容所建立的社区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 用户自身所跟随(Follow)的好友:通过跟随(Following)其他微博用户来构建个人的知识社区。因此,用户可以看到所跟随(Follow)的好友所发布的每一条消息。
  ● 跟随(Follow)用户的好友:其他用户可以阅读自身的消息以便决定是否要跟随(Follow),跟随者可以跟踪发送者所发布出的每一条消息。
  当学习者把知识发布至微博之后,其内容在总体上以时间为顺序进行排列,且可依据发送对象的不同将信息分为自己的内容和我关注的内容。然而它只是基于来源对知识进行了大体方向的归属,并没有针对网络文本的内容进行细分归类,使得用户在获取具体知识时有困难。可以利用微博所提供的开放API而将网络文本挖掘技术(数据挖掘的对象完全由网络文本这种数据类型组成)作为第三方软件引入,对知识进行分类[7]。当用户将信息文本通过微博传递到其库中,经文档预处理后会形成相应的文本特征集,再与新进信息文本进行关联分析及分类处理,以形成新的信息序列反馈给用户。
  2. 知识获取
  主要从搜索以及推荐功能两个方面(如图2所示)来分别阐述。首先从搜索角度来讲可分为:名字搜索,通过用户搜索功能使用用户名来搜索;邮件搜索,让微博通过用户的Email联系地址来搜索;关键字搜索,使用内容搜索功能来搜索含有关键字的消息,并可跟随这些志同道合的人;二度寻找,查看用户跟随的人的微博页面,并查看他们都跟随了哪些人,也许可以从中找到一些有价值的知识者。
  其次从推荐功能来讲主要是基于用户或是知识内容的推荐,因为在每月或每周,甚至每天都会产生出“感兴趣的人”和“热门话题”,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就是其他用户借助微博的推荐功能将他人的知识内容推给所需要的人,目的是能够让用户及时了解当前的热门词。
  
  基于上述描述虽然能够通过这样的途径找到相关的知识内容,然而其精确度并不是很高。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先通过组建有效的用户群,在寻找知识内容时可优先考虑从群组的用户中搜索相关知识,这样便可过滤掉一些无效资源。以新浪微博为例,在其应用中提供了“微群”——“微博的群组”,它能够聚合有相同爱好或者相同标签的朋友们,将所有与之相应的话题全部聚拢在微群里面,让志趣相投的朋友们以微博的形式更加方便地进行参与和交流。
  3. 知识共享
  在知识共享方面最基本的分享是记录用户的感悟和观点,使其跟随者能很快看到,并决定是否回复。比较系统化的分享是用户可以把博客等等都聚合到自己的微博上,组成一个完整的个人信息流。
  除此之外还涉及书签共享,它一方面可以共享人力资源即可通过书签找人,另一方面可以共享知识资源。在微博客中它提供了一种叫“微博书签”的应用,它是一个微博结合网络收藏夹的应用,可以帮助用户收藏自己喜欢的微博或其他的网页,使用户能够随时随地地管理、使用并和朋友分享网络资源,并且在用户使用微博分享知识内容的同时可以添加为书签。其中有部分微博还提供了对书签的管理功能,如“小小书签”,它能够帮助用户整理所发微博中的链接、抓取相关信息并将页面内容进行缓存,这些信息可以被导出到本地;同时,它还提供了“书签广场”,给用户呈现最新最热门的书签排行,因此完全可以以书签的形式来进行知识共享。同样还有一些微博提供了“分享按钮”功能,它只要将微博分享按钮嵌入到用户的网站里,当访客点击它就能将网页分享到微博,分享给他们的粉丝,这样提高了知识流通速度和共享的频率。
  4. 知识创新
  知识的创新往往来源于知识的关系网络,在知识与知识的相互关系中很容易便会产生新的知识内容。然而对于微博而言,它并不是基于关系图来进行知识创新的,而是以评论为基础,通过相互评论或是对评论的统计分析等来实现知识的创新。首先由某一主题引入知识点,通过用户之间的相互探讨、评述,进而产生出新的创新知识;其次随着评论数量的增加,可能会使某些用户对知识点的理解产生偏差,这样用户就需要被告之一个统计分析结果。那么用户在对知识进行思维判断的过程中便会有新的创新出现。
  虽然相互评论对知识的创新有一定的影响,不过要在评论内容的对比中产生出新的思想,这对用户而言无非是加重了他们的认知负荷,其实并不十分科学。那么,我们同样可以使它以第三方软件的身份,并借助思维导图的思想,让分类提取出来的知识特征形成知识网络,由此产生出新的逻辑联系即知识创新。
  5. 知识存储与知识传递
  绝大多数的微博都会提供这两类功能,不同的是所提供的存储和传递的形式各异。其中存储方面既可以利用微博自身所具有的微博库来存储知识,也可以通过与博客或是其他Web2.0的相关应用的联系来进行知识存储;知识传递可分为传递的形式和传递的知识的类型两个方面,其中传递的形式有基于手机短信的发布或评论、基于微博的转发或回复等,而知识的类型包括文字、图片、视/音频等,均可通过上述形式传递出去。
  特别是在知识传递方面,微博以“零时间”著称。比如在2010年1月的海地地震中,由于意识到微博用户发布消息的速度甚至比任何特派记者更快,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纽约时报》和BBC电视台等权威媒体当天均在官网开设专栏,专门刊登从海地首都太子港通过Twitter发出的消息和图片,试图用最快的速度、最简练的直接引语,描绘海地震后全景[8]。因此,微博在知识传递速度方面的独特性,是十分显著的。
  四、微博应用于教育知识管理
  领域的参考案例分析
  案例1:在Web2.0技术应用于教育方面有丰富经验的外国学者Carmen Holotescu和Gabriela Grosseck,为微博应用于教育的优势和缺点,提供了大量的实例论证。他们实地运用了一个专门为教育或企业设计的微博平台:Cirip.ro,此平台提供了许多的教育应用,如信息与知识管理,项目实践合作与交流,实时视频/音频消息,多媒体对象的嵌入,私人和公共团体等设施。同样他们也尝试了一些具体的实例,在实例中将Cirip.ro用作提高课程质量、提供实践社区和在线课程的平台,并且也强调了如何促进上述项目,如何将其他Web2.0技术整合到一起,以及如何评价学生的参与与合作。实践期间此平台拥有上千用户,其中绝大多数是学生和老师,且学者分别从集体合作活动、讨论参与等方面对微博所起的积极作用给予了事实论证,实施效果显著。[9]
  案例2:在美国的马里兰州蒙哥马利县,有一所拥有780名学生的Silver Spring国际中学,其中有位八年级的英语老师George Mayo,他使用了Twitter作为平台让他的学生合作写一个故事。他说,我的目标之一就是尝试在线合作写作。经过一段时间尝试使用博客之后,就转向了Twitter,他说Twitter就是他完成在线合作项目的途径。Mayo创建了一个叫做Many Voices的Twitter帐户,邀请他的学生和全世界的学生加入,通过向Twitter发送一句或两句话来不断地续写故事。最终,在来自六个不同国家的100多个学生的帮助下,于六个星期之内,仅仅以每次140字的写作限制,将故事续写完成。[10]
  类似案例在国内外还有很多,微博不仅仅是在教育方面有广泛运用,而且在商业、新闻等领域都有较为普通的应用,在此不再累述。这些实例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证明:将微博应用于教育知识管理的一些方面是完全可能的,目前微博应用于商业、新闻、教育等领域的案例中同样也蕴藏着教育知识管理的成分,可见其应用价值是比较可观的。
  
  
  参考文献:
  [1] 张红岩,张军辉,张新明. 教育知识管理与教师专业化[J].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3):43-45.
  [2] 孙卫华,张庆永. 微博客传播形态解析[J]. 传媒观察,2008,(10):51-52.
  [3] 程倩. 政府如何应对网络时代的传言危机[J]. 新闻爱好者,2010,(4):106-107.
  [4] 周旋. 论微博客的新媒体特征[J]. 新闻传播,2010,(3):45-47.
  [5] 卢金珠. 微博客传播特性及盈利模式分析[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4):58-62.
  [6] 李伟超,王兰敬. 知识资源共享的相关技术及概念[EB/OL].http://www.csscipaper.com/archives/library/19245.html.
  [7] 吴育芳,陆春华. Web文本挖掘研究[J]. 晋图学刊,2010,(5):34-36.
  [8] 刘佳. 海地微博效应[J]. 互联网周刊,2010-2-9:22.
  [9] Carmen Holotescu,Gabriela Grosseck. Using microblogging in education.Case Study:Cirip.ro.[EB/OL].http://www.cblt.soton.ac.uk/multimedia/PDFsMM09/Using microblogging in education.pdf.
  [10] Katie Ash.Educators Test the Limits of Twitter Microblogging Tool.[EB/OL].http://www.edweek.org/dd/articles/2008/06/24/01twitter_ web.h02.html.
  [11] Charlene Kingston.Twitter For Beginners. [EB/OL].http://www.crowinfodesign.com/downloads/twitter.pdf.
  [12] 黄令贺. 微博客及其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模式的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4:84-86.
  [13] 刘兴亮. 微博为什么这样火[J]. 电子商务,2010,5:9.
  [14] 赵战花. 微博客对新闻信息传播的影响探析——基于Twitter.com[J]. 理论导刊,2010,(4):93-95.
  [15] 张颖. 基于博客的教育知识管理及存在问题分析[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8):119-121.
  [16] 鲍平平. 教育知识管理的应用模式研究[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收稿日期:2011-04-15
  作者简介:曾睿,在读硕士;国桂环,在读硕士。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430079)。万力勇,在读博士,讲师,武汉纺织大学人文学院(430074)。
  
  责任编辑: 池塘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5-0-03  叙事诗《卡蒙斯》被认定为是葡萄牙浪漫主义文学时期的开端,其作者阿尔梅达·加雷特(1799-1854),他用自己的作品在葡萄牙促使浪漫主义这一新的文学思潮,取代表达悲情与恨的新古典主义文学,成为主流。此外,《viagens na minha terra》[1]这部作品,不完全遵从浪漫主义的
大佬们为啥喜欢说“不”?  一次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CEO罗德侠(Paul Laudicina)来华访问,我问:“可否用一句话说明白,企业如何保持长期成功?”这位曾在联合国、美国国会任职多年的战略管理专家语气微顿,然后说出了四个字:“不撞冰山!”  类似的案例还真不少:西点军校有一个著名的荣誉准则——不撒谎、不欺骗、不偷盗、也不容忍看到别人有前三种行为。巴菲特有“三不”原则——不负债、不做空、不懂不
摘 要: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美学在中古美学思想地图上占据着重要的一部分,本文试图从老子“涤除玄览”的观点出发,指出其通过对“为道”障碍的注意,发现涤除的工夫论,从而达到“玄览”的合道境界,以完善先秦道家的审美心理理论。  关键词:涤除玄览;老子;审美心理  [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7--02  在中国古典美学发展史中,先秦两汉作
摘 要:本文旨在从女性主义叙事学中限制性叙事视角出发,探讨女性作家伊迪斯·华顿如何在《纯真年代》中修辞性地使用这一策略。华顿充分发挥第三人称叙事中限制性叙事的优点,在文本中有力地渗透了她的创作意图,尤其是她想表达的强烈的女性意识。  关键词:伊迪丝·华顿;《纯真年代》;限制性叙事  作者简介:魏明(1988-),女,汉族,硕士,助教,为本文第一作者;鱼江江(1984-),女,汉族,硕士,助教,为本
摘 要:儿童文学的本质论是儿童文学理论的核心问题,探求的是儿童文学创作共通的生命哲学和审美意蕴。本文以秦文君的“成长小说”为例,从作家的儿童观、儿童与成人的关系和儿童文学的艺术品格三个方面探讨儿童文学的本质。  关键词:秦文君;成长小说;儿童文学的本质  作者简介:黄琪(1993-),女,山东青岛人,中国海洋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
摘 要:本文从德国废墟文学短篇小说《面包》中的谎言入手,通过对男女主人公的谎言及对“过错”的反应进行分析,剖析战后德国民众的普遍心性,从而对纳粹、战争、废墟对人的心灵创伤进行痛彻反思。  关键词:谎言;过错;心性;废墟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0-0-01  《面包》是沃尔夫冈·博歇尔特的代表作,写于1946年,此时的德国刚
摘 要:本文以作者外祖母邵爱芝女士口述为事实,介绍了70年代至今,宁县东部山区年俗的变迁,力求在中国传统年节风俗的大致外框下,发现一些富有异趣和地方特色的年俗表现,并在此基础上简单探讨40年以来乡村年俗遗失与发展的原因。  关键词:年俗;变迁;祖先崇拜;鬼神信仰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7--01  “春节节俗的建构既与广泛
摘 要:《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品,其中鲁滨逊在孤岛中的艰苦奋斗激励了无数人,这种孤岛模式也为人深深喜爱,新作品《火星救援》在世界引起很大反响,和孤岛神似的火星也值得深思,本文试在解读孤岛模式背后潜藏的规律还有新变化。  关键词:鲁滨逊漂流记;火星救援;孤岛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4-0-01  一六五九年九月
摘 要:纳撒尼尔·霍桑和艾米莉·勃朗特这两位作家都是十九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家。他们几乎同时崛起于大西洋彼岸的不同国度。《红字》和《呼啸山庄》是他们的成名作品,两部小说有很多的共性。它们都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意向来表现主人公刻骨的“爱”和“恨”。这也是浪漫主义的一贯传统。本文以爱为切入点,对两篇文章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两篇文章中存在的相同的两种爱——纯洁的爱和世俗的爱,并分析了两种爱之间存在的矛盾性。揭
摘 要:宋懋澄在《九钥集》、《九钥别集》[1]中的孝子故事,有用奇谋“以妻易母”之孝,也有敬鬼神“割股疗亲”之孝,小说结尾还常用“论赞法”来表明自己的观点。通过对《盛重之传》和《吴中孝子》中“孝子”方式各异的行孝行为进行孝道之“问”的再审视,宋懋澄的重“孝”轻“情”、“理”和移孝于忠的孝道观跃然纸上。  關键词:宋懋澄;《吴中孝子》;《盛重之传》;孝子;孝道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