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参与式语文教学模式初探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q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绪中,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近几年,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推出的理念中有一条就是“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因此,新课程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我尝试构建的“学生参与式语文教学模式”,是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知识,发展智能的一种教学模式,现简介如图1:
  


  图1
   1.学生参与式教学模式基本架构
  2.学生参与式教学模式基本步骤
  2.1 激趣。
   激趣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要是指语文课的课前导入。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也是创造力发展的必要条件。爱因斯坦说:“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托尔斯泰也告诫我们“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限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课堂教学教师要着力设计激趣。激趣的设计应形象、多样、新颖、简洁,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驱动学生的学习需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一环节,教师要善于运用电教媒体、实物、挂图、范读、故事、游戏以及创设悬念情境等手段,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唤起学生参与的欲望,引起学生参与的兴趣,产生良好的教学心态和学习心态。心理准备充分,课前激趣得好,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高,就会有“课伊始,趣亦生”的生机勃勃场景。
   如:教《范进中举》之前,我将一幅对联投影到银幕上:
  “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枯竭,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戚远亲,谁肯雪中送炭?”
  “侥幸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成,中了五绝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皆来锦上添花!”
  学生读着对联,兴趣陡增。他们对对联所描绘的人情世态感叹不已。接着我作了简要的提示和分析:这是封建社会一位举人有感于他中举前后冷暖的人情,炎凉的世态而写的对联。今天我们学习的《范进中举》一文把这种丑恶的人情世态描绘得更加淋漓尽致,不信,我们就来读一读。
  2.2 导读。
   导读是指充分运用课本,培养自读能力。学生面对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就会乐于开展思维活动,主动学习,改变了“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写,学生抄。”的被动接受现成结论的局面。导读,可以是提出提纲,引导学生读书;也可以先让学生读书,再提出问题,深入研究。教师要指导读书方法。如:教给学生怎样用不同的符号画记关键词句、重点内容以及疑难问题。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在整体上初步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引导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读必须“口到”、“心到”、以情悟文,否则就是“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为此,必须进行质疑训练,以疑伴读,以情促读。我的导读提示非常明确: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你觉得不易懂的知识点有哪些?如:教学《选举风波》时,这样设计自读思考题:(1)默读全文,画出重点字词,概括段意。(2)贾里是个怎样的人,他的性格和心理又是如何发展的?作者运用了哪些刻画手法?(3)怎样理解“真正的人生滋味就是多味的”?(4)鲁艳春这个人物形象你欣赏吗?说明理由。这样所设计的问题有重点、有难点,有的学生可自行解答,有的通过讨论可解答,有的则是教师点拨的切入点。这个环节,学生人人都带着问题自学,人人都有参与机会,都能自主探究。
  2.3 讨论。
  在学生自学时,常常遇到一些疑难问题,有些问题往往可以通过学生间的讨论交流得到解决。在讨论环节,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大家讲解,一起评议”,同桌或座位前后几位同学交流自学收获,相互质疑,相互启发,或老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这样不仅能加大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相信学生的集体智慧,相信他们可以通过讨论交流,取长补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过程要进行调控,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自学、讨论情况,重点关注差生的自学交流情况,及时发现和找出共同性的问题。
  2.4 点拨。
  教师在学生自学讨论的基础上,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引导和帮助学生分析、归纳、综合,挖掘课文之精华。要在课文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共同疑点上设疑,让学生“碰壁、”“遇险”,接着与学生共同探讨、评议。要指导学生反复阅读有关段落句子,在读中理解,理解中再读,品评课文的语言美、结构美、意境美、思想美,直至彻底解决学生的疑难。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对问题的本质,对知识的顺向和逆向、纵向和横向联系弄得明明白白。教师的点拨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上的点拨或思维方向的诱导,这是教师主导作用的最好体现。点拨的另一层含义就是精讲,只讲学生感到困难的东西,容易混淆的问题。老师只起“助跑”作用,学生是活动主体 。点拨时,教师应让他们充分发表意见和提出问题,还可让学生当“小老师”,老师在一旁提示或补充。总之,教师的点拨:一要适时,在学生思维受阻时点拨,让学生有“久旱遇雨”之感;二要精当,恰到好处;三要分层点拨,为差生创造思维的空间。
  如:教《与朱之思书》的第三自然段时,我这样提问:嘈杂的声音让人讨厌,而这里明显让人喜欢,为什么?在学生久思未得其解时,我这样点拨:这里表面上喧闹、嘈杂,实际上,却都是自然界非常和谐的声音,没有社会上、官场里、商场中那种人声鼎沸。这种嘈杂,是一种天籁之声,是非常洁净的声音,它们发出的声音,不为名,不为利,既不是奉迎拍马之声,也不是争权夺利之声,更不是风啸啸,马悲鸣,刀枪剑戟厮杀之声!这里是以闹写静。学生听得声声入耳,眉宇间呈现一种领悟之欣喜。
  2.5 反馈。
  这一环节的操作的要求是: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理性加工,自我小结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所用的方法,并将结果反馈给老师,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如:我逐步引导学生小结出学习古诗的“四读法”(1)呤读——用心感悟,抓字眼,解诗题;(2)译读——以诗译诗,想意境,明诗意;(3)背读——理解积累,反复读,悟诗情;(4)说读——想象拓展,灵活用,抒诗兴。通过反馈,调整教学思路与方法,指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使学生在互动中有一个再学习的过程。
  2.6 拓展。
   该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举一反三,顺向迁移。要设计有层次、多形式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促使学生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升华。这一环节要做到“二化”(1)知识的深化。教师主要通过变式、求异、拓展等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不但可以加大知识信息的输入量和思维难度,而且可以进一步揭示问题的一般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2)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因此,就要促进学生的知识向能力转化。教师除授学生“鱼”外,更应该授学生以“渔”,这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有重要意义。该环节教师也不能主宰課堂,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深入广泛探讨,增强学科渗透,开拓视野;或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或布置学生写论文、读后感等。
  如: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后,我出了一道思考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论点给你什么启示?在交流中,同学们从“生于忧患,死于忧患”,“生于安乐、死于安乐”等不同侧面,赋以时代气息进行了阐述、讨论,一场激烈的辩论活动在一片欢呼声中结束了。
  总之,学生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六个环节,相互联系、协调统一,其时间的分配,教师不宜统得过死,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控制。在具体实施时,只要坚持“问题让学生提,思路让学生想,结论让学生讲,成功的乐趣让学生尝,绝不包办代替”的“四让一不”原则,定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收稿日期:2011-02-20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氛围是指笼罩在课堂上的特殊的气氛和情调。能否营造课堂教学艺术氛围,往往关系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成败。如果课堂死气沉沉,学生就会觉得学习枯燥乏味,那么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营造课堂教学艺术氛围,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发智力、陶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构成教学艺术氛围的要素有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等。作为教学艺术氛围经营主体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各要素功能,在教学艺术氛围的结构中释
期刊
【摘要】数学教师的职业素养不同于其他学科,具备了一些独特的特点:1.科学性,2.简明性,3.客观性。而这种职业素养不一定是数学教师天生具备的,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中应该着重培养。1.高屋建瓴,构建高水平知识结构,2.做心理学、教育学专家,3.把握新课程,4.做“题库”教师,5.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  【关键词】数学教师;职业素质;着重培养   数学教师的职责是传播人类自然科学文明,对学生的智、德、
期刊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的世纪,是信息的时代。电脑作为信息革命的标志,它使人类超越了现实的想象,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个崭新的信息世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普及,电脑多媒体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电脑多媒体教学,是课堂中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在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广泛使用信息技术手段也是对信息科学的贡献。它通过利用现代媒体的形、声、色并茂,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富于变化的优越性,达到优化教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高中化学中,化学实验既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它是贯彻新课改思想,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教师们已经对新教改的教学理念有了比较好的理解,也找到了许多比较好的教学方法,但是实验教学这一新课程的精髓还是没能真正走入课堂和教学中,新课程教学下一步亟待突破的重点是如何落实新课改化学教学的灵魂——实验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
期刊
【摘要】朗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抓好朗读,就等于是抓住了语文教学的关键。本文探讨的是朗读教学的若干不足。  【关键词】朗读;策略;循序渐进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朗读有明确的要求,读一般的现代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断”;“读文言课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的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教材第一、二册更是颇具特色的强化了
期刊
常言道: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那么,怎样才能让你的学生掌握你所教的知识,并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我认为我校的做法很值得提倡。那就是:功在课前,重在课上,轻在课后。其中最关键的“功在课前”。也就是课前一定要备好课。那么如何才能备好课呢?下面我就谈谈我的看法:  1. 了解知识体系因材施教    1.1 认真钻研大纲,明确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
期刊
【摘要】离别古今皆有,然而由于环境、条件、交通工具、通讯手段的限制,在古代人们离别后也许再也没有见面的机会,因此古人在他们的诗词里留下了无数的离情别绪,文章从“灞桥”、“章台”涉及的诗词里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灞桥;章台;离别情   “多情自古伤离别”,伤别在古代是一种文化现象,别离的悲哀流传到了后世成了一种传统的情调。送别难免有离别之苦,古语里有“悲莫悲兮生别离”的说法。由于古
期刊
随着年龄的增长,步入初中的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他们既想有选择地接受老师的教育,也更渴望独立自主地学习,但应试教育的束缚,片面追求分数的影响,往往禁锢了他们个性的发展;语文的课堂教学大多成为教师的一言堂,教师也习惯于戴着沉重的镣铐跳舞,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因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当今初中语文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那么,如何将其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呢
期刊
【摘要】空间解析几何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对于培养中国当代各族大学生特别是创造能力有重要意义。本文讨论了“空间解析几何”课程探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学习模式和实施步骤,最后举例阐述 “空间解析几何”课程探究性学习过程。  【关键词】空间解析几何;探究性学习  An study on “Space analytic geometry”exploratory learnin
期刊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化教学已深入人心,如何使用电教手段,便成了教师们思考的问题。小学语文的课堂阅读教学,不能只注重形式,追求浮华,而轻视实效。具体应在何时何处使用?本人有以下见解。  1. 在抽象的、需直观辅助的内容处使用   直观、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可解决许多靠枯燥的讲解和单调的阅读而解决不了的那些抽象、难懂的问题,可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益。如《刻舟求剑》中那个坐船过江的人,把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