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桥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zxjzxjzxjzxjzxj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叫小石桥的地方早已经没有了桥。
  那时候,我考进红专中学(现在的一中)读初中。刚好是星期六晚上,就在北街花五分钱看了电影《画皮》,回宿舍后,不知是兴奋还是害怕,我没有能够睡踏实;刚好,离着我们在城河边的宿舍一百米开外连夜建盖商场,搅拌机咣当咣当的声音,就和电影的恐怖音乐一起在梦里亦幻亦真的响着。
  好像也就是那个时候,城里的不知武装部抑或哪个单位撘建的简易石桥就被取缔,总之,水泥就把这一段城河覆盖,发展成一条数十米的小街。小石桥就成了街名。
  十多年前的一个夜晚,我们在小石桥烧烤串喝啤酒,听见旁边的人争论:小石桥?桥在哪里?
  前边呀。
  哈哈,那叫东门城河桥。
  又怎么能叫街呢,这么短。
  那十字街不叫街吗。
  那倒也是,东西南北四條街交汇,那里就叫十字街。
  现在回想,首先摆上小石桥街头的是看书摊,成排摆放数十上百册黑白版连环画,四周放置条凳,两分钱看一本。然后是修鞋匠、配钥匙,不知哪一天,有了一个米线摊。
  出学校大门,左转前行一百米,走上小街,花七分钱吃一碗凉米线;或者穿过小街,再左转,就进了东街,走几十米就有食馆,两角钱可以吃一碗小锅米线,一开初,只能在每个月发放两块钱的助学金时吃一次,在读书的六年时间里,条件逐年好转,后来,一星期吃三五次也是有的(当然,价钱也在不断上涨,涨到现在是五块);或者直接穿街而过,走上城河埂,用不了几分钟就走到北街,那里吸引我们的是大礼堂,礼堂兼做了影院,似乎有三十排,每排三十个座位。在初中三年,最记得的是电影《少林寺》和《白蛇传》,《少林寺》看了六七场,看到完整记住台词,放映《白蛇传》时,母亲安排我帮村里人排队买票。在我的记忆里,县城自此外没有再出现这样的看电影盛况。
  那时候的电影院管理算不上严,偶尔我们也能蹭电影看。但很害怕一个叫做老青苔的来查。老青苔身材高大,一只眼睛像覆着一层白膜(雪盲症),看着令人心慌,手里还捏着一只超长的亮闪闪的铁皮手电,似乎一手电就可以把我们拍翻在地。一直到最近几年才知道,老青苔是那个时代的官二代,他到电影院纯粹是出义工,不领一分钱工资。斯人已经过世数年,只是感喟现在还能找!
  小街在岁月中繁华。那些摊点搭起五色布的棚子,有锅有灶,涮菜、烤羊肉串,还有专门卖猪下水的,也有豆花、红糖稀饭,卖红糖稀饭的是个老头,哑着声音口头广告——糖稀饭啰,趁热乎!读高中时,在这些摊点上留下无数记忆。最近两年,在三月会会场上,几个朋友都愿意在街边的棚子里吃一碗羊汤锅,喝一杯酒。是否这样的情结,年少时就已经埋下。
  到我外出读书回来,九十年代的这一条小街已经无比热闹。商场拆了院墙,盖了店铺出租,一溜小食馆,夹杂音响店,最当头是一家衣铺,卖袜子卖短裤,店主明明是一个女子,不知如何的就得了个老公鸭的绰号,名号很响,大人孩子都这样叫她,我们叫一声,她也回声“嗳”,不见恼。
  小街开始萧条,大约在七八年前,吃的摊点入了门店,只剩下修鞋和配钥匙的,数年前,一棵树下又增加了一个经营铜钱和老旧玉石一类的摊点。
  现在棚改,一个占地六百亩的袖珍老城消失,小街也即将寿终正寝,那些食馆,包括老公鸭的店铺已经和四条老街一起拆成废墟。那天我去看,街口树下有个妇女支着一个煤炉,温着一锅茶叶蛋,没有一个顾客。
  我在废墟上转了一圈,依稀还能辨出东街和西街我吃了无数年的两家米线馆。纸板顶棚上浸润油烟,点点斑驳一片黑乌,地面潮湿,满屋烟火味的米线店消失了。因为曾经常到位于西街的文联去,这几年就成了西街米线馆的熟客,他家搬到宽敞的繁华街道继续开店,我去吃了一次,但已经没有了过去的味道。
  吸纳数百年人间烟火的老地方,已然仙风仙骨,岂是青葱事物能比!
  怀旧一条小街,怀念那些朝暮四季的人间烟火。
  ——选自作者网易博客
其他文献
山与水都拥有如椽之笔,它们迥异的风格塑造出不同的书卷形象。故乡的层峦叠嶂写就的大书卷与江南小桥流水的描摹就全然不同,那是雄浑傲然的书卷,绝不记载失败与眼泪,绝不记载苦恼与忧伤。我读不懂它的广袤与永恒,读不懂它的博大与宽容。但我一次又一次读着它,希望读破它的丰厚与豪放,哪怕只是读到它大书卷的扉页。  大山深处的人们都是用一生阅读着山乡的。他们不甘渾浑噩噩,苦也罢,累也罢,与命运抗争时都有一份不服输的
期刊
当我敲出这几个字的时候,我又好似回到了黄河河口,看到了秋阳下那一望无际的在风中摇曳、风情万种的芦苇荡。  我生在秋季,所以就与这个季节有了缘分,就虔诚的爱着这个季节里的一切,爱满树经霜见红的枫叶,爱一汪清澈见底的秋水,爱一粒饱满诚实的种子,爱一群展翅南飞的大雁,更爱芦花飘雪的芦苇荡。  就在这个深秋,我与文友一起坐车到黄河入海口,去赴与芦花的一场约会。车在芦苇荡中穿行,窗外的蓝天一碧如洗,偶尔的云
期刊
我在庙会里来回穿梭。这一条街正好是绿色植物售卖的云集地,从小小的多肉植物到盆栽到高大的桂树果树,看得我眼花缭乱。  我一直都不是一个爱花人,不懂花期不懂养护不懂花语,连最省心的芦荟都养死过两盆,而今是因为觉得屋内实在太过冷清,我希望买几盆又省心又养眼又价廉的植物,装点室内。从九点转到了十点又转到了十一点,弄得几个卖花的老板都不太想搭理我。  有一种宽叶子的绿色植物引起了我的注意,叶子宽约一厘米,越
期刊
在陕北,有“铜吴堡,铁葭州,生铁铸的绥德州”之说。“铜吴堡”,说的是吴堡县,不是说吴堡县产铜,而是说吴堡县城固若金汤,像个铜疙瘩。当然,这个“铜疙瘩”,不是指今天的吴堡县城,而是指吴堡老城,也叫吴堡石城。  吴堡石城坐落在一座石山之巅,东西南北有四道城门,分别叫作“闻涛”“明溪”“重巽”“望泽”,城门洞现在依然有模有样,只是不见了当年的木门。主城南面,有一瓮城,城门上镶嵌一块石匾,匾上“石城”二字
期刊
我终于来到了地坛。地坛之于我,有着无限的吸引力,或者说,我有着浓浓的地坛情结。来到了北京,可以不看长城、故宫、天安门,但却不能不来到地坛。有的人惊讶于我的执拗:为什么非得到地坛,地坛有什么好看的。但对于我,看不到地坛,总是不安、遗憾。因为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一篇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作者明净平和的语言风格极大地吸引了我。我急于想知道他笔下的地坛,真实的样子如何。作者眼里的地坛是一个极幽静荒芜的园子,他
期刊
一  此刻,已是凌晨两点,白日里喧嚣忙碌的世界终于安静了下来,黑暗笼罩着我眼前的城市。  泡一杯花茶,听着轻柔的音乐,在电脑前敲击键盘,记录下生活的点滴和心情的轨迹……这仿佛是很久以前做的事情了。要说原因,我想一方面是自己太懒散,一方面也是因为生活太充实。  除了上班,利用周末我还学习了商业主持。每个星期六的早晨马不停蹄地赶往延安,接受全新的系统学习,两天的课程安排让我分分钟不敢怠慢,星期天下午上
期刊
六月的互助北山,是山水诗中最美的段落。  提起互助县,“传奇王国、乡村夏都、浪漫酒城、彩虹故乡”的美名闻名遐迩,互助县也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这里除了有名的互助青稞酒、土族绣品、土族民俗风情、宗教文化外,还有位于东北部的青石岭和冷龙峡之间的北山国家森林公园,公园内林海苍茫、石峰俏立、山溪清澈、峡谷幽深,造就了“达坂红叶”、“龙尾观云”、“擎天一柱”、“圣母天池”“高山牧场”等80多处森林、地质气
期刊
一条大青石铺就的古道,蜿蜒在平坑岭的半山腰上,宛如一条明亮的丝带,忽隐忽现在水气蒸腾的山林中。从北头的岭里到南头的岭外,绵延几十里。  心情忧郁的我,正漫步在这条古道上。上山的路蜿蜒曲折,两旁古树参天,葱葱郁郁,密密层层的枝叶,犹如一把把撑开的巨伞;利剑般的阳光透过树梢照过来,洒下一束束金光,照在光溜溜的大青石上,照在小草晶莹的露珠上,照在路边的小水潭上,泛着七彩的光,红的、黄的、蓝的、绿的、紫的
期刊
在老家的院子里,有妈妈种的一棵核桃树。  这棵核桃树已有三十多年的树龄了,有五、六米高的笔直的树干,挺着很大的树冠,高度已经高过屋顶。  三十多年的风风雨雨,核桃树默默的成长着,没有因为风雨雷电的摇曳而倒下,没有因为像温室中的花草那样呵护而放弃生长。总是,默默地伫立在院子中间,像一位忠诚而又强大的家园守护神,时刻注视着我们及院子里发生的一切。  无论时光如何变换,它都不会忘记季节的变化,它用春华秋
期刊
(亲爱的,你听我说,从那以后的许多个夜晚,我常常独自走在不知名的藏区。一人多高的转经筒缓缓转动着,筒身上鐫刻的六字真言发出金色的光芒。我穿过一个又一个林立的经筒,那些并不熟知的咒语如潮水般次第涌出。这样的场景让我有些不知所措,我只有默念着绿度母心咒:嗡达咧度达咧嘟咧梭哈,嗡达咧度达咧嘟咧梭哈……  后来,我流连于苍茫草原上一座小小的寺院,身旁走过几位身穿袈裟的僧人。其中一位向我微笑,并将他手中的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