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记:野生鸟类生态摄影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恩赐,也让我们看到了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索取,使自然生态发展失衡,生物的多样性受到威胁,鸟类生存环境受到破坏。鸟类生态摄影的深层意义,在于真实地记录鸟类生态状况,记录自然之美的魅力,同时,用丰富生动的影像来唤起更多人对鸟类生态的关注和保护。
沙驼
1973年出生,河北省保定人。1998年随父母所在单位迁至新疆,现为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员工,所在城市库尔勒市。
从酷爱艺术摄影到全身心投入生态摄影,从一个唯美的艺术摄影追求者发展成野生鸟类摄影师,从单纯摄影创作到致力生态环境摄影,多年来,他致力于野生鸟类摄影,用手中的相机向人们真实地记录野生鸟类的自然生境,同时,把这些精美的野生鸟类图片展示给公众,让周边的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和鸟类保护的重要意义。
他就是生态摄影师刘哲青,网名沙驼,现任鸟网超级版主。
沙驼是个很特别的摄影爱好者,他专门拍摄野生鸟类,喜欢在网络上与大家分享。他拍鸟只有5年,但是这5年却让他感触颇深。
在问及为什么喜欢拍摄鸟类作品时,沙驼认为:
“喜欢拍鸟,是为了追寻融入自然的那份平和、宁静,享受自然的那份绿色、亲切,感受自然的那份神奇、丰富。走进自然,会发现一个全新的天地。生态摄影师,既是一个记录者,更是一个欣赏者,一个保护者,一个宣传者,所以,希望用我的鸟语,传达出人与自然、人与鸟类和谐的理念。”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野生鸟类生态摄影真正追寻的是那一份内心深处的宁静和感动。留连于青翠山色和潺潺溪流,感受阳光和鸟鸣,每个人心中蕴藏的那份对于大自然的向往和期盼,便得以萌动和释放;儿时的童真和意趣,又如梦幻般回归。按下快门的那一刻,触发的是一份融入自然的激动,释放的则是一份久违的感动和轻松。
一次偶然救助白尾地鸦,与野鸟的沟通,沙驼开始关注鸟类,走进了大自然,迷上了野生鸟类生态摄影。身负沉重的摄影器材在高山密林、湖泊湿地、草原溪流中跋涉、寻觅、等待,甚至一守就是几天。冬卧冰天雪地,夏挨蚊虫酷暑,发现鸟,拍到鸟不容易,要拍得精彩,更不容易。
每次拍摄都不会重复,都会有新意,正是这种对于精彩瞬间的捕捉和把握,让沙驼在从事野生鸟类生态摄影的过程中充满了刺激和兴奋。他的那份疯狂、执著,成就了“唯美沙驼”的美称和“沙驼出品”的品质。
沙驼的作品非常精美,可是他并不单纯地追求自己作品的艺术美,而是以摄影作为记录的手段,用那些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图片影响公众,影响社会,从而让越来越多的人们参与到环境保护和野生鸟类保护的事业中来。
拍鸟提示:
相机和镜头的选择
鸟类拍摄对于相机的选择,广泛意义上讲主要是两点,一是在高ISO情况下,能够保证低噪点并且能够得到较好画质表现。二是较高的连拍速度连拍张数,能够保证鸟类飞行动态捕捉的成功率。
鸟类生态摄影技巧是以超长焦距镜头运用为基础的,鸟类拍摄对于镜头的选择较为特殊,至少焦距400mm以上,500mm和600mm焦距镜头是最佳选择。如拍摄水鸟时,800mm焦距更为适合。
焦距、速度、光圈、ISO设置的关系和控制
焦距、速度、光圈、ISO等参数设置的关系永远是复杂的,关键是如何把握好平衡的控制。鸟类拍摄时,超长焦距镜头带来的问题是景深较浅,有时表现数量较多鸟类的壮观场面,取得较好的清晰度,只能以缩小光圈来尽量扩大景深。由于光圈缩小,快门速度就会下来,因此,为了保证满足鸟类飞行时拍摄速度(一般应当保证1/800秒至1/1400秒),只能提高ISO,而提高ISO带来的问题,就是噪点增多,画质受到影响,作为拍摄者,就是根据拍摄思路和拍摄主题,进行合理有效控制,使之达到一个平衡。
有时为了更好地表达拍摄主题,拍摄者应当学会准确地控制拍摄参数的设置,处理好主体和背景的关系。野生鸟类生态摄影的难度较大,单纯地捕捉鸟类神态,拍出画面漂亮干净的清晰数毛版,也是不容易的。由于野生鸟类生态摄影中可运用的摄影创作元素较少,比较难以表达创作思路和意图。
野生鸟类生态摄影的背景处理
基本要求是画面干净、色彩柔和。方法上,一是选择好的拍摄角度,尽可能避免树枝的杂乱和色彩过多,以更好地突出主体。二是有意识地选择、变化拍摄机位,加大拍摄主体与背景的距离,再运用大光圈来虚化背景。三是拍摄地面上站立的鸟类时,避免高机位拍摄,背景都是杂乱的地面,尽可能降低机位,取得较干净的背景。四是巧妙地运用大光比,将主体置于阳光下,将背景置于阴暗中,形成明暗对比,强化主体的效果很好。充分利用环境、光影、色彩来衬托鸟类,将更多的摄影元素融入生态摄影中,就能拍出非常漂亮的照片。
后期制作
后期制作是一幅精美鸟片不可缺少的工作,通常在摄影时尽量选择好合理的机位、良好的环境、同时根据当时的天气状况设置好相机的参数。比如大反差光源下,在相机的自定义设置条件下是无法满足照片明暗兼备的,即使你的数码相机有很好的宽容度。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个人感觉还是把相机的照片风格设置都为0,这样不仅使拍摄的原始图片宽容度更高,而且也可以自己后期控制更多的细节表现,某种条件下这样做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拍摄方法。当然这也需要掌握一定的PS技巧。
沙驼
1973年出生,河北省保定人。1998年随父母所在单位迁至新疆,现为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员工,所在城市库尔勒市。
从酷爱艺术摄影到全身心投入生态摄影,从一个唯美的艺术摄影追求者发展成野生鸟类摄影师,从单纯摄影创作到致力生态环境摄影,多年来,他致力于野生鸟类摄影,用手中的相机向人们真实地记录野生鸟类的自然生境,同时,把这些精美的野生鸟类图片展示给公众,让周边的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和鸟类保护的重要意义。
他就是生态摄影师刘哲青,网名沙驼,现任鸟网超级版主。
沙驼是个很特别的摄影爱好者,他专门拍摄野生鸟类,喜欢在网络上与大家分享。他拍鸟只有5年,但是这5年却让他感触颇深。
在问及为什么喜欢拍摄鸟类作品时,沙驼认为:
“喜欢拍鸟,是为了追寻融入自然的那份平和、宁静,享受自然的那份绿色、亲切,感受自然的那份神奇、丰富。走进自然,会发现一个全新的天地。生态摄影师,既是一个记录者,更是一个欣赏者,一个保护者,一个宣传者,所以,希望用我的鸟语,传达出人与自然、人与鸟类和谐的理念。”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野生鸟类生态摄影真正追寻的是那一份内心深处的宁静和感动。留连于青翠山色和潺潺溪流,感受阳光和鸟鸣,每个人心中蕴藏的那份对于大自然的向往和期盼,便得以萌动和释放;儿时的童真和意趣,又如梦幻般回归。按下快门的那一刻,触发的是一份融入自然的激动,释放的则是一份久违的感动和轻松。
一次偶然救助白尾地鸦,与野鸟的沟通,沙驼开始关注鸟类,走进了大自然,迷上了野生鸟类生态摄影。身负沉重的摄影器材在高山密林、湖泊湿地、草原溪流中跋涉、寻觅、等待,甚至一守就是几天。冬卧冰天雪地,夏挨蚊虫酷暑,发现鸟,拍到鸟不容易,要拍得精彩,更不容易。
每次拍摄都不会重复,都会有新意,正是这种对于精彩瞬间的捕捉和把握,让沙驼在从事野生鸟类生态摄影的过程中充满了刺激和兴奋。他的那份疯狂、执著,成就了“唯美沙驼”的美称和“沙驼出品”的品质。
沙驼的作品非常精美,可是他并不单纯地追求自己作品的艺术美,而是以摄影作为记录的手段,用那些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图片影响公众,影响社会,从而让越来越多的人们参与到环境保护和野生鸟类保护的事业中来。
拍鸟提示:
相机和镜头的选择
鸟类拍摄对于相机的选择,广泛意义上讲主要是两点,一是在高ISO情况下,能够保证低噪点并且能够得到较好画质表现。二是较高的连拍速度连拍张数,能够保证鸟类飞行动态捕捉的成功率。
鸟类生态摄影技巧是以超长焦距镜头运用为基础的,鸟类拍摄对于镜头的选择较为特殊,至少焦距400mm以上,500mm和600mm焦距镜头是最佳选择。如拍摄水鸟时,800mm焦距更为适合。
焦距、速度、光圈、ISO设置的关系和控制
焦距、速度、光圈、ISO等参数设置的关系永远是复杂的,关键是如何把握好平衡的控制。鸟类拍摄时,超长焦距镜头带来的问题是景深较浅,有时表现数量较多鸟类的壮观场面,取得较好的清晰度,只能以缩小光圈来尽量扩大景深。由于光圈缩小,快门速度就会下来,因此,为了保证满足鸟类飞行时拍摄速度(一般应当保证1/800秒至1/1400秒),只能提高ISO,而提高ISO带来的问题,就是噪点增多,画质受到影响,作为拍摄者,就是根据拍摄思路和拍摄主题,进行合理有效控制,使之达到一个平衡。
有时为了更好地表达拍摄主题,拍摄者应当学会准确地控制拍摄参数的设置,处理好主体和背景的关系。野生鸟类生态摄影的难度较大,单纯地捕捉鸟类神态,拍出画面漂亮干净的清晰数毛版,也是不容易的。由于野生鸟类生态摄影中可运用的摄影创作元素较少,比较难以表达创作思路和意图。
野生鸟类生态摄影的背景处理
基本要求是画面干净、色彩柔和。方法上,一是选择好的拍摄角度,尽可能避免树枝的杂乱和色彩过多,以更好地突出主体。二是有意识地选择、变化拍摄机位,加大拍摄主体与背景的距离,再运用大光圈来虚化背景。三是拍摄地面上站立的鸟类时,避免高机位拍摄,背景都是杂乱的地面,尽可能降低机位,取得较干净的背景。四是巧妙地运用大光比,将主体置于阳光下,将背景置于阴暗中,形成明暗对比,强化主体的效果很好。充分利用环境、光影、色彩来衬托鸟类,将更多的摄影元素融入生态摄影中,就能拍出非常漂亮的照片。
后期制作
后期制作是一幅精美鸟片不可缺少的工作,通常在摄影时尽量选择好合理的机位、良好的环境、同时根据当时的天气状况设置好相机的参数。比如大反差光源下,在相机的自定义设置条件下是无法满足照片明暗兼备的,即使你的数码相机有很好的宽容度。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个人感觉还是把相机的照片风格设置都为0,这样不仅使拍摄的原始图片宽容度更高,而且也可以自己后期控制更多的细节表现,某种条件下这样做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拍摄方法。当然这也需要掌握一定的PS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