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今年我们迎来党的百年华诞。一百年风雨沧桑,在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前所未有地靠近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现在我们正处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崭新征程之上,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中国的发展还迎来诸多问题和考验,实现中国梦,必须汇聚中国力量,而青年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这就需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的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中国梦的价值根基。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
中华民族上下求索五千年,近代以来,历经风雨沧桑,终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如今已跻身世界前列。然而,当人们在分享物质硕果的同时,却发现民族精神家园的失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正契合了精神回归的时代召唤,契合了中国梦追求高品质发展的全新要求,彰显了兴国之魂的精神力量。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因此,青年学生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梦的实现助力启航。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关系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擎梦之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角度出发,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明礼、诚信,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是每个中华儿女价值观念的最大公约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历史和现实证明,精神上的缺钙、思想上的软骨病难以撑起一个民族的梦想,唯有精神富裕、思想坚定才能为梦想的实现注入不竭动力。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这样一泓源头活水,激浊扬清、涤荡心灵,帮助人们坚定理想信念,抵御腐朽思想的侵蚀,成为每个中华儿女的精神脊梁,撑起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塑造出一批奋勇向前的梦想践行者,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柱和精神支柱。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圆梦之桥,中国梦是千年古国华丽转身的家国梦,也是中华儿女生活幸福的个人梦;是国家审时度势、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也是贴近群众,立足民生的基础工程,圆梦需从理想走向现实、从抽象走向具体、从顶层走向基层,而核心价值观正是连接理想与现实、抽象与具体、顶层与基层的桥梁和纽带,以价值导向引领个体立足本真、引领社会营造向善风气、引领国家的发展方向,将个人、社会、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唯有如此才能汇聚个人梦成就中国梦。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筑梦之基“万丈高楼平地起”,唯有基础牢固才能屹立不倒,我们构筑中国梦的大厦同样需要坚强的根基,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是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国梦的精神之基。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圆梦主力军
青年学生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圆梦者”,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肩负着国家建设的伟业,因此,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念、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净化学生的精神世界,激励青年学生寻梦、追梦、圆梦。
梦在心中,路在脚下,在圆梦旅途中,青年学生需要仰望星空、怀揣梦想、脚踏实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梦想导航。
(一)以传统文化凝聚认同感
以正确的态度重拾传统文化。中华文明,以其兼收并蓄的博大胸襟积淀了浓厚的文化底蕴,然而近些年来,传统美德失语、传统文化遗落,国学墙内开花墙外香。不可否认,传统文化当中存在着一些封建、迂腐、迷信、落后的成分,但其中蕴含的人生智慧对于当代青年学生仍有重要启迪作用。重拾传统文化需慧眼明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优良美德,我们要传承下去,使传统文化的精髓渗透到青年学生的血液中。
以创新的精神发展传统文化。文化在任何时候都不是一潭死水,而是不断积蓄新的内涵,我国的传统文化要想得到发展,为青年人接受,就必须汲取时代精华、体现时代精神,鼓励青年学生加入到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事业中,凝聚青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以知行统一提升责任感
总体来看,青年学生具有较高的知识文化素养和思想品德修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明辨是非、真假、善恶的能力,但是在实际的生活当中,却存在着知行脱节的问题。
首先,学校引导需到位,当下高校多重理论,轻实践,道德教育以灌输为主,以实践为辅,这就导致学生仅将美德挂在嘴边却落实不到行动上。为了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学校需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养成,如开展志愿者活动、进社区活动等,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和正确导向。
其次,青年学生需明知,自己不仅仅做一个批判者或颂扬者,而是作为一名践行者,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利益、以诚实守信彰显人格魅力、以助人之举行善于人,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感化他人,主动承担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主动担负起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工程。
(三)以道德教育化形于心
思想政治教育需革新,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课程应当贴近学生、与时俱进,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学生的要求更新内容和形式,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通过师生互动、案例分析、课外调研、播放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要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各个课程和教学实践当中,实现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有机结合,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基准,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培养出一批有胸怀远大理想、永担责任使命的圆梦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2]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
中华民族上下求索五千年,近代以来,历经风雨沧桑,终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如今已跻身世界前列。然而,当人们在分享物质硕果的同时,却发现民族精神家园的失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正契合了精神回归的时代召唤,契合了中国梦追求高品质发展的全新要求,彰显了兴国之魂的精神力量。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因此,青年学生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梦的实现助力启航。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关系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擎梦之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角度出发,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明礼、诚信,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是每个中华儿女价值观念的最大公约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历史和现实证明,精神上的缺钙、思想上的软骨病难以撑起一个民族的梦想,唯有精神富裕、思想坚定才能为梦想的实现注入不竭动力。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这样一泓源头活水,激浊扬清、涤荡心灵,帮助人们坚定理想信念,抵御腐朽思想的侵蚀,成为每个中华儿女的精神脊梁,撑起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塑造出一批奋勇向前的梦想践行者,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柱和精神支柱。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圆梦之桥,中国梦是千年古国华丽转身的家国梦,也是中华儿女生活幸福的个人梦;是国家审时度势、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也是贴近群众,立足民生的基础工程,圆梦需从理想走向现实、从抽象走向具体、从顶层走向基层,而核心价值观正是连接理想与现实、抽象与具体、顶层与基层的桥梁和纽带,以价值导向引领个体立足本真、引领社会营造向善风气、引领国家的发展方向,将个人、社会、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唯有如此才能汇聚个人梦成就中国梦。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筑梦之基“万丈高楼平地起”,唯有基础牢固才能屹立不倒,我们构筑中国梦的大厦同样需要坚强的根基,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是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国梦的精神之基。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圆梦主力军
青年学生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圆梦者”,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肩负着国家建设的伟业,因此,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念、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净化学生的精神世界,激励青年学生寻梦、追梦、圆梦。
梦在心中,路在脚下,在圆梦旅途中,青年学生需要仰望星空、怀揣梦想、脚踏实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梦想导航。
(一)以传统文化凝聚认同感
以正确的态度重拾传统文化。中华文明,以其兼收并蓄的博大胸襟积淀了浓厚的文化底蕴,然而近些年来,传统美德失语、传统文化遗落,国学墙内开花墙外香。不可否认,传统文化当中存在着一些封建、迂腐、迷信、落后的成分,但其中蕴含的人生智慧对于当代青年学生仍有重要启迪作用。重拾传统文化需慧眼明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优良美德,我们要传承下去,使传统文化的精髓渗透到青年学生的血液中。
以创新的精神发展传统文化。文化在任何时候都不是一潭死水,而是不断积蓄新的内涵,我国的传统文化要想得到发展,为青年人接受,就必须汲取时代精华、体现时代精神,鼓励青年学生加入到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事业中,凝聚青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以知行统一提升责任感
总体来看,青年学生具有较高的知识文化素养和思想品德修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明辨是非、真假、善恶的能力,但是在实际的生活当中,却存在着知行脱节的问题。
首先,学校引导需到位,当下高校多重理论,轻实践,道德教育以灌输为主,以实践为辅,这就导致学生仅将美德挂在嘴边却落实不到行动上。为了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学校需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养成,如开展志愿者活动、进社区活动等,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和正确导向。
其次,青年学生需明知,自己不仅仅做一个批判者或颂扬者,而是作为一名践行者,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利益、以诚实守信彰显人格魅力、以助人之举行善于人,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感化他人,主动承担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主动担负起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工程。
(三)以道德教育化形于心
思想政治教育需革新,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课程应当贴近学生、与时俱进,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学生的要求更新内容和形式,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通过师生互动、案例分析、课外调研、播放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要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各个课程和教学实践当中,实现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有机结合,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基准,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培养出一批有胸怀远大理想、永担责任使命的圆梦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2]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