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与非智力因素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so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素质教育提了几十年,可是竟被一些人曲解了。于是,出现了以下几种现象:
  现象一:把素质教育当作一门艺术。于是,在校园里出现了“二胡班”、“笛子班”、“电子琴班”、“舞蹈班”等等。结果,表面上莺歌燕舞、热热闹闹,外来参观者看得喜笑颜开、兴高采烈,而校内老师却忙得不亦乐乎、疲惫不堪。
  现象二:把素质教育当成了体育活动。什么“武打团”、“健身组”、“田径队”等等,一到“素质课”就龙腾虎跃、尘土飞扬。
  现象三:把素质教育当作练书画。老师舞文弄墨,学生悬腕挥毫;老师调色采光,学生尽情作画……一时间搞得花花绿绿、五彩缤纷。
  这些现象,不能完全认为不是素质教育,但只能看作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形式,不能完全涵盖素质教育,更不能定性于完全的素质教育,至少不能说是素质教育的主流。
  那么,素质教育的主流是什么呢?
  首先要看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素质教育的目的,从大处讲:要与我国的教育方针(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结合起来:从深处看:要从培养、发掘学生因素来考虑。
  所谓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指学生做人的道德品质,做事的毅力、耐心,做学问的兴趣、爱好,思想上的信心,行动上的习惯,攻关上的精神等等。21世纪的学生与上世纪的人才相比,由于优生、优育、优长,智商比较高,智力也比较发达。他们这一代,缺的不是智力因素,不是生活因素,不是经济条件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
  平时,这些独生子女,碰到阻力就退缩,碰到困难就叫苦,碰到失败就叹气,碰到烦恼就伤心……他们最严重的一个问题,就是做人的精神支柱强不强、坚不坚的问题。
  所以,素质教育的真正效果取决于是否培养好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上去了,人的精神支柱就树起来了。一个人、一个单位、一个行业,乃至一个国家,要兴旺发达,首先要靠精神支撑。精神倒了,就地动山摇:精神强了,则人强、地方强、国家强。
  曾记否,中日两国少年联合举行野营活动。活动中,考知识、考智商,中国少年遥遥领先;考生活自理能力、夜间自护能力,中国少年就洋相百出,日本少年则应付自如、熟能生巧、左右逢源、如鱼得水。
  这个事例说明了什么?一个国家的教育,最重要的是什么?首先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工作:其次才是学会做学问。一个人光追求满腹的学问,结果在实践中用不上,那还不是草包一个?那就成了高分低能的典型。
  近年来,在我国沿海发达地区,为什么职业高中、职业中专的学生成了香饽饽,大受企业欢迎,就业率大大高于大学生呢?一句话,就是他们做人的精神树起来了、做事能力强起来了、吃苦耐劳的劲头足起来了。企业老板们就欢迎这样的人才,因为他们用得上、拉得出、干得好、放得心。
  这一用人的观念为何得到了重点转移呢?一句话,就是职业学校真正注重了素质教育。
  平时在生活中,有一种现象也值得深思:一锅香喷喷的饺子,舀进茶壶里盖上盖端上桌后,无论怎么倒,都无法倒出来。为什么?因为做事的方法不对头、做事的素质不到位,所以再香的饺子也是枉然。
  笔者大声呼吁:在素质教育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做学问的三者中,要动真的、来实的、干硬的,不要做表面文章,不要搞虚的,更不要作秀,要真正在学生的精神上、能力上下功夫。
  所以,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是强化做人的素质、做事的素质、做学问的素质。只要人的根本素质提高了、人的能力加强了,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就会随之而来,都会强盛起来。
其他文献
班风是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是在严格的训练和规范后,班级逐渐形成的在情绪、言论、行为等方面的共同倾向,并通过学生的思想、言行、风貌和习惯等诸方面表现出来。良好的班风具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有助于弘扬正气,形成团结向上、和谐的氛围,促进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意志情趣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而不良的班风会给学生在思想发展、学习进步和学生成长方面带来消极的影响。班主任如何培养良好积极的班风呢?我认为应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
期刊
教学是一门艺术,美术教学本身是艺术教学,更需要讲究教学的艺术性,以体现艺术的美、教学的美,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那么,如何优化美术课堂教学,营造美术课堂教学之美呢?我根据多年教学实践体验,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教学情境美    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能拨动学生心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陶冶学生情感、美化课堂教学。在美术课堂中,我常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
期刊
无论你身处何处,无论你坎顺荣辱,只要你爱着学生,你永远不会孤单,你永远不会衰老,你永远在他们心中。  ——题记  李兵(化名),一位非常帅气的阳光男孩,1.70米的个子,白皙的皮肤。如果不知道真相,我们怎么也不会把他与癫痫联系在一起。有时命运总是捉弄人,当他三岁时的某一天,妈妈到二楼的阳台上千活,他在后面玩耍,妈妈无意中站起,把他从阳台上挤掉下来……后来经医生诊断得了严重的癫痫病。父母到处求医,但
期刊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师如不针对后进生的特征进行个性化的教育,效果往往会事倍功半。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教育工作实践,我认为转化后进生的有效途径是关爱。下面,我就此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从加强对后进生的全面了解中体现关爱    后进生不是无药可救的,关键要看他们的问题出在哪里。要想找到问题出在何处,还应从后进生的心理、爱好、特长和家庭环境等方面作全面了解。针对每一名后进生的问
期刊
一、何谓最不发达国家    最不发达国家是指那些人均年GDP只有几百美元,绝大部分国民都过着绝对贫困的生活。在这些国家里,国民不仅食不果腹、衣不遮身,而且连起码的医疗条件也缺乏,例如非洲的塞拉利昂,人均寿命只有32岁。在这些国家里,人的生命安全毫无保障,例如非洲的索马里,还有非洲其他国家和西亚一些国家。在这些国家里,政变频繁,例如非洲的尼日尔,前段时间就发生了军事政变。无论谁当权,老百姓总是受害者
期刊
【摘要】明确双语教学的定位和本质,提出双语教学师资培养,  【关键词】双语教学 师资培养    双语教学是目前和将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之一,双语教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寻找有效的双语教学模式成为高校当务之急。    一、双语教学的定义    双语教学就是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掌握两种语言。让学生掌握专业语言的同时,习得另一种语言知识。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也随之日趋丰富,对语言的运用
期刊
一、何谓“拉丁美洲”    在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前,是没有拉丁美洲这个说法的。在巴拿马运河开通之前,美洲是没有南、北美洲之分的,统称美洲。  随着新大陆的“发现”,欧洲的殖民主义者便纷纷踏上了这块土地,最早侵入这块新大陆的欧洲殖民者是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通过血腥的征服,今天美国以南的绝大部分地区都相继沦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在整个中南美洲,除葡萄牙侵占了巴西外,其余地区几乎全被西班牙所占。  在
期刊
合理有效的朗读方法,在低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上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经过多年的探索。笔者总结了一些经验,具体为在教学中着力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朗读情趣    低年级学生容易被教师创设的一些教与学的情境所感染,他们对形象,直观的事物及环境比较敏感,容易与文本产生共鸣。教学时,我经常利用多媒体课件及生动的语言描述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使学生产生情趣。
期刊
当班主任难免用批评的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批评是否就是一味的板着面孔、大声训斥、挖苦数落,这些,是达不到批评的目的的。这种批评可能伤害学生,还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若感到委屈,学生很可能会跟班主任顶嘴,甚至对着干,班主任的批评就达不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所以,班主任必须讲究批评的艺术。    一、预防式批评    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是:好动,好奇,对新鲜事物,无论好坏都觉得好玩,于是出现了一些影响学习、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