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稞,一个被激活的记忆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d_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上上班途中,听见附近的小巷子里陡然响起一阵阵鞭炮声。同事大庆说,看来又有一家铺子开张了,不知道这家是经营啥的?
  于是我俩商量,中午下班去看一看,如果碰巧是家饭馆的话,就可以顺便把中午饭解决掉。
  果然,中午我俩来到这家门口时,门口堆着一大堆鞭炮纸屑,门上挂着几十条红被面的铺子跟前时,上面的招牌上赫然写着“乡味饭馆”几个大字。果然是个新饭馆!我俩相视一笑,走进去。
  饭馆的老板是一对中年男女,一打听,他们居然是来自门源克图的人。听说我俩也是门源人,他们更加热情,又是熬茶、油饼,又是瓜子什么的,先给端到面前,说是免费的。还没等我们说吃什么,男主人自作主张地喊道:“阿奶子,给这两个门源姑舅做两碗破布衫,多炝给点葱花!”回头对我俩笑笑:“听说你们单位上的人最喜欢这一口,我知道。”
  地道的农家饭,香喷喷的味道……嚼在嘴里,舌尖上满当当的回味!
  多少年了,我们离开老家在外面打拼,虽说事业上有了一些成就,日子过得也比较滋润,但有些东西却离我们越来越远,有些感觉也离我们越来越淡!年轻的时候,对这一切不以为然,反而还为脱离了一种简单的狭小的生活空间感到沾沾自喜。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久违的东西却从心底里慢慢冒出来,幻化成一帧帧云遮雾罩似的画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反复浮现,勾起一股股不可名状的心酸……
  吃罢饭道别时,男老板笑着说:“下次你们来了,尝尝我的老阿奶做的搓鱼,那可是正儿八经的农家手工面啊!”
  破布衫,搓鱼——这可是我们从小就熟悉的家乡饭,童年的味道在他乡的空间里扑面而来,焉有不来的道理?我俩连连点头。
  后来,我俩隔三差五就会相约过去,一同品味那醇厚绵长的家乡滋味……
  小时候,家里很少能吃到白面,一年四季里,一天三顿,吃的就是这种青稞面做成的干粮、馒头、碎饭、长面、炒面……青稞面的记忆,是那么的深刻!
  老家在门源东部山区,一到夏季,田野里除了可怜的几片油菜、洋芋地外,剩下的就是油绿绿的如波浪起伏的青稞地。那些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青稞,迎着风雨,顶着炎阳,在贫瘠的土地上一寸寸拔高,一天天长大,等到籽粒饱满时,却谦虚地低下沉甸甸的头,将自己交给等待收割的秋天和秋天里满怀感激的庄稼人!
  我从藏族民间故事《青稞种子的来历》看到这样一个感人的传说:“从前,在昆仑山下有一个王国,国王有一个儿子名叫阿初。阿初生性善良,看到王国的臣民们一年四季吃不到粮食,心里就非常难过。后来听说住在昆仑山上的蛇王手里有青稞种子,就以王子的身份前去拜访,趁其不备,冒险将种子盗回送给老百姓耕种。但这事不久被蛇王知道了。蛇王一怒之下,施展魔法将他变成了一只狗,据说这条狗遇到爱情才会解除魔咒。后来一个大土司的女儿邂逅变成狗的阿初,知道了他的遭遇后爱上了他,魔法被解除,他又恢复了人身。在他们带领下,老百姓终于种出了青稞,吃上了用黄灿灿的青稞磨成的香喷喷的糌粑和醇香的青稞酒。为了感激王子盗种变狗的壮举,人们在每年收完青稞,品尝新青稞磨成的糌粑时,总是要先捏一团糌粑给狗吃。”
  这个传说中,有一点是可以认可的,那就是青稞确实是3000多年前由我们高原上的人培育出来的,因此青藏高原与青稞的渊源是无法分割的。青稞就跟培育它的高原人一样,具有适应高海拔、高寒地区环境的禀赋,它同时养活了这片土地上的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它又给这片土地注入了厚重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
  高原人的生活中,处处留下了青稞的印记。比如青稞提供了主要的生活饮食、家畜饲料、燃料;它还可以加工酿制成最具高原性格的烈性青稞酒,御寒、助兴、排忧、解闷;它还能入药,可以清肠、调节血糖、降低胆固醇、提高免疫力。
  真正意识到青稞是个宝的时候,我发现老家的土地上几乎看不到它的身影了!昔日在它欢快成长、慷慨奉献的地方,如今被药材、树苗、蔬菜大棚等经济作物代替。回到农村老家,想吃一顿青稞面饭,家人们有时还要打听着东家进西家出地去找。
  更别说在城里了!即便偶尔有人开着三轮车在叫卖,可还有谁熟悉加工它的手艺,谁能做出母亲那般可口的味道?现实与梦想之间,横亘的不仅仅是难以逾越的年代鸿沟!
  无数次在心中惆怅,忘了它,就是忘了我们的根,忘了青稞几千年来养育我们的恩情,更像是忘记了一位生死之交的老友!
  好在,如今有经济头脑的人开始“牵挂”我们这些农村里出来的上班族了,更有人明白了它潜在的营养价值,于是青稞又开始在田野的舞台上焕发生命的光彩了!
  今年回到门源,我惊喜地发现,就连一直以种植油菜为主的浩门农场耕地上,也长出了青稞绿油油的幼苗,与蓝蓝的天、清澈的河、巍巍雪山,以及即将盛开的油菜花构成了一幅慑人魂魄的宏大气势!
  本來就该这样,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我们都不能拒绝青稞,金门源肥沃的土地上,最不应该缺席的就是它!有了它,才会让这片土地保持最自然、最完美、最有诗意、最有生命力的蓬勃生机!
  兴奋的是,今夕,我居然能在草原深处的这个小镇上意外遇到门源人开的“乡味饭馆”,让我内心深处的那个味道被再次激活!一切是那么深情,那么熟悉,那么让我割舍不下!
其他文献
我给大家推荐的是《首届全国紫云山杯获奖散文集》,为什么要推荐这本书呢?因为这本书中有许多获奖散文值得我们一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是诗人杜甫的名言,所以我们得多读书。《首届全国紫云山杯获奖散文集》这本书的主编是我的作文老师刘志成。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大气,以深紫色为主色调,显得特别庄重,给人一种典雅厚实的感觉。  这本书主要分为六单,分别是神韵紫云、老祖有约、乡土情深、大千世界、静美
期刊
明松是我的一位老友,现供职于上海书画出版社。他有许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朋友,他无疑是多情的,用情的,洒向朋友都是爱。他要出一本书,问我能写点什么,掐指算来,我们相识近三十年,从不曾在彼此的视线中消失,那亮亮的飘逸长发和深色圆型镜框的眼镜,成了他很长时间内的标志性、年代性的艺术家形象。  一个更深人静的午夜,独坐书房,把玩明松高产的手机摄影,眼前是一幅静物摄影:一只杯子的局部和杯子长长的拖影,整幅
期刊
县曰神木,是因为山上的故城之南曾有三株枝柯相连的松树,人们视之为神灵之木,遂以之名县。  来神木的时候,本来是走不完的沙原、河沟、土山,使人甚感寂寥;但一接近县城,视野中,茫茫黄土里突然矗起一片新异,一个奇袭,使人心跳加快,精神亢奋,每个神经细胞都激动得闪闪发亮。定睛看时,一道连天的别致屏风横在眼前,好像瀛洲天姥之于李白。那是山吗?是的。但那山绝不同于黄土高原常见的黄土堆成的土山,而是彻头彻尾的石
期刊
穿峡而过,横贯西东,春秋潺潺淙淙,夏日莽莽滔滔,入冬则静谧如处子。揽群山于怀,绕巨石延绵,昼夜不息者,硝厂河也。  ——题记  一  每次要虚构一个地方的时候,我脑海里就出现了硝厂河,出现了田湾村。这是一种本能,是我对硝厂河边的一切太过于熟悉,太过于亲切,太过于热爱的缘故。她在我脑袋里烙刻下深深的印象,就像我脸上的一颗痣,是与生俱来的,是终身携带的,是融入血液里的。就像我永远不会认错母亲一样,我永
期刊
一位农民的不小心,或者一阵风的恶作剧,一粒青稞种子长在了它不该长的地方,它脱离了田地长在了地边的塄坎上野草丛里,于是它经历了别的青稞不曾经历的一种经历。  ——题记  春  春天,一棵新绿的青稞成长在一丛杂草丛里。这时候杂草还没有成型,青稞也没有扬穗,几乎分不出彼此,于是她們相依为命,她们没有白天鹅或丑小鸭的妒忌和争论。  这个季节,一切都欣欣向荣。远处有哲学家根据几个大国领导人的电视亮相率正忙于
期刊
我的家乡在互助,那里是出了名的酒乡,香满全国的八大作坊和永庆河就出在那里。  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走的有多远,只要提到家乡,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那醇香浓厚的青稞美酒。尤其是在饭桌上,只要有人听说我是互助人,就会意味深长地说:“互助的麻雀都能喝四两,何况是人。”言外之意是不喝酒是不行的,就是喝少了都不行,他们的话说的很明白,连麻雀都能喝四两,何况是人。让你不得不舍命陪君子,喝他个一塌糊涂。看来互助人喝酒的
期刊
自走进校门那天起,故乡离我越来越远,到终被遗忘。在家乡人眼中我已不再是故乡的一粒青稞了。青稞的故事已抛下我,又在孕育新的一季收获……  我的故乡在祁连余脉的群山里,属于高海拔浅脑山山区,早先大量种植青稞、小油菜,青稞是活命的作物,是一代人抹不去的记忆。  背着干粮上学,是学生们骄傲的记忆。每走进教室,学生们的背包里总会拿出各式面做的馍,更多的是青稞面干粮。咬一口干粮,喝一口冷水,一天的日子就打发过
期刊
先民们自从移居门源这片故土,就以吃青稞面为主,青稞面养育门源人几百年,门源人与青稞相依为命数代人。  门源的主要农作物是青稞、油莱,还有东部地区种的小麦和豌豆。早年青稞占主要地位,后来比例逐渐下降,现在跟油菜种植面积差不多,各占总面积的一半。青稞品种比较多,早年是小亮兰、白浪散、黑老鸦、红六棱,后来增添了肚里黄、莫多吉,上世纪末推广门农一号、北青一号、二号、三号。为了提高青稞产量,早年主要靠烧野灰
期刊
周日无聊,街道闲游时突然被一缕梦中几度出现的青稞香所吸引,寻香四探,发现高架桥下水果摊旁,真有一处卖鲜青稞的,简易的小推车上放着两大盆绿茵茵的熟青稞,还有一架手工小推磨,这是每年七八月份街头常见的绿青稞销售标配。磨盘缓缓转动,上面磨盘上的青稞一点一点地进入磨眼,又被磨盘碾成一条条细长的条索状纷纷落在磨盘下的塑料布上,这就是青海人爱吃的青稞“麦索儿”。正在一边推磨一边招徕顾客的是一对回族老夫妻。这久
期刊
西藏时光  告别了蓝色之上、时光之上的青海湖后,在藏族村又逗留一段不短的时间,这让我们的行程颇为紧凑,火速“赶”上了西宁前往拉萨的“高原列车”,体力消耗不小。观察四周,每一张床床头上方都有供乘客吸氧的装置,这就是传说中的有氧列车吗?多少有些神秘。  列车一路前行,顺着窗户望出去,黑漆漆的山峦起伏戈壁相拥,入夜的我无法入睡。孤寂的车灯下,一颗心早已飞向神秘而沸腾的远方。  经过格尔木,浩瀚戈壁无尽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