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超越影响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ting198198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江花月夜》作为“初唐的顶峰”(李泽厚《美的历程》),已被读者和评论家从各个方面将它的美和意义指向阐释得清晰明白,但它作为“孤篇盖全唐”的顶级之作,永远有着说不完的话题。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据说是南陈后主陈叔宝所创的宫体诗,以宫庭为中心,以艳情为内容,主写君主的欢娱生活,其原诗已不传,而这一诗题却被传承下来。史列“暴君”之一的隋炀帝也写过两首《春江花月夜》并流传下来。其中一首是这样的: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暮色中的江水舒缓的流淌,岸边的春花百花齐放,这时月亮的清辉随着江水流逝,涌动的潮水泛着点点星光。面对表面平静的一江春水,经历了政治的血雨腥风的隋炀帝一定察觉到了它的暗流涌动,回首前朝频繁的政权更替,他预感到了自己也必将“月去星来”。一个“暮”着字,大概预示着苛政统治下隋王朝的未来。诗歌的情绪流露着些许失落和伤感。
  与隋炀帝同时期的才子诸葛颖也写过一首《春江花月夜》:
  花帆度柳浦,结揽隐梅州。月色含江树,花影覆船楼。
  这一首诗突出了树、花在月的笼罩之下,幽美而静谧,更加贴近《春江花月夜》这一诗题,但却不免有些脂粉气。
  这两首诗都仅用五言四句,短小的篇制,写出了作者在春江花月之夜的内心感慨。时事造人,在那样的历史条件下,不论是君王还是才子,都不可能写出大气磅礴的诗篇。
  任何一部经典作品都是对前人的超越,任何一个优秀作家都是在借鉴、继承基础上实现创作题利的拓展、创作思患的升华和创作手法的创新,并用他成功的作品对后人产生着深远、深刻的影响。
  不知道张若虚是不是受以上两首诗歌的启发才创作了他的《春江花月夜》,但我们从他的诗歌中可以明显地看出他对隋炀帝“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的改造,“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而“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则是对“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的创新,张氏改五言为七言,增加了诗句的内容含量,表达从容不迫,格局豁然开朗: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抱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婉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诗人人手擒题,就题生发,开篇就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诗人用细腻的笔触,由远及近、从大到小、从天空到江面、由动到静,创造了一个旷远、空明、澄澈、高洁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恬静幽美。
  与隋炀帝相比,同在春江之畔,月夜之下,张若虚的诗歌体现了大唐王朝走向兴盛的蓬勃活力和浪漫热情,显示出盛世才人的气定神闲。
  自《诗经·陈风·月出》将月亮带进诗歌之后,中国诗人们便与月亮结下了不解之缘。它不断地被人格化,被意识化,被赋予许多社会属性。诗人们仰望月亮,思绪万千,联想绵绵。月亮几乎成为诗人笔下不可缺少的意象,成为诗人灵感的源泉。作为怀人思乡、人生哲理、生命意识、宇宙自然的承载物,“月亮”这一意象让多少诗人流出思乡的泪水、发出思考的叹息。
  望着清明澄澈的一轮孤月,张若虚自然地产生了对人与自然、宇宙关系的思考:“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而这关于人生哲理的思考也不是张氏首始,曹操的《短歌行》中叹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植也在他的《送应氏》中悲叹:“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竹林七贤之一阮籍在他的《咏怀》诗中说:“人生若尘露,天地邈悠悠”。诗人们无一不是对个体生命如朝露般短暂而发出悲观无奈的感叹。张若虚的超越之处就在于他将个体生命连接起来,使生命变成永恒,且富于变化,而宇宙却有着亘古不变的遗憾,“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使这一有些令人悲观的命题变得乐观了起来。也对后人的生命意识、人生思考产生了一种积极指向。
  在张若虚质朴平静、若有所思的提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一哲学话题之后,又有了多少诗人在月夜,在酒后,在异乡,也发出同样的思考和质问。李白《把酒问月》“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欲问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令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诗仙的这几句诗,恐怕是对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前几句的变形吧?只是在他醉态可掬的质问中,天真之下仍掩饰不住对生命短暂的无奈。苏东坡则在比张若虚浪漫、比李太白清醒之时,不疾不徐地举杯相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三杯两盏之后,苏大诗人将人世、人事看透、看明,“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暗圆缺,此事古难全!”相信,苏轼也一定是受到前辈的启发吧,只是诗人性情不同,身处环境不同,诗中体现的风格、情感也有所不同罢了:张氏诗歌流露着大唐盛世之初的雍容与自信,李白诗歌隐含着对风云际会的迫切希望和怀才不遇的淡淡失落,而苏轼的诗歌则显示出诗人经历了坎坷之后的豁达,更加具有大家风范。
  其实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不仅仅是从诗题和内容上对前人有所继承、借鉴和超越,更重要的是他的艺术手法被后人总结为《春江花月夜》之格,纷纷效仿。但最终还是未能超出其右。其中最为明显的是苏轼被誉为中秋咏月诗中的上乘之作的《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甚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咋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肫风回岂复坚。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将虫)呜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苏轼的这首诗,从月升到月落,既形象地描绘了中秋之月,又生动地记述了中秋人事。诗歌开篇入题,“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明月尚未跃出东山,却已见瑞光千丈,作者用剪影的手法描绘出了群山之高、秋月之明。“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转眼间,明月腾空,乱云离散,天公明眸,冷看世间。虽然今夜“西南火星如弹丸”,“千灯夜作鱼龙变”。但诗人却“曲折无心逐浪花”,感叹着“明月易低人易散”,“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全诗二十八句,四句一韵,共换七韵。
  不论从内容还是外在形式,苏轼的这首咏月诗都采用文学评析的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之格。一个是海上明月,“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一个是月出东山,“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一个是潮涌月出,“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一个是月出云崩,“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一个是“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一个是“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一个是“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疑惑,一个是“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的感叹;一个是“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乐观,一个是“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的苦恼;一个是离人相思,一个是兄弟互慰;一个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的浪漫柔情,一个是“明朝人事随日出”、“对月题诗有几人”的豁达互慰……
  两首诗都是以月亮为线索来结构全篇,从月升到月落,从天上到地下,从自然到人生,张若虚写春天的浪漫,苏东坡讲秋天的故事;张若虚同情月下的思妇游子,苏东坡介绍中秋的民俗民风;张诗质朴自然,明白晓畅,苏诗多用比喻,想象独特;两诗情景交融,人我杂出,诗情顿挫,低回酣畅,激越哀婉。
  至此,已不难看出苏轼仿《春江花月夜》之格的痕迹,和张若虚对后代诗人的启发和影响。
  甚至清代大文学家曹雪芹也曾借林黛玉之手,让她拟《春江花月夜》之格,写作《秋窗风雨夕》,抒发其一无所有且体弱多病、孤苦无依的愁苦情怀。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尺破秋窗秋梦绿。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谁家秋院无风八?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连霄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总之,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它不仅对中国的诗歌艺术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对乐曲、舞蹈等相邻艺术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与《春江花月夜》同名的音乐、舞蹈,被不断地演绎着、传颂着……
其他文献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各民族长期以来共同劳动、生息、繁衍在这片广袤、神奇、可爱的土地上,在缔造我们伟大祖国的历程中做出了卓越贡献。勤劳、勇敢、善良、智慧的藏族人民是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是有着辉煌灿烂、悠久文明历史的古老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和其他兄弟民族一起,共同铸造了祖国的繁荣、富强、文明和进步。而独树一帜的华热藏族更是藏族中的骄傲,她是历史的光荣、现实的宠儿
期刊
丧葬异风    神奇的天葬  天葬,是江源藏区流行最普遍的一种安葬形式。藏家信民一生虔诚修习,祈求死后能到“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的“西方极乐世界”中去。而天葬的过程,则寄托着他们的这种希望。天葬的仪式,也可以说是送死者升天的仪式。  笃信佛教的藏家牧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坐化”。但对于一般信民来说,“跏趺而化”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在人刚刚死后,也就是在尸体未僵硬之前,即由僧人或死者家人和近亲至
期刊
在三江源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着勤劳勇敢的汉、藏、回、土、撒拉、蒙古、东乡、保安、哈萨克等40多个民族的人民,他们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艺术。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为主要内容的民间文学,更是在经过三江源各族人民世代口耳相传、创作加工后不断得到完善、丰富和发展的精神成果,从而成为各族人民“口传的历史”,承载了这块土地上古老的文化信息,同时也记录了先民们繁衍生息的艰难历程。  
期刊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青海人,从小就酷爱“花儿”,那一首首感人肺腑,推人泪下的山野情歌,在我青春萌动时就冲击着我的心灵。记得二十世纪50年。代初我在国立师范上学的途中,就是哼唱着“花儿”进入了校门,并对音乐课情有独钟,不到两年就较熟练地掌握音乐方面的视唱、记谱、作曲等基本知识,并有歌曲创作处女作发表。后经不懈努力,在歌曲创作中有所成果,这与我一生迷恋“花儿”,在花海丛中漫游、探索、追求是分不开的。那时
期刊
文化转型是当下的一个热门话题,它是指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文化的发展产生危机和断裂,为寻求新的发展而转向横向开拓。文化转型与世界打破垄断经济和政治势力,进而形成多元文化的格局息息有关。自从上个世纪中叶以来,世界上发生了与过去任何历史时期都无法比拟的巨大变化:电脑主宰大工业生产,高速发展的电脑电讯、多媒体、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世界进入信息时代;殖民体系、“欧洲
期刊
懂得音乐的人常常把音乐作品的节奏比作是音乐的脉搏,换句话说也就是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我觉得人们这样的比喻是恰好不过的。他们不把节奏和钟表的滴答声相比,而是和脉搏相比,是有理由的。在我们生命存在的每时每刻,我们的脉搏都在跳动,每个健康的人脉搏的跳动是很均匀的,在心绪稳定的情况下,基本上保持在七十次上下;当兴奋一些时,跳得便略快一些;安静时,则跳得慢一些,这些正常的伸缩都是合理的。音乐节奏也是如此。一首
期刊
昆仑文化作为一个学术体系,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一个令人心驰神往、一个令人回肠荡气的文化,她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深远影响。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有关昆仑文化的学术专著越来越多,影响力越来大,昆仑文化因其丰富的内涵和研究潜力,被称为金色的文化。  “昆仑”在我国早期的文献中写作“崑崙、崐崘”,从字形就可以看出,它与山是分不开的。昆仑文化的主要载体无疑是昆仑山,这就是伟大昆仑文化的真髓精义。昆仑神
期刊
一个高明的作家,他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往往不一定需要什么惊天动地的事物,而能够通过一些细微的小事,去刻划人物形象。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作家,他在《孔乙己》、《阿Q正传》、《社戏》等小说中,抓住人物“偷”这一小的事件,各臻其妙,达到了解“借一斑略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的艺术效果。  一、语言不同,“偷”出了人物性格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好的人物语言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花边文学·看书琐记》)
期刊
家庭琐记    姓氏·佛名与俗名  生活在玉树高原上的藏人,不但有名,而且大都有姓。在一个家庭中,除外来女性外,子女皆随父姓,而且世代相袭,与汉俗无异。但其家庭成员的名字却互不相关。不但丈夫与妻子、父母与子女毫无关系,即使同辈人的名字,也毫无共同之处。而在不同辈数的名字中,若有同音同字者,他们也从不忌讳。  当地藏人的姓氏,与汉人的某些姓氏一样,大多原是本家族的名称,但在藏族地区,这种“家族”的最
期刊
蓬莱县令王立德中毒身亡,刑部派汪堂官前往勘查。但汪堂官并没追查到什么线索就回京交差。在他回京之前,在京中任户部郎中的王县令的弟弟王元德突然失踪,据说还盗走了大量库银。不久,在京官中传出了风声:王县令兄弟两人合伙做了见不得人的事,怕暴露真相,于是一个自杀,一个潜逃。  当时,做了一年大理寺丞的狄仁杰,为查明王县令的死亡事件,主动要求到蓬莱县接任县令。  代理县令的主簿唐祯祥向上任的狄仁杰报告,前任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