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民主政治制度的程序化建设

来源 :民主与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qiz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书作者赵振宇先生曾经长期担任一家党报的理论编辑,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特别是新思想迭出。后来他进入华中科技大学担任教授,由于专业所限,我们的联系少了些。虽然岁月流逝,他的开拓进取意识丝毫未减,作为非政治学专业领域的学者不仅得到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政治学专业的课题,而且取得了非凡的成果。摆在读者面的这部书《程序的监督与监督的程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便是见证。
  人类社会总是依据一定规律而运行。而人类社会只有到了一定的阶段,人们才会自觉地设置一定程序,使社会按照预期目的更好地运转。2002年,中共十六大第一次在党的重要文件上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任务,这是我国政治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大进步。但是,政治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和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有序化,却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其中之一就是要有充分的理论准备。由于我国近代以来一直处于革命的急风骤雨之中,对政治过程的程序设计和论证长期处于薄弱环节,难以满足政治文明建设的实践要求。本书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并具有填补学术空白的意义。
  这本书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为指导,提出了程序文明的理念,作为全书的立论基础。这是很有见地的。现代国家与传统国家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政治过程中的要素愈来愈复杂,政治过程参与的主体愈来愈多,政治社会的变化愈来愈频繁。如果没有合理和严格的程序,必然会发生两种结果,要么民主政治流于空洞的口号,民主形式成为必要但无实效的“过场”;要么是政治秩序的紊乱,政治生活异变为闹嗡嗡的动乱。这都不是理想的政治,更不是政治文明的结果。本书鲜明地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政治程序文明,没有合理和精巧的程序设计和监督,就不可能推进政治文明的前进。这一思想丰富和创新了政治文明理论。
  根据程序文明的基本思路,本书从立法、行政、决策、司法、公民参与、组织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八个方面对程序化问题进行了探讨,内容十分丰富。如果说过往的相关研究还是零散的话,那么本书则以自己的深入广泛的研究,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程序理论体系,由此将我国的相关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
  程序问题研究在我国既是一个薄弱环节,又有相当的难度。难度之一是我国长期以来缺乏精细化的政治思维,政治往往与运动联系在一起,政治思维也是粗线条的。难度之二是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未提供充分的实践基础。而政治程序的设置则需要精细化思维和相当的实践基础,才能保证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书的作者克服困难,勇于探讨,直面问题,殚精竭虑,对程序的监督与监督的程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其理论创新的精神令人钦佩,理论创新的成果令人欣喜。尽管本书还有许多问题可以进一步探讨,但它对政治文明实践和学科发展的意义是不可低估的。我们也期待作者今后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取得更有成效的成果。
其他文献
2007年,中国社会经济继续高速增长,已连续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保持在10%以上。  2007年,人民生活继续改善,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发展战略基本形成。就业紧张局面有所缓解,国家对教育、医疗、社会保境的财政投入大幅增加,社会秩序总体稳定。  2007年,食品和住房价格增长过快,收入差距过大的趋势仍未能扭转,群众反映较大的医疗问题尚未根本改观,一部分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受到影响。    2007
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为王选纪念陈列室“创新历程厅”揭幕并讲话  1月20日,位于北大方正大厦的王选纪念陈列室“创新历程厅”在京揭幕。韩启德强调,传承王选精神、推动科技创新。  九三学社中央领导班子2016年度战略研讨会在京召开  1月31日至2月1日,九三学社中央领导班子2016年度战略研讨会在京召开。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是研讨“如何进一步推进我社履行参政党职能、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工
20世纪60~70年代之前,实证主义科学观一直占据西方学界的主流。在实证主义哲学视野中,科学是脱离社会情境的、纯粹的、抽象的、价值中立的智力活动;科学知识是系统的、实证的、绝对正确和一元普适的知识;科学的历史是不断趋向真理和唯一能体现人类进步的历史。在这种哲学观和科学观的文化背景下,伴随科学技术发展而来的社会经济进步,进一步促使整个社会对科学充满了乐观和信赖的情绪。相比之下,20世纪初,西方近代科
历经十载,煌煌24卷的《竺可桢全集》终于在2013年底完满出齐,这是功在当代,利及千秋的功德无量的好事,可喜可贺!  总计约2000万字的《竺可桢全集》,内容丰富,内涵深刻,为人们研究竺可桢,研究竺可桢所处的时代和20世纪的中国科学史、教育史、文化史、以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永久性基础资料,它本身就是一座求真、求实、求是的历史丰碑。同时,它也为早在1980年代人们就呼吁应创立的“竺
1983年,中央和国家机关机构改革工作小组和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先后派调查组到中国科学院进行调查。尤其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的调查,范围较广较深入,影响也较大。在这两次调查的基础上,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确定了中国科学院新的办院方针,调整了中国科学院的领导体制,改变了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大会和学部委员的性质和职能,推动了中国科学院管理体制的改革。本文则结合两次调查的前后史实,参考中国科学院有关资料和档案以及杨
1856年,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出版。他写信给英国的妻子说:“我这本书的思想不会讨好任何人……只有自由的朋友们爱读这本书,但其人数屈指可数。”出乎他的意料,短短三年,这部著作就在法国重印了四版,在英国、美国和德国等地也极为畅销。一百二十年后,法国另一位研究大革命的专家弗朗索瓦·傅勒指出,《旧制度与大革命》是近代民主政治史文献中的“可怜的长辈”,涉猎的人多,读懂的人少。又过了将近五十年,
《法治讲演录》是山东大学法学院谢晖教授的讲课实录,读后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全然不像充满程式化语言的教科书那样枯燥单调,在密织的法律思维、生动的教学语言和兴之所至的思想探寻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一位法学家的思辨力量和法治热情。  谢晖的法治理想是建立在“法治不是万能的”这一论断之下的。他将社会治理的模式分为自治、互治和他治。由于理性的局限,自律、自控的不足,社会交往的需要,社会的秩序无法依赖于个人的
80年前鲁迅先生曾写过一篇很著名的杂文《拿来主义》,稍念过点书的人大概都读过。先生谈了当时中国人的“送去主义”,并主张和强调“拿来主义”。那么,外国人或者说西方人是否也注重“送去”和“拿来”呢?最近,读美国的中国近代史专家史景迁的著作《改变中国》和《大汗之国》,对此颇有些感触。在笔者看来,《改变中国》体现的就是西人的“送去主义”,而《大汗中国》论述的则是西人的“拿来主义”。  鲁迅先生当年对国人的
腾冲城虽然仅是弹丸之地,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地位却极其重要。这里,不仅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场,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战争的惨烈及全歼日军而闻名天下。这里,从1942年5月10日淪陷到1944年9月14日光复,经历过859个异乎寻常的日日夜夜,由此,中国正面战场开始了真正的战略反攻,中国长期被封锁的局面有了扭转,大后方的侧背威胁被解除,也是自 1840年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将侵
摘 要:历史课堂承载着历史学科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功能,旨在引导学生探寻历史真相,体悟社会发展规律,总结经验和顺应历史发展趋势。高中历史课程,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时序和架构上,强调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注重分析史料、探讨历史事件背后的可循之规律,可解之因果。如何选择新颖而能引发学生兴趣的史料成为高中历史教师备课的一项重要工作。地方历史资源便是一块应该多加挖掘的宝藏,在课堂中及课堂之外带领学生认识身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