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呼唤创新教育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400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泽民同志曾经这样说道:“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这番话对我们在教学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如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依据学科特点,找出创新教育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开放教学——创新之前提
  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培养创新精神的方法有许多。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施开放教学,都应是第一位的。开放式教学,是一种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为基础,使人才培养适应市场经济社会需要的现代教育。它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与自主发展,学校提供多样化课程,教师扮演指导者角色,保证学生在更广阔的时间、空間、信息资源学习情境中自定目标、主动发展。
  开放教学首先是教师思想的开放,要致力于建立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能消除学生自卑、胆怯、懒惰和依赖的心理,能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充分地展现自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呵护每一位学生的自尊,给学生以最大的信任,充分满足学生的表现欲,灵活、巧妙、适时地用鼓励性的话语或肢体语言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即使学生的创新性想法失之偏颇或偏激,教师也应该先赞扬他们的创新精神,让学生享受心灵的自由,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继续参加。教师的思想开放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开放才能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二、质疑问难——创新之关键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这是亚里士多德的不朽名言。北宋哲学家张载言:“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有疑点,有问题,才能有思考,也才能有创新。质疑问难是锻炼思维、发展思维、培养自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古人云:“学贵善疑。”质疑问难是学生思维活跃的体现。教学时我总是不失时机创设氛围,创造机会让学生质疑问难。
  例如:教学《小稻秧脱险记》时,我让学生质疑。学生经过思考便提出问题,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泛,显得不着边际,不是教材的重点和内容,笔者就引导他们围绕课文重点进行提问,学会提出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有的学生问道:“既然是脱险记,那小稻秧一定是遇到了什么危险?最后究竟有没有脱险呢?”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很有探讨价值,笔者便认真地组织学生讨论,长期不断鼓励学生积极质疑,让学生质疑问难的质量不断提高。
  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又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养成了质疑的习惯和敢问的态度,逐步形成善问的品质。
  三、想象丰富——创新之核心
  想象是创新性思维的主要品质之一,没有想象就无从谈起创新。激发、保护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氛围让学生大胆去想象,让学生拥有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在这个广阔的空间里能够感受生活,能够交流感情,碰撞出创新的火花。如教学《小露珠》一文后,笔者以小露珠为话题,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再创作。经过这样联系现实的训练,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改善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实现了认识能力的飞跃和突破。
  灵活的思维方式与创新密切相关。一个人如果只会唯唯诺诺、按部就班,是形不成创新能力的。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该大张旗鼓地鼓励学生大胆猜测,敢于求异,打破思维定势,多角度思考问题。同时,教师又要善于挖掘那些具有探索性、解题策略多样化、答案不唯一的问题,积极寻找多元化的思路,让学生在求异思维中形成创新能力。
  四、探究学习——创新之途径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课程理念,一种学习素质的培养要求,一种学习方式。它的特征是以学生自主学习或者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培养思维能力为核心,它是课堂教学中最为提倡的教学方式。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要想把探究性落到实处,教师就必须找准切入点。一般来说,我们可从以下几点去切入。
  我们可以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角度对课文内容和主题进行讨论;可以多侧面地探究课中人物、人物性格或旨意表达;可以从求异的角度探究课文中已成定论的看法;可以从课文出发进行有创意的读法、学法交流;可以针对课文难点组织合作讨论学习;可以从发散的角度探究,发现一篇课文的美点、妙点、弱点、疵点;还可以从课文内容出发向课外延展,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
  运用这种教学方式,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l.选取恰当的教学资源。对于教本的处理,教师要富于创新。要把握好主体,突出重点,明确难点。
  2.学生探究的问题要恰当。一节课问题不可过多、过泛、过浅、过深。探究问题的确定可先由学生质疑,然后进行选择,也可由教师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讨。
  3.在探究过程中,教师的作用重在组织、指导、适时参与,切忌主观地将学生的探究引入自己的思维定势中。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其他文献
史料教学就是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以教材基本内容为基础,以丰富的课内、外史料为依托,以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进行深入剖析的学习能力为目的的总的过程。关于开展史料教学的论著、论文屡见不鲜,都有关于开展史料教学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观点,也引起了教师和学生广泛的关注。然而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不论是教学还是考试,却产生了不同的效果。  笔者拟就从新课程下进行高考复习的角度,从教学和应试的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标准以新的形式和内容编排,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客体的教学原则对传统的教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现代的教师要改变教学传统思想观念,准确地把握新课程标准,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得到充分发展,构建勇于探究、合作竞争学习的新模式。  关键词:地理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运用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与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
期刊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是讲究情感同生活相结合的,利用情感教学能有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文章在新课程改革背景的基础上介绍情感教学法定义的内涵上,提出情感教学包含的“导、读、猜、讲、谈”五个步骤,指出当前情感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应用中的现实意义,并指出在新形势下如何将情感教学有机渗透到语文教学中的实施途径。  关键词:情感教学 初中语文 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要激发学生的学习
期刊
《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国家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试点先行、动态调整”的原则,选择部分地区和高校开展重大改革项目试点,各地也纷纷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确立项目进行改革试验。我市在实施“探索建立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等2个国家级教育改革试点项目的同时,于2011年初在全省率先启动了13项市级改革试点,取得一定成效。结合区域改革的探索和实践,笔者就其策略
期刊
有一位外国科学家,教学时喜欢把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告诉学生,甚至对有些问题事先不做准备,当场与学生一起解决,深得学生的好评。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想让学生掌握最真实而且科学的思维方法,而这恰恰也是素质教育向我们提出的要求——还给学生一个“真实”而科学的思维过程。在数学习题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得到一个“真实”而科学的思维过程呢?  一、按照思维的“三层次说”展示数学思维,培养学生解题的思维程序  心理学的研究
期刊
地理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向学生传授自然现象和社会经济现象的结构、相互联系、空间的分布规律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知识。在地理教学中应用地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地图作为地理信息传递的载体,它所表达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具有空间区域分布的任何现象,都可以通过地图加以表现,这就决定了地理教学中地图应用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地理学科的突出特点是图文结合,地图是地表图形的描绘,它所起到的作用是语言文字无法表
期刊
摘要:进入21世纪后,随着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逐渐升华与完善,新的课程标准的孕育产生,我们这些在教育一线的教师们都进行着不懈地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试验。随着交际教学法的推行,基于任务的教学法逐渐在英语教学中得到提倡并逐步得到发展,还成为了当今英语课堂教学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归纳总结“任务型教学”在《广州市小学英语》中的实践与探索,对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
期刊
新课程提出了“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并列的、互为支撑的目标。它们的关系可以形象地表述为:情感与态度是认识的根本,过程和方法是認识的枝叶,知识与技能是认识的花果。三者相辅相成,互为联系,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如何把地理教学三维目标和谐统一,统盘考虑,切切实实地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落实、体现,是摆在我们地理教师面前亟须解决的问题,结合自己新课程的教学实践研究和深刻反思
期刊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应用得最多的学习方式,它是一种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教研室统一组织的学习,再加上自己的实践、探索,渐渐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对转化学困生、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有着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组合作 新课程改革 平等意识  近几年,由于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对学生娇惯的原因,造成了学困生太差、太多,如何提高学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新课改”的浪潮扑面而来。形式的改良让我们的数学更有趣味,更加趋近学生们的心理,但是,数学的终极目标是要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所以,让“数学思想”走进我们的课堂,才是我们数学课的本质。  关键词:新课改 数学思想方法 渗透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新课改”的浪潮扑面而来。从宏观的理念,到实际的教学行为,“课改”几乎是无处不在。我们欣喜地发现,课改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