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jxz333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麦是太和县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病虫害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小麦病虫害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树立病害“防重于治”、虫害“达标”用药的指导思想。该文主要介绍了小麦各个时期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06-90-02
  小麦是太和县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病虫害防治关系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太和县小麦病虫害主要有锈病、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地下害虫、麦蜘蛛、麦蚜、吸浆虫等。为降低成本,减少施药次数,提高防治效益,应根据田间病虫发生种类、发生特点,采用混合用药方式防治,达到病虫兼治的效果。重点是抓好小麦播种期、返青拔节期、抽穗扬花期、灌浆成熟期等4个关键环节的病虫防治。
  1 播种期病虫害防治
  小麦播种期病虫害防治是整个生育期防治的基础,对控制和减轻小麦多种病虫的危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1 农业防治 利用各种农业措施,创造有利于小麦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田间小气候,达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主要措施如下:(1)种植和推广抗病品种,选用高产优质抗病虫品种。(2)深松深耕。秋种整地时深耕后耙压或深松后旋耕镇压,沉实土壤,确保上虚下实,以免播种过深,造成弱苗,致使小麦受土壤中细菌侵染。(3)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配方施肥,健身栽培,增强植株抗病能力。(4)适期播种,足墒下种,合理密植,精量或半精量播种,培育壮苗越冬,控制群体密度和田间郁闭程度,减轻病害流行危害。
  1.2 化学防治 药剂拌种是防治小麦病虫害行之有效的重要措施,可以有效防治地下害虫、苗期蚜虫、麦蜘蛛以及纹枯病等靠种子或土壤带菌传播的病害;另外,通过适当的药剂拌种,还可减轻苗期的白粉病、锈病等多种病害的为害。防治地下害虫,每50kg小麦种子用4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50mL。防治小麦纹枯病、白粉病等病害,可用2%戊唑醇湿拌种剂100g,或3%苯醚甲丙环唑悬浮种衣剂100~150mL对水1kg稀释,用喷雾器边拌边喷,拌后堆闷1~2h,在摊开晾干即可播种。拌种时注意把握药剂用量,以防产生药害。病虫兼治可用以上拌种用杀菌剂和杀虫剂各一混配进行拌种,也可单选50%甲柳·酮乳油50mL进行拌种。在地下害虫或小麦吸浆虫发生严重的地块,可用5%辛硫磷颗粒剂2~3.5kg,或10%毒死蜱颗粒剂1.5kg/667m2,均匀撒入土壤;或用40%辛硫磷乳油、40%甲基异柳磷乳油400~500mL拌20kg细土或细沙,于耕地前均匀撒施土表,翻耕入土。
  2 返青拔节期病虫害防治
  小麦返青拔节期气温开始回升,是小麦纹枯病又一次侵染高峰期,同时也是麦蜘蛛的危害盛期,小麦蚜虫、白粉病也开始零星发生。此期应重点防治纹枯病、麦蜘蛛,兼治小麦蚜虫和白粉病。
  2.1 小麦纹枯病的防治 返青至拔节期防治指标达病株率15%以上的田块,应及时开展化学防治。每667m2选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50g,或30%苯甲·丙环唑乳油20~30g,或24%噻呋酰胺20mL,或25%丙环唑乳油40mL,对水喷雾防治。可选择上午有露水时施药,适当增加用水量,使药液能流到麦株基部。重病田块首次施药后10d左右再施一次。
  2.2 麦蜘蛛的防治 小麦返青期麦蜘蛛为每33cm行长200头以上的麦田,应立即喷药防治。可选用10%联苯菊酯乳油20mL,或1.8%阿维菌素乳油15mL,或40%氧化乐果50mL,对水均匀喷雾。
  3 抽穗扬花期病虫害防治
  孕穗至扬花期是小麦产量形成非常重要的时期,该期是蚜虫、吸浆虫、白粉病、赤霉病、锈病等多种病虫的重要发生期和危害盛期,应注意田间调查,及时防治。除对小麦吸浆虫单施药外,其他病虫重点采用“一喷三防”防治技术措施。
  3.1 小麦虫害防治
  3.1.1 小麦吸浆虫 防治适期在4月中旬的蛹期,对于吸浆虫在15头/m2以上的麦田,667m2用3%甲基异柳磷可湿性粉剂2~3kg拌细土20kg均匀撒施于麦田中,趁雨前撒施或撒施后浇水效果更好。
  3.1.2 吸浆虫 成虫防治期,用手扒开麦隆一眼能看到3~5头成虫起飞,或10复网有成虫25~30头,667m2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50mL,或50%辛硫磷乳油40~50mL,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20g兑水40~50kg,于傍晚成虫活动盛期进行施药防治。若成虫发生量大,持续时间长,可间隔2~3d再施药防治1次。
  3.1.3 小麦蚜虫 当田间蚜量超过500头/100丛,且天敌单位数量比小于1∶150时,667m2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粉40g,或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40g,或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g,或50%氟啶虫胺腈3g对水喷雾防治。后期穗蚜发生量大时,可用上述药剂加混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0~40mL对水喷雾,同时兼治小麦吸浆虫。
  3.2 小麦病害防治
  3.2.1 小麦锈病、白粉病 小麦锈病在太和县以叶锈病为主,对早期出现的条锈病发病中心,要立即进行围歼防治;当条锈病病叶率达0.5%、叶锈病病叶率达10%、秆锈病病株率达1%~5%时,白粉病病叶率达20%时,立即普治。可每667m2用25%三唑酮可湿粉40g,或12.5%烯唑醇可湿粉50~60g喷雾防治。
  3.2.2 小麦赤霉病 该病害的发生与小麦扬花期间天气情况密切相关,如果小麦扬花期间出现3d以上连续阴雨天气,则很容易造成该病的流行。于小麦初花期(开花株率10%)开展第一次药剂防治,若花期多雨日或多雾霾天气,应在药后7d左右再施药防治一次。每667m2可用80%多菌灵超微粉100g,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100g,或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0mL,对水喷雾防治。施药时要注重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如喷药后6h遇雨应在雨后补喷。小麦扬花时喷药宜在上午11:00开花授粉结束后进行。
  4 灌浆至成熟期病虫害防治
  小麦进入灌浆至成熟期,主要病虫为小麦蚜虫、粘虫、锈病、白粉病等。由于此期各病虫发生时间相近,因此可进行病虫兼治。如防治麦蚜可混配杀菌剂和叶面肥,既可防病治虫又可提高小麦抗逆性,预防小麦后期倒伏、早衰和干热风,达到“一喷三防”、节本增效和增产保质的目的。
  (责编:张宏民)
其他文献
制度这一公共品因其不均衡性的客观存在而渗出租值,诱引利益相关方竞相逐猎并最终导致公共领域租值消散。基于这一理论前提,对海南天然橡胶管制变迁过程中的产权博弈状况及导致
在西欧和北美等国家,家庭酒堡已不是什么新生事物,而是一个有着几百年生产历史的非常成功的产业,还曾是可以酿造高品质葡萄酒的代名词.在国外,大型酒厂生产的葡萄酒叫商品酒,
目的:分析采血环境无菌监控结果,为有效控制环境细菌污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太原市红十字血液中心质管科每月1次对各采血点进行空气培养,记录培养结果,统计分析该中心2004年度及2
<正> 孟轲,战国邹(令山东邹县)人,大约生于公元前三九○年,死于公元前三○五年。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他受业于子思(孔丘的嫡孙)的门人,子思受业于曾参,曾参是孔丘的学生。可见孟轲的反动思想正是通过子思而上继孔子的。他自认为是孔门的嫡传,而后代的儒家学派,也公认孟轲是孔学的正宗。战国时期,由于阶级矛盾的激化,各个阶级、阶层和政治集团,为了本身的利益和政治斗争的需要,他们的代表人物都著书立说,阐明宗旨,因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纵横之学风行一时,“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孔丘开创的
研究并确定了啤酒下脚料替代豆粕为主要原料酿造鲜味酱油的最佳原料配比及最佳发酵期.利用啤酒下脚料生产的成品酱油,其产品质量标准符合国家二级酱油标准,而生产成本可降低2
延安市劳山林业局现有党员140名,有党支部8个,中层领导干部党员46人,占党员总数的33%,林业专业技术职称党员38人,占党员总数的27%.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局党委一班人,坚持"抓党建
以恢复生态学为理论基础,针对东圳库区流域防护林存在阔叶树比重偏低、龄组结构不合理、生态退化严重等问题,根据现状地类、立地质量等级及海拔等因子,结合筛选的9种适生树种
医院获得性肺炎是医院感染的常见并发症,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各种侵袭性操作、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病原菌的变异,发病率逐年增高。尤其是老年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病情危重,死亡率
摘 要:结合当前太和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近期太和县蔬菜发展的思路、发展方向,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发展方向;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3-64-02  1 发展现状  近年来,太和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核心,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为目标,以无公害蔬
近年来我国玉米增产总额在粮食增产中占到40%,远高于水稻的26%和小麦的22%;并且玉米播种面积在粮食播种总面积中的比例小于在粮食总产中的比重,可见玉米在我国粮食生产中有举