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报道的历史性突破——浅论汶川大地震新闻传播的特点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是建国以来破坏程度最大、受灾范围最广的一次灾难。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媒体在第一时间进行全景式、不间断的报道.在报道的时效性、报道视野与主题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汶川大地震的报道实践对进一步做好突发性事件、灾难报道做出有益的探索,在中国新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其他文献
<正>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带来物流业的发展,而物流活动日益频繁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愈加严重。因而,现代物流的发展必须把减少环境污染作为首要考虑,在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
2007年9月28日,安徽第一份时尚类报纸《今日生活报》(以下简称《今报》)正式创刊,结束了安徽一直没有本土时尚类报纸的历史。《今报》创刊后发展迅速,不仅迅速覆盖了省城,占领了合
在“县不办报”的今天,市级党报的优势显而易见。但市级党报同时也有压力,压力在于可读性需要提高,压力还在于随着“市不管县”改革的推行,市级党报的发行必将受到冲击。因此,如何提升市级党报的竞争力,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紧迫。这方面的路子很多,经营好言论、以言论引领报纸不失为重要而有效的一条。    一、市级党报离不开言论支持    能够准确反映言论重要性的表述有很多。例如,言论是报纸的旗帜,言论是报
【摘要】“以人为本”是我国媒体在汶川地震报道中的突出特点。各级各类媒体都将报道的焦点对准了人,报道以人为核心的抗震救灾活动,聚焦于人的生命价值、人的精神情感、人的尊严与荣誉,尊重人们的知情权和生存权,关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并且通过新闻报道来激发人民群众抗震救灾的信心和勇气。  【关键词】地震报道 以人为本    汶川大地震曾是媒体报道的焦点话题。媒体对地震的报道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充分体现
财政投融资作为一种新型的政府投资方式是一种政策性投融资活动,是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财政政策性投融资,可以对企业和银行起到领头羊作用,体现着政府意志,反映政府扶持重点产业的意图。财政投融资是填补财政宏观调控能力不足的有效手段,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能力。由于我国的财政投融资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借鉴国内外关于财政投融资评价的研究成果,提出完善财政投融资运转体系的建议。  一、
1978年5月11目,《光明日报》头版刊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一文。当日,新华社转发。12日,《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同时转载;胡福明的文章1978年5月.南京大学哲学系教师
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对外宣传工作日益凸显其重要性,双语新闻也因此在国内的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稳稳地占据了一席之地。  办好双语新闻,重要的是做好编译工作。编译,是翻译的一种,即运用增、减、编、述、并、改等手段,对新闻事件进行变通翻译,从而达到准确、适当地报道该新闻内容的目的。  编译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改变,取什么、舍什么;怎么取、怎么舍,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笔者认为,在编
在发达国家,市场主导型融资模式和银行主导型融资模式是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融资模式,本文比较了市场主导型融资模式和银行主导型融资模式的特征,认为市场主导型融资模式的效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