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观念 在反思中不断成长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527236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工作复杂、艰辛、繁忙,需要耐心、细致、认真、负责地付出心血和劳动。然而,精心的劳作、辛劳的汗水换来的结果却常常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甚至事与愿违。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下面结合班主任工作实践,谈一谈班主任工作的感悟:
  一、掌握爱的技巧,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
  没有爱的教育是不可能成功的,而只有爱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有人随机抽取120名教师,问:“您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被试者回答“是”。同时向这120名教师所教的学生进行调查:“你能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吗?”回答“体会到”的仅占10%。
  这项调查说明爱的教育要把握分寸、讲究方法。班主任仅仅有爱心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把对学生的爱定位在合适的位置上。
  走进学生的心灵,分担学生的痛苦,分享学生的成功,关注学生的一生,严爱结合,使学生对老师不是敬而畏之,而是敬而爱之,教育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爱学生是班主任的基本道德和职责,爱和严并不矛盾,两者相互交融。爱而不严不是真正的爱,藏起一半爱不等于丢失一半爱,班主任只有懂得了爱的教育艺术,在纠错中完美,在完美中升华,才能春风化雨、收获成功。
  二、注重班级细节,是搞好班级管理的主要方法
  中国道家创始人老子有句名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西方人说:“上帝存在于细节之中,注重细节可以使我们离上帝更近。”可见成功的秘密蕴藏于无数的细节之中。
  在班级管理中,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有的只是没完没了的小事、琐事,要通过对一件件小事的重视、管理和教育,来实施对学生的养成教育,通过一个个的细节来培养学生一种种的良好习惯,让好习惯成为一种自然、一种规范,从而成就良好的班级风貌,建立良好的班集体,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服务,让班级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
  在班规中对班级的上课纪律、课间和早晚自习纪律、事假、病假、迟到、早退、旷课、值日生职责、组长职责、仪表、奖励等方面的要求以及违反规定的处理办法都应有详细的规定。但如果没有严格、认真的细节执行,细化的班规难以成为现实。因此,在班级内还要建立一套班级监督和自我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机制,班主任随时过问,以防止班规变成摆设。班主任还要经常对学生进行细节教育,并提出细节方面的具体要求,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走进学校,他们不仅要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做人的道理。在一项学生调查中,学生问老师的“一大不明白”是:“老师,您要求我们在集会时保持安静,可您自己却为什么总在队伍后面叽叽喳喳?”相信这些现象我们会看到:有的老师答应学生的事却不兑现;有的老师服饰随意,要么不修边幅,要么过于暴露;有的老师办公桌上杂乱无章;有的老师当着学生的面抽烟……试想,如果我们自己尚不懂得做人要遵守诺言、言谈举止要谨慎小心、要体谅他人,又怎能让学生信服我们讲的那些“要爱祖国,要尊敬他人,要诚实守信,要注意仪表”等等大道理呢?
  可以说,班级管理是由一个个细节组成的,细节管理包含在班级管理的全过程。班主任讲求细节不一定会使班级管理成功,但成功的班主任必定讲求细节。
  三、善于反思得失,是班主任少走弯路、接近成功的捷径
  心理学家说,如果你每天花费一个小时,完全思考某一问题,五年后你会成为那个领域的专家。
  作为一个班主任,我们从忙乱、疲劳、烦恼和迷茫中走出来的不二法门就是学会思考。
  首先要思考我们的工作对象。班主任会遇到各种新问题,因为我们的学生是与时俱进的,从80后到90后,以后会到00后。作为今天的班主任,我们面对的是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学生,他们的眼界更开阔,学校、教师不是他们唯一的信息源和影响源。随着我们的教育对象发生变化,班主任的思维需要不断地更新,学生不想听“想当年”之类的话,我们不思考研究他们,就会因为频段不一样而出现代沟,影响管理的效果。其次班主任还要学会思考自己。有一句成语是“人贵有自知之明”,做到自知是很难的,正因为很难,所以才可贵。班主任要在思考中研究自己工作的得失,认识自己工作的特点,认识自己的特长、优势,了解自己的短处、劣势,扬长避短,才会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工作方式,做到“吃一堑,长一智,增一招”,使自己逐步成熟起来。
  有人说:“如果你只有一把锤子,你会把所有的问题当成钉子。”班主任不能只有一把锤子,把所有的问题都看作钉子,每天都在砸钉子、拔钉子;而要做到锛凿斧锯样样俱全,做到长了可锯、短了能接,因人而异,朽木雕新。只有事前思考,才能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做到沉着、冷静。正如有人说“一分钟的思考能抵得上一小时的唠叨”,思考并养成思考的习惯便能使既忙碌又繁琐的班主任工作轻松起来。
  总之,当我们满怀激情、踌踏满志地走上班主任的工作岗位时,就意味着踏上了一条理想与现实并存、鲜花与荆棘交织的人生旅途。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班主任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神圣职业,愿我们以神圣的态度,在这神圣的岗位上,把属于我们的那片园地管理得天清日朗,以使我们无愧于自己的学生,以使我们的学生无愧于生命长河中的这段历史!
其他文献
林肯认为:如果一个人决定实现某种幸福,他就一定会得到这种幸福。班主任如何才能拥有幸福感?对待工作“三心二意”便是幸福的法宝。“三心”指的是童心、爱心和责任心;“二意”指的是诚意和新意。  一、童心是幸福感的发源地  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写道:“每个儿童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没有重复,各有特色。如果这个世界显示在你面前,如果你感觉到每个儿童都有个性,如果每个儿童的喜悦和苦恼都敲
期刊
编者按:新课程改革需要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使用,但也需要探究式的课堂模式,二者如何有效结合才能达到我们所要的课堂效果呢?为此,笔者在探索中想借一堂实验课也是效果颇好的《文化创新的途径》来展示展示。    【教学目标】理解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明确创新的根本途径。  【教学重难点】文化创新的途径;怎样看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教学
期刊
摘 要:探索性学习是一种具有多重意义的活动,对于幼儿而言,是他们主动经历世界,从自己的周遭生活和教师提供的环境中主动地观察和尝试探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应从幼儿兴趣与需要出发,为幼儿提供具有多样性、层次性、趣味性、简约性与多功能性的丰富的探索材料,随时给予灵活有效的指导与支持。   关键词:幼儿教师 探索性学习 教学组织策略    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幼儿的
期刊
摘 要:在语言教学中,灵活运用电教手段,充分发挥电教手段的优势,已成为提高语言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下面我结合自己从事的电化教学实践,谈谈电教手段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一、运用投影、音乐等多媒体创设情境,调动幼儿多种感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二、运用电视录像创设情境,突破时空限制,开阔幼儿视野,发挥语言教学的美育功能。三、灵活运用电教手段,再现情境,突破教学难点,巩固幼儿的学习兴趣。总之,运用电教手段
期刊
“语文科是语言学科,同时也是思维学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学生总体语文水平的关键。如果我们的学生拥有思维的主动性、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独创性、广阔性、批判性和灵敏性等等,那小语这门学科所提供的文化养料,就足以使学生在智力和情意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可见,小语教学中,如何激发、调动学生的有效思维,把课堂变成学生自由思维的天地,让课堂不断爆发出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使学生
期刊
所谓边学边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一边学习一边进行实验的教学组织形式。这种教学方法近年来在很多地方得到了推广和应用。笔者从2008年下学期开始尝试这种教学形式,总的认为,学生在这种形式下,自己通过动眼、动脑、动手、动口(以下简称“四动”)去获取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用实验方法探索物理知识的能力。下面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一、边学边实验的教学功能  1、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
期刊
摘 要:主题墙是记录幼儿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载体,是主题得以顺利开展的媒介,它承载着我们的教育意图,并能引发幼儿获得经验上的提升、能力水平上的提高。  关键词:主题墙 环境创设 幼儿园    环境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资源,它是幼儿每天所接触的,幼儿的身心发展、社会化发展以及个性发展,无一不受到它的影响,因此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活动起着重要作用。幼儿园的环境包括幼儿园的一切,即幼儿园的人、事、物、
期刊
曾有专家大发感慨:现在我们的一部分语文课都是游离于文本之外的。文章写得很美,写得很有深度,但是我们老师在讲课中却不能够引领着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中去。  通过对课标的学习,我体会到阅读教学应着力于两个转化。一是将课文的语言文字转化成生动的画面,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直面文本,通过阅读、理解、体验、想象,将语言文字转化为个性化的感性的生活画面、人物形象,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能透过形象感悟到背后隐含的思想、
期刊
历史是人类生活和斗争的记录。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社会教育,既是从学科特点出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也是继承和发 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客观要求。   人的社会活动领域无限广阔,社会生活方式多种多样,到处充满着可供审美的对象。古往今来的风流人物,多如繁星的民族精英,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璀灿思想和精神风貌,是我们进行社
期刊
摘 要:教育孩子孝敬父母需要学校和家庭两方面的努力,要让孩子多参与实践活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教育孩子 孝敬父母 参与实践活动    现在很多父母埋怨孩子没有孝敬之心,事实确实如此。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独生子女逐渐增多,人们的孝敬意识渐渐淡薄,父母对子女的宠爱不断升级,在社会上形成了敬老不足、宠少有余的风气。表现在学校,是相当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个人利益至上,不关心集体和他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