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文本脉搏?感受叙事文章的味儿

来源 :教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詹天佑》这篇课文记叙了詹天佑在主持修筑京张铁路过程中,不怕帝国主义者的嘲笑和要挟,克服重重困难,提前完成修筑任务,充分表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和杰出的才能。
  这是一篇典型的叙事性文章,其文本特色鲜明,体现在如下几点:
  1. 按照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顺序组织材料。《詹天佑》一文作者先概括介绍
  了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接着通过社会环境的描写,反映了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重大意义;再具体按照工程进展的顺序,从三个方面具体叙述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最后交代了提前竣工的结果及对詹天佑的怀念。
  2. 选择代表性事件叙述。在修筑京张铁路的经过中作者只选取了勘测线路、
  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件最为困难,也最能突出詹天佑爱国杰出特点的事件来写;而在开凿隧道事件中又选取了山势高岩层厚的居庸关和长度长的八达岭加以记叙。这样的选择让代表性事件尤为突出,体现了有详有略,选材精当的特点。
  3. 紧扣人物的语言、行为、内心活动塑造人物形象。在全文的第四自然段勘测线路事件中重点描述了詹天佑的所说、所做、所想;在第五自然段开凿隧道和第六自然段设计“人字形”线路事件中重点记叙了他的所做,突显了詹天佑的爱国精神和杰出才能,表现了对詹天佑的尊敬和爱戴之情。
  触摸到了叙事性文章的脉搏,如何实施教学,才能彰显文体的特色,真正教出叙事性文章的味儿?
  1. 紧扣语言文字,具体感知人物的形象
  叙事性课文不仅叙述故事,而且塑造了人物。在教学中可以关注人物形象的塑造,但切忌贴标签式的空洞的说教。在教学重点段落第四自然段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三步阅读。第一步关注詹天佑的所说,通过对比“精密——周密”这组近义词,多次品读人物的语言,塑造一位工作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詹天佑。第二步读所做,教师激情渲染和学生自读自悟相结合,可以丰富詹天佑不畏艰难、率先垂范,与工人同甘共苦的品质。第三不教师再次带领学生阅读詹天佑的所想。在所想的教学环节中,教者巧妙地与二、三自然段呼应,直面“困难”,这些来自国外的、国内的、家庭的、自然的、社会的重重困难压力,并没有击退詹天佑,而更激发了他修好京张铁路的决心、信心、恒心,他的责任心、爱国心、爱国情在此愈发浓烈,人物愈发丰满。当鲜活的丰满的形象根植与人们的内心,作者、教者、学者、听者的情感发生碰撞,产生共鸣,人们的敬仰崇拜之情由衷而发。
  文章的第五、六自然段中“两端向中间凿进的方法”“竖井开凿法”及“人字形线路”的设计看似没有什么可教之处,但是这些科学而精确的表述能内化并转化成准确的示意图吗?回顾以往的教学,怎样阅读文本,捕捉关键词,设计图稿,这个过程无疑成为学生的难点。教者有心、有序、有法的指导能够降低学生的学习坡度。在教学中,师生先认真读文,圈画出最能表现各种设计特色的词语;接着师生填写表格,让设计要点简明化;然后学生自主画图;最后师生共同修改、评价。在这一教学流程中,学生有目的、有步骤、有章法的绘制示意图,并且进一步明了詹天佑各种设计的精髓,这种前无古人的创造性设计既适合复杂多变的地形、地势,又巧妙的缩短了工期,彰显了詹天佑的杰出才能。相信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帮助学生解决难题,而且能充分地显现人物的杰出才华,赋予了人物更鲜活的生命力。
  2. 把握文章的线索,巧妙勾连教学环节
  叙事性文章的线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作者谋篇布局的重要因素。理清文章的线索与揣摩表达顺序,领会表达方法密切联系的。《詹天佑》一课中,文章第一自然段中“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是文章的一条主要线索,通过主线辐射全文。在教学中,老师抓住主线贯穿教学始终,在教学中形成一咏三叹的教学格调,让叙事和抒情有机完美的结合。
  教学叙事性文章时教者还要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过渡、照应、总起,总结关键性词、句、段,理清文章的脉络。在《詹天佑》一文中,对困难的铺陈服务于人物描写。老师先引导学生品读地理环境、气候环境的恶劣感受客观的困难。这一处的环境描写还暗示了詹天佑当时的处境十分困难。由此处生发开去,向前文阅读看到了帝国主义的蔑视和国人的期望双重压力;向后文阅读,发现了无技术、无人才的条件落后;最后教师再适当补充资金奇缺等困难,让人们对詹天佑的困难处境担忧、焦虑、着急。准确的选择,巧妙的勾连了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使得教学过程浑然一体。
  3. 读写结合,迁移运用
  感知了叙事性文章的写作顺序,明确了它的表达方法后,我们还可以在教学中将已经获知的信息、已有的资料加以归纳、总结、浓缩,为学生的练笔提供可循的方法。学习了文本,教者可以让学生为詹天佑设计一张名人卡片。教师借助于这一环节为学生梳理了所要写的内容,指导学生用记叙的表达方式呈现詹天佑的生平、身份、成就、贡献,在练写中概括内容,指导方法,升华情感。
  教学叙事性文章时,我们可以从以上这几点切入,定能教出叙事性文章的特色,为学生打开阅读的突破口。
  (作者单位:江苏科技大学附属小学)
其他文献
研究部门公布的调查资料显示:安全事故已成为14岁以下少年儿童的“第一杀手”。现在,小学生意外伤害事故时有发生,有关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和预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有80%以上的意外伤害事故可以避免。班主任工作多年来的经验告诉我:现在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一定要强化,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的安全意识还很薄弱,需要教育工作者不厌其烦地采用各种方式和途径进行教育引导,努力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期刊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往往将“多做多练”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法宝,作业质和量的失度和失当使教学质量失效,也造成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为了实现减负增效,我校提出了“高效课堂、有效作业”的思路,在作业管理上以精取胜,从而实现教学的轻负高效。  一、 搭建制高点,提高思想认识  在教学中,很多作业只重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巩固与掌握,而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策略、思维品质和学习态度;或怕减少
期刊
教学日志是教师积极主动地对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具有反思和研究价值的经验所进行的持续而真实的记录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批判地理解和认识,从而不断更新观念、增长技能,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和方法。  一、 教学日志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有效的教学日志可使教师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之余有充分的反思,把外在的理论内化为一种理念,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而教学日志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以下四方面作用:
期刊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处于主体地位的学生的“学”和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的“教”,两者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应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教学前置。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休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是教学的基础环节。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怎样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 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快乐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从多方面培养、提高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  1. 借助多种媒体,让语文课“活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多次提及语言积累。在基本理念中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在阅读方面强调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各阶段目标中又加以具体化。语言积累对学好语文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低年级学生由于识字量少,阅读面窄,语言积累十分薄弱。那么,怎样帮助小学低段的学生有效积累语言,从而提高阅读积累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呢?  一、 课堂教学,语言积累的有效主阵地  学生的学习主要围绕
期刊
1986年我国颁布的《义务教育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禁止体罚学生,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又规定对于那些经常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教师要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情节严重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无论是从中小学生最基本的人性及其身心发展的规律,还是从教育的本质及教育学生的规律来看,体罚都是不正当的,是严重的病理行为,都是落后教育的产物,是对人性的摧残,是对人格的扭曲。因此赏识教育被炒得火热,批评、
期刊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为班主任,如何让学生好好做人?这是应该始终思考的问题。  一、 真心唤起学生真情  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日益感觉到,受社会影响,有些小学生思想早熟,学会了戴着假面具做人。学生失去了真情,影响了正确价值观的建立。而且,责任、感恩、宽容在如今这些“20后”孩子的身上很难找到。因此,应该将培养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列为德育工作的重点。  1. 表露真诚,激发真情。
期刊
安全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保障学生安全是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随着学生安全事故形势严峻,管理体系日趋完善,安全措施日益完备,活动控制更加严密,不少学校对学生管理失衡,一味地强调对学生的保护,而忽视教育的基本规律和需求,用“为了安全起见”等借口剥夺学生户外活动的自由,从而导致一些正常教育教学活动权利的缺失。目前,学生安全就像校长、教师头上的紧箍咒越箍越紧,学生安全管理的禁锢化、去生活化、教条化倾向在
期刊
孔子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焉”。在阅读课堂上,从以下三个维度上注意运用好“举一反三”,可以有效提高阅读课堂的穿透力。  第一个维度——从语文学科的特点看,举一反三应该在促进知识的迁移、能力的提升方面有所作为。  《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的核心是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而阅读教学中有效运用好举一反三就能以课堂言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