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情写山河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wenxj860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郁达夫,名文,字达夫,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他生性抑郁,加之国难当头、人生失意、中年丧子,下笔为文自然凄恻动人,让人荡气回肠。他的散文常用清丽潇洒的语言,挥洒写景传神的妙笔,为中国现代散文的画廊留下了一幅幅感伤忧虑而又秀丽隽永的画卷。
  郁达夫写景状物描摹入微,曲尽其妙,如:
  北面数峰,远近环拱,至西面而南偏,绝壁千丈,成了一条上突下缩的倒伏危墙。危墙腰下,离地约二三丈的地方,墙脚忽而不见,形成大洞,似巨怪之张口,口角上下,都是石壁,五峰书院,丽泽洞、学易斋,就建筑在这巨口上下腭之间,不施椽瓦,而风雪莫及,冬暖夏凉,而红尘不到。……立在五峰书院的楼上,只听得见四周飞瀑的清音,仰视天小,飞鸟不渡,对视五峰,青紫无言,向东展望,略见白云远村,浮漾在楔形阔处的天中。一种幽静、清新、伟大的感觉,自然而然地袭向人来……(《方岩纪静》)
  是的,“幽静、清新、伟大”的感觉不仅袭向了作家心头,让他几乎忘却了现实的忧伤;也袭向了我们的心头,给我们由于学习和工作的压力而日渐烦躁的心田带来了一丝丝清凉的滋润。
  在写景中,郁达夫善于运用烘托与比喻。如:
  花坞的好处,是在它的三面环山,一谷直下的地理位置,石人坞不及它的深,龙归坞没有它的秀。……将花来比花坞,更象碧桃开谢,未死春心;将菜来化比花坞,只好说冬菇烧豆腐,汤清而味隽了。(《花坞》)
  作家先用“石人坞”和“龙归坞"烘托花坞的“深”和“秀”,再连用妙喻突出花坞的生机与隽永。在朴素天真、沉静幽娴的村姑似的花坞的纯情中,忧郁的作家暂时得到了解脱。
  郁达夫才情过人,写景时常将古典诗词信手拈来,使文章意境更为优美深邃: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雨酒香村。”则是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尽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雪景了。(《江南的冬景》)
  在恬静醇美的诗词意境中,作家真的抛却了人间的忧愁?可面对肃杀的秋景,他还是禁不住感慨万千,意绪悲凉了,于是在写景之中插入了精辟感伤的议论: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中,是不合适的。……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故都的秋》)
  在喃喃独语似的议论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了作家壮志难酬的愁苦。
  事实上郁达夫就是这样的敏感多情,他的眼中景就是心中情:
  海上起了微波,一层一层的细浪,受了残阳的返照,一时光辉起来,飒飒的凉意,逼入人的心脾。清淡的天空,好象离人的眼泪,周围边上,只带着一道红圈。是薄寒浅冷的时候,是泣别的伤离的日暮。扬子江头,数声风笛,我又上了这天涯漂泊的轮船。(《海上通信》)
  残阳送凉,天空似泪,作家恨不得大海将他吞咽下去,连同他的愁苦;同时“代替落花陷入污泥深处去",并“背负了天下青年男女的肺痨恶疾”而去(《海上通信》)。作家感伤无限之际,恋恋不忘的是为他人化去恶疾,他的心灵是多么的忧郁和美丽!
  由于郁达夫文笔精妙,往往寥寥数语就能营造出情景交融的迷人境界:
  四月初的午后的阳光,同疾风雷雨一般,洒遍在钱塘江岸村落的空中。澄明的空气里波动着远近峰声,绝似诱人入睡的歌唱,这正是村人野老欲伸腰偷懒的时候,这也是青年男女为情舍命的时候。(《春潮》)
  真是言简意丰,景不醉人情醉人哪!明丽的风景,让疲惫的作家似乎也情绪激昂起来了。
  将淡淡的惆怅融入清丽的语言,营造如梦似幻的意境,更是郁达夫的写景绝招:
  天上没有半点浮云,浓蓝的天色受了阳光的蒸染,蒙上了一层淡紫的晴霞,千里的江山,映着几点青螺,同逐梦似的流奔东去。长江腰际,青螺中一个最大的采石山前,太白楼开了八扇高窗,倒影在江心牛渚中间;山水、楼阁,和楼阁中的人物,都似醒似痴的在那里点缀阳春的烟景,这是三月上旬的午后,正是安徽提督学政朱笥河公在太白楼大会宾客的一天。(《采石矶赋诗》)
  作家状眼前之景,发怀古之思,如梦如幻,似醒似痴,抒发了对现实的深切失望之情。
  也许作家真的太失望了,眼前的美景每每勾起的是他的愤激之情:
  ……河畔冰开,江南草长,虫鱼鸟兽,各有阳春发动之心,而自称为动物中之灵长,自信为人类中有思想的我,依旧是奄奄待毙,没有方法消度今天,更没有雄心来欢迎来日。(《北国的微音》)
  就在这颓废失意的时刻,郁达夫感受到了“凄切的孤单”,而这孤单正是“艺术的酵素,或者可以说是艺术的本身”(《北国微音》)。于是作家心底的孤单化着了艺术的不朽,为我们留下了一篇篇凄美的文章。
  郁达夫笔下的沉郁忧伤源自他心中的苦痛:国破、家亡、子夭(他有两个儿子先后夭亡),于是他将满腔的愁苦倾注到了祖国的山河上,写下了许多凄美的小品文。这些文章带着感伤与凄凉,但并不颓丧。他用妙笔描绘了祖国山河的美,表现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郁达夫是多愁善感的,他的文章是沉郁忧伤的,但作家并没有逃避现实。抗日战争开始后,郁达夫毅然投身救亡运动,后来不幸被日本宪兵杀害。郁达夫的一生就如同他笔下的景致,美绝凄绝,让人陶醉,催人泪下!
  四川省广安区方坪小学初中部(638000)
其他文献
《与妻书》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在参加广州起义前三天写给其妻子的一封绝笔信,现已选人新课标中学语文教材(语文版新课标《语文》九年级下册)。信中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的挚爱和对革命事业的忠诚,阐明了个人的幸福要服从革命事业的道理,抒发了愿为革命而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作者写这封信时,绝不是要做文章,更不是为了写一篇流传后世的作品。然而此信却成为一篇“天下至文”,近一个世纪以来,感动了几代人,激励了
期刊
汉字是中国人心灵上绽放出来的花朵,是中国人心灵的造化,是中国古代的高科技,字形藏意,字音通理。正如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指出,汉字具三美,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意美以感心。世界上,任何哪一种文字,都无法与中国汉字媲美。国学应用大师翟鸿燊十分自豪地说:“中国汉字的存在就是中国的强大。”目前,孔子学院在全球好些国家挂牌成立,汉文化逐渐走向世界,影响全球。作为中国人应该引以为自豪,作为汉字的传人,我们
期刊
桂,一作“木樨”,一种常绿灌木,原产于我国。因桂花香气馥郁,尤以中秋时节为最,古人形容中秋佳景,便说“桂子飘香”。  古时传说月宫中有桂树,便将月宫称为“桂宫”。又因传说月中有蟾蜍,故称月宫为“蟾宫”。如李俊民《中秋》诗:“鲛室影寒珠有泪,蟾宫风散桂飘香。”古时科举考试中,称登科为“蟾宫折桂”。《晋书第五十二卷·诜列传》载:“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
期刊
苏教版小语教材,不仅语言精炼优美。富有诗意,而且图文并茂,形象直观。这些文章。口诵之,朗朗上口,字字珠玉;心会之,则意味深远,境生胸中。这些文章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好材料。巧用教材,着眼听说读写,强化对学生的语言训练,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之一。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是这样进行训练的。    一、凭借配乐朗读,强化听的训练    语言的感悟、理解、表达、交流,
期刊
一直不理解查尔斯王子为何不爱风华绝代的黛安娜王妃。偏偏一生难舍“又老又丑”的卡米拉。  黛安娜如一朵怒放的牡丹,出身贵族,风姿绰约,魅力无边地征服英王室和广大民众,王妃的三围是35—28—35(英寸),标准的魔鬼身材,美丽不可方物。卡米拉呢,举止随意,不修边幅,打猎之后一身臭汗,可以不洗澡就套上晚礼服去参加晚宴。永远蓬松凌乱的头发,永远野豁豁的性格。  但是,黛安娜使出了浑身解数也没让王子爱上她,
期刊
语文要素,即语文学习要素,既包括所要教学的语文基本知识以及基本能力,还包括适当的语文学习策略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与学段学习内容和目标相对应的,更具有操作性和可检测性。统编版教材每单元都出示了语文要素,犹如是“水中投石”的圆心,在学生的思维湖泊中荡漾起无数水波,激起阵阵涟漪。下面以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穷人》为例,谈谈如何以本课的语文要素“感受人物形象”为中心,让学生的思维泛起一层又一层的涟漪。  一
期刊
学以致用是语文教学的最终归属,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范例”效能,在训练、迁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统编版教材十分注重学生随文练笔的训练,呈现出“语文要素明”“练写密度大”的特点,能够提供给学生进行随文练笔的资源非常丰富,教师要善于将其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融通、统整,丰盈学生的表达过程,将随文练笔化身成为习作先锋。  一、聚焦范例,在回顾方法中迁移练笔  统编版教材在课后习
期刊
寓言是统编版教材中年级段的重要文体,寓言虽然短小,但其生动的故事、深刻的哲理,还是深受学生的欢迎。其中,统编版教材中就编选了小古文的寓言文本,如何打破小古文体裁的壁垒,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深入理解的过程中,参透其中所蕴含的寓意呢?笔者尝试运用借读促思的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对比性阅读,初步把握寓言的文体特征  中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理性思维转变的重要过渡期,语文学习需要历练他们
期刊
陶行知先生“活的教育”思想主张,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教育者, 让更多的教者和学者体验着快乐。一个“活”字,既精准地概括了教育的本质,又凸显了教育教学活动的灵魂。当前教育也正是在这种“活的教育”思想指引下,以革新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让教育教学活动更具生命力,让学生们学到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东西,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语文课程课标》对低年级写话也作了这样的要求,即“
期刊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写作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对写作兴趣不浓,写作中找不到方法,难以坚持,写作水平难以提升,这不仅影响语文教学效果,也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在写作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让学生对作文感兴趣,在此基础上,辅以方法的引导,让学生能坚持写,这样才能让学生作文更上一层楼。  一、激之以趣:让学生写好作文的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客观上存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