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应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 :学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_k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通过感性形象和观念形象来反映和把握客观事物的思维活动。语文教学是一种形象化的审美过程,形象思维的运用与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很多学生在写作时往往感到无从下笔,即使勉强“挤”出一些凑字数的语句也是枯燥无味的。这主要是由于他们脑海中积累的表象太少或不善于将有用的表象提取出来,以致 An image thinking Thinking through the emotional image and the concept of image to reflect and grasp the objective things thinking activities. Chinese teaching is a kind of visualized aesthetic process, and the applic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image thinking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Many students often feel unable to write when writing, even if barely “squeeze out” some of the words together are boring. This is mainly due to the small number of appearances accumulated in their minds or their inability to extract useful appearances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远程开放条件下高等数学教学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分别从教学内容,网上资源建设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教学改革的措施和方法.
本文从警校学生外语学习现状着手,结合警校学生的思想特征,提出推进柔性管理理念,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和外教的互动性,使其在和谐的氛围中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从而提高聘用效
小学生正处于心智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能让学生受益终生。就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课和其他课程比较而言,这门课有着很强的德育功能。本文分析了小学思想品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证据形式面临着高科技的挑战。电子证据开始慢慢为人们所关注。对于电子证据的法律定位问题,学界的争议比较大。本文概述了学界存在的几种主要学说,即“视听资料说”、“书证说”、“物证说”、“独立证据说”、“混合证据说”及“电子证据定位七分法”,介绍了这些观点的合理的地方以及笔者认为的不合理之处,最后试图对电子证据做出一个合理的法律定位,即把电子证据和视听资料两种证据类型整合为第
《穷人》一文主要表现了人物的美好心灵,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文章语言朴实无华,却感人至深。对于这课的教学,要重视预习,加强朗读,认真解析人物特点,从而感悟人物的
摘要由近期诸多的公共事件所引出的“第三方调查”为完满解决纠纷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可以说这也是社会的进步,体现了民众监督意识的觉醒。但是,也应当看到现行第三方调查仍处于雏形,具体做法上还存在不少弊端,同时也面临不合法定程序、不具法律效力,甚至有人认为妨碍了公权力的实施。本文着重从法理方面談谈如何看待这一新生事物以及怎样解决这一矛盾。  关键词公共事件 第三方调查 合法性  中图分类号:D920.4
摘要本文在比较和评析当前关于牵连犯处断的各种观点的基础上,根据罪数判断标准理论,对牵连犯的各种情形进行解构,并提出了相关见解。  关键词牵连犯 处断原则 判断标准  中图分类号:D9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4-277-02    我国刑法学界关于牵连犯的理论争议由来已久,新刑法颁布至今,仍有不少涉及这方面的研究,问题的焦点仍集中于牵连犯处断原则的确立。本
摘要测谎是否侵犯隐私权的争论十分激烈,本文认为测谎并不必然导致隐私权的侵犯,但仍应对测谎进行严格限制以保护隐私权。  关键词测谎 隐私权 隐私权保护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4-280-01    一、什么是测谎  所谓测谎,是指专门技术人员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受测者回答其所设置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测谎仪器设备记录由交感神经引起的血压、脉搏、呼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历史教师也要与时俱进,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探究学习自主性的培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新课程
摘要本文通过对利益型诈骗案件的分析,论证利益型诈骗是否构成诈骗罪。从利益型诈骗与财产型诈骗的区别和财产性利益是否可构成诈骗罪的犯罪对象着手,分析财产及财产性利益,并从我国法条、修正案的规定和刑法与民法的关系上加以证明,论证该案例是否构成诈骗罪。  关键词财产性利益 犯罪对象 利益型诈骗  中图分类号:D9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4-279-01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