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尝试与思考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513217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决问题”是新课程中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新课程标准》明确了应用题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经历、探索、体验和学会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让学生学习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数学的方法去认识世界,去主动解决所碰到的现实问题。
  新教材第四册第二单元《混合运算》初步接触两级运算解决的两步计算问题。课标上安排了本单元6课时,其中《购物》、《买鲜花》、《练习二》这三节内容安排了4课时,《过河》、《练习三》这两节安排了2课时。实际上,由于我们农村学校的学生,他们的学习主要来自于课堂,回家后家长很少对孩子进行辅助学习。这6课时对于我们学校的学生来说,根本就不够用。这就引发了我的第一个思考:
  一、通盘考虑合理安排,做到“心中有底”
  本单元的学习活动是在学生学习了加、减、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也为三年级学习的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小学生在实际解决应用题的过程中,先要从纷乱的实际问题中获取有用的数量关系,抽象成数学问题;再来分析其间的数量关系,用数学方法求解并在实际中检验。因此在备课时,我需要明确教什么,要考虑知识点之间有哪些内在联系。本单元的《购物》的知识点是乘加、乘减混合;《买鲜花》的知识点是除加、除减混合;《过河》的知识点小括号的运用。对于两级混合运算,学生基本上没有接触过,很陌生,学习难度很大。尽管有家长提前告诉孩子,或者孩子们从其他方面得知“先乘除,后加减”,可学生们对这个抽象的算理概念没有办法去理解。因此,我将《购物》这一节安排为两课时,一课时主讲乘加混合,一课时主讲乘减混合。从学生熟悉的购买商品的事例中,由直观抽象,层层深入,经过动手摆,动脑想,动笔算,抽象出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意义和运算顺序,特别是在理解混合运算的意义时,结合购物这一生活情境,让学生真正理解和应用。在此基础上,利用知识的迁移来学习《买鲜花》。尽管不会有太大的困难,但是学生的理解能力及知识底蕴不同,所以我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来提高学生对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的理解,因而《买鲜花》我安排一课时新授,一课时练习。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是没有接触过小括号的,在《过河》这一节上,我仍然利用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小括号的作用以及领会有小括号时一定先算括号里的,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低年级的学生思维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于我们认为很容易的知识点,学生们却很难理解。费尽唇舌后,还是很模糊的似懂非懂。尽管在学习之前的《除法》这一章中,有连续提两个问题的题目设计,去帮助学生明白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二、我该如何教?学生们又该如何学?
  应用题的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找到答案,而是要通过解决问题学会思考,体会问题的解题思路,突出数量关系的分析,帮助学生形成解题思路。小学生在学习一步应用题时,通过读题、审题后,对于已知条件和问题都能很好的把握,但是在两步应用题中,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的关系有时是搞不清楚,例如:第四册P14算一算的第一题(如图):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我借鉴老教材中由复习题引入例题的形式出示,降低学生对题目理解的难度。先出示:一枝玫瑰花5元,一枝康乃馨3元,一枝康乃馨比一枝玫瑰花便宜多少钱?这样的一步式问题,学生很快就能找出直接条件“一枝玫瑰花5元,一枝康乃馨3元”,所以一步计算很快的知道5-3=2(元)答:一枝康乃馨比一枝玫瑰花便宜2元。接着通过评价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然后再将条件“一枝康乃馨3元”遮掉,换成一个新的条件“8枝康乃馨24元”,让学生去思考。由原先的题目铺垫,学生知道要解决这道题目就是要知道一枝康乃馨和一枝玫瑰花各自的单价,这样让学生从新的“8枝康乃馨24元”这个间接条件中去找康乃馨的单价。经过这样的启发,让学生们在读题中明确:首先要找出间接条件,通过分析运算,将间接条件转化为直接条件,这是解决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关键。
  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的基础上,我利用“过河”这一情境,通过“河岸上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每条船限乘9人,至少需要几条船?”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思考,在探索解决问题时,感受到需要先算加法,但是学生已有的知识不能解决这个新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很自然地认识到小括号的必要性,同时利用算式(29+25)÷9和算式29+25÷9,让学生说出这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结合“过河”这一具体的情境,明确对数的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有了更深的理解,知道为什么要先算小括号里的数。
  结合以上的问题,在解决两步计算应用题中:
  (1)帮助学生从纷乱的实际问题中获取有用的数量关系,抽象成数学问题;(2)找出间接条件,通过分析运算,将间接条件转化为直接条件,这是解决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关键;(3)用数学方法求解并在实际中检验。
  由此可见,对新课程理念下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教学探索依然任重道远。以上只是我个人的浅薄的思考,作为一名年轻的数学教师,我在积累经验的同时,也会多多吸取、借鉴更好的经验与方法,让学生学得更加轻松、愉快、清晰。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通过各科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小学德育的主要渠道。小学语文教学占小学各科教学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左右。小学语文教师通常又兼班主任和中队辅导员,接触学生时间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选好渗透点,充分发挥语文课堂的教学这一主渠道的作用,把语文文字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统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受到生动而
期刊
内容摘要:现行高中数学课改处于新的实验和探索阶段,新的课改教材与原教材相比有很多突出优点,新教材突出探索性,注重本质,突出应用,淡化计算。充分重视数学新课改教材内容的探索性、启发性、开放性和情感教育性价值,构建一种自主的、探索的、合作的、终身的学习模式,发挥课堂效率,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数学交流探讨实施  现行高中数学课改处于新的实验和探索阶段,新的课改教材与原教材相比有很多突出优点,新
期刊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字词句篇、听说读写诸能力的综合训练。  为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应坚持从看到说,从说到写,这就要结合课文的教学,注重教给学生观察周围一切事物的方法。  一、方位观察法  这是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一种方法。对于要观察的事物,可以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以及从左到右,从外到里地进行观察。例如《雨》这篇习作例文,对下雨过程的观察和描写,用的就是这种方法,雨前,用的
期刊
阅读教学是以学生自主审美体验的实践活动,是学生自身个性化的阅读,而非教师的一叶遮百树的模式教学。而倡导学生读中悟,已经成为现今新课改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科学理念。从语文教学的任务来看,中学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就是发展语文的应用能力,而这种应用能力之一就是提高和发展阅读能力。以“带着话题初读(悟的基础)——各抒己见议读(悟的呈现)——突出重点精读(悟的核心)——洋溢情感美读(悟的升华)”是我多年来在初中
期刊
语法是各种语言结构的基础,语法知识的学习可以提示词形变化和遣词造句的规律,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英语和运用英语的能力,提高交际能力和自信心。因此语法教学在语言教学的诸多环节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推广使用,如何实施语法教学已经成为许多老师进行英语教学的“难点”,同时素质教育的实行和交际法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教师感到困惑无法把握语法教学。  一、用探究式教学法教学语法  而探究
期刊
班主任家访是沟通家校之间联系的桥梁,通过班主任有效的家访,能够引导家长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促进家校合作,避免“5+2=0”现象的产生。班主任有效的家访,要求班主任运用正确的策略,在切身感受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家长的文化素质的基础上,对学生家庭进行访问,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笔者认为正确的家访策略家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形式要多样  1、登门走访,制造惊喜,创造奇迹。登门走访,可以
期刊
内容摘要:如果说学校是一片广阔的大海,班级就是这海上小小的轮船,学生是船上的水手,班主任则是他们的领航人,他不但控制着整个轮船的航向,也控制着所有水手的成长。也许对于初中班主任来说,面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工作做起来会更复杂些,那么如何利用行之有效的策略进行班级管理,是初中班主任在工作中一直苦心摸索的问题。本文将提出一些初中班级管理上的建议。  关键词:班主任管理策略  一、对90后独生子女的正确引
期刊
内容摘要: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代表教育技术的发展方向、趋势和未来,它必将影响到学校教育,促进初中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课件,在初中学校教师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并深受教师们的欢迎。本论文从课件的特点, 设计原则, 设计思路, 设计方法,设计策略等方面阐述如何进行CAI课件设计,以便与大家交流自己在计算机辅助教学方面的体会。  关键词: 计算机 课件
期刊
班主任是班级的主要管理者,负责学生的学习、生活、纪律、活动等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日常管理。在管理过程中,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话语交流十分频繁。那么,在与学生,尤其是高中学生谈话时,班主任应该掌握什么样的谈话艺术,才能取得较好的谈话效果呢?  一、谈话要以理服人  当今社会是独生子女的时代,父母视孩子为掌上明珠,任性、傲慢的“小皇帝”们是时代造就的,他们本身没有过错。然而,这一事实却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
期刊
每位语文教师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在课堂上,任你老师讲得唾沫乱飞,学生还是死气沉沉地听,语文的魅力在课堂上根本就得不到任何的彰显,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造成这样的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究其根源,语文老师毫无激情的讲析也难辞其咎。学生对缺少激情的语文课积极性不高,兴趣不浓,精神不饱满,劲头不足,听着不解渴,语文学习的目标落不到实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语文课堂呼唤激情,只有师生注入激情,教师用自己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