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海市第二中学(北京八中北海分校)广西北海536000)
【摘要】自从夸美纽斯创造班级授课制以来,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一直成为传授知识的主要方式,其表现形式就是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它的弊端在于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其实,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而且也是一个情感的交流过程。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善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因此,要善于抓住积极因素,鼓励学生大胆设疑、探索,使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充满喜悦,学习的需要得以实现。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列宁也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热情”是一个人积极探求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为现实、最为活跃的心理成分,它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学生有了学习热情就会产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那么在学习过程中伴随的只能是消极厌学的情绪。[1]因此,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调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对搞好数学新教材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本文,就笔者在教学中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谈谈几点看法。
一、关心爱护学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讲:“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由于学科的特点,常常给学生以古板、严厉的印象,若在教学中又总是板着面孔,课堂气氛就会显得很紧张,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也会很远。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便产生了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久而久之,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对学习数学丧失兴趣。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倾注极大的热情,要多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可能的话,经常与学生进行一些集体活动,产生亲和力,这样学生才能喜欢这位教师,进而喜欢数学这门课程。要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劳动,多征求学生意见,尽量满足学生学习心理上的需求,使他们觉得自己是被重视的、被关心的,从而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特别是一些后进生,教师更应该循循善诱,特别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要经常运用表扬、奖励的手段鼓励学生,这样才能使他们从怕上数学课转变为爱上数学课,对数学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爱护学生是进行数学教学的前提,是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关键。当教师的情感倾注在数学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时,学生就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二、创设情境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热情
“热情”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热情,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2]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当成为教学中随时随地的一项任务。
营造和谐的情景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手段。为此,每节课我们都应以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走进课堂,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轻松愉快的笑容,适度得体的形体动作来营造课堂气氛,把学生的心牢牢地固定在课堂上。同时我们还应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潜在的求知欲,使之自觉地去思考,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此外,教师适时的表扬、鼓励,对学生学习给予肯定的评价,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三、激活课堂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之美
1、课堂设计要巧妙,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就要充分利用好课堂,通过巧妙的课堂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的审美感受。具体到中学数学教学中,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利用丰富文化知识、社会知识,通过互动、网络等手段,将数学中抽象的问题熟悉化、生活化、具体化、直观化。比如,在讲相对、相向、追击这一类型题时,让两个学生做进行演示,就可以很轻松地让学生了解到三者间的不同,在丰富课堂的同时也为学生带来了更多的体验与乐趣,加深了他们对数学的情感。
2、教学方法要多样化。孔子的教育理论中提到“因材施教”,这是说不仅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数学信息具有多样性,教师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内容,尽可能采用激励、对话、合作与协商的方法,变知识的拥有者、真理的代言人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合作者,从而使学生更方便、快捷地感知教学活动中所要传达的信息,起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开展竞赛,学习效果反馈,稳定学习兴趣。高中生正是喜欢展示自我、荣誉感强的阶段,教师可针对这一特点在课堂练习时可采用以:口答题和抢答形式,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外,如果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就可以强化其健康的学习动机,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这就是学习效果的反馈作用。因此,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效果的及时反馈是调动学习热情的有效办法,它可以使学习的兴趣连续不断,使学生保持主动精神和主体地位。所以,我们应该在考试或测验后及时认真阅卷,作出较详细的阅卷记录,尽快地进行讲评,力争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通过课前提问、课堂作业等多种形式来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评比学生的思维敏捷程度,考察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解题思路和技巧。运用这些形式能有力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不甘落后的上进心。
4、让学生产生数学学习的成功感。
学生的学习是认知和情感的结合。每一个学生都渴望成功,这是学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为各类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不失时机地为他们走向成功搭桥铺路,想方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
四、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学习技能的形成
教育学研究证明,学生学习情感的形成,在很大基础上得益于学生良好学习能力的养成。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要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基础上,使学生学习情感获得一定的锻炼,提高学生学习情感的水平。因此,教师要将学生学习能力的训练,作为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的重要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训练形式和指导方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领会解题方法的要领,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能力提高的同时,实现学生学习情感的提高。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进行阅读的身体方法,抓住关键字词,进行题意分析,为解决问题做好铺垫;要注重学生探索实践活动的指导,教会学生探究的方法、要领,步骤等,进行目的性、针对性探究活动。如在讲解“设(A>0,ω>0)的图像在y轴正半轴上的截距为1,在y轴右侧的第一个最大值点和第一个最小值点分别是(,2)和(,-2)。(1)求f(x)的解析式;(2)将y=f(x)的图像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3,再将所得的图像沿x轴正方向平移π/3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y=g(x)的图像,写出g(x)的解析式。”问题时,教师让学生进行问题的作答,学生在理解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条件关系,得出解答问题的策略为:(1)题可根据正弦函数的性质,确定振幅、周期、再由曲线上的点(0,1)求出问题的值,同时要注意求解时要抓住 这一条件。(2)体可以利用函数图像的评议和伸缩规律逐步进行求解,得出问题的答案。这种让学生进行独立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学习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和提升,提高了教学实效。
【摘要】自从夸美纽斯创造班级授课制以来,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一直成为传授知识的主要方式,其表现形式就是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它的弊端在于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其实,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而且也是一个情感的交流过程。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善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因此,要善于抓住积极因素,鼓励学生大胆设疑、探索,使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充满喜悦,学习的需要得以实现。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列宁也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热情”是一个人积极探求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为现实、最为活跃的心理成分,它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学生有了学习热情就会产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那么在学习过程中伴随的只能是消极厌学的情绪。[1]因此,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调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对搞好数学新教材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本文,就笔者在教学中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谈谈几点看法。
一、关心爱护学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讲:“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由于学科的特点,常常给学生以古板、严厉的印象,若在教学中又总是板着面孔,课堂气氛就会显得很紧张,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也会很远。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便产生了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久而久之,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对学习数学丧失兴趣。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倾注极大的热情,要多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可能的话,经常与学生进行一些集体活动,产生亲和力,这样学生才能喜欢这位教师,进而喜欢数学这门课程。要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劳动,多征求学生意见,尽量满足学生学习心理上的需求,使他们觉得自己是被重视的、被关心的,从而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特别是一些后进生,教师更应该循循善诱,特别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要经常运用表扬、奖励的手段鼓励学生,这样才能使他们从怕上数学课转变为爱上数学课,对数学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爱护学生是进行数学教学的前提,是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关键。当教师的情感倾注在数学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时,学生就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二、创设情境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热情
“热情”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热情,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2]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当成为教学中随时随地的一项任务。
营造和谐的情景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手段。为此,每节课我们都应以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走进课堂,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轻松愉快的笑容,适度得体的形体动作来营造课堂气氛,把学生的心牢牢地固定在课堂上。同时我们还应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潜在的求知欲,使之自觉地去思考,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此外,教师适时的表扬、鼓励,对学生学习给予肯定的评价,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三、激活课堂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之美
1、课堂设计要巧妙,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就要充分利用好课堂,通过巧妙的课堂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的审美感受。具体到中学数学教学中,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利用丰富文化知识、社会知识,通过互动、网络等手段,将数学中抽象的问题熟悉化、生活化、具体化、直观化。比如,在讲相对、相向、追击这一类型题时,让两个学生做进行演示,就可以很轻松地让学生了解到三者间的不同,在丰富课堂的同时也为学生带来了更多的体验与乐趣,加深了他们对数学的情感。
2、教学方法要多样化。孔子的教育理论中提到“因材施教”,这是说不仅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数学信息具有多样性,教师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内容,尽可能采用激励、对话、合作与协商的方法,变知识的拥有者、真理的代言人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合作者,从而使学生更方便、快捷地感知教学活动中所要传达的信息,起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开展竞赛,学习效果反馈,稳定学习兴趣。高中生正是喜欢展示自我、荣誉感强的阶段,教师可针对这一特点在课堂练习时可采用以:口答题和抢答形式,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外,如果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就可以强化其健康的学习动机,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这就是学习效果的反馈作用。因此,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效果的及时反馈是调动学习热情的有效办法,它可以使学习的兴趣连续不断,使学生保持主动精神和主体地位。所以,我们应该在考试或测验后及时认真阅卷,作出较详细的阅卷记录,尽快地进行讲评,力争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通过课前提问、课堂作业等多种形式来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评比学生的思维敏捷程度,考察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解题思路和技巧。运用这些形式能有力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不甘落后的上进心。
4、让学生产生数学学习的成功感。
学生的学习是认知和情感的结合。每一个学生都渴望成功,这是学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为各类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不失时机地为他们走向成功搭桥铺路,想方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
四、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学习技能的形成
教育学研究证明,学生学习情感的形成,在很大基础上得益于学生良好学习能力的养成。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要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基础上,使学生学习情感获得一定的锻炼,提高学生学习情感的水平。因此,教师要将学生学习能力的训练,作为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的重要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训练形式和指导方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领会解题方法的要领,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能力提高的同时,实现学生学习情感的提高。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进行阅读的身体方法,抓住关键字词,进行题意分析,为解决问题做好铺垫;要注重学生探索实践活动的指导,教会学生探究的方法、要领,步骤等,进行目的性、针对性探究活动。如在讲解“设(A>0,ω>0)的图像在y轴正半轴上的截距为1,在y轴右侧的第一个最大值点和第一个最小值点分别是(,2)和(,-2)。(1)求f(x)的解析式;(2)将y=f(x)的图像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3,再将所得的图像沿x轴正方向平移π/3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y=g(x)的图像,写出g(x)的解析式。”问题时,教师让学生进行问题的作答,学生在理解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条件关系,得出解答问题的策略为:(1)题可根据正弦函数的性质,确定振幅、周期、再由曲线上的点(0,1)求出问题的值,同时要注意求解时要抓住 这一条件。(2)体可以利用函数图像的评议和伸缩规律逐步进行求解,得出问题的答案。这种让学生进行独立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学习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和提升,提高了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