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背景
在幼儿园课程中,科学教育一直是我们幼儿教师较为专业且较难掌握的领域之一。学者呼吁科学必须从小做起。如何有效开展科学教育活动,保持幼儿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探究兴趣,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是指教师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为幼儿创设条件,提供物质材料,选择适合幼儿学习的内容,通过运用不同的方法、方式,设计与组织幼儿参与的各种探索活动,是帮助幼儿主动获取科学经验、建构概念、养成科学态度的过程。那么,教师怎样正确组织和指导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幼儿的潜能,提高幼儿的探究兴趣呢?对此,我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幼儿的已知经验,积极探究适合中班幼儿科学教育的方式与方法,使其尽快提高对科学活动探索的兴趣。
二、研究内容
1. 研究目的
通过带领幼儿接触具体的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其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幼儿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探究兴趣,同时引导幼儿在探究中思考,尝试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分析,发现事物之间的明显的关联。
2. 研究对象:中班幼儿。
3. 研究方法:观察法、图片记录法。
三、事件描述
纸牌在幼儿生活中也是比较常见的,有时他们看见大人玩,自己也想玩一玩。但是,如何让纸牌站立起来呢?于是,我在科学区投放了一些纸牌,想看一看他们是怎么探索的。
1.分镜头一
活动开始了,今天是孩子们第一次尝试玩纸牌,既好奇又兴奋。只见元宝、诺诺等几个小朋友拿着纸牌满脸疑惑地互相看着对方,嘴里不停嘟囔着:“怎么样才能让纸牌站立起来呢?”几个人开始慢慢尝试着各种办法,最后还是没能让纸牌站起来。一旁的小小说:“我知道了,可能是因为桌面太滑了,所以纸牌站不起来。我们拿纸垫在下面,可能就不会倒了。”
2.分镜头二
于是,小小拿取了报纸垫在桌面上,又一次去尝试,可还是失败了。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满脸失望地摇摇头。这时,元宝说:“我想可能还是因为纸的表面太滑了,我们应该找一些不光滑的东西来试试!”一边说一边朝着美工区走去,拿起了泡沫纸。元宝拿着泡沫纸说:“你看,这上面有很多泡泡,摸起来又不滑,这样纸牌应该可以站起来了吧!”于是,几个人开始忙活起来。
3.分镜头三
“哇!成功了,这次终于成功了!”小小激动地跳起来,但是,不小心碰到了桌子,纸牌又倒掉了。诺诺叹气地说:“唉,又倒了,不稳定。”
“我又想到了一个办法。”元宝说。于是,拿起一张纸牌对折,放在泡沫纸上,“你们看把纸牌这样折起来就不会倒了。”几个人开心地笑了起来,原来纸牌真的可以站起来。
四、观察分析
通过游戏观察发现,幼儿在探索中积极去思考,去发现影响纸牌站立的因素。
1. 小小首先发现了桌面太滑的问题,尝试探索用报纸来增加纸牌边缘接触面的摩擦度。但是在站立纸牌过程中,又遇到了同样的困难。虽然报纸的光滑度减小了,但还是站立不起来。这时元宝的继续探索和研究给了小伙伴新的思路,原来纸牌对折后就会很稳定地站立起来。
2. 遇到困难不轻言放弃。小小和元宝在操作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但是他们没有轻易放弃,在合作的过程中,一起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一定的坚持性。
五、调整推进与实施效果
《指南》中强调教师要成为孩子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和观察者。然而游戏的自由特征更使游戏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些偶发事件中往往隐含着教育价值的可能。我们应善于发现和捕捉这样的机会,井给予积极回应。我想,孩子的游戏遇到困难时,老师的回应应根据孩子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来区别对待。中班幼儿的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还较差,老师更适合的是以玩伴的身份给孩子以支持,以玩伴的身份自然而然地引导孩子去思考去解决问题。这也是对孩子游戏的一种积极回应。
通过活动结束总结提升环节,幼儿总结发现了三种让纸牌能够站立的方法:折叠法、拼插法、黏贴法。根据幼儿这一阶段的游戏发现,我鼓励幼儿尝试运用这三种方法进行自由探索游戏。在区域中又投放了剪刀、纸杯、透明胶带等辅助材料。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孩子们已经懂得利用辅助材料的特性进行搭建,并且从中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例如王昊然小朋友懂得用纸牌对折起来当底座进行搭建建筑物比较稳固、懂得将纸牌卷起来黏住等。在纸牌的利用上,孩子把两折、三折的方法和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等形状的黏贴结合观察分析起来。在过程中孩子们也发现用纸牌搭建是件不太容易的事情,必须小心,不然很容易倒塌而前功尽弃。经过几次尝试,孩子们掌握了搭建的技巧,搭出了有趣的小镇造型,都颇有创意。建筑的不同特点都在反映着孩子不同的生活经验,及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表达与创造。
活动后期,孩子可以通过搭、拼、播、接、等方式进行建构。每一次的作品都不同,幼儿在反复搭建中获得了对材料的大小、颜色、性质、形状和重量等方面的知識,并获得一些数量概念和空间概念(上下、前后、左右)。同时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表现创造美的能力。
六、后续思考
通过本次科学游戏活动,观察教师要应该做到:
1. 注重观察幼儿的行为。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幼儿会发现身边许多他们感兴趣的新奇事物及事情,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便由此开始。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发现了幼儿所关注的事物,抓住了孩子们探究兴趣的实践研究,引导幼儿继续深入探索的兴趣。
2. 积极发现并积累幼儿的兴趣点。自主性的探索是幼儿在科学活动中最重要的,而教师要做的是发现幼儿的问题,引导幼儿,让其深入地进行探索,通过自主探索,在自主探索中解决问题,从而去获得更有价值的科学知识。
3. 倾听幼儿的声音。对生活中一些自然科学知识,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想法,也都有发言表述自己想法的权利。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倾听关注幼儿的兴趣点,了解幼儿对知识的需求,这样才能帮助幼儿获取科学知识。
4. 丰富游戏内容,提升幼儿游戏水平。鼓励幼儿可以通过身边的高楼大厦以及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绘画,用纸牌的叠高等多种方式来完成图纸上的建筑。同时还要给幼儿提供更宽阔的空间场地进行搭建游戏。通过游戏的开展不仅能锻炼了幼儿的设计制作能力、科学思考能力、同伴间的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自信心。
在幼儿园课程中,科学教育一直是我们幼儿教师较为专业且较难掌握的领域之一。学者呼吁科学必须从小做起。如何有效开展科学教育活动,保持幼儿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探究兴趣,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是指教师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为幼儿创设条件,提供物质材料,选择适合幼儿学习的内容,通过运用不同的方法、方式,设计与组织幼儿参与的各种探索活动,是帮助幼儿主动获取科学经验、建构概念、养成科学态度的过程。那么,教师怎样正确组织和指导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幼儿的潜能,提高幼儿的探究兴趣呢?对此,我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幼儿的已知经验,积极探究适合中班幼儿科学教育的方式与方法,使其尽快提高对科学活动探索的兴趣。
二、研究内容
1. 研究目的
通过带领幼儿接触具体的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其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幼儿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探究兴趣,同时引导幼儿在探究中思考,尝试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分析,发现事物之间的明显的关联。
2. 研究对象:中班幼儿。
3. 研究方法:观察法、图片记录法。
三、事件描述
纸牌在幼儿生活中也是比较常见的,有时他们看见大人玩,自己也想玩一玩。但是,如何让纸牌站立起来呢?于是,我在科学区投放了一些纸牌,想看一看他们是怎么探索的。
1.分镜头一
活动开始了,今天是孩子们第一次尝试玩纸牌,既好奇又兴奋。只见元宝、诺诺等几个小朋友拿着纸牌满脸疑惑地互相看着对方,嘴里不停嘟囔着:“怎么样才能让纸牌站立起来呢?”几个人开始慢慢尝试着各种办法,最后还是没能让纸牌站起来。一旁的小小说:“我知道了,可能是因为桌面太滑了,所以纸牌站不起来。我们拿纸垫在下面,可能就不会倒了。”
2.分镜头二
于是,小小拿取了报纸垫在桌面上,又一次去尝试,可还是失败了。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满脸失望地摇摇头。这时,元宝说:“我想可能还是因为纸的表面太滑了,我们应该找一些不光滑的东西来试试!”一边说一边朝着美工区走去,拿起了泡沫纸。元宝拿着泡沫纸说:“你看,这上面有很多泡泡,摸起来又不滑,这样纸牌应该可以站起来了吧!”于是,几个人开始忙活起来。
3.分镜头三
“哇!成功了,这次终于成功了!”小小激动地跳起来,但是,不小心碰到了桌子,纸牌又倒掉了。诺诺叹气地说:“唉,又倒了,不稳定。”
“我又想到了一个办法。”元宝说。于是,拿起一张纸牌对折,放在泡沫纸上,“你们看把纸牌这样折起来就不会倒了。”几个人开心地笑了起来,原来纸牌真的可以站起来。
四、观察分析
通过游戏观察发现,幼儿在探索中积极去思考,去发现影响纸牌站立的因素。
1. 小小首先发现了桌面太滑的问题,尝试探索用报纸来增加纸牌边缘接触面的摩擦度。但是在站立纸牌过程中,又遇到了同样的困难。虽然报纸的光滑度减小了,但还是站立不起来。这时元宝的继续探索和研究给了小伙伴新的思路,原来纸牌对折后就会很稳定地站立起来。
2. 遇到困难不轻言放弃。小小和元宝在操作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但是他们没有轻易放弃,在合作的过程中,一起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一定的坚持性。
五、调整推进与实施效果
《指南》中强调教师要成为孩子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和观察者。然而游戏的自由特征更使游戏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些偶发事件中往往隐含着教育价值的可能。我们应善于发现和捕捉这样的机会,井给予积极回应。我想,孩子的游戏遇到困难时,老师的回应应根据孩子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来区别对待。中班幼儿的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还较差,老师更适合的是以玩伴的身份给孩子以支持,以玩伴的身份自然而然地引导孩子去思考去解决问题。这也是对孩子游戏的一种积极回应。
通过活动结束总结提升环节,幼儿总结发现了三种让纸牌能够站立的方法:折叠法、拼插法、黏贴法。根据幼儿这一阶段的游戏发现,我鼓励幼儿尝试运用这三种方法进行自由探索游戏。在区域中又投放了剪刀、纸杯、透明胶带等辅助材料。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孩子们已经懂得利用辅助材料的特性进行搭建,并且从中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例如王昊然小朋友懂得用纸牌对折起来当底座进行搭建建筑物比较稳固、懂得将纸牌卷起来黏住等。在纸牌的利用上,孩子把两折、三折的方法和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等形状的黏贴结合观察分析起来。在过程中孩子们也发现用纸牌搭建是件不太容易的事情,必须小心,不然很容易倒塌而前功尽弃。经过几次尝试,孩子们掌握了搭建的技巧,搭出了有趣的小镇造型,都颇有创意。建筑的不同特点都在反映着孩子不同的生活经验,及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表达与创造。
活动后期,孩子可以通过搭、拼、播、接、等方式进行建构。每一次的作品都不同,幼儿在反复搭建中获得了对材料的大小、颜色、性质、形状和重量等方面的知識,并获得一些数量概念和空间概念(上下、前后、左右)。同时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表现创造美的能力。
六、后续思考
通过本次科学游戏活动,观察教师要应该做到:
1. 注重观察幼儿的行为。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幼儿会发现身边许多他们感兴趣的新奇事物及事情,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便由此开始。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发现了幼儿所关注的事物,抓住了孩子们探究兴趣的实践研究,引导幼儿继续深入探索的兴趣。
2. 积极发现并积累幼儿的兴趣点。自主性的探索是幼儿在科学活动中最重要的,而教师要做的是发现幼儿的问题,引导幼儿,让其深入地进行探索,通过自主探索,在自主探索中解决问题,从而去获得更有价值的科学知识。
3. 倾听幼儿的声音。对生活中一些自然科学知识,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想法,也都有发言表述自己想法的权利。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倾听关注幼儿的兴趣点,了解幼儿对知识的需求,这样才能帮助幼儿获取科学知识。
4. 丰富游戏内容,提升幼儿游戏水平。鼓励幼儿可以通过身边的高楼大厦以及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绘画,用纸牌的叠高等多种方式来完成图纸上的建筑。同时还要给幼儿提供更宽阔的空间场地进行搭建游戏。通过游戏的开展不仅能锻炼了幼儿的设计制作能力、科学思考能力、同伴间的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