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时刻刻》中劳拉·布朗的人格结构分析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qig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时刻刻》是美国作家迈克尔·坎宁安创作的关于意识流作家及其著作《达洛维夫人》的一本实验性小说。坎宁安以独特的视角和表现手法将三个处于不同时代的女性置于同一时间维度,反映了女性所面临的不同的生存困境。本文以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为框架,对《时时刻刻》中的劳拉·布朗进行分析,揭示她从被自我束缚,到本我归位,再到追求超我的蜕化过程。
  一、《时时刻刻》的介绍
  《时时刻刻》是迈克尔·坎宁安创作的小说,出版于1998年。《时时刻刻》讲述了三个女人的一天:1923年,居住在英国的弗吉尼亚·伍尔夫正在构思并创作她的作品《达洛维夫人》;1951年,美国洛杉矶的家庭主妇劳拉·布朗正在阅读伍尔夫的著作《达洛维夫人》;2001年,女编辑克拉丽莎正在为好友理查德准备一场晚宴,种种机缘巧合,使得克拉丽莎与小说《达洛维夫人》中的女主人产生了某种联系,克拉丽莎成了现代版的达洛维夫人。小说《时时刻刻》以《达洛维夫人》为线索,将三个女性关联起来,揭示了不同时代女性所遭遇的生存困境。《时时刻刻》出版以后大获成功,赢得了普利策奖和福克纳奖双项殊荣。
  二、自我的束缚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根据周围环境的实际条件来调节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它按照现实原则行动,压抑本我的非理性冲动,同时又让本我部分的能量得到释放,既要获得满足,又要避免痛苦。”
  《时时刻刻》中的家庭主妇劳拉·布朗生活在洛杉矶。二战期间,适龄男子应征入伍,导致社会劳动力短缺,美国政府鼓励女性进入工厂代替男性工作。这使得二战期间女性的自我意识增强。二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号召女性重新回到家中,继续做一名家庭主妇,劳拉就在这个背景下生活。劳拉是一位中产阶级妇女,生活富裕,家庭幸福美满,但是她过得十分煎熬。劳拉对读书有着强烈的欲望,她甚至一度幻想,“在另一个世界,她可以把整个一生都用来读书”。然而社会对劳拉的定位是家庭主妇,尽管她十分不愿意履行家庭主妇的责任,却逃避不了。劳拉曾一度自嘲:“那个时时刻刻在读书的人已经不复存在,此刻在这里取代她的是劳拉·布朗。”
  为了迎合社会对家庭主妇的期望,劳拉一直压抑自己读书的欲望,她内心一直给自己建设“最后一页”——再看一页,就一页。清晨,当劳拉醒来,她第一反应便是去拿床头柜上的书,尽管她内心十分清楚“不应该在丹(丈夫)的生日这天看书。”看书的欲望得到了满足,劳拉便开始思索应该做点什么来弥补自己的失职,她要为丈夫烤制一块完美的蛋糕。当丈夫出门上班以后,劳拉对她的儿子说出了烤蛋糕的想法,这个想法让她的儿子感到不可思议,而劳拉内心却十分坚定,她一定要做需要她做的一切,而且还要做得更多。劳拉一直试图履行一个家庭主妇的责任,尽管她表现得不尽如人意。
  二战后,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了显著提高,劳拉因为没有工作只能做“家中的天使”,整天料理家务。劳拉爱她的丈夫,爱她的孩子,但是她不想对这个家负责,她渴望拥有一间自己的房间,可以让她尽情阅读。在烤制蛋糕的过程中,劳拉突然迸发了一种强烈的情绪,她认为烤制一个蛋糕、养大一个孩子似乎变得容易起来。在与儿子相处过程中,劳拉被母爱的光辉笼罩,她重新审视了自己与儿子的关系以及作为一个家庭主妇应尽的职责,她认为自己可以扮演好家庭主妇这个角色。这一刻,劳拉完全被自我支配,强化了对社会赋予自己的家庭主妇角色的认同。但是蛋糕制作失败,这让劳拉陷入了沮丧。好友基蒂的拜访让劳拉之前所做的一切内心建设和努力轰然倒塌,一直压抑的本我开始觉醒,冲破了自我的束缚。
  三、本我的回归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包括各种生的本能和各种欲望。食欲、性欲、攻击欲、依赖欲等都属于本我。”劳拉对自己的好友基蒂有强烈的依赖欲,她沉醉于这段友情。被家庭主妇角色“囚禁”在家的劳拉,一直生活在以丈夫和儿子为代表的父权社会的监视之下,狭小的生存空间让她变得焦虑。对于劳拉而言,这个家就是囚笼,她生活在这所谁也不感到匮乏、谁也不欠债、谁也不痛苦的房子里。基蒂时常来劳拉家串门,是劳拉唯一的同性好友,也是劳拉唯一可以倾诉的对象,所以,劳拉对基蒂有强烈的依赖欲。此外,劳拉从小就被认为是“书呆子”,基蒂是她的精神寄托。中学时,劳拉十分羡慕基蒂,“她们不改变自己的立场,而是要坚持当地改变对可爱的看法,变得將她们包括在内”,这是劳拉所缺乏的自信。对于社会赋予的责任,劳拉无法反抗,也履行不了。这种社会的规约与自我的欲望,即自我与本我的冲突让她十分痛苦。
  但是一向完美的基蒂被诊断出无法怀孕。出于怜悯,劳拉抱住了基蒂,“她们嘴碰着嘴,唇挨着唇,但是并没有真正接吻”。与基蒂的“吻”彻底唤醒了劳拉的本我,劳拉从中获得了精神动力,支撑她打破自我的束缚。
  弗洛伊德在晚年的时候把本能分为性或爱的本能与死的本能两种。死的本能是指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趋向毁灭和侵略的本能冲动,这种本能受到自我的压制后会减弱或者改变方向。死亡的念头不时出现在劳拉脑海里,但是在受自我支配阶段,她是拒绝自杀的,她想努力尽到一个好妈妈、好妻子的责任,她认为自杀是十分病态的。但是当她的本我回归以后,这种死的本能彻底释放,劳拉试图自杀,她驱车去了一家汽车旅馆,找到了一个暂时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在这里,她继续阅读起了《达洛维夫人》。突然,她的脑海里盘旋着自杀这个念头。在此时的劳拉看来,死亡是一种渴望已久的自由,她可以通过死亡来摆脱那些令她焦虑的责任。
  四、超我的干预
  弗洛伊德认为:“超我由完美原则支配,属于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它代表的是理想而不是现实,要求的是完美而不是实际。”当劳拉试图自杀时,她想到了她的朋友基蒂,想到了她的丈夫和儿子。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劳拉放弃了自杀的想法,在她看来,“自杀纯粹是罪恶的”。她决心要勇敢地做出自己的选择,而不是用自杀来逃避现实。这时的劳拉受超我人格的控制。劳拉重新回到家,为丈夫庆祝了生日。在生下女儿以后,劳拉离开了家,去了加拿大。正如弗吉尼亚·伍尔夫所描述的那样,她有了自己的工作——在加拿大一所图书馆做图书管理员;有了自己的房间——在那里她可以尽情阅读,不必考虑任何的家庭责任。
  五、结语
  作为一名传统的家庭主妇,劳拉致力于摆脱“家中的天使”这一传统女性形象,也没有演变成“阁楼上的疯女人”,而是坚强且勇敢地踏上了寻求自我解放的道路。劳拉的这一选择也得益于二战以后国际女权运动的发展。迈克尔·坎宁安作为一名男性作家,在《时时刻刻》中展现了女性的生存困境及女性对于生存价值的思考,令读者重新审视女性的价值和生活的本质。
  (辽宁大学)
  作者简介:宋旭(1997-),女,山东寿光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其他文献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很多优秀的文化艺术作品都被保存了下来,钢琴作品也不例外。在众多钢琴音乐作品中,部分在创作过程中与地域特色和时代特色相结合,具有独特魅力。  新疆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景色秀丽宜人,具有较强的异域风情,人们在新疆音乐中可以体会到浓厚的民族特色。钢琴音乐作品《第一新疆舞曲》和《春舞》分别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和20世纪80年代,创作背景都在新疆,具有一定共同特征,也具有较强的差异性,
期刊
《基督山伯爵》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家大仲马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在叙述视角、情节安排、人物塑造以及结构等方面都极具特色,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意义,吸引了全球无数的读者,至今在各国仍流传不衰。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主要从叙事学理论角度出发分析《基督山伯爵》的叙事艺术,以展现该小说的叙事特色。  一、《基督山伯爵》的创作背景  大仲马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家,他作品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从现实中取材,其创作
期刊
电视剧《以家人之名》自开播以来口碑便一直居高不下,成为家庭类型电视剧中具有“独特性”的代表作品。这部“低成本”制作的电视剧,其内容、结构等方面于“普遍中见特殊”,以和谐作为核心出发点,构建人物关系网络,推进故事发展,能够使观众在观剧过程中感受到独特的和谐美。  2020年9月6日,电视剧《以家人之名》以“高收视率,多话题点,强讨论度”的成绩单于湖南卫视圆满收官。该剧也成为本年度第三部进入“国产爆款
期刊
《严密监视的列车》是捷克作家博胡米尔·赫拉巴尔创作的一篇经典中篇小说,展示了捷克小镇平凡又奇特的生活,内涵极其丰厚。根据小说拍摄的同名电影既保存了小说的幽默风格,又将小说以独特的视角进行了演绎,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电影是文学作品外在表现形式,又与文本存在互文关系,本文将主要从互文性角度阐述电影《严密监视的列车》,包括电影与原著文本的互文,电影与社会政治的互文。  一、电影《严密监视的列车》概述  
期刊
伊朗新电影立足本土文化,追求真实与质朴,坚持人本精神,以其独特的风格特征在国际影坛中拥有了一席之位。本文将从历史与文化角度探索伊朗新电影的美学特征,阐释伊朗新电影的创作风格。  一、伊朗电影的发展历程  电影最早出现在伊朗是20世纪初,早期的伊朗电影以神话改编为主。20世纪60年代,一批受过西方教育的伊朗青年学成归来,为伊朗电影的创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他们主张走入伊朗普通人的生活,制作具有强烈社会
期刊
建筑作为一种意象在电影中已经脱离实际功用意义,而成为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一种载体。本文以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主要建筑空间——乔家大院为例,从乔家大院布局结构的各个部分的介绍到电影中建筑意象多层次的表现所产生的审美效果和审美意义来分析建筑意象在电影意境中的建构。  建筑作为传递民族精神和傳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电影中便成为叙事的语言符号和场景空间。建筑在电影叙事中不仅仅担任场景搭建,在镜头语言下
期刊
随着电影艺术的兴起,作为一种独特的电影类型,惊悚片受到人们的欢迎。惊悚片的叙事手法和人物塑造与艾德加·艾伦坡的短篇故事有相似也有不同。历来,人们习惯把文学和电影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研究,很少有对这两种艺术形式的对比研究。本文主要从叙事角度和人物塑造两个方面,对艾伦坡短篇故事和美国现代惊悚片进行比较研究,指出艾伦坡短篇故事和美国现代惊悚片的相似处与不同处,并分析了艾伦坡短篇故事和现代惊悚片
期刊
众所周知,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等客观因素会影响该时期的文学和文化发展,从而形成不同时期特有的文化潮流与文学流派,产生许多具有浓厚时代色彩的文学作品,而这些文学作品又在社会大众中广泛流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特点,甚至推动了社会潮流和大众心理的变化。这种社会现实和文学作品的相互作用往往是双向的,即积极的社会现实产生了积极的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也推动着社会的积极发展,反之亦然,所以我们
期刊
《吉尔伽美什》是两河流域流传至今的著名文学作品,也是已知的世界上最古老的英雄史诗,也是巴比伦文学的最高成就。《吉尔伽美什》讲述的是国王吉尔伽美什的英雄事迹,不仅体现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也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变化。此外,吉尔伽美什的朋友恩启都之死对他的自然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以故事情节的发展为基础,试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角度阐释《吉尔伽美什》,大致分为早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早
期刊
李斯特是19世紀浪漫主义时期极具影响力的音乐家,在西方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李斯特一生创作了很多钢琴作品和交响音乐,同时也创作出大量独具特色的艺术歌曲。本文以李斯特的歌曲《流浪者的夜歌》为研究对象,从旋律与伴奏、和声、曲式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李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  一、李斯特与艺术歌曲  (一)李斯特的艺术歌曲  李斯特是匈牙利著名的钢琴家、作曲家,出生于1811年,是浪漫主义时期的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