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只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康复护理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康复护理,分别在干预后1周对患者进行知识掌握情况评价和干预后1个月和2个月进行生活质量评价,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康复护理组的知识掌握情况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生活质量评价康复护理组也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康复护理能够提高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疾病康复。
  【关键词】护理; 脑卒中; 偏瘫; 生活质量; 康复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127-02
  脑卒中是中老年常见病和多发病,该病起病急,恢复慢,且呈现出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四高特征[1].偏瘫是其最常见的残疾,据统计高达60%~80[2],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和护理病人负担,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全社会的责任,为此我们对脑卒中偏瘫进行系统的康复护理,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首发脑卒中偏瘫患者86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4次脑血管会议诊断标准[3],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男40例,女46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47岁;其中脑出血39例,脑梗死47例;右侧偏瘫42例,左侧偏瘫44例,所有患者均无意识障碍,表示愿意接受此项护理活动。
  1.2 分组: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復护理组,对照组46例中,男2l例,女25例,年龄47~69岁。康复护理组40例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50一70岁。2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年龄、病程、疾病程度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康复护理组患者增加康复护理内容,在人院后立即接受康复护理,由责任护士认真评估后和医师共同商量制订康复护理计划,护士按计划实施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3.1 心理干预 首先要认真详细收集患者病史资料,耐心倾听患者和家属的诉说,交谈要态度和蔼,有亲和力,避免简单生硬的语言。脑卒中偏瘫患者往往产生抑郁、悲观、失望等情感障碍,要准确真实的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1.3.2 认知干预 通过沟通交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感到有依靠感,乐于与医生护士说知心话,此时护士要正确的引导患者,帮助患者完成自身角色的转换,能够给自己定好位,对治疗和生活有信心。要多患者讲解脑卒中的相关知识,正确的认识疾病的恢复过程,避免期望值过高或过低。
  1.3.3 自尊干预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由于疾病导致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他人的帮助,社交也发生困难,尤其是女性患者不能化妆做美容等,面对亲朋好友时常感到不好意思,没有面子,因此要加强患者自尊的培养,使患者能正确认识到疾病的暂时性,积极配合治疗可以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1.3.4 幸福感的培养 在康复护理过程中,积极引导患者正确认识家属和亲友的关爱,每一次探视,每一句问候都是家人的爱护,虽然在住院但是要感悟到家庭的温暖。另外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要对现有的医疗条件感到幸福,优于以前太多;对医生护士的亲切照顾感到幸福,疾病治疗过程中每一个细小的变化,都要感到满足和幸福,这样非常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1.3.5 肢体功能锻炼包括床上翻身、体位变换、坐位的训练以及站立训练等。入院后早期和非稳定期进行肢体被动活动,要注意瘫痪肢体的正确体位摆放,保持患肢功能位,护理人员指导病人进行被动的或主动的全方位肢体功能运动,防止并发症及废用综合征等,减少和减轻异常行走模式,逐渐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协助患者活动过程中护士要注意操作要点及运动幅度和运动量,要教会家属如何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方法,让家属积极协助病人进行康复训练,要适当让患者自己动手,鼓励患者学会忽略症状,带症状生活、训练和学习,重视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和指导,使患者逐渐的适应疾病恢复的慢性过程。
  1.3.6 提高依从性教育加强病人的遵医行为,指导患者按医嘱用药,接受医生护士的生活方式指导,合理饮食,限制盐的摄入等。在病人住院后,由护士对病人进行第1次干预,发给病人《脑卒中偏瘫病人康复护理指导手册》,并对手册内容进行讲解和示范,直至病人和家属理解为此。手册内容包括: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康复训练内容、饮食、用药等,以后随时进行指导。
  对于出院的患者,要建立随访档案,详细记录患者的家庭住址和通讯联络方法,以便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修改护理干预措施,及时与患者沟通联系,做好随访工作。
  2 效果评价方法
  2.1 知识掌握评价:分别在入院时与康复护理干预1周后由专职护士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了解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问卷包括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康复训练内容、饮食、用药等,设有20个问题,每题5分,满分为100分,分数大于60为基本掌握。正式应用前选取10个病人进行预实验,测定问卷的重测信度为0.84,并请5位护理专家对问卷进行评估,认为该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同时护理人员在工作时注意询问和观察病人的行为改善情况,以评价效果。将得分情况录入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计数资料分析用X2检验。
  2.2 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评定: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QOL量表评定[4]。评定包括5个方面:工作及经济状况、家务、家庭关系、户外及休闲活动、心理状态,共计25项,每项1—6分,总分为150分,分数越高,说明QOL越高。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l和2个月进行QOL测定。QOL测定采用会谈式问卷调查,就表中每个项目按6级水平进行评分,最差者记1分,最优者记6分。将得分情况录入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分析用t检验。
  3 结果
  3.1 2组患者知识掌握情况评价结果见表1.
  表1 入院时及康复护理后1周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
  2.2 2 组患者QOL改善情况结果见表2。
  表2 2组患者QOL值变化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
  2组患者经康复护理后,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得到很大提高,QOL值与对照组比较提高的更快、更显著。说明康复护理能使患者熟悉疾病的相关知识,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得到提高,明显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生存质量。
  4 讨论
  4.1 康复护理能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提高依从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恢复过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康复护理过程中要注重对病人知识的培养和康复训练指导,指导患者加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要遵守康复锻炼计划,不要自己想当然的去创造计划,要尊重科学,改变不正确的想法和理念,并落实在实际训练中。使其能够理解和明白如何去面对疾病,怎样服药,怎样锻炼等,从而提高病人对医嘱和护嘱的依从性,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4.2 康复护理能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生存质量:脑卒中偏瘫患者由于发病突然,不能面对疾病造成的不便,加上心理、精神和经济等方面的严重负担,引起QOL的下降。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从患者的心理干预入手,培养患者的自尊和幸福感,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积极进行运动功能锻炼,从而提高患者的QOL。本研究结果显示,早期介入康复护理的康复护理组患者在提高QOL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康复护理干预,能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QOL。
  参考文献
  [1] 赵利芬,李付云.影响脑卒中患者依从性的因素与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5):1084
  [2] 司惠芳,郑建琴,吴海燕.实施康复“三阶段训练法”预防脑卒中后“二次损伤”[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7):12—13
  [3] 中华神经分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4] 何成松,杨大鉴.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表的编制及试测[J].中国康复,1995,10(3):111-11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一种简便有效彻底的矫正内眦赘皮的手术方法。 方法:通过重睑或隆鼻术等同期完成内眦赘皮的矫正使内眦部赘皮消失,基本遮挡了内眦的瘢痕。结果:对随访的就诊者的重睑或隆鼻的形态和内眦部形态进行评估,重睑线基本平行于重睑上,内眦完全敞开,赘皮消失,眼形自然美观,手术效果满意。结论:联合手术方法设计简单,灵活,操作容易,矫正彻底;术后瘢痕不明显,患者易于接受,联合术式是目前矫正內眦赘皮较为理
目的:分析调强放疗和普通放疗两种方法给医院和病人带来的获益因素.方法:对2008年3月至2010年10月两院收治的病人,按研究标准,进行随机分组,共85例入组.其中,调强(适形)放疗
伴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变化,建筑业的发展可谓是蒸蒸日上。“衣、食、住、行”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四件事,住的是否安心是人们最为关切的话题之一。近年来,多地房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改良与传统阑尾炎切口缝合术,对于降低切口感染率的意义。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8年12月于我院行阑尾切除术患者612例,作为A组,切口采用改良方法缝合,即无异物残留的全层间断缝合法。选择2005年1月—2007年1月652例,于我院行阑尾切除术患者作为B组,采用传统方法缝合切口。对比观察两组切口感染率情况。结果:两组切口感染率情况对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的临床表现及早期诊断。 方法:对高危新生儿及血糖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 结果:高危新生儿低血糖发病率高,临床表现隐匿。结论:对于有低血糖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要监测血糖,及时纠正,避免低血糖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关键词】新生儿; 低血糖; 高危因素;中枢神经系统  【中图分类号】R7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115-01  新
【摘要】目的:探索血液净化抢救急性药物.毒物中毒的体会。方法:对57例药物、毒物中毒的病人在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后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结果:血液净化是目前抢救急性重症药物或毒物中毒的积极措施之一,可迅速清除体内已吸收的毒物,缓解和防止毒物损伤的加重,能提高临床疗效及减低死亡率。  【关键词】血液净化;药物毒物; 治疗体会  【中图分类号】R5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
【摘要】目的:探讨手指末端皮肤软组织缺损功能性修复的两种方法。方法:随机抽取改良的矩形推移皮瓣加单侧V-Y推移皮瓣组合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末端缺损各30例,60例病人中男48例,女12例,年龄16-64岁。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病例皮瓣面积,愈合,外观,功能恢复。 结果: 两种方法一期愈合例数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皮瓣面积大小逆行岛状皮瓣优于组合皮瓣。感觉恢复时间及灵敏度,组合皮瓣优于逆行岛状皮瓣
【摘要】目的:改进婴幼儿留置针穿刺后固定方法,降低重新静脉穿刺的次数,减少留置针针翼对婴幼儿皮肤的损伤。方法:将100例住院需静脉输液的患儿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穿刺后用常规方法固定,观察组穿刺成功后用灭菌棉球垫住针翼,用胶带固定针翼,然后用无菌透明膜固定,最后用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结果:观察组仅1例因自行拔针需重新注射,无1例皮肤受损,对照组10例透明膜滑脱,自行拔针三例,13例需重新
本文结合高层建筑施工特点的分析,从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要点分析入手,主要针对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措施等内容进行了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对4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并对并发症进行预防性护理,在治疗前后检测血红蛋白、淋巴细胞、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及测量肱三头肌皮褶厚度。结果:发生腹泻7例,反流3例,胃潴留3例,2例死于原发病;营养指标除血清前白蛋白外治疗后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开始肠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