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也痛苦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demach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个香港教授哈哈一笑,说内地教授你外行了,教授也不过一种职业而已,正因为钱多,必须消费,哪里又有时间读书呢?到头来,大学教授只发论文不读书,也就成司空见惯的事情了。
  
  大概是因为自己这十年来一直身处大学的缘故,再加之为自己所规划的职业发展,读书成为了我每天必修的功课,书店和图书馆也成为了我平时去得最多的地方。书读得多了,就自然会被朋友套上一个“读书人”的大帽子,然后再殷切地附加一句,这年头,坚守的读书人已经不多了。
  这句话如若仔细推敲一下,似乎不仅仅只是在感慨浮躁升腾之下读书人的诸种不易,更有种将象牙塔里谋生的人等同于读书人的想当然。在很多人看来,做学问的必然都是皓首穷经,必然都是嗜书的“瘾君子”;而大学,因为其独有的人文主义气质和丰富的图书馆资源,也就成为了所有读书人心目中最值得向往的读书场所。如果每天的工作就是随心所欲地读书、信手拈来地读书,岂不快哉?
  然而在我看来,这样的“快哉”只不过是一个对于大学和大学教授这份职业过于善意的臆想罢了。随着在学院的圈子里待得愈久,我反而愈加深感“读书”是一种痛苦,而且这痛苦正在侵入肌理,大有渐入骨髓的趋势。当每天埋首于成堆的资料和书本之中,仅仅只是为了完成一篇研究性文章的文献综述而机械式地找寻自己所需要的论点和论据时,我开始明白,我只不过是鲁迅笔下的职业读书者罢了,连半个读书人都不是!鲁迅曾将读书分为两种,一种是职业的读书,一种是嗜好的读书。所谓职业的读书者,读书并非因兴趣而发,而只是一项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有微妙的利害关系,有排他的功利性,也有现实的紧迫感——文章发表当为首要,这关乎是否可以保住饭碗,是否可以获取职称资格乃至终身教职。于是各种为迎合发表的“快速通道”、八股模板,乃至抄袭剽窃应运而生,而各种占山为王的学霸学阀也成为资源利益分配之下人人挤破了脑袋溜须拍马的学术主角。这样的读书,充其量只是为了给个人的名片添几个头衔,给大学的门面镀一层薄金,而其累加的破坏力却难以忽视。蔡元培先生1918年曾强调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然而遗憾的是,蔡先生理想中的大学治学之精神而今早已失魂落魄,大学独立之风骨亦已荡然无存,“养成资格之所”、“贩卖知识之所”反倒比比皆是。
  后来我选择来到香港,曾希冀这里可以不受各种既有潜规则的约束,自由地去读书。跟内地相比较,香港的学术规范自不待言,学术资源更是有着天壤之别,而内地学界的种种痼疾也因“一国两制”挡在了门槛之外。然而几年的香港学院生活待下来,却感觉香港的大学在制度上的僵化,以及过于强调教授职业本分之后在文化创造性上的束缚(即香港人常挂在嘴边的“打工仔”心态)。因为与国际接轨的缘故,只有发表在英文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才能被接受为著作成果,所有中文作品,乃至包括书著,都只是个人兴趣之上的添头。
  我突然发现我又陷入了另一个囹圄之中,每日的工作就是写一些洋八股,而香港整个大的学术气氛,则是关注于眼下所见的利益得失,至于文化上的承担、精神上的探索,都被束之高阁。北大中文系教授陈平原曾在一则关于读书的小文章里描述过自己在香港访学时的亲历:内地文学教授羡慕着香港大学里那两岸三地、古今华洋皆可触及的图书馆藏,加之优厚的薪酬待遇,自然想当然地认为这里是做学问人的阅读天堂,可惜做学问并不意味着必然热爱读书,大学也不是闲情阅读的必然场所。几个香港教授哈哈一笑,说内地教授你外行了,教授也不过一种职业而已,正因为钱多,必须消费,哪里又有时间读书呢?到头来,大学教授只发论文不读书,也就成司空见惯的事情了。
  當然,这并不是说读书就必须囿于象牙塔之内两耳不闻窗外事,但至少,读书得有一个底线和自我,有自主的独立选择,有“沉潜往复,从容含玩”般只求阅读的简单乐趣在,而非仅仅只是为稻粱谋的勉强。我热爱读书,但也看到自己的痛苦。我想着治愈这份痛苦,想着做一些坚持,甚至如果可能,还想着通过个人的阅读与思考以分担他人的痛苦和困惑。
其他文献
“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赞美,也反映出人们认为教师这一职业应该是快乐和幸福的。然而,年复一年的重复劳动和轨道式生活、升学率和职称评定的压力,使得广大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群体,往往难以感受到快乐和幸福。现实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会产生职业倦怠,缺少幸福感。为此很多专家著书立说,从职业理想到工作追求,再到读书养性等方面深入求索,试图破解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难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痛
【摘 要】新媒体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医学科普期刊渠道建设日趋成熟,技术和渠道已不是传统期刊发展的羁绊,必须更加注重内容的打造,用科学性、权威性、有用性、安全性、趣味性的内容,凸显健康主流媒体的内容优势,赢得公信力。让内容成就品牌,成为期刊决胜的王牌。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医学科普期刊;内容;品牌  随着传媒竞争的加剧,内容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得到推崇,许多人强调内容建设对于整个信息产业发展
摘 要:从广场舞纠纷的角度,分析现阶段我国全民健身存在健身场地尤其是社区体育场地不足、现有健身项目无法满足中老年妇女的健身需求、全民健身路径实际管理不力、缺乏对群众文明健身的宣传引导、现行全民健身相关法规不够完善等问题。研究认为这些问题是因为我国现行全民健身整体情况无法适应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而造成的,提出加强全民健身场地保障、重视老年健身人群需求、加强全民健身路径的管理、加强文明健身引导工作、加强
案发前的杨佳并未有更多的丧心病狂的迹象,而他身上的一些标签实在太普通——    一个蒙面人,一把27厘米长的单刃剔骨刀,八个装满汽油的啤酒瓶,一辆自行车引发的血案。  袭击上海市公安局闸北分局,行凶至21楼,连刺11名警察和保安,死亡6人,重伤5人。7月1日,即将年满28周岁的北京青年杨佳选择了这样的方式报复了警察,也给自己人生的“非常旅程”按上了暂停键。  在当今多元表达的社会中,6条人命在手的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计算思维已然成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目标之一。但是对于计算思维是什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计算思维教育,以及如何基于可视化编程工具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等问题,一线教师还存在一定的困惑。作者结合现状,参照问题解决的一般流程,将计算思维的五大核心要素融入其中,构建了基于问题解决的计算思维培养模式,并以“水温杯垫”一课为例,采用此模式开展课堂教学,以期能为中小学教师进
【摘 要】河南卫视《老家的味道》节目秉承“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的广播电视节目创作思路,以美食为载体,挖掘、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运用“电视 ”手段助力国家扶贫战略,在文化价值、思想内涵、节目形态方面成为电视节目的佳作。  【关键词】电视节目;老家的味道;美食节目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时代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成为党和国家中心工
去年下半年,家里出了几件不好的事。先是自己脚上长了一个不痛不痒的包,开始没当回事,随着包的飞快生长,连鞋子都穿不上了。看医生,怀疑是恶性骨肿瘤,吓得半死,做病理,确诊为良性,割下就没事了。  脚上的包刚拆线3天,老公半夜突发心肌梗死,急送省医抢救,上了三个支架,差一点儿我就成了寡妇……  老公手术一个月后,我陪他去省城复查,路上手机响了,妹妹说母亲的腿摔断了,躺在医院,可能要终身瘫痪……  急急忙
【摘 要】黑龙江卫视播出的《见字如面》是国内首档也是唯一一档读信节目,其用书信讲述中国故事的节目形式也为我国文化类节目的发展开辟了新路。本文借用“传播仪式观”理论,从节目现场设置对仪式感的建立、书信演绎者对仪式感的建立、书信对文化的建构、观众共同参与共建仪式秩序、嘉宾解读信件的仪式感五方面对《见字如面》节目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传播仪式观;见字如面;集体主义建构;仪式感一、传播仪式观理论概述 
极具江南特色的苏州评弹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声音”,而这样的动听吟唱也时常萦绕在苏州高新区通安中学的校园里。  2009年,通安中学评弹团在校园内落地、生根、发芽,至今已历十载。十年间,无论是本地学子还是新苏州人学子,都与评弹艺术有了亲密接触,在吴侬软语中,充分领略到了它的独特魅力。咿咿呀呀的婉转唱腔,仿佛物化成风,温柔地浸润通中学子的心。经过多年的评弹艺术熏陶,孩子们一举手一投足间透着江南品性、评弹
无论美国政府如何表态,克林顿与金正日的会面,都标志着双方直接会谈只是时间问题了。    8月5日,被朝鲜羁押了140天的美籍女记者凌志美和李丽娜,在走下克林顿专机的舷梯后,终于踏上了洛杉矶的土地,与久别的家人相拥而泣。  克林顿的20小时旋风之旅无疑给两个家庭和整个美国带来了极大振奋。正在肯尼亚访问的希拉里听闻女记者获释,感到“无比兴奋”;总统奥巴马则“大大松了口气”。  在朝鲜平壤,一张克林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