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策略

来源 :教育探索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king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作业的设计与评价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如何改变传统的作业设计与评价模式,在新课堂理念下对信息技术课堂作业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评价,使课堂作业的设计和评价更贴近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特点,更具人性化、多元化。这些问题是值得我们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尝试。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作业;设计;评价
  Ope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lassroom design and evaluation strategies
  Chen Qing-chu
  Abstrac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job design and evaluation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How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operation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the new clas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nder the concept of reasonable design of classroom work and evaluation, so that the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classroom work closer to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cognitive features, more humane, Diversification. These issues are worthy of ou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bject teachers in-depth study and try.
  Key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s; operations; design; Evaluation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信息技术是一门技能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技能训练操作占课程的大部分学时,而信息技术技能训练、信息素养和技术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就是通过完成课堂作业来实现的。所以,作业的设计与评价在教师备课与课堂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问题的提出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由于其先进的科技性、快速的更新性、学科的地位性等因素,它不同于语文、数学等传统学科有着相对完整的、相对固定的知识结构体系。它与传统学科在许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但是长期以来,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却仍然更多地依赖或基本照搬传统学科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特别是在课堂作业的设计与评价方面,还有待于我们根据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和学科特点以及学生学习实际进行探索和尝试。首先,信息技术的课堂作业是强化技能操作的重要环节,它主要基于电脑上的实际操作来实现,没有纸质作业。按照传统教学设计模式,课堂作业统一要求、整齐划一、简单枯燥、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差异、心理特征和认知特点,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应付了事,或者直接从网上下载,或者复制其他同学的作业,或者模仿抄袭他人的创意。失去了课堂作业应有的教学辅助功能,背离了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其次,由于信息技术课程的特殊性等诸多因素影响,学生之间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上存在着差异比其他学科更加悬殊。如果课堂作业在内容上、形式上以及难度要求上“一刀切”,忽视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不能适应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好”,还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从而挫伤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积极性。第三,信息技术课程学生的作业不象其他学科作业大多可以用“是、非”“对、错”这样简单描述。因此,对信息技术课堂作业应该是多元化、全方位的评价,才能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课堂作业设计策略
  信息技术教学中作业的设计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还要注重学生操作技能和信息素养的提升,同时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收获知识、学会合作、培养能力、得到快乐、体验成功。为此,信息技术课堂作业设计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体现差异性和自主性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以“应用与创新相结合”为课程目标。要体现个别差异,鼓励技术创新。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题,任务要求分水平,适应个别差异的特长发展需求;教学过程中要鼓励更自主技术实践与更开放的科技探究与技术创新;适度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理解适合其年龄的信息技术核心概念。
  课堂差异教学、作业的差异化设计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作业的积极性,避免作业的单调、枯燥,让每个学生都有自主选择的作业,都能从中收获成功的喜悦,取得共同的提高。首先,在作业的要求上体现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要求。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个性特点不同,在学习上存在差异,比如,来自城区和农村的学生,他们的起点、软硬件环境、技术水平差异较大,不能用同一标准来要求,要正视差异、善待差异,让学生有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学情的课堂作业。其次,在作业的内容和形式上体现差异,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知识技能和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学习情况,设计不同的作业内容和不同的作业形式,如以游戏型、趣味型、体验型、主题活动型、讨论交流型、合作型、自主探究型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堂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以满足全体学生的需要,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促进全体学生的和谐发展。   2.体现学科整合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传统的学科教学更多的强调线性思维,注重本学科知识的纵向联系、上下贯通而忽视了学科之间横向整合。这样的教学模式是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信息技术新课程体现了学科间的整合,强调不同的学科应该相互渗透、相互沟通、相互汲取、相互补充。信息技术学科的工具性特点更为学生进行跨学科整合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因此,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和课堂作业设计中,教师应有意识的将其他学科与信息技术学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设计出一些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综合性作业,让学生在巩固性练习中与其他学科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进行知识的整合创造。例如,在“画图”程序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与美术课程相结合,将“由点成线,由线成面,由面成体”等构图绘画知识,渗透在“画图”的课堂作业中,既巩固了信息技术的知识技能又学到了美术知识,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审美爱美的情操;在Word教学中与设计“班级小报”等相结合,融入语文知识等。既有利于完成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任务,又能体验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有机整合学习,阔宽了学生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3.体现师生互动与同伴合作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与合作伙伴。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所以在课堂作业的设计也应具有交互性,可以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互动。首先,教师在与学生互动,用为学生的合作伙伴共同完成课堂作业中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从而有的放矢的进行引导,达到师生的共同“成长”,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其次,鼓励学生之间协作学习,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技能和方法的同时学会合作,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合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想获得成功,就要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学会善于与人合作,要有组织、协调各种力量的能力,运用联合效应。所以,课堂作业的设计体现合作 ,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英国大文豪肖伯纳曾说过:“倘若你有一种思想,而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人均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
  4.体现趣味性和挑战性
  信息技术新课标提倡以兴趣为起点,以活动为载体。学生对课堂作业的学习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作业内容是否新颖、有趣和挑战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积累的实际出发,设计具有趣味性、符合学生实际的课堂作业。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投入学习,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同时,课堂作业的设计还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让学生必需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比如,采摘水果学生可能更愿意体验“跳一跳”才能采到的那种感觉。学生通过多次尝试获得成功,更能体验成功的喜悦。让学生能自觉的化压力为动力,这也是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5.体现创新性与开放性,鼓励求异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是新课改中所倡导的。因此,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设计中要体现创新性和开放性,要求教师设计出具有特色、“一题多解”、有拓展延伸空间、富有“弹性”的课堂作业,让学生在“奇思妙想”中完成课堂作业,让学生充分展示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新意识。求异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是培养学生的求异能力,培养学生多角度、多方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多向思维、敢于求异,如在算法、编程语言教学中,鼓励学生“一题多编”;在“PowerPoint”教学中,不求文稿“千篇一律”,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作出体现自己特色的演示文稿。学生在完成这些作业的同时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获得提高。
  6.体现地方特色,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新课标要求: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量体裁衣,不局限于教材,基于教材而扩展教材,要明确“尽信书,不如无书”。课堂作业的设计,基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把信息技术课堂作业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源于生活、体现生活、体现地方特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操。例如,在网页制作中以体现我市风貌的“魅力永安”、“永安——笋竹之乡”和介绍永安旅游、介绍永安民族特点的水大腔戏的起源、永安桃源洞旅游风景等题材的课堂作业,学生通过调查,收集资料,了解家乡所蕴藏的丰富多彩的具有乡土气息的特色文化。实现“课堂知识生活化,生活知识教育化”。
  三、课堂作业的评价
  信息技术课程有别于其它学科,它是知识性、技术性、操作性、交互性、创造性等融为一体的学科。因此,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评价应有别于传统评价的模式。首先,我们提倡多维的评价主体。包括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和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实质上是一个反思过程,它有利于促进学生自我改进、自我完善;学生之间互评,对同伴的评价也是自身学习和提高的过程,汲取和借鉴他人的成功的经验和不足,通过这种互评形式使学生个体智慧成为群体智慧,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评价,作为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要全面地、客观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在充分给予肯定的同时指出学生的改进和努力的方向。
  其次,我们关注学生作业的结果的评价,更关注学生对完成作业的整个过程的评价。学生的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往往更能反映出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熟练程度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通过对学生的操作观察、过程监控及结果分析等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同时,注意发现学生在完成课堂作业过程中的具有创造性的、有个性特点的地方,适时地加以肯定的评价,给予表扬和鼓励。
  第三,关注个性差异,分层次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倡导的是发展性评价思想,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成长,特别是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体现以人为本,重在激励促进发展,以发展健全个性,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因此,要用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发现和挖掘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让全体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实现自我。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较高层次的需要。分层次评价,让全体学生都有获得某种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的愉悦,以满足他们尊重和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和自信心,使之向更高的成功迈进。
  总之,学生学习的过程既是认知过程,又是探究过程,而课堂作业是这个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在组织、引导和参与学生完成课堂作业中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探索课堂作业设计与评价的新方法、新思路,才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主性。此外,学生的发展是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课堂作业的设计还要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视角去尊重每一个学生,为他们营造一个充满情趣、充满活力的学习环境;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学习过程,用多维度的评价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促使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2] 石培军.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作业设计[J].教育艺术,2006
  [3] 华国栋.差异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
  [4] 胡济良,李尚仁.高中技术课程标准教师读本,2004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4-10-21
其他文献
摘 要:每一个语文老师都知道,读、讲、写是语文课教学的三方面。他体现了语文课教学的三部曲。它体现了语文课教学的入手与归宿的全过程,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也就是说,一篇语文的教学是从学生的读开始的,经过教师的讲解,最后落脚到使学生吸取课文中的精华,从而能模仿或创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精讲;启发; 因材施教  每一个语文老师都知道,读、讲、写是语文课教学的三方面。他体现了语文课教
期刊
摘 要:在英语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给予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和机会,使学生想学、愿学,最终达到通过语言教学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能力和使他们学会终生学习的目的。本文在结合实践的基础上,探讨几种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关键词:英语;自主学习;策略  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标的实施都在于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能力。新课标主要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有限的时间
期刊
摘 要:在我国篮球运动深受众多青少年学生欢迎,特别是在高校,篮球运动既是在校大学生主要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又是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主要课程,可以说篮球运动已经是在校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仅针对高校篮球教学的现实情况,进行简要的分析,并对未来高校篮球教学的发展阐述一下个人的观点,希望能对高校篮球教学健康、快速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校;篮球课;教学现状;改革  体育是高校
期刊
一、心理环境  什么是心理环境?即存在于人的头脑里,对行为有“实在影响的”环境。不管是人意识到的事件,还是没有意识到的事件,只要它们成为心理的实在,都可以影响人的行为。心理环境其实就是人的心理动力场。  二、心理环境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1.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引导学生以课堂为心理环境,使得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心理环境决定着学生的行为,学生在课堂上是自发而主动的学习,不需要教师采
期刊
摘 要: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离不开文本解读,文本是阅读教学的依托。离开了文本,阅读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又一轮课改之风重卷小语课堂,呼吁“关注文本,夯实基础”,让语文课堂“返璞归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以文本为凭借,夯实基础教育呢?怎样在课堂中有效的完成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创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语文课堂呢?  关键词:解读文本;课程价值;深层内
期刊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记得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需依赖于兴趣。”是的,兴趣是个人对某事的喜好的情绪,学习的兴趣则是学生对于学习的特别喜好。作为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启发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特别是中职学校,学生担负着文化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的双重任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轻基础课重专业课的倾向,对文化基
期刊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必须加选修)》第二册第六章第四节,本节是苯酚的结构,来认识官能团的作用,进一步认识苯酚的化学性质。  根据化学科的特点,本节教学设计以倡导学生自主、会师、探究的化学学习方式在实验活动中,由学生自己动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使自己进一步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会质疑、探究知识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发展。  教学目标预设: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目前尚处于由旧的教学模式向新的教学模式转变的过渡阶段,如何吸收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合理因素,使它运用于新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是目前小语教学课堂操作层面上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谈谈我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对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新课改下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互助、讨论交流、沟通等,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并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我在教学中采用了重点学习主要以合作学习
期刊
摘 要:前苏联发展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利維·維谷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指出,学生第二语言的习得关键在于学生是否理解老师所讲授的知识。经研究表明,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虽然能够及时利用老师给于的纠错建议改正错误,但是事实上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老师给于的纠错建议。结果是学生会反复犯同样的错误。在这几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笔者也是备感困惑:为什么反复强调了许多遍的重点知识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一部分学生却无动于衷,同
期刊
摘 要: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高职的课程改革也是亟待破解的难题。本文以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探索了工学结合、行动导向的高职课程改革体系。  关键词:高职; 工学结合; 行动导向; 课程标准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课程结构和内容组织上仍然呈现出学科型知识体系的特征,而在课程实施上却趋同于职业技能培训的模式。当前,对这种课程结构弊端的批评,已经成为高职教育课程改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