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研究和开发新的电极材料一直是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之一,电极及其材料的性质对电化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电极;化学
中图分类号:O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2-0-01
一、实验部分
(一)仪器与试剂
CHI660C电化学分析仪(上海辰华仪器公司),扫描电子显微鏡(AMARY-1000B型)。电化学实验用三电极体系:自制ISMCPE和MR/P-(pABSA)/ISCPE为工作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铂丝为对电极。
微晶纤维素(上海化学试剂站),对氨基苯磺酸(北京化工厂),甲基红(北京市化学试剂研究所),亚铁氰化钾(上海试剂一厂),硝酸钾(北京红星化工厂),石墨粉(上海胶体化工厂),石蜡油(河南新乡化玻站),其它试剂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二次重蒸水。
(二)修饰电极的制备
1、ISMCPE的制备。将质量比为8.35:1的石墨粉、微晶纤维素在研钵中研磨,再加入一定量液体石蜡充分研磨,调成均匀的糊状,备用。截取一定长度的圆柱状镍-铬合金,将其封入适当长度的玻璃管中,一端伸出玻璃管外用作电极接线,另一端打磨成平面,再在10€%em的金相纱纸上抛光,分别用(1:1)的硝酸,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均超声清洗5min以清洁表面,再置于含有MCC的碳糊中研磨,使MCC/碳糊均匀嵌入其表面,然后用滤纸擦净玻璃管外的碳糊,用去离子水淋洗备用。
2、ISMCPE和MR/P-(pABSA)/ISCPE的制备。将质量比为5:1的石墨粉、液体石蜡在研钵中充分研磨,调成均匀的糊状,备用。以上述方法制备镍-铬合金电极,嵌入碳糊得到超薄碳糊电极,以此为基体,置于含2.0€?0-3mol/L对氨基苯磺酸+0.1mol/LNaCl溶液中,在-1.0V-1.5V的电位范围内,以100mV/S的扫描速率循环扫描10圈,制得P-(pABSA)/ISCPE。将聚合物膜电极悬挂于含4.0€?0-4mol/L甲基红+1mol/LH2SO4溶液中浸泡大约5小时后取出,去离子水淋洗后,晾干备用。
(三)实验方法
以制备的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组成三电极体系,在一定浓度的K4[Fe(CN)6]+1mol.L-1KNO3溶液中进行电化学测定。
二、结果与讨论
(一)电化学表征
图1 K4[Fe(CN)6]在不同电极上的循环伏安图
a.在嵌入式超薄微晶纤维素/碳糊电极;b.超薄碳糊电极;c.镍铬合金电极
(CK4[Fe(CN)6]=1.0€?0-3mol/L+1.0mol/LKNO3)
ISMCPE的电化学性质。以亚铁氰化钾为分子探针考察ISMCPE的电化学响应情况。结果如图1所示:图中曲线a是ISMCPE所测的CV图,其中K4[Fe(CN)6]的氧化峰出现约在0.27V,还原峰在0.18V左右,两峰电位差€%=€%>p≈70mV,峰电流比接近1;在超薄碳糊电极上也出现一对氧化还原峰,但€%=€%>远大于90mV,可逆性变差(曲线b);而在裸镍铬合金电极上,K4[Fe(CN)6]没有响应,说明它不适合作工作电极。比较曲线a、b,表明MCC的加入,改变了纯的超薄碳糊电极(ISCPE)的性质,使其对同浓度K4[Fe(CN)6]的电流响应增强、电极反应的可逆性得到明显改善。
(二)电化学交流阻抗法
图2为MR/P-(pABSA)/ISCPE和超薄碳糊电极上的交流阻抗图的比较。曲线a仍是一条直线,低频和高频部分没什么变化。曲线b呈现出旋转的半圆,自组装前后图谱发生明显变化,说明电极表面经过分子自组装后,基本改变了其表面状态,自组装膜阻碍了探针分子电子的传递,反应受动力学因素控制,自组装功能分子膜成功地修饰到了电极表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但膜的厚度和膜质量的好坏即覆盖度等问题还需要通过对电容及其他的参数进行研究后而得以解决。
三、结论
本文分别采用了电化学循环伏安法以及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对修饰电极表面进行了形貌表征和性能鉴定。其中交流阻抗法是一种新颖的表征方法,修饰前后阻抗图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该方法成功的用于本文所构建的修饰电极表面的表征。
参考文献:
[1]杨小红,王广凤,邓湘辉.纳米Fe3O4修饰电极制备及其催化应用[J].应用化学,2005,22(7):776-779.
[2]李燕,陆柱.电化学交流阻抗法研究钨酸盐与BTA的协同缓蚀作用[J].腐蚀与防腐,2001,22(11):471-474.
关键词:电极;化学
中图分类号:O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2-0-01
一、实验部分
(一)仪器与试剂
CHI660C电化学分析仪(上海辰华仪器公司),扫描电子显微鏡(AMARY-1000B型)。电化学实验用三电极体系:自制ISMCPE和MR/P-(pABSA)/ISCPE为工作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铂丝为对电极。
微晶纤维素(上海化学试剂站),对氨基苯磺酸(北京化工厂),甲基红(北京市化学试剂研究所),亚铁氰化钾(上海试剂一厂),硝酸钾(北京红星化工厂),石墨粉(上海胶体化工厂),石蜡油(河南新乡化玻站),其它试剂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二次重蒸水。
(二)修饰电极的制备
1、ISMCPE的制备。将质量比为8.35:1的石墨粉、微晶纤维素在研钵中研磨,再加入一定量液体石蜡充分研磨,调成均匀的糊状,备用。截取一定长度的圆柱状镍-铬合金,将其封入适当长度的玻璃管中,一端伸出玻璃管外用作电极接线,另一端打磨成平面,再在10€%em的金相纱纸上抛光,分别用(1:1)的硝酸,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均超声清洗5min以清洁表面,再置于含有MCC的碳糊中研磨,使MCC/碳糊均匀嵌入其表面,然后用滤纸擦净玻璃管外的碳糊,用去离子水淋洗备用。
2、ISMCPE和MR/P-(pABSA)/ISCPE的制备。将质量比为5:1的石墨粉、液体石蜡在研钵中充分研磨,调成均匀的糊状,备用。以上述方法制备镍-铬合金电极,嵌入碳糊得到超薄碳糊电极,以此为基体,置于含2.0€?0-3mol/L对氨基苯磺酸+0.1mol/LNaCl溶液中,在-1.0V-1.5V的电位范围内,以100mV/S的扫描速率循环扫描10圈,制得P-(pABSA)/ISCPE。将聚合物膜电极悬挂于含4.0€?0-4mol/L甲基红+1mol/LH2SO4溶液中浸泡大约5小时后取出,去离子水淋洗后,晾干备用。
(三)实验方法
以制备的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组成三电极体系,在一定浓度的K4[Fe(CN)6]+1mol.L-1KNO3溶液中进行电化学测定。
二、结果与讨论
(一)电化学表征
图1 K4[Fe(CN)6]在不同电极上的循环伏安图
a.在嵌入式超薄微晶纤维素/碳糊电极;b.超薄碳糊电极;c.镍铬合金电极
(CK4[Fe(CN)6]=1.0€?0-3mol/L+1.0mol/LKNO3)
ISMCPE的电化学性质。以亚铁氰化钾为分子探针考察ISMCPE的电化学响应情况。结果如图1所示:图中曲线a是ISMCPE所测的CV图,其中K4[Fe(CN)6]的氧化峰出现约在0.27V,还原峰在0.18V左右,两峰电位差€%=€%>p≈70mV,峰电流比接近1;在超薄碳糊电极上也出现一对氧化还原峰,但€%=€%>远大于90mV,可逆性变差(曲线b);而在裸镍铬合金电极上,K4[Fe(CN)6]没有响应,说明它不适合作工作电极。比较曲线a、b,表明MCC的加入,改变了纯的超薄碳糊电极(ISCPE)的性质,使其对同浓度K4[Fe(CN)6]的电流响应增强、电极反应的可逆性得到明显改善。
(二)电化学交流阻抗法
图2为MR/P-(pABSA)/ISCPE和超薄碳糊电极上的交流阻抗图的比较。曲线a仍是一条直线,低频和高频部分没什么变化。曲线b呈现出旋转的半圆,自组装前后图谱发生明显变化,说明电极表面经过分子自组装后,基本改变了其表面状态,自组装膜阻碍了探针分子电子的传递,反应受动力学因素控制,自组装功能分子膜成功地修饰到了电极表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但膜的厚度和膜质量的好坏即覆盖度等问题还需要通过对电容及其他的参数进行研究后而得以解决。
三、结论
本文分别采用了电化学循环伏安法以及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对修饰电极表面进行了形貌表征和性能鉴定。其中交流阻抗法是一种新颖的表征方法,修饰前后阻抗图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该方法成功的用于本文所构建的修饰电极表面的表征。
参考文献:
[1]杨小红,王广凤,邓湘辉.纳米Fe3O4修饰电极制备及其催化应用[J].应用化学,2005,22(7):776-779.
[2]李燕,陆柱.电化学交流阻抗法研究钨酸盐与BTA的协同缓蚀作用[J].腐蚀与防腐,2001,22(11):471-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