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宗教建筑是有灵魂的,那是一种崇高而完美的力量,是宗教空间的感召力。这种感召力从亘古而来,产生于空间艺术之中,以神性通达为线索,贯穿天国与人间。
圣城耶路撒冷:知性旅游地
耶路撒冷是一座圣城,作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种宗教的圣地,具有极高的象征意义。无论是犹太教哭墙,抑或是穆斯林的万人背天朝拜,这里的宗教气氛叫人惊叹。原来,信仰真的可以这样深刻地改变生活。
耶路撒冷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历史古城,它的魅力在于它的厚重和神秘。耶路撒冷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海拔835米,面积158平方公里,人口60万。四周群山环抱,由东部旧城和西部新城组成。新城有许多工厂、办公楼、住宅和现代建筑物,旧城由城墙包围,仍保有中世纪城市的样貌。老城被一层城墙围绕,城墙内有基督教区、穆斯林地区、犹太区、亚美尼亚区和圣殿。
今天的耶路撒冷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关于该市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前19世纪的埃及诅咒祷文和前14世纪的亚马拿泥版。根据《圣经》记载,在以色列人入住耶路撒冷之前,曾有许多民族在这里混居。
自从前10世纪,所罗门圣殿在耶路撒冷建成,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教信仰的中心和最神圣的城市,昔日圣殿的遗迹西墙,仍是犹太教最神圣的所在。基督徒也相当重视耶路撒冷,因为根据《圣经》记载,这里是耶稣受难、埋葬、复活、升天的地点。伊斯兰教也将耶路撒冷列为麦加、麦地那之后的第三圣地,以纪念穆罕默德的夜行登霄,并在圣殿山上建造了2座清真寺——阿克萨清真寺和圆顶清真寺来纪念这一事件。
三大宗教都认为耶路撒冷是亚伯拉罕的殉难地。哭墙是犹太人凭吊历史的地方,被视为心目中最神圣的地方。基督教教徒认为,救世主耶稣基督在耶路撒冷受难和升天,所以把这里看作是最神圣的地方。而在穆斯林心中,此地是先知穆罕默德神秘夜行的目的地和伊斯兰教庄严的圣地之一。
在这座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圣城里,古老的石料建筑见证了数千年的历史沧桑,数不胜数的古迹、圣地和祈祷场,表明了耶路撒冷对于犹太教徒、基督教徒和穆斯林的意义。
圣墓教堂
“悲痛之路”一共有14“站”。全长约1公里。是从耶稣背上十字架的地方开始(第一站),被押往各各他山接受死刑的路。每一站都有一个标有罗马文的盾牌。
圣墓教堂,又称“复活大教堂”,耶稣坟墓所在地,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基督教大教堂之一。位于以色列东耶路撒冷旧城。圣墓教堂是耶稣基督遇难、安葬和复活的地方。传说耶稣被害前,就是沿着“受难之路”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一步步艰难地走向刑场的。
当时耶稣所传之教被罗马帝国镇压,耶稣背负十字架走向刑场的路上对耶路撒冷的姑娘们说:“耶路撒冷的女子不要为我哭泣,当为自己和自己的儿女哭。”
圣墓教堂的正门大厅是苦路的第13站,这里有一块膏油石,叫做“涂油礼之石”,是一块蔷薇色的石灰岩板,当时耶稣的尸体被人从十字架上取下,就被放在这块石头上。耶稣在被埋葬之前,在这块石头上被浸满沉香、没药以及圣母玛利亚的泪水。这块石板不大,刚够躺下一个人,石上悬挂着几对硕大的灯台,分别属方济会、希腊正教和亚美尼亚教会所有。22 Tourism Overview
圣墓大教堂殿堂内部庄严凝重且幽邃深沉,一些油灯和蜡烛作为照明,烛影摇红,一切都显得影影绰绰。朦胧中,但见殿中石柱纵横,圣龛处处,遍布着大量传说中的圣迹和遗物。基督教已经分为了很多的教派,大家都奉圣墓大教堂为圣地,因此长久以来就争相在此占地盘,所以也就造成了圣墓大教堂里面的大教堂里套着小教堂,不同的教堂又都归属不同的教派。
教堂正厅东角的半圆形台阶上去,有一块突出地面约15米高的巨石,这块巨石就是被称为“骷髅地”的“各各他”石,耶稣当年就是在这块巨石上被钉死在十字架的。
当时耶稣的鲜血渗入了石缝,在石上永久地留下了殷红的石纹,据说上面能够看出一个人的轮廓,那就是耶稣的影子被印在了这块石头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基督教徒一进门便跪倒在这块石板前,他们不住地抚摸、用嘴亲吻着。因为长年就这样,所以久而久之,在人们的不断抚摸和亲吻下,这块石板看上去变得格外光滑。
耶稣的十字架被放在入口右面的台阶上面。祭坛下的银圆盘就是当时的地方。每个来这里的人都会跪下来,亲吻或者抚摩这块祭坛下面的银圆盘。各各他教堂也在圣墓教堂里面,北侧的台阶下有一块巨大的红色大理石,是为耶稣抹香油的地方。上面是9盏标有十字记号的乳白色的灯。背后还有一幅巨大的表达当时情景的马赛克画。非常多的朝圣者跪在这里,亲吻石板,感受最真切的主的气息,甚至在这里痛哭得不可自已。
TIPS:
开放时间:8:00~17:00,门票免费。
看点:耶稣去世及埋葬的地方。多个古老教堂的组合建筑群。
最早在公元336年建成。但经过多次的战争和大火破坏,现在我们见到的,都是在1808年重建的。它主要分为古罗马长方形教堂,殉教教堂和内有耶稣墓的复活教堂,还有地下的,怀念最初的建筑制造者海伦娜的圣海莱娜教堂。
在耶稣墓前面的礼拜堂中,有一个卵形的很大的石杯,这就是当时所谓的“世界的中心”,也叫世界的肚脐。
哭墙,犹太人的圣地
有人说,耶路撒冷就像一块磁石,吸引着全世界的宗教,但却又是这种独有的气质,给曾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犹太人,带来了无数的苦痛。
整座城墙高大约15米,长约52米,通体都是大块石料堆砌而成,由于经过了2000年的风雨,墙面上有很严重的风化痕迹,很多地方甚至长出了野草。墙的前面是一片空旷的广场,要想走进广场,必须要先经过一道安检,而且要戴上一顶帽子才能靠近哭墙,门口的箱子里准备了很多的纸帽子供游客使用。
哭墙被分为3个部分,最左边是一座图书馆,里面堆满了犹太教的经文典籍,墙体部分则被分隔成了两部分,分别供男性和女性使用。而在墙的最右侧,则有一个小小的入口通向Dome of Rock,有警卫把守,用当地巴勒斯坦人的话说,走过那个门,就离开了以色列,走进了巴勒斯坦。
耶路撒冷犹太教圣迹哭墙又称西墙,亦有“叹息之壁”之称。公元初年,欧洲人认为耶路撒冷才是欧洲的尽头,而这面墙则是欧亚分界线。哭墙高约18米、长50米,中间屏风相隔,由于犹太人相信哭墙的上方就是上帝。所以凡是来这里的人都一律要戴小帽,因为他们认为,让脑袋直接对着上帝是不敬的。而且女人祈祷完要倒退着离开哭墙,以示对上帝的敬重。祈祷时男女有别进入广场墙前,男士必须戴上传统帽子,如果没有帽子,入口处亦备有纸帽供应。
清晨时分的哭墙前,总是站满了犹太教徒,在这里轻轻地抚摸着墙壁,默默地祈祷着,怀念着,充满了宗教的神秘色彩;白天碧蓝的天空下,黄色的墙体,黑色的教徒,构成了一幅和平的画面。
此时此刻,一切都是那样的平静,放下手中的武器,告别战争吧。站在出口处回望,夕阳西下,哭墙和远处的伊斯兰教的萨赫莱清真寺矗立在一起,被余晖敷上了一层暗红色,那样的安详,那样的让人叹息。
TIPS:
开放时间:24小时 门票免费
进入要通过安检。并要注意穿无袖衫和短裤不许进入。祷告的区域是男女分开的:男左女右。男士必须要戴帽子,如果游客没有,可以在过了安检后,在下斜坡的路中央,有免费的小纸帽子领取,但很容易被风吹走。
看点:哭墙其实是犹太教的圣殿,被古罗马的一个将军毁了后,仅残留的一堵墙。当时犹太人只允许每年有一次的机会来到这里祈祷。现在,当地的犹太人也大多每天在这里祈祷,缅怀被大屠杀的先辈,和追忆民族苦难。异乡回来的犹太人,更是在这里放声痛哭。墙的缝隙,也塞满了世界各地的人民的许愿。
萨赫莱清真寺
耶路撒冷城内共有38座清真寺,其中最著名、在伊斯兰世界最有影响的清真寺有两座,一座是萨赫莱清真寺,另一座是阿克萨清真寺。
萨赫莱清真寺也叫“圆顶清真寺”,坐落在耶路撒冷老城区,是伊斯兰教著名清真寺,也是伊斯兰教的圣地,坐落在耶路撒冷老城东部的伊斯兰教圣地内,在阿克萨清真寺以北300米处。穆斯林称为“萨赫莱”,意为“岩石”,故亦称“岩石清真寺”;犹太人和基督徒称为圣殿山;数百年来,欧洲游客称之为奥马尔清真寺。它一直是耶路撒冷最著名的标志之一。
清真寺的圣石,据说有穆罕默德的足迹和大天使加百列的手印的痕迹。而圣石下面的洞穴,据说是圣人亚伯拉罕、大卫、所罗门、穆罕默德等人祈祷的地方,穆斯林称为“灵魂之窗”。
“当末日审判来临时,所有的灵魂都将集中在这里。”清真寺内北门正面地板的绿色石头是“天国的瓷砖”。传说穆罕默德曾在这块石头上钉进19个金钉:“当金钉全部销售的时候,地球将回到原来的混沌状态中。”而现在,只剩下3个钉了。清真寺的大理石柱子,如果大家留意看的话,每根的颜色,高度和厚度均各不相同,很是有趣。
圆顶清真寺是现存于世的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穹顶高54米、直径24米,也是少有的没有高耸得直逼云霄的宣礼塔的清真寺。自公元7世纪修建以来,一千多年里几经翻修,圆顶清真寺由木屋顶变成了今天美丽的金色穹顶,承载了穆斯林的虔诚与兴盛。麦地那令人惊叹的克尔白朝拜盛况,虔诚的教徒填满了尖顶、穹顶、立方体以外的画面。
行摄吴哥窟,穿梭于巨阵宗教建筑群
吴哥窟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宗教建筑群,依据印度教的世界观而建。在柬埔寨古代高棉王朝都城的其他一些地方,很多建筑物被茂密的丛林取代,吴哥窟庞大的庙宇就坐落在炎热、潮湿的雨林中部的空旷地带。
主庙被一排排围墙包围,它的一些巨塔形似含苞欲放的荷花,是高棉民族引以为骄傲的精湛建筑。庙内有许多雕像、台地、工廊和庭院,均呈对称布局。吴哥窟的长廊外部雕有丰富多彩的印度教神像和神话传说。整个庙宇由大石块砌筑而成。石块间的缝隙严密,没有使用任何粘合物。
吴哥窟是高棉王苏利亚瓦尔曼二世在公元1113年所兴建的。当时的高棉王朝比同时代的欧洲还要先进,苏利亚瓦尔曼二世动用全国最好的工匠、彩绘师、建筑师及雕刻家,历时37年才建成完工。整座建筑是用巨石一块块砌成的,没使用石灰水泥,更没使用钉子梁柱,充分展现了古人的建筑巧思。它位于柬埔寨与泰国的交界处,因此一直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按印度教的说法,世界的中心是一座位于大海中的高山,这座高山就叫“须弥山”,是众神仙居住的地方。须弥山四周有四岳,日月在山腰间运行,其周围是四
TIPS
食:旧城外,餐馆非常多,特别是旧城外的西北面和北面,晚上这里有非常热闹的跳蚤市场:特色的吃的很多:烧烤,炸丸子,夹馍,便宜且非常好吃。还有以色列最有名的St.Peter's Fish(烤白鱼),若做得正宗的话,鱼的嘴里应该是含着一枚银币的。
行:游览建议最少3天:老城加圣殿山一天半,橄榄山加新城一天,补缺补漏半天。如压缩时间至2天的话,会非常赶。不能细细感受这个千年的文明古城和里面的古迹.而且在古城里,你刚去到的话,没有办法不迷路。会来来回回浪费你很多的时间。所以充裕一点时间是很必要的。
购:旧城里面的小商铺非常多,特别是“悲痛之路”上更加是热闹得不得了。但很多的商人都会将旅游纪念品的价格开得虚高几倍,等你还价。
大洲,这便是吴哥窟主殿五座宝塔的设计蓝图。此外,高山也被七重山、七重海一层层地围绕,最外层的山是铁早山,是世界的边缘,但这里指的是环绕着主殿而建的重重回廊和护城河了。
吴哥窟的三重回廊中,处处是雕刻精美的浮雕可做小品拍摄题材。其主题从欢乐的天堂到凄苦的地狱,从至尊的国王到平凡的庶民,另外还有天神的欢愉、史诗的传说、光荣的圣战、市井的喧闹等,都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褪色的石墙上。
吴哥窟通俗分为“大小吴哥”,上述的佛脸是属与巴阳(榕树)庙的“小吴哥”的,“大吴哥”最明显的标志就是5座长得像玉米穗的尖塔,也是圣山的象征,凡人想上这圣山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吴哥皇城时期的庙堂,楼梯建得又高又陡,大约只有一只脚的宽度,再加上60°左右的坡度,边爬边让人直流冷汗。攀爬主殿时,必须手脚并用,两手慢慢地扶着上面的阶梯,两脚再接着亦步亦趋地向上前进,几乎是五体投地地在阶梯上向上爬。
大吴哥窟主殿前是一座“田”字形的走廊,要从这重重叠叠的走廊登堂入室进入主殿也同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得再次手脚并用爬上约7 0°的斜度,阶面狭窄、梯级又高的石阶。东西南北任何一座石阶皆可爬上吴哥窟的主殿,但这些石阶中只有西向的石阶有细细的扶手,不想“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人还是用此石阶为妙。
如此庞大的吴哥窟,除了精神领域的功能外,也应该是有实际用途。有人认为这是陵寝。由于它的入口朝西,因此有学者推断吴哥窟实际上是一座陵寝,但至今尚未有任何丧葬文物出土。不过,西面在柬埔寨代表死亡,故推测吴哥窟称为“葬庙”。
但也有人认为,苏利亚瓦尔曼二世建立吴哥窟只是为了供奉印度教的维希奴神,由于维希奴神的代表方向是西方,所以吴哥窟是当地系列古迹里少数大门朝西的建筑。这个说法也受到部分学者的支持。
不一样的颐和园
颐和园是北京城里家喻户晓的园林,因为司空见惯,少人探究它的建筑风格。当我们潜心了解它的背景,再去游玩,才发现别有洞天。
颐和园可谓命运多舛。它原是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公元1750年,乾隆将这里改建为清漪园。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1888年,慈禧太后重建改称今名,作消夏游乐地。到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烧毁了许多建筑物。1903年修复。后来在军阀、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解放后不断修缮。
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呈现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基本框架,水面约占四分之三,园中古树掩映,亭、台、楼、阁、廊、榭等古建筑错落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是代表性建筑。
园中主要景点大致分为3个区域:以庄重威严的仁寿殿为代表的政治活动区,是清朝末期慈禧与光绪从事内政、外交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以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等庭院为代表的生活区,是慈禧、光绪及后妃居住的地方。以长廊沿线、后山、西区组成的广大区域,是供帝后们澄山、西区组成的广大区域,是供帝后们澄
TIPS
最佳旅游时间:柬埔寨地处低纬度地区,属热带气候,11月至4月是冬季,吹较干凉的东北季风, 平均气温为25℃~32℃,是最佳旅游季节。5~9月是雨季,酷热潮湿不宜。
开放时间:星期一到星期五早上7时30分或者8时开业,直到17时或者18时休息。通常在12时和14时午饭时间小休。商店开业较早,在18时和22时之间打烊。
门票:进入吴哥窟有通行券售,分为七日、三日、一日3种,依序为60美元、40美元、20美元。
交通:去吴哥窟租嘟嘟车是不错的交通工具,车资便宜又可以享受徐徐凉风。
怀散志、休闲娱乐的苑园游览区。
乾隆因为一生6次南巡,酷恋江南景色,尤其对杭州西湖格外钟情,因此在他所经营的园林中,均不遗余力地追求再现江南山水风景和园林艺术之美。
清漪园为北山(万寿山)南湖(昆明湖),西面是西山诸峰。但是,万寿山的山体比较低矮,也不够延展;昆明湖的水面大致为东南斜向的狭长形状,山与水的关系有些疏离。乾隆便下旨将湖山整治工程与治水工程相结合。首先将湖面向东、向北大大扩展,一直抵达万寿山的南坡;然后将挖出来的土方堆在山的东半部,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山的形状。结果是湖面更加辽阔,山更壮伟。
然后,他在湖面西侧增添了一道几乎与西湖苏堤一模一样的西堤,也把昆明湖划分成“里湖”和“外湖”,而且又加了一道支堤,进一步把外湖分为两个部分。这样昆明湖就和杭州西湖一样,变成了有内外几层的“重湖”了。还有人说,考虑到杭州西湖中有几个大小不同的岛屿成为重要的点缀,清漪园在挖湖堆山的同时,也特意在水面上保留了3个大岛和2个小岛。其实,把湖水分成里外湖还有另外一个作用,就是为了把水引向山旁、山后,达到“山环水抱”的格局。
“山环水抱必有气”,这是中国传统风水的重要定律。含蓄、环抱、积蓄、有情,然后必然有勃勃生机。这种思想既是中国园林文化之大极,也是中国文化之要义。
200多年后,现代人又挖掘到了颐和园深层的建筑意义:福山寿海。俯瞰颐和园,昆明湖外轮廓就像一个桃子,西堤像是桃子的中缝,昆明湖的入水口像是这个桃子的蒂一样,而出水口就像桃子上歪着的尖儿。昆明湖北岸的轮廓线呈拱形,就是蝙蝠的头部,两翼伸展就像是蝙蝠的翅膀。陆元甚至还从图中找到了蝙蝠的两个小爪子,即两翼各有的伸出水面的亭子——对鸥坊和鱼藻轩。颐和园里有很多这种题材的雕刻,比如有扇门上的图案是5只蝙蝠围绕着1个寿桃,寓意五福捧寿,这是颐和园地貌的秘密。
还有人还觉得颐和园的山行水系更像一幅太极图,昆明湖和万寿山分别组成了太极图中的S形的阴阳两部分。如果说这种猜测多少有些臆想的成分,那么昆明湖上3座仙岛的设置,则无疑是道家希求长生不老思想的体现。自秦汉宫苑中模仿海上三山而形成的“一池三山”形制,始终是历代皇家园林中山水布局的主要样式,颐和园中有南湖岛、藻鉴堂和治镜阁3座鸟屿,分别象征了神话中海上的蓬莱、方丈、瀛洲3座仙山。
与园中少量体现的道教、儒家意味相比,祝寿礼佛才是这个园子的主题。在《万寿山清漪园记》里,乾隆对三山五园的功能有详细的划分:畅春园用来侍奉母亲,圆明园用于处理朝政,清漪园和静明园用于“散志澄怀”。而清漪园中大面积分布的宗教建筑,使祀神礼佛也成为其重要功能之一。
乾隆以祝寿来报恩,自己也笃信佛教,因此颐和园以佛教建筑为主。这些佛教主体建筑又以特殊的形式出现:集中分布在中轴线上,并次第抬升,有大报恩延寿寺、慈福楼、罗汉堂、宝云阁、转轮藏、后大庙、云会寺、善现寺等大大小小8座佛寺,此外周边还分布着昙花阁等其他佛教建筑。
了解了颐和园的背景,再游览这盛景园林,不免感觉阵阵文化之风拂面。
最震撼的废墟:雅典卫城
希腊雅典卫城修建在海拔150米的石灰岩山冈上,可以俯瞰整个雅典。这座复杂的建筑由雅典政治家伯里克利构想和修建而成,是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雅典卫城希腊语为“阿克罗波利斯”,原意为“高处的城市”或“高丘上的城邦”,距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
雅典卫城是希腊最杰出的古建筑群,是综合性的公共建筑,为宗教政治的中心地。现存的主要建筑有卫城山门、雅典娜女神庙、帕提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胜利神庙等,另有一座现代建筑卫城博物馆。
庞大的雅典卫城修建于公元前5世纪,集古希腊建筑与雕刻艺术之大成。遗址位于今雅典城西南,是祭祀雅典守护神雅典娜的神圣地,建筑群建设的总负责人是雕刻家菲迪亚斯。卫城的底部和山坡上排列着许多露天剧院,山顶有一些庙宇和雕塑。
雅典卫城现存的主要建筑有山门、帕特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埃雷赫修神庙等。而其中帕特农神庙,是举世闻名的古代七大奇观之一。最引人注目的卫城焦点要算帕特农神庙,意思是“一个处女的住所”,是给雅典这座城市的保护神——雅典娜的奉献,全部由白色大理石砌成。从雅典各个方向都可以看到耸立于雅典卫城山上顶端的帕特农神庙,据说远古这里曾供奉着高达10米的雅典娜神像,是举世闻名的古代七大奇观之一。帕特农神庙建于公元前447年,是著名建筑师和雕刻家菲迪亚斯的杰作。
希腊神庙是欧洲宗教建筑的起源,神庙被认为是神灵在当地的居所,希腊的神庙一般不大,东向,膜拜仪式在庙外举行。清晨,当庙门开启时,沐浴在金光灿烂阳光中的神像,经常使膜拜者为之神往。也是因为这个宗教原因,希腊人对神庙的外型与装饰均十分重视。在那华美的希腊神庙之中,洁白的云石之间的广阔空间里,世俗被高大的石柱自然隔离,只留下了太阳的明辉,感召的压抑力被减弱了,光明带来了庄严和圣洁。
比起埃及神庙,希腊神庙更规整更精致,装饰材料用到了华贵的云石和镀金饰件。在华美的庄严之中,光的感召已进入其间,成为气氛的烘托者,神性加入了人性的感情,不再是古埃及式残暴的帝王神灵了。
雅典卫城的山门建于公元前437~432年,位于卫城西端陡坡上,是卫城的入口,因地制宜做成了不对称形式。主体建筑为多立克柱式,当中一跨特别大,净宽3.85米,突出了大门。屋顶由于地面倾斜分两段处理,以使前后两个立面造型一致。内部装饰华丽。外观简洁朴素、庄重。北翼是展览室,南翼是敞廊。两翼体量较小,使山门更加壮观。从山门口就可以看到雅典卫城的中心——雅典娜女神铜像。山门左侧的画廊内收藏着许多精美的绘画。
卫城,原意是奴隶主统治者的圣地,同时又是城市防卫要塞。公元前5世纪,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时期,雅典卫城遂成为国家的宗教活动中心,自希腊联合各城邦战胜波斯入侵后,更被视为国家的象征。每逢宗教节日或国家庆典,公民列队上山进行祭神活动。
卫城总体布局自由,顺应地势安排,山上各种建筑贴边而立,柱廊朝外。西端陡崖上的胜利神庙布置得体,满足山下瞻仰的要求。祭祀队伍从山下的西北方出发,绕过卫城的北、东、南三面,然后从西面登上卫城。巨大的石柱伫立在面前,那种摄人心魂的震撼,让人想到它们已经在那里站了两千多年。
作为古希腊建筑的代表作,雅典卫城达到了古希腊圣地建筑群、庙宇、柱式和雕刻的最高水平。这些古建筑无可非议的堪称人类遗产和建筑精品,在建筑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迄今保存下来的大量的珍贵遗迹,集中展示了希腊的古代文明。
夜晚降临,雅典卫城的一根根白色大理石廊柱,在灯光的照射下反射出灿烂般明亮的光芒,在漫天繁星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典雅圣洁,有如一位女神手擎火炬默默地守护着她的子民,无论过去、现在或将来。
圣城耶路撒冷:知性旅游地
耶路撒冷是一座圣城,作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种宗教的圣地,具有极高的象征意义。无论是犹太教哭墙,抑或是穆斯林的万人背天朝拜,这里的宗教气氛叫人惊叹。原来,信仰真的可以这样深刻地改变生活。
耶路撒冷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历史古城,它的魅力在于它的厚重和神秘。耶路撒冷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海拔835米,面积158平方公里,人口60万。四周群山环抱,由东部旧城和西部新城组成。新城有许多工厂、办公楼、住宅和现代建筑物,旧城由城墙包围,仍保有中世纪城市的样貌。老城被一层城墙围绕,城墙内有基督教区、穆斯林地区、犹太区、亚美尼亚区和圣殿。
今天的耶路撒冷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关于该市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前19世纪的埃及诅咒祷文和前14世纪的亚马拿泥版。根据《圣经》记载,在以色列人入住耶路撒冷之前,曾有许多民族在这里混居。
自从前10世纪,所罗门圣殿在耶路撒冷建成,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教信仰的中心和最神圣的城市,昔日圣殿的遗迹西墙,仍是犹太教最神圣的所在。基督徒也相当重视耶路撒冷,因为根据《圣经》记载,这里是耶稣受难、埋葬、复活、升天的地点。伊斯兰教也将耶路撒冷列为麦加、麦地那之后的第三圣地,以纪念穆罕默德的夜行登霄,并在圣殿山上建造了2座清真寺——阿克萨清真寺和圆顶清真寺来纪念这一事件。
三大宗教都认为耶路撒冷是亚伯拉罕的殉难地。哭墙是犹太人凭吊历史的地方,被视为心目中最神圣的地方。基督教教徒认为,救世主耶稣基督在耶路撒冷受难和升天,所以把这里看作是最神圣的地方。而在穆斯林心中,此地是先知穆罕默德神秘夜行的目的地和伊斯兰教庄严的圣地之一。
在这座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圣城里,古老的石料建筑见证了数千年的历史沧桑,数不胜数的古迹、圣地和祈祷场,表明了耶路撒冷对于犹太教徒、基督教徒和穆斯林的意义。
圣墓教堂
“悲痛之路”一共有14“站”。全长约1公里。是从耶稣背上十字架的地方开始(第一站),被押往各各他山接受死刑的路。每一站都有一个标有罗马文的盾牌。
圣墓教堂,又称“复活大教堂”,耶稣坟墓所在地,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基督教大教堂之一。位于以色列东耶路撒冷旧城。圣墓教堂是耶稣基督遇难、安葬和复活的地方。传说耶稣被害前,就是沿着“受难之路”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一步步艰难地走向刑场的。
当时耶稣所传之教被罗马帝国镇压,耶稣背负十字架走向刑场的路上对耶路撒冷的姑娘们说:“耶路撒冷的女子不要为我哭泣,当为自己和自己的儿女哭。”
圣墓教堂的正门大厅是苦路的第13站,这里有一块膏油石,叫做“涂油礼之石”,是一块蔷薇色的石灰岩板,当时耶稣的尸体被人从十字架上取下,就被放在这块石头上。耶稣在被埋葬之前,在这块石头上被浸满沉香、没药以及圣母玛利亚的泪水。这块石板不大,刚够躺下一个人,石上悬挂着几对硕大的灯台,分别属方济会、希腊正教和亚美尼亚教会所有。22 Tourism Overview
圣墓大教堂殿堂内部庄严凝重且幽邃深沉,一些油灯和蜡烛作为照明,烛影摇红,一切都显得影影绰绰。朦胧中,但见殿中石柱纵横,圣龛处处,遍布着大量传说中的圣迹和遗物。基督教已经分为了很多的教派,大家都奉圣墓大教堂为圣地,因此长久以来就争相在此占地盘,所以也就造成了圣墓大教堂里面的大教堂里套着小教堂,不同的教堂又都归属不同的教派。
教堂正厅东角的半圆形台阶上去,有一块突出地面约15米高的巨石,这块巨石就是被称为“骷髅地”的“各各他”石,耶稣当年就是在这块巨石上被钉死在十字架的。
当时耶稣的鲜血渗入了石缝,在石上永久地留下了殷红的石纹,据说上面能够看出一个人的轮廓,那就是耶稣的影子被印在了这块石头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基督教徒一进门便跪倒在这块石板前,他们不住地抚摸、用嘴亲吻着。因为长年就这样,所以久而久之,在人们的不断抚摸和亲吻下,这块石板看上去变得格外光滑。
耶稣的十字架被放在入口右面的台阶上面。祭坛下的银圆盘就是当时的地方。每个来这里的人都会跪下来,亲吻或者抚摩这块祭坛下面的银圆盘。各各他教堂也在圣墓教堂里面,北侧的台阶下有一块巨大的红色大理石,是为耶稣抹香油的地方。上面是9盏标有十字记号的乳白色的灯。背后还有一幅巨大的表达当时情景的马赛克画。非常多的朝圣者跪在这里,亲吻石板,感受最真切的主的气息,甚至在这里痛哭得不可自已。
TIPS:
开放时间:8:00~17:00,门票免费。
看点:耶稣去世及埋葬的地方。多个古老教堂的组合建筑群。
最早在公元336年建成。但经过多次的战争和大火破坏,现在我们见到的,都是在1808年重建的。它主要分为古罗马长方形教堂,殉教教堂和内有耶稣墓的复活教堂,还有地下的,怀念最初的建筑制造者海伦娜的圣海莱娜教堂。
在耶稣墓前面的礼拜堂中,有一个卵形的很大的石杯,这就是当时所谓的“世界的中心”,也叫世界的肚脐。
哭墙,犹太人的圣地
有人说,耶路撒冷就像一块磁石,吸引着全世界的宗教,但却又是这种独有的气质,给曾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犹太人,带来了无数的苦痛。
整座城墙高大约15米,长约52米,通体都是大块石料堆砌而成,由于经过了2000年的风雨,墙面上有很严重的风化痕迹,很多地方甚至长出了野草。墙的前面是一片空旷的广场,要想走进广场,必须要先经过一道安检,而且要戴上一顶帽子才能靠近哭墙,门口的箱子里准备了很多的纸帽子供游客使用。
哭墙被分为3个部分,最左边是一座图书馆,里面堆满了犹太教的经文典籍,墙体部分则被分隔成了两部分,分别供男性和女性使用。而在墙的最右侧,则有一个小小的入口通向Dome of Rock,有警卫把守,用当地巴勒斯坦人的话说,走过那个门,就离开了以色列,走进了巴勒斯坦。
耶路撒冷犹太教圣迹哭墙又称西墙,亦有“叹息之壁”之称。公元初年,欧洲人认为耶路撒冷才是欧洲的尽头,而这面墙则是欧亚分界线。哭墙高约18米、长50米,中间屏风相隔,由于犹太人相信哭墙的上方就是上帝。所以凡是来这里的人都一律要戴小帽,因为他们认为,让脑袋直接对着上帝是不敬的。而且女人祈祷完要倒退着离开哭墙,以示对上帝的敬重。祈祷时男女有别进入广场墙前,男士必须戴上传统帽子,如果没有帽子,入口处亦备有纸帽供应。
清晨时分的哭墙前,总是站满了犹太教徒,在这里轻轻地抚摸着墙壁,默默地祈祷着,怀念着,充满了宗教的神秘色彩;白天碧蓝的天空下,黄色的墙体,黑色的教徒,构成了一幅和平的画面。
此时此刻,一切都是那样的平静,放下手中的武器,告别战争吧。站在出口处回望,夕阳西下,哭墙和远处的伊斯兰教的萨赫莱清真寺矗立在一起,被余晖敷上了一层暗红色,那样的安详,那样的让人叹息。
TIPS:
开放时间:24小时 门票免费
进入要通过安检。并要注意穿无袖衫和短裤不许进入。祷告的区域是男女分开的:男左女右。男士必须要戴帽子,如果游客没有,可以在过了安检后,在下斜坡的路中央,有免费的小纸帽子领取,但很容易被风吹走。
看点:哭墙其实是犹太教的圣殿,被古罗马的一个将军毁了后,仅残留的一堵墙。当时犹太人只允许每年有一次的机会来到这里祈祷。现在,当地的犹太人也大多每天在这里祈祷,缅怀被大屠杀的先辈,和追忆民族苦难。异乡回来的犹太人,更是在这里放声痛哭。墙的缝隙,也塞满了世界各地的人民的许愿。
萨赫莱清真寺
耶路撒冷城内共有38座清真寺,其中最著名、在伊斯兰世界最有影响的清真寺有两座,一座是萨赫莱清真寺,另一座是阿克萨清真寺。
萨赫莱清真寺也叫“圆顶清真寺”,坐落在耶路撒冷老城区,是伊斯兰教著名清真寺,也是伊斯兰教的圣地,坐落在耶路撒冷老城东部的伊斯兰教圣地内,在阿克萨清真寺以北300米处。穆斯林称为“萨赫莱”,意为“岩石”,故亦称“岩石清真寺”;犹太人和基督徒称为圣殿山;数百年来,欧洲游客称之为奥马尔清真寺。它一直是耶路撒冷最著名的标志之一。
清真寺的圣石,据说有穆罕默德的足迹和大天使加百列的手印的痕迹。而圣石下面的洞穴,据说是圣人亚伯拉罕、大卫、所罗门、穆罕默德等人祈祷的地方,穆斯林称为“灵魂之窗”。
“当末日审判来临时,所有的灵魂都将集中在这里。”清真寺内北门正面地板的绿色石头是“天国的瓷砖”。传说穆罕默德曾在这块石头上钉进19个金钉:“当金钉全部销售的时候,地球将回到原来的混沌状态中。”而现在,只剩下3个钉了。清真寺的大理石柱子,如果大家留意看的话,每根的颜色,高度和厚度均各不相同,很是有趣。
圆顶清真寺是现存于世的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穹顶高54米、直径24米,也是少有的没有高耸得直逼云霄的宣礼塔的清真寺。自公元7世纪修建以来,一千多年里几经翻修,圆顶清真寺由木屋顶变成了今天美丽的金色穹顶,承载了穆斯林的虔诚与兴盛。麦地那令人惊叹的克尔白朝拜盛况,虔诚的教徒填满了尖顶、穹顶、立方体以外的画面。
行摄吴哥窟,穿梭于巨阵宗教建筑群
吴哥窟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宗教建筑群,依据印度教的世界观而建。在柬埔寨古代高棉王朝都城的其他一些地方,很多建筑物被茂密的丛林取代,吴哥窟庞大的庙宇就坐落在炎热、潮湿的雨林中部的空旷地带。
主庙被一排排围墙包围,它的一些巨塔形似含苞欲放的荷花,是高棉民族引以为骄傲的精湛建筑。庙内有许多雕像、台地、工廊和庭院,均呈对称布局。吴哥窟的长廊外部雕有丰富多彩的印度教神像和神话传说。整个庙宇由大石块砌筑而成。石块间的缝隙严密,没有使用任何粘合物。
吴哥窟是高棉王苏利亚瓦尔曼二世在公元1113年所兴建的。当时的高棉王朝比同时代的欧洲还要先进,苏利亚瓦尔曼二世动用全国最好的工匠、彩绘师、建筑师及雕刻家,历时37年才建成完工。整座建筑是用巨石一块块砌成的,没使用石灰水泥,更没使用钉子梁柱,充分展现了古人的建筑巧思。它位于柬埔寨与泰国的交界处,因此一直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按印度教的说法,世界的中心是一座位于大海中的高山,这座高山就叫“须弥山”,是众神仙居住的地方。须弥山四周有四岳,日月在山腰间运行,其周围是四
TIPS
食:旧城外,餐馆非常多,特别是旧城外的西北面和北面,晚上这里有非常热闹的跳蚤市场:特色的吃的很多:烧烤,炸丸子,夹馍,便宜且非常好吃。还有以色列最有名的St.Peter's Fish(烤白鱼),若做得正宗的话,鱼的嘴里应该是含着一枚银币的。
行:游览建议最少3天:老城加圣殿山一天半,橄榄山加新城一天,补缺补漏半天。如压缩时间至2天的话,会非常赶。不能细细感受这个千年的文明古城和里面的古迹.而且在古城里,你刚去到的话,没有办法不迷路。会来来回回浪费你很多的时间。所以充裕一点时间是很必要的。
购:旧城里面的小商铺非常多,特别是“悲痛之路”上更加是热闹得不得了。但很多的商人都会将旅游纪念品的价格开得虚高几倍,等你还价。
大洲,这便是吴哥窟主殿五座宝塔的设计蓝图。此外,高山也被七重山、七重海一层层地围绕,最外层的山是铁早山,是世界的边缘,但这里指的是环绕着主殿而建的重重回廊和护城河了。
吴哥窟的三重回廊中,处处是雕刻精美的浮雕可做小品拍摄题材。其主题从欢乐的天堂到凄苦的地狱,从至尊的国王到平凡的庶民,另外还有天神的欢愉、史诗的传说、光荣的圣战、市井的喧闹等,都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褪色的石墙上。
吴哥窟通俗分为“大小吴哥”,上述的佛脸是属与巴阳(榕树)庙的“小吴哥”的,“大吴哥”最明显的标志就是5座长得像玉米穗的尖塔,也是圣山的象征,凡人想上这圣山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吴哥皇城时期的庙堂,楼梯建得又高又陡,大约只有一只脚的宽度,再加上60°左右的坡度,边爬边让人直流冷汗。攀爬主殿时,必须手脚并用,两手慢慢地扶着上面的阶梯,两脚再接着亦步亦趋地向上前进,几乎是五体投地地在阶梯上向上爬。
大吴哥窟主殿前是一座“田”字形的走廊,要从这重重叠叠的走廊登堂入室进入主殿也同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得再次手脚并用爬上约7 0°的斜度,阶面狭窄、梯级又高的石阶。东西南北任何一座石阶皆可爬上吴哥窟的主殿,但这些石阶中只有西向的石阶有细细的扶手,不想“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人还是用此石阶为妙。
如此庞大的吴哥窟,除了精神领域的功能外,也应该是有实际用途。有人认为这是陵寝。由于它的入口朝西,因此有学者推断吴哥窟实际上是一座陵寝,但至今尚未有任何丧葬文物出土。不过,西面在柬埔寨代表死亡,故推测吴哥窟称为“葬庙”。
但也有人认为,苏利亚瓦尔曼二世建立吴哥窟只是为了供奉印度教的维希奴神,由于维希奴神的代表方向是西方,所以吴哥窟是当地系列古迹里少数大门朝西的建筑。这个说法也受到部分学者的支持。
不一样的颐和园
颐和园是北京城里家喻户晓的园林,因为司空见惯,少人探究它的建筑风格。当我们潜心了解它的背景,再去游玩,才发现别有洞天。
颐和园可谓命运多舛。它原是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公元1750年,乾隆将这里改建为清漪园。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1888年,慈禧太后重建改称今名,作消夏游乐地。到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烧毁了许多建筑物。1903年修复。后来在军阀、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解放后不断修缮。
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呈现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基本框架,水面约占四分之三,园中古树掩映,亭、台、楼、阁、廊、榭等古建筑错落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是代表性建筑。
园中主要景点大致分为3个区域:以庄重威严的仁寿殿为代表的政治活动区,是清朝末期慈禧与光绪从事内政、外交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以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等庭院为代表的生活区,是慈禧、光绪及后妃居住的地方。以长廊沿线、后山、西区组成的广大区域,是供帝后们澄山、西区组成的广大区域,是供帝后们澄
TIPS
最佳旅游时间:柬埔寨地处低纬度地区,属热带气候,11月至4月是冬季,吹较干凉的东北季风, 平均气温为25℃~32℃,是最佳旅游季节。5~9月是雨季,酷热潮湿不宜。
开放时间:星期一到星期五早上7时30分或者8时开业,直到17时或者18时休息。通常在12时和14时午饭时间小休。商店开业较早,在18时和22时之间打烊。
门票:进入吴哥窟有通行券售,分为七日、三日、一日3种,依序为60美元、40美元、20美元。
交通:去吴哥窟租嘟嘟车是不错的交通工具,车资便宜又可以享受徐徐凉风。
怀散志、休闲娱乐的苑园游览区。
乾隆因为一生6次南巡,酷恋江南景色,尤其对杭州西湖格外钟情,因此在他所经营的园林中,均不遗余力地追求再现江南山水风景和园林艺术之美。
清漪园为北山(万寿山)南湖(昆明湖),西面是西山诸峰。但是,万寿山的山体比较低矮,也不够延展;昆明湖的水面大致为东南斜向的狭长形状,山与水的关系有些疏离。乾隆便下旨将湖山整治工程与治水工程相结合。首先将湖面向东、向北大大扩展,一直抵达万寿山的南坡;然后将挖出来的土方堆在山的东半部,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山的形状。结果是湖面更加辽阔,山更壮伟。
然后,他在湖面西侧增添了一道几乎与西湖苏堤一模一样的西堤,也把昆明湖划分成“里湖”和“外湖”,而且又加了一道支堤,进一步把外湖分为两个部分。这样昆明湖就和杭州西湖一样,变成了有内外几层的“重湖”了。还有人说,考虑到杭州西湖中有几个大小不同的岛屿成为重要的点缀,清漪园在挖湖堆山的同时,也特意在水面上保留了3个大岛和2个小岛。其实,把湖水分成里外湖还有另外一个作用,就是为了把水引向山旁、山后,达到“山环水抱”的格局。
“山环水抱必有气”,这是中国传统风水的重要定律。含蓄、环抱、积蓄、有情,然后必然有勃勃生机。这种思想既是中国园林文化之大极,也是中国文化之要义。
200多年后,现代人又挖掘到了颐和园深层的建筑意义:福山寿海。俯瞰颐和园,昆明湖外轮廓就像一个桃子,西堤像是桃子的中缝,昆明湖的入水口像是这个桃子的蒂一样,而出水口就像桃子上歪着的尖儿。昆明湖北岸的轮廓线呈拱形,就是蝙蝠的头部,两翼伸展就像是蝙蝠的翅膀。陆元甚至还从图中找到了蝙蝠的两个小爪子,即两翼各有的伸出水面的亭子——对鸥坊和鱼藻轩。颐和园里有很多这种题材的雕刻,比如有扇门上的图案是5只蝙蝠围绕着1个寿桃,寓意五福捧寿,这是颐和园地貌的秘密。
还有人还觉得颐和园的山行水系更像一幅太极图,昆明湖和万寿山分别组成了太极图中的S形的阴阳两部分。如果说这种猜测多少有些臆想的成分,那么昆明湖上3座仙岛的设置,则无疑是道家希求长生不老思想的体现。自秦汉宫苑中模仿海上三山而形成的“一池三山”形制,始终是历代皇家园林中山水布局的主要样式,颐和园中有南湖岛、藻鉴堂和治镜阁3座鸟屿,分别象征了神话中海上的蓬莱、方丈、瀛洲3座仙山。
与园中少量体现的道教、儒家意味相比,祝寿礼佛才是这个园子的主题。在《万寿山清漪园记》里,乾隆对三山五园的功能有详细的划分:畅春园用来侍奉母亲,圆明园用于处理朝政,清漪园和静明园用于“散志澄怀”。而清漪园中大面积分布的宗教建筑,使祀神礼佛也成为其重要功能之一。
乾隆以祝寿来报恩,自己也笃信佛教,因此颐和园以佛教建筑为主。这些佛教主体建筑又以特殊的形式出现:集中分布在中轴线上,并次第抬升,有大报恩延寿寺、慈福楼、罗汉堂、宝云阁、转轮藏、后大庙、云会寺、善现寺等大大小小8座佛寺,此外周边还分布着昙花阁等其他佛教建筑。
了解了颐和园的背景,再游览这盛景园林,不免感觉阵阵文化之风拂面。
最震撼的废墟:雅典卫城
希腊雅典卫城修建在海拔150米的石灰岩山冈上,可以俯瞰整个雅典。这座复杂的建筑由雅典政治家伯里克利构想和修建而成,是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雅典卫城希腊语为“阿克罗波利斯”,原意为“高处的城市”或“高丘上的城邦”,距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
雅典卫城是希腊最杰出的古建筑群,是综合性的公共建筑,为宗教政治的中心地。现存的主要建筑有卫城山门、雅典娜女神庙、帕提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胜利神庙等,另有一座现代建筑卫城博物馆。
庞大的雅典卫城修建于公元前5世纪,集古希腊建筑与雕刻艺术之大成。遗址位于今雅典城西南,是祭祀雅典守护神雅典娜的神圣地,建筑群建设的总负责人是雕刻家菲迪亚斯。卫城的底部和山坡上排列着许多露天剧院,山顶有一些庙宇和雕塑。
雅典卫城现存的主要建筑有山门、帕特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埃雷赫修神庙等。而其中帕特农神庙,是举世闻名的古代七大奇观之一。最引人注目的卫城焦点要算帕特农神庙,意思是“一个处女的住所”,是给雅典这座城市的保护神——雅典娜的奉献,全部由白色大理石砌成。从雅典各个方向都可以看到耸立于雅典卫城山上顶端的帕特农神庙,据说远古这里曾供奉着高达10米的雅典娜神像,是举世闻名的古代七大奇观之一。帕特农神庙建于公元前447年,是著名建筑师和雕刻家菲迪亚斯的杰作。
希腊神庙是欧洲宗教建筑的起源,神庙被认为是神灵在当地的居所,希腊的神庙一般不大,东向,膜拜仪式在庙外举行。清晨,当庙门开启时,沐浴在金光灿烂阳光中的神像,经常使膜拜者为之神往。也是因为这个宗教原因,希腊人对神庙的外型与装饰均十分重视。在那华美的希腊神庙之中,洁白的云石之间的广阔空间里,世俗被高大的石柱自然隔离,只留下了太阳的明辉,感召的压抑力被减弱了,光明带来了庄严和圣洁。
比起埃及神庙,希腊神庙更规整更精致,装饰材料用到了华贵的云石和镀金饰件。在华美的庄严之中,光的感召已进入其间,成为气氛的烘托者,神性加入了人性的感情,不再是古埃及式残暴的帝王神灵了。
雅典卫城的山门建于公元前437~432年,位于卫城西端陡坡上,是卫城的入口,因地制宜做成了不对称形式。主体建筑为多立克柱式,当中一跨特别大,净宽3.85米,突出了大门。屋顶由于地面倾斜分两段处理,以使前后两个立面造型一致。内部装饰华丽。外观简洁朴素、庄重。北翼是展览室,南翼是敞廊。两翼体量较小,使山门更加壮观。从山门口就可以看到雅典卫城的中心——雅典娜女神铜像。山门左侧的画廊内收藏着许多精美的绘画。
卫城,原意是奴隶主统治者的圣地,同时又是城市防卫要塞。公元前5世纪,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时期,雅典卫城遂成为国家的宗教活动中心,自希腊联合各城邦战胜波斯入侵后,更被视为国家的象征。每逢宗教节日或国家庆典,公民列队上山进行祭神活动。
卫城总体布局自由,顺应地势安排,山上各种建筑贴边而立,柱廊朝外。西端陡崖上的胜利神庙布置得体,满足山下瞻仰的要求。祭祀队伍从山下的西北方出发,绕过卫城的北、东、南三面,然后从西面登上卫城。巨大的石柱伫立在面前,那种摄人心魂的震撼,让人想到它们已经在那里站了两千多年。
作为古希腊建筑的代表作,雅典卫城达到了古希腊圣地建筑群、庙宇、柱式和雕刻的最高水平。这些古建筑无可非议的堪称人类遗产和建筑精品,在建筑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迄今保存下来的大量的珍贵遗迹,集中展示了希腊的古代文明。
夜晚降临,雅典卫城的一根根白色大理石廊柱,在灯光的照射下反射出灿烂般明亮的光芒,在漫天繁星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典雅圣洁,有如一位女神手擎火炬默默地守护着她的子民,无论过去、现在或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