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梦中的仙湖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r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周渔的火车》是导演孙周根据北村的小说《周渔的呼喊》改编成的一部电影作品。表面上看作品表现的是一个女人在两个男人间的艰难选择,但实际上,它象征了人类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分裂。周渔的追求是人类不停地追寻精神与m灵的象征,也是人类追求物质与精神和谐统一的象征。她的迷惘象征了人类对自身的永远的追寻与确认。所以从爱情的角度来探讨人类的生存境遇和生存状态才是作品真正的追求。
  [关键词]生存境遇 生存状态 迷惘 追寻 确认
  
  《周渔的火车》是2003年导演孙周根据北村的小说《周渔的呼喊》改编成的一部电影作品。从题材上讲,多数人将其视为爱情片,它表现的是一个女人在两个截然不同的男人间的艰难选择。导演孙周也一再强调他“只是想拍一部关于爱情的电影,探讨爱情的本质以及一个女人成长的过程。”事实上,爱情只是影片所表现的浅显层次的含义,而对人类精神与生存状态的阐释与追寻才是作品表现出的更深层次的内涵。
  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有周渔、陈清和张强。周渔是一个小城市中的画陶瓷工艺品的陶艺工人,由于偶然的机会,她结识了在另一个城市做图书管理员的陈清。陈清的诗人气质深深地吸引了周渔,为了同陈清相会,她不惜一周两次乘火车往返于她和陈清所居住的不同的两个城市之间。而在火车上她又认识了做兽医的张强,于是,在陈清与张强之间,她陷入了两难境地。表面上看作品表现的是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之间的爱情故事,但是从爱情的角度来探讨人类的生存境遇和生存状态才是作品真正的表达。
  陈清和张强在电影里分别是精神与物质的象征。陈清是一位图书管理员,诗人,是知识分子所代表的精神的化身。他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内心当中,生活在自己的诗歌当中,读书、写诗是他生活的全部内容。虽然在现实中他也需要周渔的激情与爱情,而周渔的介入却破坏了他内心的平静与心灵的和谐平衡,但是他所代表的精神气质却一直在冥冥之中召唤着周渔向他奔来。张强则是一个兽医,是不折不扣的现实中人的代表,在作品中象征了一种真实的现实生活。他以一种明确现实的态度来对待并挽留周渔“你要去哪?留下来吧”。作品中的周渔则一直在他们两个人之间犹豫和徘徊,是人类不停地追寻精神与心灵的象征,也是人类追求物质与精神和谐统一的象征。但无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电影里,人类的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都永远处于分裂的、无法统一的状态。就像周渔的陶瓷碗和陶瓶一样,他们在遇到张强后,不是被磕破,就是被摔碎。这似乎是一个喻言。陈清可以用他的诗歌给周渔以浪漫、以理想、以精神上的享受,但在现实生活中,他却一次次地碰壁,他的诗歌得不到人们的认可,无法出版:他的诗歌朗诵会除了周渔以外没有任何一个人参加:他无法解决他和周渔之间两地分离的状态。他能够给予周渔的绝不是周渔所要的全部。他的诗歌只能存在于他和周渔的内心里,当它一接触到现实,就像是一页页飘向大海的纸张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因此,当周渔按照诗歌的指引去寻找现实中真正的美丽的仙湖时,呈现在她面前的仙湖却远非诗歌中描述的那般美丽、充盈与令人向往。所以,诗歌中美好的一切只能在诗歌中存在,对证于现实,毫无意义。因此,当周渔的出现彻底打乱了陈清内心的平静之后,他只好选择去遥远的西藏重新找回内心的平衡。而张强所能给周渔的更多是物质上的保证。他能给周渔一个稳定的家庭,一份稳定的爱,但这同样无法满足周渔的全部要求。就像在火车上他偶遇周渔时一样,周渔在她的瓷瓶上寄托了她对陈清的所有的爱与思念,而张强却试图用钱来买走她的瓷瓶。这也喻示了她同张强之间物质与精神上的高度错位。所以当张强试图为了了解她的内心而去了解陈清,并试图用一片真实而充盈的湖面、用一场意外的惊喜来打动她的时候,她却很恼火,并说:“你还不如不说”。所以张强一再地感觉并说自己“表错情了”,事实上是他们之间在追求上的错位。这些都表明精神与物质分裂与游离的状态,正因为此,周渔才要不停地追寻。她要奔向远方,但她的内心已经充满了无言的疲惫:她可以选择留下来,但内心的焦灼又促使她不停地踏上寻找的征途。冥冥之中似乎远方有一种巨大的力量在召唤着她,诱惑着她,使她无法停下追寻的脚步。她要寻找内心里一种真正的和谐与平静,一种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生活。
  从这一角度上看周渔的焦灼似乎是来自于两种不同的情感方式、生活方式之间的矛盾与选择,但本质上却更来源于她对自身的迷惘,来源于她对自身的追寻与确认。就像她自己所说的:“爱人其实就是一面镜子,它能够让你照出你自己”。她的迷惘象征了人类对自身的永远的追寻与确认。这是作品所要表达的更深层次的意义。
  作品取名为《周渔的火车》,而且周渔的焦灼的奔跑、呼隆隆的疾驶的火车与绵延不绝的或相交或平行的铁轨在电影里一再出现,事实上它们都是呼喊与寻找的意象,是人物心灵追寻呼喊的一种外化。原作的名字是《周渔的呼喊》,电影改为《周渔的火车》,也许这个名字更形象、更直观,更符合电影中大量的火车的镜头表达,也更符合电影作为一种可视艺术的特点。但我觉得从作品所表达的意义层面来分析的话,也许《周渔的呼喊》更切题,更具有象征意义,更能突出人物内心的迷惘与焦灼。在追寻的旅途中,她也许错过了美丽的黄昏,错过了那绿树掩映的美丽的小村庄,错过了留下来以后所能够得到的平静而幸福的生活。但她没有后悔,仍然对寻找充满了热切与希望。也许,结果已经不再是她所要追寻的,而追寻这一过程本身便给了她足够的内心的充实与感动,追寻已经成了支撑她生活的全部。因此我们也便能够理解为什么在陈清已经去了西藏的情况下周渔仍旧要每周两次地乘火车往返于她和陈清所居住的城市。赶火车已经成为她内心里的一种潜意识,成为支撑她所有行为的唯一动力。赶火车已经不再是她同陈清相见的一种方式,更多的是成为了她生存的目的,生存的意义。在急驶的火车上她反而能够获得心灵的宁静,而“我要去赶火车”也成为作品中人物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对自我和目标迷失的焦灼与对寻找的执著贯穿了整个电影的始终,因此,焦灼的情绪成为作品的基调。
  仙湖在作品中也具有象征的意义。它象征了我们人类世世代代所要追寻的心中梦想,是一种高度的精神境界的象征。它的现实存在本身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够给予我们人类所带来的内心的平衡与和谐,它永远存在于我们的心中,是周渔所要追寻的精神的物化物。在电影当中,它呈现出一种朦朦胧胧、似有若无的形态,这使它无论在外在的形态和内在的神韵与气质上都成为精神的化身。陈清的诗歌在作品中具有同仙湖同构的性质,对它的朗诵一直贯穿了整个作品的始终,而且电影就是在他的诗歌朗诵声中开场,周渔和陈清最初的相识也是源于陈清的诗歌深深地打动了她,它一直在召唤着周渔不停地去寻找,去追寻心灵中的圣地。可以 说,仙湖是作品中人物所追寻的精神的具体物化,而诗歌则是其虚化的象征。它们一起共同演绎了周渔内心里的精神追求。
  最后,周渔在去天水的途中发生车祸死亡,它同样具有象征的含义。它象征人类为了心中的理想而不惜牺牲的精神,这同追寻太阳而最终渴死途中的夸父的执著精神是何等的相似!现实中的周渔死去了,但她的精神却能够得到永生。当阿秀见到陈清的时候,不是说她见到周渔了吗?也许,是她真正地理解了周渔。周渔永远活在陈清的内心里。
  作品为了表达的需要,从整体上采用的是一种类似于意识流的表达方式。淡化情节的直线逻辑线索,而突出了内心表达和精神表达的比重,人物的情绪感受和精神追求成为作品表达的全部。众多意象的相互组合使作品整体上呈现出一种迷蒙、梦幻的象征氛围。并且在色彩上也采用了对比的方法,人物服装的灰白色调和红色调相互穿插,周渔在同陈清相见时,最有代表性和象征性的着装是一件蓝地小碎花的裙子,这象征了人类精神世界的纯净、优雅、忧伤的特质。而周渔和张强在一起的时候,穿的或者是一件红上衣,或者是一件红裙子,红色代表了人类物质追求和物质生活的热情、真实与稳定。色彩的变化使人物精神和情绪的变化呈现出外化与具象的特征。
  从主题的表达上来说,可以说作品继承并延续了文坛上新潮小说作家们的精神追求。对人类精神困境的关注与对精神的侧重表达成为作品的追求。虽然从作品的表面来说,人物所要追寻的似乎是一种理想的恋爱与婚姻状态,但从深层次上来讲,作品要表达的是人类对于精神与心灵的执著追求。陈清与张强分别代表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生存状态。一种是侧重于灵魂与精神的,因而也是不屈与抗争的,流动多变的。另一种是侧重于现实的,因而也是平静与稳固的。这有点类似于余华的小说《呼喊与细雨》,“呼喊”与“细雨”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而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之间的距离便构成了人类追寻的张力。因此奔跑和停歇是作品中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这又与张炜的《九月寓言》存在共同之处。在张炜的作品当中,对目前生存状态的不满与焦灼同样促成了人物的奔跑,而正是奔跑使小村的人们保持了旺盛的活力与永久的生命力。但这一主题的表达对于电影这一以视觉形象表达为主的文学形式来讲,不能不说是提出了挑战。但本作品的创作者却实现了外在的情节画面与内在的人物精神流动的完美结合,使作品在艺术表现上有点近似于《花样年华》。但人物对精神的执著追求又使它与《花样年华》有所区别,使它与《花样年华》同样具有朦胧性的同时又更加清晰。从这两点上来说,应该说作品是比较成功的,有突破性的。而且,作品还给我们所有喜欢思考的观众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果周渔没有在去天水的路上发生车祸死去,那么她还会回来吗?作品又似乎给了我们一个不是很确定的答案,就是张强所说的:“心中有就是有,心中没有就是没有”。但周渔的火车永远不会停下来,它呼啸着驶过田野,穿过隧道,奔向那没有尽头的远方。
其他文献
[摘要]《士兵突击》以军旅题材为外壳,刻画了一个在当下社会中罕见的英雄形象。这位英雄没有嫉恶如仇的决绝个性,也没有一呼百应的豪迈气概、更没有洞悉你我的知性品格。但是他有一种常人难以理解更难以做到的执著和恪守人间至爱的大善品格。他外表木讷、实则积聚了人性之精华,他品行驽钝,却有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坚韧。而这些特点在浮躁的当下社会都因极其匮乏而弥足珍贵。  [关键词]《士兵突击》 集体无意识 英雄情结
期刊
[摘要]方言是影视作品重要的表达手段,从方言和文化的关系视角,方言作为影视作品的文化表征,具有地域性和广泛性、底层性和现代性的双重文化表征。影视方言由地域性走向广泛性的文化认同,也从草根走向庙堂,成为影视作品的文化标识。  [关键词}影视方言 双重 文化表征    近年来,方言影视作品流行,在人们的文化视野中,方言成为影视作品中的重要组成元素,是影视作品重要的表现手段,也是影视作品的文化象征。是
期刊
[摘要]教育创新是顺应当今时代要求的一种理念。通过《死亡诗社》、《蝶恋花》、《抹不去的光辉》、《修女也疯狂》等这几部西方电影,可以看到教育创新在教育过程中和教师任务的完成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影片 教育创新    在现在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年代,创新已成为一种理念,一种共识。禁锢的思想。一成不变的模式再也适应不了时代的发展要求,因此教育创新应运而生。许多以学校为背景的影视作品中都体现了教育创新这
期刊
[摘要]2007年热播的电视剧《狼毒花》,以抗日战争为时代背景,以主人公战斗历程作叙事轴线,以平民视角书写草莽英雄,用传奇手法彰显民族大义,匪、痞、霸与义、勇、侠为一体的人物设计,展现生活原生态的人性英雄。  [关键词]狼毒花 人性 平民视角 英雄 传奇    一、引言    2007年,电视剧《狼毒花》在全国81个频道播出,重播次数多,收视率高,冲出国门登陆美国荧屏。显然,该剧已成为2007年度
期刊
[摘要]虚谷是海上画派最重要的画家之一。他复杂的生平经历和思想意识,成就了其绘画的独特与卓绝,他以落笔冷隽、蹊径别开的笔触传达了关注现实又超旷出尘的圆融无碍的境界。他的绘画风格在陈陈相因的清末画坛中犹如一声清罄,余韵悠远。  [关键词]虚谷 冷隽 禅境    虚谷生于一八二三年,卒于一八九六年,清末画僧,俗姓朱,名怀仁,字虚谷,一名虚白,自号紫阳山民、倦鹤,籍贯新安(今安徽省歙县),居广陵(今江苏
期刊
[摘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影片反映了主人公保尔关于人生的许多理性思考,特别是他那段关于“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的名言激励着千百万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生命因奉献因执着而更有意义更精彩。  [关键词]生命 奉献 艰苦创业 目标追求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描写保尔·柯察金作为普通工人的儿子。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严峻考验,把对旧生活的自
期刊
摘要 《乱世英雄吕不韦》中的赵姬是一个悲剧的艺术形象,她的命运沉浮于各色男人之间。吕不韦给予她的爱情是虚幻的,赢异人剥夺了她的幸福,缪毒将她卷入色情的漩涡之中。抛开历史,就电视剧本身而言,我们或许会对赵姬给予同情。  关键词 《乱世英雄吕不韦》赵姬 悲剧命运    乱世出英雄是我们的口头禅,通常在英雄的身边总会有美丽的女性跟随。乱世可以造就英雄,使英雄通过创就一番事业而顶天立地,传诵千古。但与英雄
期刊
[摘要]人们对现代室内装饰的审美情趣不断提高,传统软性中国画逐渐被更符合现代建筑的硬性绘画所替代。特别是岩彩画,这种画材的独特性和画面流动的艺术效果与现代室内装饰对自然的崇尚成为了一体。  [关键词]现代室内空间装饰 传统与现代 岩彩画 材质特点    现代室内空间各种造型、装饰、陈设等无一不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愿望。这些不同风格的现代室内设计以科学技术为依托、文化艺术为内涵,它的发
期刊
[摘要]综观美国60年代黑色幽默小说可以发现,这些小说在创作手法上存在十分突出的特征。以这些小说作品为基础,从存在主义视角出发去梳理、分析和探讨黑色幽默小说的创作特色,以揭示美国黑色幽默小说独特的艺术世界。  [关键词]存在主义 影响 黑色幽默小说 创作    一、黑色幽默小说的哲学基础    美国的黑色幽默文学有其深厚的哲学和文学背景。总的来说,其哲学理论主要建立在现代反理性的哲学即佛罗伊德主义
期刊
[摘要]1972年,《巴黎最后的探戈》在欧美引起轩然大波,作品在导演国家意大利展映。被意大利人民视为情色电影,恶评如潮,遭到禁映,然而《巴黎最后的探戈》落地美国,却受到了极大的尊重,好评连连。重读《巴黎最后的探戈》,我们不得不为贝尔托鲁奇叙述能力折服,《巴黎最后的探戈》叙事话语契合叙事精神,语势凌厉,笔法尖刻,出色的完成的叙事任务,为我们展示了在世俗和现实的双重恐吓下的个人畸变空间的影像描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