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目标学习语文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huhi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人们对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和创新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在以往,教师及社会更多的在意学生的考试成绩,但是在今天,更多的是在意学生的综合能力,即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所以,如何让教学模式满足这些要求,符合教育发展理念,这便成为众多教师所要积极讨论的课题。在这些新生的教学模式中,任务驱动法不但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同时还能促进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让他们在以完成任务为目标的同时获得相应的知识。此外,任务驱动法还可以全面彰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有益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下面,笔者便谈谈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渗透任务驱动法,以便总结可靠论点。
  一、明确主体,兴趣激发
  在传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由教师充当课堂主体,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如何去教,学生就怎样去学。整体来看,这种教学模式不但具有很强的局限性和机械性,而且难以激发初中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积极性。所以,变革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在上述背景下,合理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不但可以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同时还能让学生和教师间的角色发生质的变化,从而让学生更好地与教师进行交流。以《皇帝的新装》为例,在实施任务驱动法的时候,我事先为学生准备了有趣的探索性问题,如为什么作者要借助一个孩子的口来揭示出这场骗局的真相呢?虽然这只是一则童话故事,而且内容夸张,人物和故事都不是生活中所能发生的,但为何它能令人信服呢?它的魅力在哪里?在探索的過程中,学生充分开动自己的脑筋,畅所欲言,提出了五花八门的想法和建议。而在他们说的同时,其思考方向开始慢慢趋向本文主旨,从而全面提高整体课堂质量。这类问题不但具有很鲜明的发散性和开放性,而且还能快速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
  二、明确任务,巧妙探索
  经常有教师抱怨:“学生太笨了,不论怎么给他们布置任务,事后他们还是不会思考。”可见,这类教师在实施任务驱动法的时候必然是陷入了一个认知上的误区之中。笔者以为任务驱动法的意义在于激发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其中,可以合理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自然也包括在创新能力当中。但是,多数教师在实施任务驱动法的时候都是主动向学生提问,却不给学生自行提问的时间,这样自然无法全面凸显任务驱动法的价值。所以,在实施这一教学模式的时候,教师要及时鼓励学生思考,调动起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可以自行提出任务,并巧妙探索。以《范进中举》为例,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间接为学生渗透我国科举制度和官位思想的知识,然后鼓励学生思考,自行发问。有的学生提出探究任务:“作者描写范进中举的疯态及前后不同境遇,这揭示了哪些社会现象呢?这样的现象在今天是不是还会出现呢?”也有的学生提出探究任务:“虽然范进中举了,但是结局他却疯了,这究竟是喜剧还是悲剧?喜在什么地方,悲在什么地方?”学生在探索自己所提出的问题时不但可以促进思维能力,同时还能延伸他们的知识面,从而让他们会问、能问、想问。
  三、明确方向,善于自学
  多数语文教师在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都是为了应付上级,其侧重点在于参加任务,流于形式。此外,也有些语文教师在实施的时候急于求成,当一段时间后学生的能力并未得到明显的提高,他们便会产生放弃的想法。笔者以为,不论是哪一种教学模式,都需要持之以恒地实施和完善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任务驱动教学法亦是如此。所以,教师要明确目标方向,在实施这一教学模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他们养成自行探寻任务的习惯,以此增强学生的发现能力、解决能力、思考能力。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可以指导学生自行提出探索任务——续写课文;教学《背影》时,可以对学生提出任务——探索朱自清的其他作品,感受作品中蕴含的思想和意境,了解作品的中心思想和意图。上述任务模式不但趣味性、延伸性强,而且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如续写课文,既能够锻炼学生的写作技能,还能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延伸探索朱自清的其他文章,可以间接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并让他们全面了解朱自清的生平,把握散文的书写方式。
  总之,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模式,它更加侧重于学生的综合发展,能有效改善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尴尬局面,可以全面促进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他们在主动参与、协作、探索的过程中发现新的知识,并以此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以后的求学之路上更好地应对接踵而来的困难。目前,虽然我国初中语文课堂在实施任务驱动法时尚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但是通过领域内同行的不断努力,必然可以让该项教学模式的作用和价值全面彰显而出,继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责任编辑陈剑平)
其他文献
新课标高考语言运用题更突出与生活贴近的特点,让考生关注生活,感悟生活,新题型,新亮点不断吸引着广大师生。其中就有公益广告词的拟写。我们知道好的公益广告应力求真,巧,美。可是考生要想在考场的短时间内写出文质兼美的好广告又谈何容易?  有的考生面对试题不知写什么,找不到写作内容;还有的考生有话可说却不知以什么形式传达,不知用什么方式写。要探求解决方法,那就让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一下高考广告题考查中的精彩答
李白的诗《蜀道难》中有这样一句:“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苏教版必修四课下注释是这样的:黄鹤即黄鹄,善飞的大鸟。我对此注释不敢苟同。我认为此处的“黄鹤”是作者有意选择的一个物象,黄鹤就是传说中仙人驾鹤上天中的黄鹤,李白不仅借此来表明蜀道的高峻,还有另外的用意。下面就从几个方面阐述我的观点。  一、李白的诗中有涉及“黄鹄”一词的诗句:“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方知黄鹄举,千里独徘徊。
临近中考,不少同学对语文复习感到有些迷茫:有的心浮气躁,兴趣不高;有的苦苦寻觅,不得要领;有的孜孜以求,收效甚微;还有的自以为是,放松要求……那么,如何在考前科学备考,提高复习效率呢?    一、依托课标,吃透考纲,把握方向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及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材的版本也呈现多样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不论怎么变化,它都是依据课程标准来编写的。这就是说,不论是在平时教学中,还是后期的复习
在贯彻新课改理念的大形势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得到空前的体现。然而在令人欣喜的同时,很多教师心存困惑:是不是什么问题都要变成探究性的?一节课没有学生的合作学习行不行?不用电脑制作课件就难以上好课吗?鉴于此,我认为贯彻新课改理念,关键是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用心去体验语文,灵活运用语文,培养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和创新精神。  一、使语文教学成为全人教育与和谐教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作为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内容,倍受广大教师的关注。“小组合作学习”则以其自身的优势,愈来愈受到语文教师的重视和运用。然而仔细观察目前的课堂教学,笔者发现教师在采用这种方式组织学生学习的时候普遍存在一种“有形无实”的现象。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倾向:  倾向一:追赶时髦  凡向别人展示的课(如观摩课、比武课等)就必安排这么一个环节,似乎少了这一环节这堂课就缺了什么,就不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人物是小说的灵魂,小说的创作是否成功,主要在于人物塑造的成败。鲜活的人物形象往往给小说增添了许多的姿色,怎样使小说中的人物活生生跃然读者眼前,关键在于塑造人物的方法。今天,笔者主要从心理描写的角度来谈谈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塑造。  在我们所学的课文中,出现了很多形象丰满的人物,有在荒岛上独自生活了二十八年,性格刚毅,充满自信的鲁滨孙;有在芦花荡里靠水上本领和鬼子斗争,过于自信和自负的老英雄;有经历了
一、“讲学稿”实验的背景  由于招生政策变化等原因,我校近年初中生源质量每况愈下,教学成绩大不如从前。尤其是英语,退步更为厉害。早在小学阶段,英语两极分化的情况就很严重。而升到我校就读的这些孩子,大部分对英语不感兴趣,内容越学越深,分数越考越低,学生找不到成就感,上课越听越无聊。学生的情况直接影响了整个学校的英语教学成绩,这引起了全体初中英语教师的高度重视和思考。作为英语学科的带头人,我迫切地期盼
新课程改革几年来,不仅教师的教学手段变得丰富多彩,教学方式也悄然发生变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了很多教师的推崇。课堂教学模式也大多转变为以“对话、互动、合作”为核心的全新教学模式。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对于如何适应新的课程教学改革,促进自身教学方式的改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该有自己的思考。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对初中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有下面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促
情感教学思想的出现源于20 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以马斯洛(A. H. Maslow)、罗杰斯(C. R. Rogers)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强调学习过程中人的因素, 关注学习者的意愿、情感和需要, 重视建立良好的师生交往关系, 以形成情感融洽、气氛适宜的学习情景。他们认为学习是学生自我表现、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一位咨询师, 教学的实质和根本任务在
爱看武侠小说的小磊央求爸爸给他买一本武侠小说,爸爸慢悠悠地点头答应了。但是有个条件,他要出一道题目考考小磊,小磊欣然答应了。既然小磊爱看武侠小说,爸爸就出了一道和武侠相关的题目。  五岳剑派比武大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进入决赛的有五人,分别来自泰山派、恒山派、嵩山派、衡山派和华山派。决赛采用两人对战的擂台赛形式。关于参赛选手甲、乙、丙、丁、戊的信息如下:  ①甲仅与2名选手比赛过;  ②丁仅与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