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固始县妇幼保健院,河南固始465200)
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的临床介入治疗疗效。方法:对120例妇科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后均出现不同的症状,但介入治疗效果相对显著。结论:介入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是现行对妇科恶性肿瘤治疗方法中安全、有效、简便、副作用相对较小的一种方法。
关键词:妇科;介入治疗;恶性肿瘤
中图分类号:R7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8)10-0089-02
妇科恶性肿瘤一直是威胁女性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宫颈癌、卵巢癌、子宫肉瘤、输卵管癌、外阴癌和阴道癌以及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既往常常以全身静脉化疗、局部放射治疗及手术切除等治疗方法为主,但随着血管介入治疗的技术、器材的不断改进与发展,妇科介入治疗已在妇科恶性肿瘤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将我院近4年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患120例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为肿瘤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4年6月~2008年6月本院对12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分别行化疗栓塞或化疗灌注,其中宫颈癌Ⅰb期4例、Ⅱa~Ⅱb期60例、Ⅲa期11例、Ⅲb期16例;卵巢癌Ⅲc期15例,子宫内膜癌Ⅱ期11例,外阴肿瘤3例;年龄22~69岁,平均47.5岁。所有病例均经CT、彩超、妇科检查及术后或活检病理证实为妇科恶性肿瘤,主要临床症状为阴道流血、下腹痛、腹胀、腰骶痛及阴道异常分泌物等。以上病例在术前经检查均未发现心、肝、肾功能障碍,凝血障碍,淋巴结及其他脏器转移。介入治疗前经手术切除者18例,经静脉化疗者14例,其余均未经任何治疗。
1.2方法
采用Seldinger穿刺法,选用5.0FCobra导管经一侧股动脉插管,分别将导管选入双侧髂内动脉及双侧子宫动脉造影,以便进一步明确诊断肿瘤区域,分辨出肿瘤供血血管、正常组织供血血管,再将导管选入病变血管内,根据肿瘤侵犯范围、肿瘤供血动脉确定如何分配化疗药物及栓塞剂的剂量。妇科恶性肿瘤均以采用顺铂[1]为主,再联合其它化疗药物如:阿霉素20~40mg,丝裂霉素10~20mg,卡铂100~400mg,环磷酰胺200~800mg,多柔比星20~40mg,可按照病理分型选择,一般可选择2~4种联合用药。栓塞剂选用:明胶海绵,聚烯乙醇(PV)颗粒,钢圈。使用顺铂患者应在术前4h进行水化,避免损伤肾脏功能,并密切观察尿量,定期复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
2结果
2.1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表现:120例患者在化疗栓塞或化疗灌注时均做动脉血管造影,主要表现为:①实质期明显肿瘤染色,病变区域明确,瘤体大多为斑片或团块状染色;②参与肿瘤供血动脉迂曲、增粗,远端血管扭曲;③部分可发现新生肿瘤血管,多呈纤细密集;④部分可见肿瘤局部血管受压、移位或截断;⑤仅有3例出现造影剂潴留,静脉早显。
2.2疗效观察
以上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后出现不同的症状:①恶心、呕吐、发烧、局部疼痛症状,经对症治疗在24~72h症状逐渐缓解或消失;②治疗后所有阴道流血、下腹痛、腹胀、腰骶痛及阴道异常分泌物等症状,在2~7d内明显好转或消失,短期症状有效率达100%;③120例患者2周后复查,通过妇科检查及B超显示总有效率可达94.2%。其中有36例患者因肿瘤明显缩小、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而再次接受进一步介入治疗。87例患者在化疗栓塞术后2周左右行根治切除术,术中可见:局部肿块缺血性坏死,与周围组织界限较清,手术易剥离,出血量明显减少。4例患者肿瘤未见明显变化,但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患者不同程度出现外阴局部皮肤软组织溃疡、坏死,经全身及局部抗炎、对症治疗后痊愈;④对本组患者进行随访:1年生存者为115例,存活率为958%;2年生存者为101例,存活率为84.1%;3年生存者为81例,存活率为67.5%。
3讨论
3.1介入治疗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与疗效
介入治疗妇科恶性肿瘤中无论是化疗灌注还是化疗栓塞,与全身静脉化疗相比,对肿瘤的杀伤、临床症状、毒副作用、转移和复发的概率,都有明显的优势。经盆腔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可使盆腔组织内药物浓度较外周血高4~22倍,对瘤体杀伤作用更强[2]。有报道髂内动脉注入化疗药物后集中于盆腔病灶的血药浓度是全身静脉给药8.9倍,在一定范围内局部浓度提高1倍,杀伤癌细胞数量可增加10~100倍[3]。在介入治疗后接受根治手术的患者,一般选择介入术后2周左右,在术中可明显见到肿瘤缺血、坏死、萎缩、部分脱落,瘤体内有血栓形成,瘤体与周围组织界限明确,易于剥离,术中出血减少,手术时间也较非介入治疗行根治切除术的时间明显缩短。介入术中DSA血管造影对妇科肿瘤的诊断上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明确肿瘤病变区域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肿瘤血管的走行和血供情况,从而可以更准确地选择药物用量、浓度及对介入方法进行选择,降低其并发症与毒副作用的发生概率。
3.2介入治疗并发症与副作用的防治
介入治疗的副作用主要有恶心、呕吐、发热、乏力、骨髓抑制、食欲不振、肾功能损害等[4]。以上所有患者无一例出现肾功能损害,其它均不同程度出现,通过补液、止吐等对症治疗,均在1~7d内得到缓解或消失。介入治疗提高了化疗药物的血药浓度、化疗药物体循环浓度,减少全身副反应[5]。介入治疗的并发症[6]:①穿刺部位局部血肿;②栓塞后靶器官坏死,下肢动脉和神经损伤;③臀部及会阴部皮肤组织疼痛、缺血、坏死、溃疡等。只要了解盆腔的血管分布及走行,认真操作,DSA造影时明确其病变区域,掌握好药物剂量和浓度,都是可以避免的。以上120例患者中,只有8例出现会阴皮肤坏死、溃疡,但提高全身抗炎、局部抗炎、换药等处置均痊愈。
介入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是现行对妇科恶性肿瘤治疗方法中安全、有效、简便、副作用相对较小的一种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PignataS,SilvestroG,FerrariE,etal.PhaseⅡstudyofcisplatinandvinorelbmineasfirst2linechem.Otherapyinpatientswithcarainomaoftheuterinecervix[J].JClinOncol,1999,17(3):756.
[2]汤钊猷.现代肿瘤学(第2版)[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227-1239.
[3]高劲松,沈铿,郎景和.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3):159-161.
[4]高永良.在妇科恶性肿瘤治疗中避免过度治疗[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2,4(14):219-223.
[5]ShingletonHM,OrrJWJR.Cancerofthecervix[J].Philadephia:Lippincott,1995:305-306.
[6]ScarabelliC,ZarelliA,CalloA,etal.MultimodaltreatmentsurgeryinpatientswithstageⅢB-ⅣAcencer[J].Cancer,1995,76:1019-1026.
(责任编辑:姜付平)
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的临床介入治疗疗效。方法:对120例妇科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后均出现不同的症状,但介入治疗效果相对显著。结论:介入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是现行对妇科恶性肿瘤治疗方法中安全、有效、简便、副作用相对较小的一种方法。
关键词:妇科;介入治疗;恶性肿瘤
中图分类号:R7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8)10-0089-02
妇科恶性肿瘤一直是威胁女性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宫颈癌、卵巢癌、子宫肉瘤、输卵管癌、外阴癌和阴道癌以及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既往常常以全身静脉化疗、局部放射治疗及手术切除等治疗方法为主,但随着血管介入治疗的技术、器材的不断改进与发展,妇科介入治疗已在妇科恶性肿瘤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将我院近4年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患120例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为肿瘤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4年6月~2008年6月本院对12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分别行化疗栓塞或化疗灌注,其中宫颈癌Ⅰb期4例、Ⅱa~Ⅱb期60例、Ⅲa期11例、Ⅲb期16例;卵巢癌Ⅲc期15例,子宫内膜癌Ⅱ期11例,外阴肿瘤3例;年龄22~69岁,平均47.5岁。所有病例均经CT、彩超、妇科检查及术后或活检病理证实为妇科恶性肿瘤,主要临床症状为阴道流血、下腹痛、腹胀、腰骶痛及阴道异常分泌物等。以上病例在术前经检查均未发现心、肝、肾功能障碍,凝血障碍,淋巴结及其他脏器转移。介入治疗前经手术切除者18例,经静脉化疗者14例,其余均未经任何治疗。
1.2方法
采用Seldinger穿刺法,选用5.0FCobra导管经一侧股动脉插管,分别将导管选入双侧髂内动脉及双侧子宫动脉造影,以便进一步明确诊断肿瘤区域,分辨出肿瘤供血血管、正常组织供血血管,再将导管选入病变血管内,根据肿瘤侵犯范围、肿瘤供血动脉确定如何分配化疗药物及栓塞剂的剂量。妇科恶性肿瘤均以采用顺铂[1]为主,再联合其它化疗药物如:阿霉素20~40mg,丝裂霉素10~20mg,卡铂100~400mg,环磷酰胺200~800mg,多柔比星20~40mg,可按照病理分型选择,一般可选择2~4种联合用药。栓塞剂选用:明胶海绵,聚烯乙醇(PV)颗粒,钢圈。使用顺铂患者应在术前4h进行水化,避免损伤肾脏功能,并密切观察尿量,定期复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
2结果
2.1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表现:120例患者在化疗栓塞或化疗灌注时均做动脉血管造影,主要表现为:①实质期明显肿瘤染色,病变区域明确,瘤体大多为斑片或团块状染色;②参与肿瘤供血动脉迂曲、增粗,远端血管扭曲;③部分可发现新生肿瘤血管,多呈纤细密集;④部分可见肿瘤局部血管受压、移位或截断;⑤仅有3例出现造影剂潴留,静脉早显。
2.2疗效观察
以上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后出现不同的症状:①恶心、呕吐、发烧、局部疼痛症状,经对症治疗在24~72h症状逐渐缓解或消失;②治疗后所有阴道流血、下腹痛、腹胀、腰骶痛及阴道异常分泌物等症状,在2~7d内明显好转或消失,短期症状有效率达100%;③120例患者2周后复查,通过妇科检查及B超显示总有效率可达94.2%。其中有36例患者因肿瘤明显缩小、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而再次接受进一步介入治疗。87例患者在化疗栓塞术后2周左右行根治切除术,术中可见:局部肿块缺血性坏死,与周围组织界限较清,手术易剥离,出血量明显减少。4例患者肿瘤未见明显变化,但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患者不同程度出现外阴局部皮肤软组织溃疡、坏死,经全身及局部抗炎、对症治疗后痊愈;④对本组患者进行随访:1年生存者为115例,存活率为958%;2年生存者为101例,存活率为84.1%;3年生存者为81例,存活率为67.5%。
3讨论
3.1介入治疗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与疗效
介入治疗妇科恶性肿瘤中无论是化疗灌注还是化疗栓塞,与全身静脉化疗相比,对肿瘤的杀伤、临床症状、毒副作用、转移和复发的概率,都有明显的优势。经盆腔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可使盆腔组织内药物浓度较外周血高4~22倍,对瘤体杀伤作用更强[2]。有报道髂内动脉注入化疗药物后集中于盆腔病灶的血药浓度是全身静脉给药8.9倍,在一定范围内局部浓度提高1倍,杀伤癌细胞数量可增加10~100倍[3]。在介入治疗后接受根治手术的患者,一般选择介入术后2周左右,在术中可明显见到肿瘤缺血、坏死、萎缩、部分脱落,瘤体内有血栓形成,瘤体与周围组织界限明确,易于剥离,术中出血减少,手术时间也较非介入治疗行根治切除术的时间明显缩短。介入术中DSA血管造影对妇科肿瘤的诊断上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明确肿瘤病变区域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肿瘤血管的走行和血供情况,从而可以更准确地选择药物用量、浓度及对介入方法进行选择,降低其并发症与毒副作用的发生概率。
3.2介入治疗并发症与副作用的防治
介入治疗的副作用主要有恶心、呕吐、发热、乏力、骨髓抑制、食欲不振、肾功能损害等[4]。以上所有患者无一例出现肾功能损害,其它均不同程度出现,通过补液、止吐等对症治疗,均在1~7d内得到缓解或消失。介入治疗提高了化疗药物的血药浓度、化疗药物体循环浓度,减少全身副反应[5]。介入治疗的并发症[6]:①穿刺部位局部血肿;②栓塞后靶器官坏死,下肢动脉和神经损伤;③臀部及会阴部皮肤组织疼痛、缺血、坏死、溃疡等。只要了解盆腔的血管分布及走行,认真操作,DSA造影时明确其病变区域,掌握好药物剂量和浓度,都是可以避免的。以上120例患者中,只有8例出现会阴皮肤坏死、溃疡,但提高全身抗炎、局部抗炎、换药等处置均痊愈。
介入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是现行对妇科恶性肿瘤治疗方法中安全、有效、简便、副作用相对较小的一种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PignataS,SilvestroG,FerrariE,etal.PhaseⅡstudyofcisplatinandvinorelbmineasfirst2linechem.Otherapyinpatientswithcarainomaoftheuterinecervix[J].JClinOncol,1999,17(3):756.
[2]汤钊猷.现代肿瘤学(第2版)[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227-1239.
[3]高劲松,沈铿,郎景和.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3):159-161.
[4]高永良.在妇科恶性肿瘤治疗中避免过度治疗[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2,4(14):219-223.
[5]ShingletonHM,OrrJWJR.Cancerofthecervix[J].Philadephia:Lippincott,1995:305-306.
[6]ScarabelliC,ZarelliA,CalloA,etal.MultimodaltreatmentsurgeryinpatientswithstageⅢB-ⅣAcencer[J].Cancer,1995,76:1019-1026.
(责任编辑:姜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