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专业在民办高校中的发展探析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t_8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园艺专业在我国高校的发展有近百年的历史,但是在我国新兴的民办院校中仅有几年的发展历程,民办园艺专业需要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方法,本文根据商丘学院园艺专业的状况来探讨民办高校园艺专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园艺专业 民办高校 现代园艺
  园艺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我国夏商时期周代园圃开始作为独立经营部门出现。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后,1912年在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了园艺专业,当时的前身为园艺科[1],这是我国开设最早的园艺专业。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园艺专业逐步在各农业院校和其它院校中相继建立,并成为其支撑专业。园艺专业在公办院校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在民办高校中,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本文根据我院开设园艺专业的情况来探讨一下园艺专业在民办高校的发展情况。
  一、园艺专业在民办高校中的发展现状
  1.专业设置与分布
  在我国,农业的发展相对其他行业有很大的滞后性,农业和农村很不发达,生产力水平低,农村经济落后,农业工作条件艰苦,农业科技人员待遇偏低等,对考生产生了消极影响 ,使很多考生特别是优秀考生不愿意投身农业行业,从而使园艺学科成为冷门学科。这对于追求市场性、低成本、偏好热门专业的民办高校来说,很少有民办高校开设本专业。根据2011年河南省“招生考试之友”第11-12期,本科三批的招生计划中,全国民办院校57所,开设园艺本科专业的仅商丘学院一所(2006年开始招生)。297所独立学院,开设园艺本科专业的有3所,为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和沈阳农大科学技术学院。高职高专二批的招生计划中,261所民办高校,开设园艺专科专业的2所,为商丘学院(2006年开始招生)和江西枫林涉外经贸职业学院(2010年开始招生)。18所独立学院均没有开设园艺专科专业[2]。由此可见,园艺专业在民办院校中发展时间短,势单力薄。
  2.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体现国家的教育方针,反映学校培养规格的要求,为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课程体系改革明确指导思想。我国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大多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因此我们商丘学院园艺专业紧紧围绕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这个目标,来制定培养方案。商丘学院园艺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园艺植物栽培学、景观生态学、插花艺术、园林规划与设计、园艺产品的贮藏与加工等方面的知识,能够在园艺生产与管理、城市环境规划与设计、生态农业、花卉企业等领域中,具备花卉、果树、蔬菜的良种繁育和生产,“名、优、特”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和推广,城镇园林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家庭园艺设计与美化等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3.办学规模与师资队伍
  园艺专业在民办高校中起步较晚,并且不被大多数的民办高校所看好,因此在设置此专业的几所民办高校中,规模也比较小,招生人数较少,大致在40-80人,并且文理兼收,最终多数完不成本专业的招生计划需求。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共同特点是,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队伍不稳定,并且缺乏师资队伍建设的长远规划。在我们学校内部,园艺专业的师资力量相对于其他专业较好一些,高学历人才较多,在教学岗位上95%是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
  4.园艺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现状
  民办高校的学生既有普通公办高校大学生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又有其比较鲜明的特殊性。进入民办高校的学生大部分家庭条件都比较好,学生文化基础弱、自信心弱、自我学习能力不强,学习毅力和刻苦精神不够持久。技能特长优势比较明显,但综合素质发展不够平衡[3]。而对于进入民办高校的园艺专业的学生,经调查发现,他们的来源大概可以分为两大主流,一是大部分是来自农村的学生,思想比较纯朴,纪律性稍强,在生产实践中能够吃苦耐劳,有较强的求学求知欲望,但学习能力有一定欠缺,不够灵活,组织协调、交际能力不够,综合素质较弱。另外一部分是来自城镇的学生,他们大部分家庭条件都比较好,人生价值取向积极务实,现实性功利性比较突出,社交能力较强,交际面广,思想活跃,为人处事能力较强,他们缺少必要的独立生活体验,适应能力较弱,学习能力差,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差。根据我们学院选择园艺专业学生的情况,他们有的是确实对本专业感兴趣,愿意学习,有的学生是在本专业有一定的就业关系,还有一部分学生目标不明确,对学习什么专业无所谓。这对在园艺教学管理上增加了一定难度。
  二、促进园艺专业发展的几点措施
  1.优化课程体系建设
  随着当今社会形态日趋多元化的需求,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生源量的减少和学生个性发展要求的日益强烈,民办高校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和变革。民办高校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融合学科前沿知识来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4]。园艺专业必须紧紧围绕现代社会对园艺的需求来进行课程体系设置,创造具有自己特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为社会对现代园艺人才的需求和发展奠定基础。
  2.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
  (1)园艺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民办高校应加大园艺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力度,重点建设一些科技含量高、有创新、有特色的实验室。购置先进的仪器设备,实现资源与仪器设备的优化与合理配置,完善实验室运行管理机制。加强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教学人员对实验教学充分重视起来,打破以往的实验教学模式,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增加实验开出率。
  (2)实习基地是园艺专业必不可少的一个场所,学校应下大力度来建设实习基地,增加实习经费的投入,增加实践性较强课程的实习,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实习机会。一方面要建设好校内的实习基地,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做中学,学中做,使理论学习和实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另一方面以校企合作共建为突破口,本着“互尽所长、互补所需、共同分担、共同受益”的原则,与企业紧密合作共建全天候实习实训基地[5],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制度,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检验自己所学的知识,了解园艺专业最新的发展状况,发现不足,及时更改,而且还可使学生接触社会,锻炼能力,为以后走上社会积累一些实践经验。   3.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学质量是一切高等学校尤其是民办高等院校的命脉,在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众多因素中,最起决定性作用的最活跃因素是教师,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新时期民办高等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对于园艺专业的师资队伍,民办高校应结合不同于公办高校的师资队伍结构特点,探索适合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特点的管理办法进行科学管理,充分发挥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作用。重视师德和青年教师执教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增加对公办院校园艺专业进行学习的机会。
  4.立足传统园艺,拓展现代园艺
  现代园艺向生态型、体验型、展示型、休闲观光型园艺发展,已远远超出了人们传统所认为的“种花种果种菜”的范畴,它涵盖了规划设计、栽培育种、技术推广、贮藏加工、包装运输、市场营销、经济管理、产品研发等全方位、多学科的内容[1]。公办农业院校的园艺专业现在大部分还是在传统园艺的基础上,现代园艺专业还比较少,我们民办院校应根据自身的灵活性,以社会对园艺人才需求为导向,在现有的园艺专业及相关专业基础上,结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增设新的园艺专业,寻求学科增长点。例如,可以增设现代设施园艺专业、观赏园艺和城市园艺等专业。
  5.园艺专业应与当地经济结合发展
  园艺是农业生产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园艺科学教育和生产均有了很大的发展,园艺业发生了跨越式的变化,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并为我国农村种植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农民脱贫和增收致富、农产品出口创汇以及农村经济的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6]。根据我们商丘学院的特点,地处商丘郊区,周围是城镇化的农村,农民的土地越来越少,她们有限的土地大多都用来种植蔬菜、花卉、苗木等经济价值较高的植物,我们园艺专业应充分利用这一地理优势,与当地经济接轨,学校可以为当地农民提供技术支持,农民可以为园艺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基地,通过校内外有机结合,课堂教学与生产实际有机结合,提高园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三、园艺专业的发展前景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发展农业在中国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始终是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园艺业是农业三要素之一,是优势农业、绿色农业、“21世纪的朝阳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园艺向生态型、体验型、展示型、休闲观光型园艺发展,园艺产业已成为农林业的经济支柱,带动了运输、旅游、科技产业的发展。现代园艺业向质量型方向发展,从生产导向型向消费导向型转变,设施园艺方兴未艾,都市园艺、观光园艺成为园艺业的重点。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园艺,促使传统园艺向现代园艺转变,是快速实现园艺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现代园艺的发展为现代园艺人才培养规模和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全面掌握现代园艺专业知识,有较强实践技能,又具备综合管理、学习和运用能力。因此,高校园艺专业具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和培养高科技园艺人才的历史使命,民办高校应树立自己的特色,培养具有现代园艺理念,懂得现代园艺生产营销的高科技应用型人才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汤青林,张洪,周志钦等.园艺学本科专业现状及改革发展对策[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5):231-235.
  [2]2011年河南省招生考试之友[J].河南招生报刊社,2010,(11-21).
  [3]程如平.浅析民办高校学生特点及管理工作的策略.[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学报,2007,(5):193-194.
  [4]崔颖.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高教探索,2009,(3):88-90.
  [5]李志义,姜文凤,朱泓.树立实践教育理念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1,(21):20-22.
  [6]朱德蔚,韩振海,王德槟.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园艺科技[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5,10(4):51-54
  (作者单位:商丘学院 河南商丘)
其他文献
[摘要]根据社会发展对机械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背景,分析卓越人才培养的特点与目标,结合我校机械工程专业实际,研究探讨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其实践策略,以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建设水平。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 机械工程专业 开放式 培养模式  现代社会对机械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注重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倡个性、重创新”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开放式人才教学
期刊
[摘要]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第一步,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成功的导入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等。大学英语课堂中运用合适的教学导入策略,能使课堂紧凑还有吸引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 课堂导入 学习兴趣 教学策略  英语作为一种国际化的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学好大学英语为日后更好的接受全球性的科学技术和国际学术交流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授课是学好
期刊
[摘要]公共英语这一个科目是中职教学中的一块鸡肋,让学生时有“嚼之无味”的无奈,又让老师偶有“弃之可惜”的尴尬。在不断的碰壁和探索中,我尝试着在英语课堂中进行活动型教学,努力活力课堂,主要从大胆增删教材,设计实用性强、职业化的活动,颠覆传统的听说读写,开展灵活多样的活动,摈弃呆板的英语学习策略,进行新型的授“渔”活动三个方面,让学生重新认识英语,接受并喜欢英语。  [关键词]活动型 实用性强 职业
期刊
[摘要]毕业设计有别于课程设计(或课程训练),毕业设计答辩考核的重点不再是学生是否学会了某些知识,而是考察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否理论联系实际真正独立地解决工程领域的某些实际问题。本文基于这种毕业设计答辩的理念,根据多年组织毕业答辩工作的实践,提出一套毕业设计答辩的运行机制,内容涉及毕业设计答辩的组织形式、答辩过程、评价体系、成绩确定方法等。  [关键词]毕业设计答辩 机制 工科  一、毕业设计(论
期刊
[摘要]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生物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通过实验探究生物的规律,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勤于动手动脑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主动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样的教学才有意义,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 生物实验 素质教育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生物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
期刊
[摘要]现在高职院校在课程改革上都下了很大功夫,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又作为研究发展方向。同时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中探索创新的模式,“项目教学法”便是在教学中被普遍使用的使学生直接参与完成项目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主要从工程测量技术在课改中应用时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与自身在实践改造中的思路。  [关键词]课程改革 项目教学法 重构 课程考核  随着国家关于高职教育16号文件的要求,高职院校在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高校专业基础课“保姆式”的实验教学模式往往不利于学生激发学习主动性和培养联想创新思维。本文从“学生实验助理”参与“全程式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收获,探讨这种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等综合素质的作用。  [关键词]全程式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实验助理 综合素质  实验教学,不仅是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研能力等综合素质的
期刊
[摘要]德国职业教育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本文通过与德国职业教育的对比,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进而对中国职业教育进行反思,提出德国职业教育的可借鉴之处,思考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之路,并提出了一些改革设想。  [关键词]职业教育 对比 思考  德国的职业教育是德国工业发展的秘密武器。德国和中国的职业教育,无论从社会地位、办学理念和体制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但随着国内职业教育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改革的紧迫
期刊
[摘要]中国旅游地理是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与服务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上好中国旅游地理,达到良好教学效果这个问题,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课程重要性、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改革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四个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了提高教学水平的途径。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中国旅游地理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中国旅游地理学是随着中国现代旅游业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也是目前
期刊
[摘要]青年时代的袁振英生活在民国初建和新文化运动的大时代中, 他通过著译,提倡新道德,帮助人们解放思想,摆脱封建礼教束缚。他的道德观,体现了在中国社会和思想文化大转折时期,一个积极进取的青年向往理想社会、呼唤个性解放、摆脱传统束缚的意愿。正是通过千千万万个“袁振英”的呐喊与实践,中国由传统走向现代。  [关键词]袁振英 无政府主义 新道德  袁振英在其翻译的短篇小说集《牧师与魔鬼》中,写过一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