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教师的反思修养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hao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教师,身处三尺讲台,传承着人类知识文明,塑造着一代代人的灵魂,做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任重而道远。尤其在复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新时代,更肩负着神圣而严肃的使命,为不辱使命,工作中的反思也便成了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知其不足而补,知其不当而改,补而完美,改而确真,这样不断反思,不断提高,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让教师自身教法技巧日趋提高,也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优良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绝不能滥竽充数,亦或是误人子弟。
  而“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亦即现在所讲的教书育人,教书育人看似简单做起难,那么,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应具备怎样的反思修养呢?这是一个广阔而深远的话题,现结合我的自身实际和肤浅体会就这一话题站在教师的角度拙述如后,权作我教学工作中的一次反思实践,与同仁共享,祈前辈指导。
  一、思想层面的反思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传道首当其冲,可谓是教师工作的灵魂了。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传道,教师就得正身。论语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只有具备了高尚的职业道德,甘于奉献,不断进取,春风化雨才会在教育实践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全身心投入潜心钻研业务,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在学生面前发挥出实际而有效的楷模作用,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識学风上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最终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学生的美好心灵,为祖国培育出又红又专的建设人才,也让自己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如果说传道是教师工作的灵魂,那么授业解惑便成了教师工作的实际载体了,这一载体是教师日常工作中的血肉,所以教师工作又不能外乎开以下几个层面的反思了。
  二、知识层面的反思
  首先,思考一下自身知识结构。
  每个教师在进入教师行列之时就已经具备了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了,这暂且称之为固有知识吧,这正像一池死水,俗话说:“死水不经瓢舀”,再说教师面对的是有思想、有情感的思维层次、发展层次各不相同的学生,而且时代在发展,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化,如果我们教师只会用自身固有的那点“死水”去给学生解渴,去进行我们的工作的话,那我们的教学工作就真正成了应付,真正成了杯水车薪。这种吃老本的观念、这种不思进取的态度、这种一成不变的做法对教师、对学生有百害而无一利,会有辱教师圣名,会误人子弟。
  其次,思考一下自身知识优化。
  朱熹的《观书有感》中的两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得好,池塘之水为何总那么清澈?主要就是因为它的源头时常有新鲜的流水补充进来。那么,作为身在讲台的一线教师,如何才能让自己的教学工作得心应手呢?从知识层面来讲,我们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一方面,积极参加相应的业务培训学习、教学观摩学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这些学习活动中借鉴他人之法为己所用,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从教师自身角度讲也算是更加丰富、优化了自己的知识内涵了吧;另一方面,在生活、工作中养成多读书,多学习的习惯,这不仅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楷模作用,更能在读书学习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拓宽自身知识的涉历面,加深对各种知识的领悟力,以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真正做到深入浅出,游刃有余。
  再说,作为一名教师,本身就是知识的传播者,真的应该努力成为一个文化人,如果不不断学习,自己的知识捉襟见肘,在教学工作中就会出现黔驴技穷的尴尬,那时山穷水尽疑无路,哪还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呢?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从知识层面来讲应该摒弃吃老本的陈旧观念,不断学习,不断丰富优化自身知识。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群体和千变万化的教学情境从知识层面上让自己努力做到“宠辱不惊,看花开花落,胜似闲庭信步;去留无意,望云卷云舒,相伴晨钟暮鼓。”有备无患,有了日常的学习积累在需用之时能“闲庭信步”,而工作之余又能在“晨钟暮鼓”中静心亲近书香,既可修心养性,还可备来日之需。
  总之,教师要肩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一方面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结合工作实际学会反思,通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文化上、政治文化上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的道德素质,真正为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奠定红而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结合工作实际学会反思,通过学习不断地在知识文化上、业务文化上充实自己,让自己的半亩方塘因有活水来而能清如洗,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的知识素养,真正为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奠定专而牢固的基础。
其他文献
时下,许多老师都面临这样的困惑,就是课堂沉闷无趣,活跃不起来。沉闷的课堂既不利学生学习,也不利教师教学开展,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如何让课堂活起来,我想到了多法同用。  教师上课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等。如果一节课,单纯一种方法进行到底,往往容易造成课堂的沉闷,特别是老师讲授过多更容易让学生感到厌倦。所以,我们县提出了教师课堂讲授时间不得多于20分钟。一节课,教师教师讲
期刊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本单元在2、3、4的乘法口诀后面即教材的第58页,编排了乘加、乘减两步计算试题。这样编排,一方面使学生有较充分的时间对前面所学的乘法口诀进行练习,缓解学生记忆乘法口诀的压力;另一方面是让学生认识同一组乘法口诀中两句相邻乘法口诀之间的关系,掌握记忆乘法口诀的方法。为后面学习6、7、8、9的乘法口诀做好方法上的准备。这样编排是科学合理的。然而,我的学生在
期刊
英语—作为我们的第二种语言,它在各个阶段的考试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但由于平时在生活中,能用英语交流的机会微乎其微,所以,要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内,让学生能更高效的学好英语是摆在所有英语教师面前的问题。  那么,怎样才能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内,让学生能更高效的学好英语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灵活应用“英语小口诀”  相比平时给学生讲一些单词的用法,还不如直接让学生背诵一些简单而精炼的用法口诀
期刊
在新课标理念下,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时间、空间、学习过程都还给学生,课堂教学不能再“涛声依旧”,教师应是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高效课堂不再是满堂灌,填鸭式。 高效的课堂要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而这学习不是盲目的,是有的方矢。我认为学习过程是悟的过程,只有悟出的才是学生自己的知识,悟出的才会在学生头脑中留下印记,悟更易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动力,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学生的
期刊
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之前,我们主要依赖黑板和粉笔,由老师讲解、板书所要学习的内容,形式比较单一,课堂容量有限,效率也不高,而且,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某些知识的形成过程也无法清晰地呈现给学生,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今的教学需要。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逐渐走入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利用多姿多彩、变幻莫测的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
期刊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置问题,自主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依靠教师,而实践操作卻很大部分需要学生自行解决。在教学中设置相关任务,通过自主操作、集体讨论,解决问题,这是信息技术课教学常用的方法。仅仅单独的罗列基本操作,会使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且枯燥无味。如果教师通过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来把这些操作串接起来讲解,学生就容易接受和掌握,在实际操作中碰到类似的问题就能自己去分析解决,这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成
期刊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性和人文性,因此,语文教学在学科教学中极为重要。然而,语文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针对教学内容的不同,可有多种教法,正所谓教无定法,教学本身又是一门艺术,加之语文学科知识共有的一些特点,如“繁”“难”“偏”等,因此,要提高农村语文教学质量实非易事。卑之无甚高论,为与教育界各位同仁达成共识,特将其归纳为“要”。  一、要注重知识的储备与更新  要提高
期刊
对于小学生来说,说是写的基础,会说才有可能会写。因此,抓好說的训练是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加强说的训练能开发学生的思维,能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突破作文障碍。  一、让学生说题材,突破选材的障碍  指导材料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是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很多学生一听到写作文就满脸困惑,不知道改写什么内容。习作材料来源于生活,农村的风土人情、田园风光等丰富多彩的生活题材,就
期刊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制约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創新思维。它不但不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反而成为学生创新的阻碍。因此,《数学课程标准》倡导“重视合作交流,加强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把学习变成自己的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与提升的个性化过程。如何使新课标的这一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渗透和落实?我结合教学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
期刊
在社会生产力全面提高、物质生活和人类文化生活极为丰富的今天,未成年人的道德建设,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希望。加强和改进农村学校德育工作,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型人才,是当今教育不断探索、研究的重要課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笔者就当前农村学校德育工作现状和农村未成年人的思想表现,作如下分析及谈自己的见解。  一、农村学校的德育工作和未成年人的思想状况  目前,农村学校缺乏老师,课堂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