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校园的高校学生安全教育模式创新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ang_3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做好高校学生安全管理工作必须结合社会发展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安全管理的新趋势,要结合高校学生自我发展的特点,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学生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要加大思想教育力度,建立学生安全管理责任人制度,建立安全宣传警示制度,通过真实案例宣传教育,发挥学生自治组织的作用,促进学生自我行为的规范和约束等,从而更好地促进高校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和谐校园的建设。
  关键词: 安全教育 和谐校园 模式创新
  自1999年高校扩招开始,进入大学的门槛越来越低,自2010年开始随着全国各地生源逐年降低,导致大学生源素质更是一降再降,生源质量的下降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与此同时,国家开始出台类似生育二胎等防止当今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的措施。针对高校,引发的就是由于生源质量的下降,造成学生成分相对而言更加复杂,校园安全事故频频发生。面对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高校在安全教育的模式上必须有新的突破。
  一、现代高校安全教育现状
  高校是国家培养高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国内外敌对势力进行渗透和破坏的重要目标,处在国家安全斗争的前沿,确保高校学生安全是确保学校和学生安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动体现,加强高校学生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尤为重要。在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后,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面临诸多新形势,出现一些新问题。
  (一)高校学生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
  目前,部分大学生对学校进行安全教育的认识不够,认为自己已是成年人,存在侥幸和麻痹心态,意识不到侵害或事故随时发生,自我保护意识薄弱,普遍性地缺乏安全防范意识,更缺乏应知的安全知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以致不断出现财物被骗、被盗、被抢、人身遭受侵害。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受“应试教育”弊端的影响,重智育,轻德育,更轻安全教育,致使学生普遍缺乏基本的安全防范知识和实际社会经验。第二,高校管理方式日益社会化,招生规模扩大,办学形式多样,学生结构复杂,学校周边治安形势仍然比较严峻,给高校学生带来诸多安全隐患。第三,高校独生子女学生比例增高,当面对学习、生活、人际关系、个人感情、就业等诸多方面的竞争与压力时,个别学生易产生心理障碍,严重的甚至产生心理疾病,成为安全隐患。
  (二)高校安全教育形式单一,内容陈旧,教育效果不佳。
  当前提及保证校园安全时,更多是指向于管理、约束学生的行为以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而不是教育、引导学生如何避免事故、处理事故。安全教育主要以讲座方式为主,说教的意味比较浓,而且覆盖面比较窄。大部分学校进行安全教育多是开开会、宣宣讲、挂挂条幅,大多数学生把这些当做任务完成,高校对此的重视性也不够,很少有高校邀请专业人士进行现场指导,演示安全技能。
  (三)高校安全教育缺乏学习型师资队伍。
  当前,各高校安保队伍组成复杂,其中很少有受过专业系统的安保训练人员,基本上都是从社会招聘的毫无安保知识的人员,或是由很少部分的大学生组成的。在人员不合理的情况下,在理论研究方面,高校安全教育实施状况并不乐观,对高校安全教育这个问题的研究较为零散,系统性不强。迄今为止,国内关于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专著仍然寥寥无几。
  二、高校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的模式创新和途径
  (一)转变思想,教育理念上要有新意识。
  高校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主要阵地,要分析新形势下高校安全教育新的特点,充分利用好学校资源,通过广播、报纸、网络等宣传阵地,教育学生认识国家安全、社会安全、自身安全教育关系到自身成长、社会和谐、国家存亡。当代大学生由于处于和平年代,对“国家安全”等知识缺乏认知,根本不清楚公民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应承担什么义务,即使在法律知识普及的今天,大学生仍然存在安全知识上的盲点,缺乏危机意识,政治素质不高。因此,高校安全教育要看清当前复杂严峻的形势,在安全教育理念上居安思危,在安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就国家安全、经济、科技、文化、信息、环境等安全问题给予关注,从更高层面意识到安全问题对自身、社会、国家的负面影响,使大学生具备对安全问题的危机意识。
  (二)完善法律法规,提供制度保障。
  首先,建立健全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各项规章制度,是加强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促进安全教育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长效化管理的有效措施。依据客观规律建立的规章制度,能够使管理者“有法可依”,能够有效引导和教育学生“有法必依”。为广大师生树立“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良好风气,有效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重视安全教育管理工作。
  其次,建立有效的安全信息网格化管理体系。高校都应建立“学校、院系、班级、学生”四位一体的安全信息网格化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各级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作用,确保安全信息畅通无阻。必须明确责任分工,以校领导、保卫部门领导及各职能责任区领导为“树干”,以其他保卫人员思想政治辅导员为“树叶”,逐层落实安全目标责任制,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紧密团结才能使“大树”枝繁叶茂,达到最佳效果。
  最后,完善四个制度,一是完善自律协议,实现大学生自理、自立、自律,告诫学生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及违反的后果,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二是完善相关安全管理制度,根据国家教育部《高校内保工作规定》和《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不断完善安全教育制度、校园秩序管理规定、实验室及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制度,等等。三是落实安全责任制度,按照有关规章制度,落实责任人的相关责任,从高到低,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把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让每个人每个部门都关心安全问题,树立“安全无小事”的防范意识。四是引入和完善社会保险机制,减少学校、学生的后顾之忧。安全管理制度保障是校园安全防范体系的重要组织部分,也是实现依法治校、依法办学的依据和保障。
  (三)增强认识树立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   高校安全教育是一项社会工程,所有教育工作者都要参与,根据自己的位置发挥作用,杜绝部分老师在思想上推脱责任的现象,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管,逐层落实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和教育的机制、体制,完善规章制度,制订各类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按期排查安全事故隐患,把事故消除在萌芽况态。通过有声有色、扎扎实实的安全意识教育工作,营造浓厚的安全舆论氛围,增强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规范师生的行为,创造良好的安全文化环境,从而实现高校安全教育管理的新局面。
  (四)开拓安全教育的新内容。
  结合实际,关注下一代的领导对高校安全教育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这些意见指导我们开展安全教育工作,针对这些意见主要细分以下措施:
  一是校园保卫科结合校园高发事件和日常突发事件发生的安全教育。充分利用典型事例开展安全教育,更直观,更具有说服力,更能触动学生。加强安全教育践环节,经常举办防火、防盗等实际演练,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安全防范技能。建立安全教育理论研究团队,组织对理论进行研究,调动广大学生直接参与高校的安全管理工作,打造群防群治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是针对具体的项目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如安徽师范大学陈孔祥教授提出“全覆盖”的安全教育模式,主要包括等性安全知识教育、公共安全知识教育、网络安全知识教育、心理安全知识教育,等等。高校保卫部门要发挥安全教育的主导作用,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不断充实完善教育内容,将安全教育内容融入思政工作中。
  三是开展安全文化建设。不少高校已经开始尝试“进教材、进课堂、落实学分”的安全教育模式,要求有规定教材、规定学时、进行考核、计算学分,以使大学生安全教育规范化、常态化、高效化。高校的安全教育发展不能忽视安全文化建设。当前,校园安全教育还没有像其他专业课程一样走进课堂,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安全教育成效,高校应积极推动安全教育进课堂,推进安全教育常态化的发展进程。
  高校学生安全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意识是大学生本身必备的重要素质,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高校全体教职工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清醒地认识到安全教育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切实将高校安全教育工作放到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位置,确保大学生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张人民.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安全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探析.安全与健康:上半月,2004,04S.
  [2]孙亚峰.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12,33.
  [3]王晓群.浅析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若干问题.安全与健康:上半月,2008,7.
  [4]董振寿,吴星旭.加强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几点思考.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
  [5]常芳,宋林艳.我国高校安全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中科教创新导刊,2011,34.
  [6]孙健,刘韦.“广泛宣传、注重实践、营造氛围”的高校安全教育模式初探.科技致富向导,2012,17.
  [7]王兆先.关于建立高校安全教育长效机制的探索与研究.科技创新导报,2012,17.
其他文献
摘 要: 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要求教师勇于面对网络带来的种种挑战,及时更新理念,更新教育内容,改变教育方式等,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品德素养,切实提高高职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时效性。  关键词: 网络环境 高职德育 时效性  21世纪,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生活中的各行各业均产生了深远影响,而高职更是各种新技术、新知识、新文化的优良传播土壤,受到显著影响。网络改变了人类的一切,对现在大学生的思考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化学这门自然学科更多地体现了它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作为教学的引导者,教师如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问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教师的提问不仅能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集中学生注意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还应注意提问的过程与方式,以及课堂提问的反馈及评价。  关键词: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 提问 目的与作用 过程与方式 评价与反馈  很多
摘 要: 德育教育是一个传统话题,是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也是当前教改形势下的一个崭新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对目前高职校学生的思想品德现状及德育教育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对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高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德育方法应与时俱进,并对一些新的德育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德育教育 教育方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党和国家对中职学生
摘 要: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既是多元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面临新挑战的时代需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我们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还要推进校园文化载体建设、延伸教育实践载体建设、引入社会教育资源、有效利用新兴媒体,拓展多种有效途径和手段,通过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发挥思想道德教育的合力,切实有效地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水平。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
摘 要: 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工作是学校人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学校的发展,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如何做好高职院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呢?本文通过对本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现状的分析,提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对策,分别从健全制度、加强管理人员培训、建立新管理模式、完善档案信息库等方面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出工作要求。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人事档案 管理工作  人事档案是人事管理过程中形成的,记述和
摘 要: 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性是职业道德教育沿着正确方向继续发展的体现和保证,其重要性在于直接关系高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和谐稳定。因此,认真分析和研究增强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有效性的问题,对于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质量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从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即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转变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理念和方
摘 要: 公众人物以其相对独特的身份及自身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点,通过一定的媒介,将自己所代表的事物、精神、价值等方面平面化、直观化,从而实现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转向。随着公众人物在各领域的影响力愈发强大,盲目追求公众人物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的判断能力,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产生深刻影响。而大学生作为建设未来中国的主力军,他们对价值取向的方向的选择无疑也影响着中国未来的方向。因此,对于公众人物对大学
摘 要: 我国高校对学生处分制度在学校教学管理和学校教学秩序维护方面都起到了良好作用,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从处分权的设定不规范、处分权行使缺乏正当程序和学生权利的救济制度不健全等方面探讨。  关键词: 高校 处分权 存在问题  一、我国高校学生处分权行使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有的教育立法主要有《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在这两部法律规范中,都没有对高校学生处分权作出具体规定。对高校学生处分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越来越突出。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讲,得到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引导,对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加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本文从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出发,提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方法。  关键词: 高职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创新  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既要服务于高职
摘 要: 要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必须做到了解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把握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内涵,掌握职业教育学生水平的现状,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等等。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 教学质量 教育体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