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切口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tou1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末民初,上海流氓泛滥成灾,就流氓群体的构成而言,其中又可细分为流氓、小瘪三、拆白党、拆梢党、豆腐党等不同的类型与层次。在这些不同的层次中,其切口也自然各有差异。如今,当初的不少切口已演变成市井生活的常用语。
  
  流氓切口
  
  上海流氓一般切口,拳头称为皮铆头,借口敲诈称为讲斤头,分赃称为劈霸,吃讲茶称为闩人头,讲斤头的讨价还价称为画花,纠集团伙械斗称为摆华容道,典当称为高风子,带手铐称为带圳边,一次性骗局称为“一枪头”,寻仇称为上腔,看风色称为轧苗头,说好话称为“帮腔”,照应称为札绷,寻觅主顾称为拉排头,巡查搜捕得紧称为风头紧,做圈套要人上当称为放生意,小气鬼称为“小刁码子”,衣裳称为皮子,撕衣称为撕皮子,熟悉团伙内情称为老勃,口齿灵利称为樱桃尖,奸情败露称为踏脱镬盖,调和奸情称为修镬盖,面貌称为照会,设赌骗人钱财称为吃引水,独眼称为单照,拐卖年轻女子成婚称为开条子,搜钱袋称为抄把子,烟土称为糖年糕,抢劫财物或用绳勒死他人称为背娘舅,抢帽子称为抛顶宫,剥光衣物、抢尽钱财称为剥猪猡,抢物移赃称为打过门,赃物称为鹞子,抢劫称为过堂,失败称为走油跑马,夜间行窃称为黑线,白天行窃称为白线,女子行窃称为锦线,被人看管称为装柄,用拳头向其他流氓、扒手强夺硬取称为吃横,通风报信称为豁令子等等。从上海流氓的行话隐语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社会群体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特色与心理特征。
  
  小瘪三切口
  
  小瘪三指城市中无正当职业而以乞讨或偷窃为生的游民,他们通常因饮食不及而显得身体很瘦弱,故得此名。小瘪三在上海流氓这一社会群体中居于下流地位,往往被其他流氓所轻视或欺侮。但是,从他们的所作所为来看,同样是一伙歹徒,并且他们同样也有自己内部的行话、切口。如:头目称之为爷叔,谓吃光、用光、当光称之为三光码子,庙称之为冷窑,寄宿屋檐之下称之为安檐,在门洞安身称之为摆头庄,宿于街亭、车站称之为流寓,留宿于老虎灶称之为吃夜茶,吃物称之为搭摸,饭店的残汤剩汁称之为汤面,烧饼称之为明月,残羹称之为零露,余饭称之为冷堆,油条称之为油杆子,茶称之为孟婆汤,脱衣服称之为卸甲,严冬在暖堂取暖称之为孵豆芽,身上无衣称之为掮钢叉,搜身上所藏钱财称之为抄把子,铜钱称之为梢板,进馋言称之为戳壁脚,收旧货称之为跑老虎,拾烟头称之为捉蟋蟀,兜售秘戏图称之为卖春,代人讨债称之为包做,人力车上桥时小瘪三帮助挽车乞钱称之为拉轮子,劫得东西疾逃称之为硬生意,给办喜事、丧事打杂称之为红白,剃头匠称之为扫青码子,讨没趣称之为吃排头,贪小利者称之为精刮码子,揩油称之为剪边,说出称之为摊,讲人丑事称之为摊臭缸,熟手在行称为烂饭,暗中送讯称之为放风,会话称之为老举三,投靠山称之为搭山头,情况不妙称之为走油,生梅毒称之为四果客人,梅毒透顶称之为开天窗,以空话搪塞称之为掉花枪,赌光了本钱称之为赤脚,奴仆称之为三壶客人,吸鸦片烟称之为吹横萧,剃头称之为砍黑草,缝工称之为试短枪,叫花子称之为摇旱橹,做揖赔礼称之为早拜年,等等。从这些常用隐语的内容中,我们可以充分看出当时上海小瘪三们的行事、生活境遇与社会地位。从这一群体的生活境遇来看,他们与其他上层的流氓阶层还存在着显著的不同。
  
  男女拆白党曹语
  
  拆白党是活动于上海的流氓集团,多男女混杂,亦有纯女性团伙。这种流氓群体平日总是流窜于街头巷尾伺机作案,他们专门从事敲诈欺骗的活动。这一流氓团伙亦有自己的行话隐语,称作“曹语”。如:老年妇女叫做老蟹,娇艳女人叫做崭盘子,丑陋女人叫做倒盘子,跟踪叫做盯梢,四处引诱妇女叫做兜圈子,以微词试探女人口气叫做摆香,引诱人叫做背阿大,屎叫做单老,相助叫做抱腰,得到钱叫做擒把。家中富有的丑老女人叫做玉蟹,成年女郎叫做枫蟹,女人被勾引到手叫做吊上,不为勾引挑逗所动叫做吊不着,男女为幽会而租赁的秘密住所叫做小房子,卷用女子金钱叫做捞横档,向外埠拐骗妇女叫做出货,吃官司叫做反攻,拜老头子叫做同参姊妹,拜罢老头子后互相结拜叫做弯脚馒头,以色情引诱男人至下处鬼混时由事先埋伏的同伙诈掠钱财叫做仙人跳,专以假作丧亲骗人叫做白衣部,向女友诈骗叫做拆栏干,以美女作诱饵叫做打乖儿,男同伙叫做帮闹,女同伙叫做连手,勾引青年男人结为夫妇而以淫欲致死图得人寿保险费称做黑手,以姿色诱赌叫做搂软把,搂软把所获报酬叫做引水,引诱良家妇女来家与人苟合叫做借台基。
其他文献
林德清先生描摹的民主场景有点诱人:一批职业政治家(或者是政客)在宪法的框架内,与当政者共商国是,在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上,不同主张不同流派的政治家你言我语,有时和风细雨,有时狂风暴雨,弄得不好,还要上台PK,让民众进行甄别选择。人民真正爽了一把:俺的国家俺作主。  爽是爽,也是有风险的。在民主传统和民主根基不深的国度,所谓的选举,很可能演变成选战。选战所要付出的社会成本也很大,把国力折腾掉不少。在中
期刊
装嫩的态度    这是一种态度,而一切都要归功于它的破坏性和另类感。这个时代真的太让人兴奋也太叫人紧张了。1960年代生人刚刚尝到成功的滋味,1970年代的人就急不可耐地开始实施他们的“夺权”计划,但真正可怕的是这两拨人开始交手之际,80年代下的蛋蛋们对此简直不屑一顾,一个指向这帮新人类的消费主义潮流汹涌而至,将60与70年代们所谓话语权之争的崇高感和悲剧性解构得七零八落。这再次证明了文明史观:农
期刊
一项调查显示,目前上海已有超过50%的上班族每天花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多于90分钟。在上下班路上长时间地来回奔波似乎已经成为当下的一种生活方式。回头看看生活在这个城市的小白领们,“在路上”的他们是苦不堪言呢,还是有着一份看风景的心情……     上班路上    上班路犹如肠梗阻  文/沙然  闹钟七点响,条件反射般弹起来。光脚跳下床,在冰凉的地板上蜻蜓点水,冲进浴室打开龙头哗哗啦啦洗澡。水温40度,
期刊
一篇文章引发的思考    最近,一篇发表于《北京青年报》、署名杨晓光的文章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原文如下:  我们中国记者一行4人,受飞利浦公司邀请,去美国参加北美放射年会会展。   展览馆里,从X光机、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到超声诊断,从骨头、血管、神经到血流、脑组织的二维、三维图形,人体的各种细微影像在彩色大屏幕上演绎着,琳琅满目。     正当我们感叹科技的昌明时,一位中国记者的
期刊
长乐路虽算不得上海名街,却也有些名气。  长乐路的名气在很大程度上与旗袍有关,因为这条街是最早容纳旗袍并把它作为时尚元素推向市场的。当然,长乐路的名气不只是因了旗袍店,还因为有了锦江饭店、新锦江大酒店、锦江迪生这些高贵不凡的入驻者的衬托。尤其是锦江迪生,在质朴无华的外表下,内中却是个拥有40多个国际品牌的“实力派”买家,且能做得不显山不露水。这不禁让人想起上个世纪 30年代时的峻岭公寓、华懋公寓和
期刊
三十年前,街上敲锣打鼓的喜庆场面是经常发生的。就是我们常说的所谓“捷报频传”,“国内形势一片大好”!看热闹有时也不必上街,热闹自动会来敲你的门。那时候,喧天热闹的锣鼓声常常听着听着就感觉渐行渐近,忽然就见他们奔着家门左右而来——此时你方才恍然大悟:哦,原来隔壁邻居的张家姆妈或李家阿伯,今朝光荣退休哉!  敲锣打鼓转进弄堂的,那时主要有两桩喜事:除了送子参军,更多的就是光荣退休了。因为参军一年只有一
期刊
自行车在六七十年代是一般工薪阶层梦寐以求的消费品。记得在我差不多三岁那年父亲买了辆26寸的永久自行车,因车架上有横杠,所以叫男式车。这在当时来说大概和现在有邻居买了私家车的份量是差不多的吧,因为我记得家里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了,来看车的人络绎不绝,问东问西啧啧之声不绝于耳。于是,父亲每周骑着这辆车去钓鱼。现在看来算市区的地方,那时已经算是郊区了——漕河泾,而我们当时住茂名南路。   当我上小学的时候
期刊
生活在加州的几年里,除了了解美国外,还接触了许多墨西哥文化。加州与墨西哥紧紧相连,两国的居民多踩几下油门可能就到了另一个国家。北美洲西海岸的这一片地域被世人称为阳光永远照耀的土地,在那里,一年四季几乎分不出春夏秋冬。那时,在我们居住的社区里有好几家是墨西哥移民。与美国人不同的是,他们往往拥有一个大家庭,子孙满堂。每逢周末或节假日,这些家庭就会聚集在一起,在家里的前后院或公园内烧烤玩耍,载歌载舞,沉
期刊
在上海,随便的一条石库门弄堂,上班时候,做饭的时候,都可以看见这样的一类女人,她没有很多钱,但是可以让桌子上日日有鱼有肉,她也许买不起巴黎的、意大利的、伦敦的香水,但是每一个清晨,她走出弄堂口的时候,她的披肩的卷发,一颤一颤的,那种样子,如女皇出行。来不及的时候,她会穿了碎花的睡衣去买早点,给儿子,或者丈夫。为了这个家,她是可以跟人去搏命的。    这是一栋1924年代建造的石库门房子,没有卫生间
期刊
那个时候我不知道什么叫做“连裆模子”。   后来一位七十多岁的陈姓理发师和我讲起了这样一件事情:“我老家是扬州的,自小便跟了一位堂伯在上海学剃头。也没正规的理发店,就是挑着担子穿弄堂,但范围还是比较固定的,一般就在河南路附近的几条小马路。我师傅对那一带熟悉得不得了,还算有点小名气。我跟在他后面,一是搭手,一是学艺。跟了大概有二年,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情,我师傅就死了,那一年上海正好解放,我十八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