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东方 未来学院府

来源 :时代名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2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刊理由:他“胸怀世界,志在东方”;从一个高考三度落榜的农村考生到北大燕园的学子;从一个无人问津、生活拮据的大学老师到“中国最富有的教师”; 他生活在文革的浪潮中,经历过中国第一次高考,领导一个最初只有13个学生的培训机构,一路披荆斩棘到了今天,把分校开到全国各地的上市教育企业。他说,“他实现了他两个的理想:第一是做可盈利教育,把教育培训产业做大;第二是建一所非盈利性的私立大学。”而今,知命之年的他,名响大江南北,也屡次荣登国内国外富豪榜,更是21世纪最具影响的中国企业家之一。他就是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以下简称新东方)董事长兼总裁、耿丹学院理事长俞敏洪。
  筚路蓝缕创辉煌
  2013年,一部《中国合伙人》的电影将我们的目光引向了私立教育领域。影片中成冬青蹬着平板车,漫无目的地拉着自己的行李离开燕大校园时,广播里正播放着学校对他除名的决定。在校门口,一个女生追上来问他:“你的补习班在哪儿开啊?”成冬青眼睛一亮,从此踏上了理想之路。电影中黄晓明饰演的这个角色原型,就是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他带领下的新东方,目前是中国大陆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教育集团,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教育培训集团。
  新东方的第一阶段是从1991年开始的。那时候,俞敏洪从北大辞职,自己出来做英语培训班。头两年冬天,北京中关村二小的门房里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俞敏洪自己拎着糨糊桶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室外粘贴招生广告,往往刚把糨糊刷在电线杆上,广告还没贴上,就成冰了。后来,因为市政建设,要拆新东方外面的两根电线杆,俞敏洪急了,死活不让拆,最后花了7万元保住新东方门口这两根“吃饭”的家伙。后来几经周折,他获得了一张开办私立学校的许可证。1993年11月,他在北京的首家新东方学校,向13名学生敞开了大门。
  1996年至2000年底,新东方进入了第二阶段,这是朋友合伙、团队创业的阶段。经常把《曾子》名句“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挂在嘴边的俞敏洪深知伙伴和团队的重要性。他想起了海外的“兄弟”徐小平、王强和包凡一,他便不远万里,前去邀请他们回来一起建设新东方。他们怀着创业的激情和对自由的憧憬来到了新东方,凭借着当时英语学习热和出国热的状况,新东方开始了如野草般疯狂地生长。
  2001年至2004年底,新东方迎来了最痛苦的时刻,用俞敏洪自己的话说,就是“打架阶段”。这一阶段新东方要把合伙人变成股东,进行拆分改制,完成真正的股份制改革。这其中最头疼的就是利益问题,做大了,股份怎么分?新进入的市场怎么分?俞敏洪说:“创业之初的伙伴们在新东方日进斗金后,不再像以前一样安于自己的分成了,逐渐产生了利益纠葛。由于以前没有一套有效的承受制度来规定剩余利益的分配,大家开始了争执和吵闹。”王强、徐小平先后向俞敏洪递交辞职书,新东方“三驾马车”中的“两驾”要脱离组织。俞敏洪曾经的上铺兄弟包凡一也提出辞职,吵着要求退股。2004年,另外两大支柱胡敏、江博也相继出走。曾经的“盟友”纷纷“造反”,新东方濒临土崩瓦解的边缘,俞敏洪到了创业最艰难的时刻。但新东方最终没有崩盘。“我比较像刘备,常常用眼泪来赚取其他管理者的同情,我的柔弱个性在新东方内部起到了黏合作用,任何情况下我都不会走向极端,这是新东方没有崩盘的重要原因。”俞敏洪这样幽默地总结当时的危机。
  从2005初开始,俞敏洪认为度过危机的新东方进入了第四发展阶段——国际融资阶段。经过成功的机构改造,俞敏洪带领新生的新东方团队完成了凤凰涅磐。2006年,新东方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俞敏洪资产高达10亿元人民币。后来新东方更是大刀阔斧地开疆扩土,一下子又产生了十多个亿万富翁,又经过七八年时间,不少新东方制造的千万富翁因为投资得力也跻身于亿万俱乐部。而俞敏洪也成了中国名副其实的“最富有教师”。
  在图书出版上,俞敏洪在教育过程中出版了数本英语教学与学术著作,其中包括《GRE词汇精选》(在学生中被称为“红宝书”)《GRE词汇逆序小辞典》《英语词根词缀记忆大全》《英语现代文背诵文选》等,还主编了学习光盘《英语我爱背单词》《英语GRE词汇大突破》《GRE模考》《GMAT模考》等。还在2003年成立了新东方大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此后,新东方进入了图书与期刊杂志出版领域,浩浩荡荡地迈向图书市场,大展宏图!
  20多年来,新东方强大的“线上线下”教育模式已让同行业的创业者望尘莫及;新东方的学子更是遍布世界。据说,在美国、加拿大的任何一所著名高校里,70%的中国留学生是从这里走出来的。 俞敏洪成为中国颇有名气的英语教学与管理专家,推动了中国留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被社会誉为“留学教父”。俞敏洪的办学事迹也被中外众多报刊及杂志报导。
  当新东方的商业成就让财富圈目眩神迷之际,俞敏洪身上的标签也越来越多,有人说俞敏洪就是个商人,媒体更多地把他定位为财富英雄、创业者。而徐小平和王强却通过对他几十年的了解,坚定地认为,老俞骨子里就是一个教师。而作为教师的俞敏洪,他的理想就是为中国教育做两件事:第一是做可盈利教育,把教育培训产业做大;第二是建一所非盈利性的私立大学。第一个理想俞敏洪已经实现了。在新东方拿到营业执照将近20个年头的时候,他正在努力去实现第二个理想。
  耿丹借势塑新品
  对于俞敏洪来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他的第二个理想破茧出壳了。2013年10月9日,俞敏洪正式向外界公布,已接手一所民办大学耿丹学院,并担任理事长。
  据有关人士透露,俞敏洪早在2008年就已成为了耿丹学院理事会成员。2013年8月6日上午,耿丹学院召开理事换届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耿丹学院理事会,全体理事一致推选俞敏洪理事担任理事长。当时俞敏洪慷慨激昂地用演说式的长篇排比句来阐述了接手耿丹学院的意义:他人生的第二个理想开始走上“康庄大道。”
  在老俞接手之前,耿丹学院可以说籍籍无名。新东方内部人士透露了一个细节,在耿丹学院“如果哪个学生去阅览室读书,会遭到同学的嘲笑”。中国民办学院总体而言,口碑不好,生源和学风被广为诟病。这里的学生,与老俞初创新东方时面对的那群孜孜以求、为出国拼尽全力的年轻人相比,是完全不同的两类学生。教育界人士普遍不看好俞敏洪的选择。有人说,“现在时机不对,在中国整个民办高校衰退、收缩的大背景下办大学,不明智!”有新东方内部的人也不看好,“一个三本学院,学生质量差,净是些纨绔子弟,会砸新东方的牌子。”   耿丹学院虽然令俞敏洪周围的人“绝望”,但他的眼光不同,“这是所很好的独立学院,起码在300多家独立学院排名中,居于五六十位”。俞敏洪办大学的理想从未熄灭。他曾想在那儿办新东方大学,在北京郊区看中一块地皮,可土地许可证一直办不下来,他只好退而寻觅现成的大学。这10年来,他去过几十所独立学院或二级学院讲学,每次演讲完,他都要参观校园,与校领导接触。不过,这些民办高校的当家人,都是嗅觉极其灵敏的商人。他们一发觉到老俞“有兴趣”,就开始主动喊价5亿元甚至10亿元急切地要把学校出手,以求在这位上市公司老总那里卖个好价钱。而耿丹学院的创办人与众不同,她把耿丹学院拱手送给了俞敏洪,只希望老俞继续投资,实践他的教育理想,把这所学校做大做强。
  “这是一所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民办大学,我想如果我自己投入几个亿再去造一个新校园,为什么不把这个钱拿过来把耿丹学院办成中国最优秀的私立大学呢?”俞敏洪说。
  现在,新东方的力量已经介入耿丹学院的教育教学工作。李杜,原来新东方武汉学校的校长,被俞敏洪从英国召回来,作为他在耿丹学院的代言人。李杜现在的职位是校长助理。同时,一批新东方教公共英语四六级的优秀教师,已开始在耿丹学院授课。
  俞敏洪向耿丹学院的学生承诺:“你们交的每一分学费,都会用在学校的建设和同学身上,我们个人决不会从这里拿走一分钱,我们只会往里不断投入,请相信我们办学的诚心。”不过,最大的挑战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俞敏洪在五年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心目中的私立大学模式是,学校有足够的钱,学生不需要考虑能不能交得起钱。而只需要考虑自己到底优秀不优秀。我的招生原则就是两个,第一,学生优秀不优秀;第二,尽可能地招收成绩好、有培养前途的农村孩子。我觉得农村孩子有着城市孩子所不具备的特质:吃苦精神、坚韧精神以及对社会民众疾苦的了解。所以,这个学校很大程度上是为农村孩子办的。”
  他想为条件差,但有志气的学生办大学。而眼下,这所学校里的学生一年学费两万元,大多是来自生活无忧的家庭。所以,俞敏洪办大学的第一步,就是拿出100个名额面向农家子弟招生。“我就是农村来的,在大一、大二都拿着国家助学金。”按他的设计,新东方将派出一批有识人之能的教师到各地亲自面试,将高智商、有学习潜力的孩子招进耿丹学院。这些学生不仅学费全免,而且将被俞敏洪的朋友们“认领”。他说,“我会要求我北大企业家协会、中关村企业家协会中像柳传志那样的朋友,每人认领一两个学生,不仅要负担他们的学费、生活费,而且要负责他们的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培养,要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
  “我会用20年做新东方积累的声望、积累的资源办耿丹学院,我请的老师是柳传志、王健林这样级别的人物,我想就是北大也很难请他们来的。有了好教师,又有了自信,学生的转变就容易多了。”他的目标是,10年将耿丹学院做成二本,20年把它做进一本院校。又一个20年,那时俞敏洪71岁。
  “追求卓越,挑战极限,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从0到20年,新东方克服了一个比一个更险恶的困难,但它能否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并非大家都乐观。那么,他理想的下个20年,积淀期是否太短?为了梦想,前20多年,俞敏洪一直在勉力前行,无论喧嚣还是冷清,无论身在草莽还是主导上市公司。这大概就是未来他私立大学的血统和基因:骨子里的草根精神,为了改变生活、改造中国,糟糕的现实、薄弱的基础,都会在“老俞式”的精神中慢慢变好。
其他文献
入刊理由:根据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组委会《关于开展2014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的通知》,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等24个部门组成的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组委会,于2014年4月21日至27日组织开展了2014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  在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竞争日益激烈,若要在这经济大潮中处于不败之地,就要创新,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拥有属于自己的科研成果。但这些通过个人努力所得的智慧成果若得不到
期刊
宁蒗巍巍群山、莽莽高原,无时无处不在向人们展示着其宽广博大的胸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用激情和拼搏铸就了“胸怀天下,坚毅质朴,敢超竞发”的精神品质。这种精神品质,是宁蒗人民心灵史和奋斗史的积淀,是宁蒗各族人民绚丽多彩的精神家园,是宁蒗谋求新一轮大跨越、实现大发展的不竭动力。  精神是人的风骨和灵魂,是人文历史的延续和创新,是激发人的动力不断推动发展进步的能量之源,
期刊
1956年,民主改革的号角声引导宁蒗“一步跨千年”,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社会形态的巨大跨越。但是作为高寒山区和民族“直过区”的宁蒗由于特殊的县情,为其后的发展留下了许多先天不足。直至现在,宁蒗仍是一个集“山、少、偏、穷、特”为一体的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  “山”——山区条件的特殊性:宁蒗是典型的高寒山区,山区面积大,占总面积的98.4%;境内最高点白岩子主峰海拔4513.3米,最低点金
期刊
入刊理由:他生在红色年代,循着伟人的足迹,弘扬老区精神,牢记伟人教诲,所以即便经历过太多失败,他奋斗的热情依然澎湃,久经磨难而不悔;他的人生辞典里,只有八个字:“脚踏实地,志存高远”,语言朴实地道,却铿锵激昂,掷地有声;在他的双眸里,你读到的不止是坚毅、坚持与豪情,更多的是一种甘愿付出的大爱与睿智,深入他目光之海的背后,我们探寻到的就是他丰富的人生故事,再充实细节便是一本厚重的书。他就是云南省电动
期刊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在这场旅行中,我们总会邂逅许多让我们终生难忘的人和事,石林就是这么一个地方,它不惟动人心魄之资,更有精美绝伦之貌。它就是让人梦萦千回,思之若渴的地方。  在石林广袤的土地上,有雄奇的峰林、湖泊、溶洞。天造奇观,美不胜收。形态奇特的剑状、蘑菇状、塔状、柱状、城堡状、石芽、原野等,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石林,或隐于洼地,或漫布盆地、山坡、旷野,或奇悬幽险,亭亭玉立,集中体现了世界能给予
期刊
宁蒗县自2014年2月24日启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共有24个党(工)委,73个党总支,584个支部,9706名党员参加了教育实践活动。期间坚持做到了“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基础扎实、开局良好、进展顺利。  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期间,不等待、不观望,先行先动、立行立改,在全县深入推进“四群”教育和“百名领导下基层、千名干部访民情、万家农户得实惠”为主
期刊
编者按——  云南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的每一项重大决定、决议、决策都关系着民生福祉。本刊“高端声音”栏目,将摘编云南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党政领导在当月的主要活动、重要讲话中所凸显出的民生大事,并对这些大事进行逐一整理,以飨读者。  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秦光荣  2014年1月2日,秦光荣赶往受冰雪霜冻灾害最严重的墨江县珠联镇高寨村下三家村民小组查看受灾情况,并在墨江县
期刊
58年前,宁蒗彝族自治县成立的隆隆礼炮,宣告了一个旧时代的终结,开启了宁蒗历史的新纪元。58年过去了,古老而神奇的小凉山创造了经济社会发展几十年,历史跨越上千年的奇迹。宁蒗县58年的历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县各族人民自强不息、励精图治、创造无数人间奇迹的奋斗历史,是一部“山、少、边、穷”县奋起直追、加快发展、逐步走向繁荣富强的辉煌历史。从此小凉山走上了团结、进步、发展的康庄大道,开辟了宁蒗历史
期刊
宁蒗是一个贫困的特殊县份。近9年来,宁蒗县举全县之力,面对机遇顺势而谋,面对挑战迎难而上,承接“十一五”期间取得的巨大成绩,开拓进取,结合“十二五”规划,牢牢把握西部大开发和云南省“两强一堡”建设、丽江市 “三大基地” 建设及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重要窗口和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等重要战略机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实施“生态立县、和谐稳县、科教兴县、矿电富县、
期刊
入刊理由: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修鞋匠,最终成为闻名遐迩的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这其中的酸甜苦辣不是常人所能感受的。正因为不平凡的经历和探索,让他成为了这个行业的佼佼者。所以,他是当之无愧的“新温州模式的积极探索者和杰出代表”“中国新兴民企代言人”“可能影响中国21世纪的中国青年人物之一”。  温州是一座山水江海交融的滨海城市、一座充满生机活力的城市、一座民营经济发达的城市、一座文化底蕴深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