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den1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的语言文化博大精深,要想学好汉语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语文是每个中国人必学的一门课程,也是最重要的一门课程,尤其是小学生,他们才刚开始接触语言文化,所以,如何将这门语言学好是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一直都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老师们惯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教学,学生也只能苦于机械式的读和背。这种模式的教学必然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科技的日益进步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被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替代了单调、呆板的教具,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对学生的发展和形象思维起培养起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多媒体;识字;兴趣;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是语文课程应该争取的目标。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采用的最先进的一种手段,是语文新课改的需要,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在语文识字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来教学辅助,巧妙地利用多媒体课件能提高学生对识字学习的兴趣,增强记忆力,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一、巧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有效工具,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力。小学生的注意力最容易分散,上课爱动,爱讲话,喜欢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巧妙运用多媒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单纯地讲解识字并不能使学生记忆深刻,也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多媒体就不一样。多媒体能够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和动画等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能夠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而且使学生能听、看、动相结合,通过感知刺激大脑思考,充分发挥想象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比如在教授三年级下册第7课《苹果里的星星》里的生词“箱”、“凹”、“茎”等时,就可以巧用多媒体制作与这些字相关的图片、音频和动画,在学生看、听和思考的同时,对这些字的记忆和理解就更加的深刻,比单独的老师讲授的效率就高很多,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善用多媒体课件,使识字教学多样化
  多媒体教学比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内容更丰富多样,而且形象生动,学生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善于运用多媒体制作精美的识字教学课件,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使教学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比如在教授《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文中的“涨”字时,可以先呈现两幅不同水位图片让学生进行对比,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涨”,再利用两幅价格不等的物品的图片让学生明白“涨”也可以用在物价上,再用两幅大小不一的图片让学生懂得体积也可以“涨”。如此一来,教授同一个字,可以用到不同的方法,学生不但理解起来方便,而且也掌握了多方面的含义,这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所不能完成的。
  三、精用多媒体,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在语文识字教学中,识、读、写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教授新字时,往往都是教师在黑板上写,要求学生看和模仿,这种传统的识字教学模式会让觉得枯燥乏味,课堂沉闷,效率低下。而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增加课堂练习的数量,提高练习质量,突出识字的重要性。让学生眼、手和脑都动起来而不仅仅只是单一的看老师写和模仿,前者的效率必然比单一的教授高。
  四、多媒体教学的不足之处
  多媒体为我们带来了便利和效率,但是它也有诸多不足的地方。首先,多媒体丰富多样,而学生在一节课上的记忆是有限的。再者多媒体的板书只是“一闪而过”的,没有一个系统的知识结构,不利于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最后,多媒体教学缺乏老师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不会途中停下来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有时就像放电影一样,没有思考的余地,一闪而过,缺少互动的平台。
  总之,在语文教学识字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巧妙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作用,解决语文识字教学中的问题,就会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掌握识字要领。在科技日益发达,时代日益进步的当今社会,对教育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时刻牢记“不忘教师初心,方得学生始终”。时刻提醒自己紧跟时代的步伐,牢记课程改戈的核心理念,用最佳的状态、最好的教学方法和设备为祖国的教育奉献自己的毕生的精力。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2] 周琼.多媒体技术与新型识字教学:上海市实验学校新教 材评介[J].课程·教材·教法,1999(11):16-21.
  [3] 董国刚.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备,2011(32)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良好的信息素养已经成为了检验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也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更多的挑战。中职学生作为促进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其整体信息素养水平的高度会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以实现学生的信息素养健康发展为目的,改进教学方案,提升教学效益。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应用;教学  在以往的中职
期刊
摘 要:校本课程的管理,以学生为本,实现学生的价值,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最终突出个性,形成校本教材。当然,校本课程的管理也有不完备的地方,有待改善。  关键词:先导性;开放性;发展性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校本课程,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培养学生个性、彰显学校特色。而校本课程的管理旨在实时监察课程资源的丰富性、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和师生的共同参与性,针对
期刊
摘 要:部编初中语文教材三位一体的编写意图,1+X的拓展阅读路径,凸显了自读课文教学“教为不教”的重要意义。然而,多数教师并未加以践行,出现了对自读课文“伪导读”的严重现象。著名特级教师肖培东执教的《美丽的颜色》一课提供了解决的路径:让学生读出一望而可知的东西,突出“自”;品出一望而不知的东西——辅之“导”;悟出教材编排意图——授之“法”。  关键词:教学教研;自主能力;教学效果  原人教版初中语
期刊
摘 要:语文素养的培养,是新课标赋予我们高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在教学中尝试了课外大量阅读、课堂有效教学、社会生活实践中培养三方面。以供同人探讨。  关键词:语文素养;阅读;课堂;实践  语文课,学生觉得没什么可学,读读练练就可以了,学生普遍重视程度不如数理化,而实际上不是那么简单,老师应该着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学科是一门涉猎很广的学科,作为中学语文教师,需要阅读各种书籍,了解各种
期刊
摘 要: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化学作为高考需要进行考核的科目,应当随着教学要求的不断推进进行改变。本文从对高中化学的重要性入手,对化学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一些改进措施。希望可以带给各位在职教师一点帮助,在新课改下,教学活动在进行的过程中,如何随着要求进行改变,顺应发展。  关键词:高中化学;化学教学;教学方法  化学作为一门理科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很高,高中化学教学内容,需要根据实验进行
期刊
摘 要: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更左右着学校的发展。  关键词:新目标;树榜样;好干部;主题班会;集体活动  世界上有一个官职最“大”的主任,也是角色最多的主任,那就是“班主任”!一间好的学校是由许多好的班级组成,没有好的班级就没有好的学校。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更左右
期刊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加强对勾股定理的理解,学会运用垂径定理解决有关计算和作图问题,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及联想能力;  (2)了解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增强学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2、过程与方法  (1)教師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从而领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共同感受收获的喜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手段和形式出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兴趣选取最为恰当的教学方法加以利用,并在多元的教学实施过程中逐步帮助学生实现道德与法治学习兴趣的建立、道德与法治课本知识的掌握、道德與法治学习能力的提升和道德与法治综合素养的逐步完善。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多元教学  所谓多元教学,其实主要是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借
期刊
摘 要:育才教育集团已经发展成拥有1700余名教职工,15000多名学生的完整基础教育体系。利用集团办学优势,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交流共享及辐射带动作用,引领集团内学校共同发展,已经成为集团发展壮大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育才教育集团;优质教育资源;交流共享  “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教
期刊
摘 要:班主任工作是整个学校管理和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乎学生高效学习、身心全面发展的关键要素。而班主任所运用的工作方法直接影响着管理工作的成效,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与新高考改革相适应,班主任的工作方法必须要进行深刻全面的改进、转变与优化,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升。对此,本文将从学会亲近学生、发挥榜样作用与加强家校沟通三个方面出发展开系统地分析和论述,试图说明新高考背景下转变班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